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文章1:书法作品中不同位置的印章各有什么作用——压角章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和姓名章的位置和作用,今天继续来分享书法作品中的其他印章。


  今天要说的是压角章。


  压角章与引首章是相对应的,一前一后使用。


  压角章的大小一般与作品的整体尺寸相协调,不宜过大或过小。而且形状也较为多样,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一般根据作品的风格和需求进行选择。


  譬如说在一幅竖式书法作品中,整体风格较为规整、严谨,那么选择一枚方形的压角章,可以给人以稳重之感;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如果作品风格较为活泼、灵动,那么一枚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压角章则能更好地与之呼应,增添作品的趣味性。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通常压角章钤盖在作品右下角,与左上角的引首章形成对角呼应,使作品在整体的视觉平衡上达到和谐。


  从布局角度看,如果说引首章是作品右上部分的视觉重心,那么压角章就是右下部分的支撑点,两者遥相呼应,稳定作品的整体结构。


  同时,压角章可以增强作品的整体稳定感和厚重感。就像给作品的右下角“加重”,让作品在视觉上更加沉稳、扎实。


  特别是在书写大字作品或者风格雄浑的作品时,压角章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牧心印社闲章作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可以区分清楚引首章和压角章了吧。


  如果还有哪些关于篆刻的小知识,可以评论区告诉我哦。


  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文章2:书法有法丨 引首章的使用及内容

   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内容与压角章相似。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文章3:Access Denied

  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文章4: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中,压角章的应用大有不同

  如果你是一个书法爱好者,那么这一期内容你一定要好好看。要知道,一幅书法作品要盖上合时宜的印章,这样才算功德圆满。


  但不同的书法风格,印章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今天特别说一下压角章的使用。


  首先要说到是楷书作品


  楷书字体规整、笔画严谨,给人端庄稳重之感。


  楷书作品(图源网络)


  因此在压角章的选择上,建议用方形或矩形的压角章,以呼应楷书的规整感。这种形状的印章给人稳定、庄重的感觉,与楷书的风格相得益彰。


  压角章的篆刻风格,则适合采用工整、精细的篆刻风格,如汉印风格,满白风格,或元朱文风格。


  这些风格的印章线条流畅、笔画精细,与楷书的严谨笔画相呼应,使作品更加精致。


  牧心印社玉印风格作品


  其次是行书作品。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兼具楷书的规整和草书的流畅。笔画流畅自然,书写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行书作品(图源网络)


  在压角章的选择上,可选择不规则形状的压角章,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以体现行书的灵动变化。这种形状的印章打破了传统的方形格局,与行书的自由流畅相呼应。


  篆刻风格上可采用较为奔放、自由的篆刻风格,如写意印风格或古玺风格。这些风格的印章线条粗细变化较大,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与行书的灵动笔画相融合,使作品更具豪迈大气的艺术魅力。


  牧心印社古玺作品


  然后是草书作品


  草书字体豪放洒脱,笔画连绵不断,书写速度极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结构简洁,笔画简化,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变化。


  草书作品(图源网络)


  所以在压角章的选择上,可选择较大尺寸的圆形或椭圆形压角章,以突出草书的大气磅礴。这种形状的印章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与草书的豪放风格相匹配。


  篆刻风格和行书差不多,建议用豪放、大气的篆刻风格,如将军印风格或齐白石的单刀刻法。这些风格的印章线条粗壮有力,刀法果断,与草书的奔放笔画相得益彰,使作品更具震撼力。


  牧心印社齐派单刀作品


  牧心印社将军印作品


  最后是篆书作品


  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古老字体,具有古朴典雅、线条圆润的特点。其结构对称,笔画粗细一致,给人以庄重、神秘的感觉。


  篆书作品(图源网络)


  压角章的选择上,通常选择方形或矩形的压角章,以体现篆书的规整庄重。这种形状的印章与篆书的对称结构相呼应,使作品更加稳定和谐。


  篆刻风格适宜采用古朴、浑厚的篆刻风格,如写意派的古玺风格或秦印风格。这些风格的印章线条古朴圆润,刀法凝重,与篆书的古老气息相契合,使作品更具历史感和金石气息。


  牧心印社秦印作品


  牧心印社古玺作品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什么书法适配什么印章了吧。


  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文章5:字画上盖个印章,那讲究可大了!

  

  印章犹如一朵奇葩,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里


  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吸引着人们进入这方寸世界。


  有些人会写字,钤印却乱来,


  生生毁了自己的作品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如何钤印,


  才能为作品更增色彩呢?


  书画钤印大有讲究,


  且看小编为您慢慢道来.


  印章的艺术作用


  盖印章,是完成一幅书画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章,甚至自己刻印章,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另外,印章除了表示这种作品为某人作品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在白底的纸上,黑色的画迹中,盖上一方深红色的精美印章,能够使画面相映生辉。


  所以中国艺术家、尤其是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让它们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常用的几种印章


  姓名章


  姓名章


  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


  

  启功先生书法作品,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反之。


  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启功先生这幅书法作品就用到了引首章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明 文徵明 《老子像》


  压角章


  压角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齐白石书法


  拦腰章


  拦腰章可用于长幅书画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是用在书画、书籍等有价值文物上的印。


  见得较多的是“康熙御览之宝”、“乾隆御览之宝”。为了不污损文物,这类印往往是朱文(也称阳文),刻得很细,很精巧。


  

  上图是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就有多枚鉴藏章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钤印的讲究


  说明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


  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


  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


  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


  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


  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书法作品欣赏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


  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更多寿山石印章摆件欣赏


  

  

  

  

  

  压角章刻什么内容推荐搜索词:

  

  1.压角章刻什么内容好

  

  2.引首章和压角章刻什么内容

  

  3.书画压角章刻什么内容

  

本文标题:压角章刻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