水肿中医辨证论治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推荐文章2:临床常见百种病证(58)——水肿之四饮之悬饮辨证治疗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水肿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一般情况下,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
主要病因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妊娠、功能性水肿、过敏、阻塞性水肿、炎症、创伤
悬饮
人身水肿,多停于体内局部,随着病位及形症的不同,分为四饮——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痰饮为“四饮之一。
悬饮是病名,饮邪停留胁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
悬饮与方剂
1.柴枳半夏汤加减(柴枳半夏蒌黄芩,桔梗青皮草杏仁)
主治:饮犯胸肺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2.椒目瓜蒌汤+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主治:饮停胸胁证——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得一侧,病侧肋间胀痛,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3.香附旋覆花汤
主治:络气不和证——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舌暗,脉弦
4.沙参麦冬汤+泻白散加减
主治;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咳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推荐文章3:体重暴增、水肿如泥,中医辨证施治解决患者多年困扰
武汉晚5月20日讯(通讯员梁方舟)“我父亲被这个病已经困扰多年了,没想到现在居然恢复得这么好,多谢医生了!”近日,60多岁李先生的家人带着他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肾病科进行身体复查,相比起几个月前,李先生仿佛换了个人一样,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据了解,李先生从几年前就开始有食欲不振,腰酸乏力等情况,尿中的泡沫也在增多。直到他突然开始体重暴增,从下肢变得浮肿到全身浮肿,体重从100斤直接涨到了160斤,家人们担心他的安危,将他带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发现,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症状,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血浆白蛋白降至小于30g每升,被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针对患者的病情,医生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抗炎抗免疫,但是都收效甚微。与此同时,李先生下肢的水肿越来越严重,手指按上去感觉就和泥巴一样,难以忍受的他,甚至想用玻璃片去划破自己的双腿,还好被亲属及时发现并制止。此后李先生的家人便四处打听寻医,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们将李先生带到了武汉市中医医院寻求治疗。
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的时候,由于全身水肿,李先生无法站立行走,只能瘫坐在轮椅上,整个人精神萎靡不振。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肾病科副主任王刚接诊了患者,在详询病史后,王刚为患者辨证施治,给患者开具了可以益气、健脾、补肾、化湿的中药内服,并且采用针灸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水肿。此外,让患者服用“千金鲤鱼汤”以辅助治疗,该方剂可起到健脾行水的功效,从而帮助患者减轻水肿,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三个月后,李先生的症状逐渐缓解,水肿已经消除,身体各项指标良好,每天的尿蛋白排出量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从来医院时的14g每升恢复到30g每升。据患者家属表示,李先生出院后,已经可以在家中做简单家务,身体状态已基本恢复。
王刚医生提醒,肾病综合征患者平常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需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宜清淡为主,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多吃优质蛋白,保持低盐饮食的习惯。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从医嘱,并定期复查,这对减少复发尤为重要,如有严重感染和心力衰竭发生,需立即联系医生。
【编辑:余丽娜】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推荐文章4:水肿怎么办?中医有七大方法
水肿怎么办?中医有7大方法。
大家好,我是天津市公立三甲医院的中医王大夫。水肿是临床当中常见的一个症状,从西医角度来说常常见于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内分泌性还有营养不良等等引起来的。从中医角度来说,肺、脾湿健运、肾湿开合三焦、水道不利都有可能引起水肿。
出现水肿应该怎么办?先看看古人是怎么治疗的。在黄帝内经素问当中对水肿的治疗是这么说的: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开菀门说的就是发汗,结净腑说的就是利小便,所以就是发汗利小便。在金匮要略当中也是这么说的: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里说的还是发汗利小便。
展开来说,放在目前的临床当中,我个人总结治疗水肿有七大方法。
·第一个,宣肺发汗法。就跟提壶揭盖一样,使小便自利,水化汗从理排出。常用的方剂比如说越婢加术汤、麻黄加术汤等等。常用的中药有浮萍、防风、香薷、紫苏叶等等这些。
·第二个,健脾利水法。常用的方剂有健脾益气利水为主的黄芪防已汤、燥湿健脾利水为主的五苓散等等。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薏仁、白扁豆等等这些。
·第三个,温肾利水法。常用的方剂有真武汤、济生肾气丸等等。这种适用于肾阳虚水肿。常用的中药比如说制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等等这些。
·第四个,活血利水法。这种适用于血瘀水肿的病人。代表方比如说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等。常用的中药有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泽兰、红花、马鞭草、益母草等等这些。
·第五个,清热利水法。常常用的有疏凿饮子、五味消毒饮、五皮饮等等这些。常用的中药有猪苓、茯苓、泽泻、川木通、赤小豆等等。
·第六个,通利三焦法。我师从的全国首届名老中医黄文正教授提出疏利少阳三焦以治疗水肿。有自拟肾疏宁方,以通利三焦,利湿消肿。
·第七、攻浊泄水法。常用的药物比如说:舟车丸、周车晚等等。常用的药物比如说:牵牛子、大戟、芫花、甘遂等等这些。
中医药治疗水肿的方法其实还是很多的,当然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还是要结合具体的症状舌脉进行辨证组方,看看到底是哪种类型的水肿。每人一方,每个病人都是不同的,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正在被水肿所困扰,不要担心,中医有办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健康。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推荐文章5:中医水肿是如何辨证治疗的?
中医将水肿分阳水和阴水,可以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阳水为风水相搏、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四个证型;阴水为脾阳亏虚、肾阳衰微、淤水互结三个证型。
风水相搏症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等。用越婢加术汤散风清热,宣肺行水。禁辛辣生冷之品。
湿毒浸淫症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尿少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宣肺解毒,利湿消肿。禁荤腥刺激食物。
水湿浸渍症见全身水肿,小便量少,次数多等。用五皮饮合胃苓汤健脾化湿,通阳利水。禁生冷油腻食物。
湿热壅盛症见遍体浮肿,小便量少,颜色深黄,甚至带有红色等。用疏凿饮子分利湿热。体虚慎用。
脾阳亏虚症见身肿,小便量少,次数多等。用实脾饮温运脾阳,以利水湿。阳水者慎用。
肾阳衰微症见面浮身肿,尿量减少或增多等。用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孕妇慎用。
淤水互结症见四肢或全身浮肿,或伴血尿等。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活血祛瘀、化气行水。孕妇慎用。
以上涉及到的方剂,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不可自行应用,以免导致疾病加重。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水肿中医辨证论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