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地理位置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文章1:世界9大拥核国家中,最穷的巴基斯坦,是怎么获得核武器的?
核武器,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在军事武器装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这一极具毁灭性武器的发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二战后国际社会的和平局面,当然,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威胁之一。
原子弹作为核武器的代名词,威力巨大,其主要依靠光辐射、热辐射、冲击波等方式对爆炸周围大范围区域产生毁灭性打击。
迄今为止,日本是核武器诞生后唯一一个遭受过核弹实际打击的国家。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及其背后的国家间集团组织,针锋相对,但因为两国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才让对峙局面仅维持在冷战水平,而没有升级为全面的热战,因为大家都知道,核战争没有赢家。
目前,全世界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共有5个,他们就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这5个国家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他们在二战期间,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并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的重大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都很强悍,具有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贯彻落实联合国决议要求的硬实力。
如果没有这些国家存在,恐怕联合国很难维系下去,而其所有的决定基本上也等于一张废纸。
所以说,很多中小型国家想要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基本上是永远不可能的事。
联合国曾经就核武器的问题进行了多轮大范围磋商,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决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核不扩散条约”。
但是,目前,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核武器的国家却不止五常,而一共有9个国家。
剩下的四个国家便是:巴基斯坦、印度、朝鲜和以色列。众所周知,印度凭借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对于灵活的政策,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朝鲜凭借先军政治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自主研发了核武器;以色列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在美国的怂恿和暗地支持下,获得了核武器。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巴基斯坦也有能力研发出核武器。
要知道,核武器的制造非常复杂、代价很高,即便是保养起来也十分麻烦。
就算是像中国这样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制造大国,据相关道显示,制造出一枚核弹头基本上也需要数月时间。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依然保有氢弹的国家,这不仅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工业和经济能力,而且更得益于当时设计者于敏提出的特殊构型。
美国现在想要削减核武器,是因为一方面他明白“确保毁灭对手一次就可以了”的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拥有的基本上都是早期核弹。
早期核弹维护保养、使用威力、战术灵活度都远不近新一代核武器,保有大量这样的弹头,没有实际意义,只能是增加国防预算的开支,并且浪费大量的工程人员的精力。
所以,他才想拉着中国和俄罗斯一起削减弹头数量。
言归正传,巴基斯坦国力远不及五常,其与印度原先都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为了能够削弱被殖民者反抗的能力,故意以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为依托,挑弄殖民地国家内部斗争。
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和法国军队在面对纳粹德国军队的时候,吃了大亏,使得国力大不如前,且全世界各殖民地人民普遍掀起了反殖民运动,最终,在1947年的时候,英国颁布了《蒙巴顿方案》,造成了印巴分治格局出现。
巴基斯坦见过之后,虽然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战略资源,但是,印度长期奉行侵略政策,印巴之间纷争、战争不断,所以,这个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亿多的国家,至今人均GDP都在1300美元上下徘徊。
随着印巴战争多次爆发,巴基斯坦一方的战略纵深被不断压缩,面对着强大的奉行侵略政策的印度,巴基斯坦不得不十分担忧。
而印度方面,此处欧亚次大陆,扼守着重要的印度洋是有通道,战略价值很高,一直受到各国拉拢,至今西方国家在武器装备领域都向其敞开大门。
印巴两国的纷争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当年,《蒙巴顿方案》明确规定了这一地区属于“自由区域”,也就是说,在这一区域居住的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加入哪个国家。
但是,自从印度从英国殖民中脱离出来之后,对西方印象不太好,与苏联关系密切,尼赫鲁政府极力主张对外扩张,先后挑战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大做文章,多次主动出手。
凭借着与苏联关系密切这一点,印度获得了包括核武器制造技术在内的大量军事敏感技术支持,最终率先研制出了核武器。
而这一点,更加加剧了巴基斯坦方面对于国家主权安全的担忧。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巴基斯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开始研发核武器,但是进展相对缓慢。
其研发过程十分艰难,从整体上看,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个阶段是1954年到1976年。这一阶段是巴基斯坦核技术进展缓慢却不断进步的阶段。
1954年的时候,巴方宣布成立了国家的原子能研究院,时隔2年之后,又成立了原子能理事会,这样一来,在体制上基本上保证了核武器研发的顺利进行。
19世纪50年代末期,巴方已经基本上将核反应堆所需要的一系列基础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即将进入核武器研发的关键阶段。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国家缺少资金和人才。
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巴基斯坦就向包括美国、苏联、英国在内的已经拥有核武器关键技术的国家大量派遣科研人员,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
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派出去的科研人员,大多数都没有回到祖国,而是选择定居国外。
中国与印度之间曾经在1962年的时候爆发过边境自卫反击战,在中方取得胜利之后的的第三年,也即是1964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核武器,这也让巴基斯坦看到了希望。
紧接着,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方面在这次战争中大败,在印度政府的挑唆和公然支持下,东巴基斯坦地区从巴方领土中分离出去,独立建立了孟加拉国。
这极大刺激了当时的巴基斯坦政府研发核武器的决心。
在这个期间,巴基斯坦方面还多次针对钚的再处理技术进行研制,并且在法国建立了一个钚再处理工厂,双方签订了一系列秘密的协定。
但是很快,到了1976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捣乱了。
那一年,美国开始担心核武器技术的向外扩散,于是禁止了本国政府、企业、个人等对任何不受到美国政府监管的国家出口或者实施军事以及经济援助,并且向法国施压,最终导致巴基斯坦与法国的合作被迫终止。这就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期。这一阶段,巴基斯坦将研发的重点从钚再处理上转移到浓缩铀技术上。
1977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执政的新任巴方领导者,建立了巴方国内第一座浓缩铀工厂,为此,美方还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然而,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重大转机。197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行动,巴基斯坦在这场行动中被迫沦为了前线国家。当时,美苏冷战正处于十分激烈、焦灼的状态。
美方突然意识到巴基斯坦的重要性,美方认为,如果巴方能够与美方合作,将会产生一石三鸟的效果。
其一,巴基斯坦可以敲打印度,防止其与苏联集团走得太近,其二,巴基斯坦可以在军事上帮助美国威慑中国,其三,在战区对苏联形成干扰。
基于以上这些判断,美国向巴基斯坦方面似乎伸出了“橄榄枝”,对其研制核武器的行为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出人出力出钱。
这一时期,巴方在“核弹之父”卡迪尔汗的带领下,在核武器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于巴基斯坦核武器研发进展,很多人都认为是1987年,巴方总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句“巴方任何时候都能制造原子弹”是一个关键节点。
当时,各国都判断,巴基斯坦的研发进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随后,苏联解体,美国看到巴方没有利用价值后,就其研发核武器的行为又转而开始进行制裁,不过,这已经为时晚矣,巴方在核武器研发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1994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理向全世界宣布,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并在6年期间,进行了6次核试验,以回应印度方面用核试验对巴方进行的挑衅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巴方还研制出了射程达到15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使得核威慑能力被坐实。
网络上一些媒体猜测,目前,巴基斯坦保有超过140枚核弹头,但是不管怎样,自从巴基斯坦正式拥有核武器,并公开进行多次核试验之后,印巴之间虽然争斗不断,但是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文章2:巴基斯坦遍布山地,气候干旱,如何养活2.4亿人?
写作不易,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心态放好
编辑|t
引言
巴基斯坦,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虽说地理上有点“麻烦”,山地多,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但它却有个惊人的成就:养活了2.4亿人口。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一个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国家,如何养活如此庞大的民族?
是靠进口?还是靠国际援助?其实,巴基斯坦的秘诀就在于——印度河。
这条河流为巴基斯坦的农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依水而生的巴基斯坦,如何借助这条生命线解决粮食问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农业奇迹”。
山地与干旱的双重困境
提到巴基斯坦,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巴基斯坦,靠近印度”?还是“这地儿大多山”?的确,巴基斯坦的地理环境让它在自然条件上面对不少挑战。
这里的地形变化非常大,从北部的高山到南部的平原,再到西部的干旱沙漠,整个国土犹如一个被大自然“精心雕刻”的复杂拼图。
首先要说的,就是巴基斯坦的山脉。国家的北部地区,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地势极其崎岖,那里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几座高峰。比如卡拉科尔姆山脉中的K2峰,它是世界第二高峰,仅次于珠穆朗玛峰。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北部是高山峻岭,气候寒冷且不适宜农业生产。随着纬度的变化,往南走,巴基斯坦的地势逐渐变为平原,尤其是印度河流域,那里的土地相对平坦,适合耕种,但这块肥沃的土地面积却并不多,绝大部分地区依然是干旱或半干旱的状态。
巴基斯坦的另一个“自然困境”,就是它的干旱气候。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简直就像是上天给这个国家划定的“干旱区域”。
可以说,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典型的干旱气候下,想要靠自然降水发展农业,那是极其困难的。相较于一些湿润的地区,巴基斯坦显得像是被“遗忘”的土地,几乎没有稳定的水源可以依赖。
你说,这样的地理环境,难道不让人想问:巴基斯坦是怎么养活2.4亿人的?要知道,这个国家的土地并不是四季如春,水源充足的地方,人口密度在全球排名相当靠前。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如何用水源克服干旱?
既然要讨论巴基斯坦如何应对干旱这个大问题,首先就得提到巴基斯坦的“生命线”——印度河。
印度河,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贯穿巴基斯坦全境。从巴基斯坦的北部山区一路流到南部,最后汇入阿拉伯海。它的水流量极大,且沿途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是巴基斯坦农业的命脉。
印度河流域的水源,成了巴基斯坦的“农业支柱”。就算在那些气候干旱的地区,印度河的灌溉系统依旧能够为土地提供足够的水分,让农田保持生产力。
你可以想象,印度河就像是给巴基斯坦浇上的“生命之水”。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还保障了该国粮食的供应。
通过古老的灌溉系统,巴基斯坦的农民能够在极其干旱的地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得益于印度河的灌溉,这里成为了巴基斯坦的粮仓,产生了大量的农作物。
这一切的前提,是印度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巴基斯坦的水利系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了庞大的灌溉网络。
即使在干旱的季节,农田依然能够通过印度河的灌溉保持稳定的水源供给。这项水利系统的运行,使得巴基斯坦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支撑2.4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但印度河带来的不仅是水源,它也承载着巴基斯坦农业的历史和未来。
就像许多其他依赖河流而生的文明一样,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乃至文化,都与这条河流紧密相连。没有印度河,巴基斯坦或许根本无法支撑其庞大的人口。
然而,印度河的水资源并非无尽无休。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印度河流域的水资源也面临着逐渐减少的威胁。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尤其是在农业灌溉方面的浪费,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的一大隐患。
再加上上游国家印度在水资源管理上的态度问题,巴基斯坦的水源未来或许会变得更加紧张。巴基斯坦必须面对这一挑战,想办法确保这条“生命之河”能够持续供给这个庞大国家所需要的资源。
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巴基斯坦的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部门,它是整个国家经济的支柱。农业约占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18.9%,并且吸纳了44.2%的劳动力。
这就意味着,巴基斯坦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产出和发展。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大多数土地都被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困扰的国家,农业能占到如此大的比例,真是一个“奇迹”。
除了为2.4亿人口提供粮食,农业还为巴基斯坦的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十大小麦和水稻生产国,农业成就对国家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你想,如果没有农业,巴基斯坦该如何喂饱这2.4亿人?没有小麦、没有大米,没有大量的基础性农产品,巴基斯坦恐怕早就陷入了粮食危机。况且,巴基斯坦的农业不仅仅满足国内需求,许多农产品还要出口到全球市场,为国家赚取外汇。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的农业模式,依旧存在一定的传统性。虽然近年来现代农业技术逐渐引入,但整体上巴基斯坦的农业依然高度依赖人工劳作,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这种传统农业模式,使得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随着人口的增长,巴基斯坦将面临更大的农业生产压力。如何提高农业效率,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成为巴基斯坦面临的重大挑战。
然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巴基斯坦需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找到适应的农业发展路径。
水资源紧张、土地退化、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都给巴基斯坦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提升农业科技,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才能支撑这个庞大国家的未来。
参考资料:
巴基斯坦是如何养活本国2.2亿人的?.澎湃新闻.2022-02-10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文章3:巴基斯坦为何迁都?把首都迁至深入内陆的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是个南亚国家,原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分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当时的巴基斯坦分为两个部分,西部是现在的巴基斯坦,东部是现在的孟加拉国,称为东巴,1971年独立。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的西北部,南邻印度洋,西南与伊朗接壤,西北接阿富汗,东北与我国接壤,东邻印度。巴基斯坦面积约79.61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首都伊斯兰堡。
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定都信德省首府卡拉奇。
图-卡拉奇港
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印度洋沿岸,印度河入海口西北端。卡拉奇是英属印度整个印度河流域的入海门户,英国在英属印度搜刮的棉花、小麦往往会在卡拉奇装船运到英国。
卡拉奇沿海,经济发达,但卡拉奇最大的劣势恰恰就是沿海,安全性无法保障。一旦有敌军从海上进攻卡拉奇,卡拉奇无险可守。这有些类似于巴西,巴西首都原来放在沿海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但无险可守,于1960年将首都迁到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
巴基斯坦立国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争端,战乱频频。1959年,巴基斯坦就将首都迁至北方的拉瓦尔品第,并且在八年之后正式迁都伊斯兰堡,卡拉奇发挥首都职能的时间只有区区12年。1967年,巴基斯坦正式将首都迁至毗邻印巴冲突前线附近的伊斯兰堡,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地区并不远,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谋略和考量呢?
1957年,印度从英国手中购得航空母舰“大力神”号,编入印度海军之后更名“维克兰”号,此举直接改变了印度洋地区的力量均势。由于南临印度洋,卡拉奇直接暴露在印度舰队的炮口之下,而海军刚好是巴基斯坦军事力量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深感不安的巴基斯坦明白,仅靠当前的防御力量根本无法保证卡拉奇的安全,这或许也是巴基斯坦在伊斯兰堡尚未完成改造之前,就匆匆迁都至拉瓦尔品第的原因之一。
由于新首都的建设需要一定周期,在新都建成前,拉瓦尔品第成为巴基斯坦的临时首都。拉瓦尔品第和伊斯兰堡紧挨着,都位于印度河中游,三面是高原,地势险要,距离与巴基斯坦友好的我国较近。
图-伊斯兰堡
远离沿海的敌国威胁之后,巴基斯坦开始集中精力抵御印度对克什米尔的蚕食与渗透,由于首都靠近前线,伊斯兰堡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资源对印军形成局部优势。
当然除了抵御印度之外,控制开伯尔山口也是巴基斯坦迁都于此的重要考量之一。巴基斯坦以西是崎岖巍峨的波斯高原,而穿越波斯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的主要途径就是开伯尔山口。
从历史上看,无论自马其顿起兵一路东征的亚历山大,还是建立莫卧儿王朝的巴布尔,外来民族无一不是通过开伯尔山口闯入一马平川的印度河平原。如果历史重演的话首当其冲的必是巴基斯坦,而伊斯兰堡除了北控克什米尔之外,另一重作用就是锁住西面的开伯尔山口。
当然除了军事安全之外,交通与地理因素,也是巴基斯坦定都伊斯兰堡的重要原因,其他地方并不合适。
巴基斯坦呈西南-东北方向,南北较长,东西较狭。巴基斯坦的东部靠近印度,而且有面积巨大的塔尔沙漠,而塔尔沙漠西边就是称为巴基斯坦母亲河的印度河,这是巴基斯坦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卡拉奇、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距印度河都较近。巴基斯坦的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类似非洲国家埃及,埃及大部分人口都位于尼罗河两侧。
巴基斯坦的西部是地形复杂的山区,北有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有多巴加格尔岭、苏莱曼山、吉尔特尔岭、中莫克兰岭等山地,人口较少。
图-喀喇昆仑公路
时至今日,伊斯兰堡在北方形成一个经济中心,同时强化了巴基斯坦对北方地区的控制,也加强了与我国的沟通。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文章4:为什么南亚国家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水果种类,而且水果品质好?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活动,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来栽培植物或者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的产品。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副业等类型,就种植业而言,又可以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又可以分为水果、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和观赏作物等类型。
为什么巴基斯坦水果种类丰富
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必需品,水果不仅口感丰富,而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并能够促进消化。世界上的水果种类繁多,水果种类在一万种以上,这些水果如果你每天吃一种水果,大概需要30年时间才能吃一遍。就国家而言,不同的国家,能够出产的水果种类也差异巨大,比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因而我国的水果种类也就非常丰富。
巴基斯坦水果
在国内旅游过程中,我们每到一个地方,经常能够吃到当地特有的水果。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国家,是位于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面积大约为79.6万平方公里,不到我国国土面积的十二分之一。但是巴基斯坦却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称,水果类型丰富,拥有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各类水果,而且水果品质优良,这是为什么呢?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从生物多样的角度来看,热量高的地方往往物种多,水果种类也相对多,通常热带、亚热带、温带至寒带地区,水果种类也由多变少。巴基斯坦地处北纬25°至北纬35°之间,总体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大,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具备拥有丰富物种的热量基础。此外,巴基斯坦以北地区是高大的山脉和高原,阻挡了来自亚欧大陆内陆地区的冷空气,使得巴基斯坦冬季相对温暖,适宜水果生长。
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此外,巴基斯坦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具有显著的垂直差异,更加丰富了水果种类。巴基斯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五分之三的地区是山地和丘陵,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列世界著名的山脉在巴基斯坦北部汇聚,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是巴基斯坦的最高山峰。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会下降6℃,巴基斯坦拥有巨大的垂直落差,随着海拔升高热量和水分变化显著,从而更加丰富了水果的种类。
巴基斯坦芒果
巴基斯坦不仅水果种类多,而且品质好。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部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影响较小,全国有近四分之三的地区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气候十分干旱。降水少,一方面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水资源不足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晴天多,光照充足,水果生长可以有更多的光合作用。在气温方面,晴天多,意味着昼夜温差大,夜晚植被呼吸作用较弱,水果能够积累更多的糖分,增加水果品质。
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文章5:巴基斯坦概况
【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面积】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人口】2.08亿。巴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普什图族占11%,俾路支族占4%。乌尔都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乌尔都语和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人口110万(2017年)。地处内陆,海拔503—61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界限分明,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最高气温47℃,最低气温0℃。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现任总统阿里夫·阿尔维,2018年9月9日就任。现任总理伊姆兰·汗,2018年8月18日就任。
【重要节日】国庆日:3月23日;独立日:8月14日。
【简况】巴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公里。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巴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关于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仍为英联邦成员国,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孟正式独立。
【行政区划】全国共有旁遮普、开伯尔–普什图赫瓦、俾路支、信德4个省和伊斯兰堡首都特区。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
【经济】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9%,工业基础薄弱。2018-2019财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914.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8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29%。
货币名称:巴基斯坦卢比。
汇率:1美元约合160卢比(2019年12月)。
【资源】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
【工业】2018/2019财年,巴工业增长率为1.4%。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其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
【农业】2018/2019财年,巴农业增长率为0.85%。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米、棉花、甘蔗等。全国可耕地面积5768万公顷,其中实际耕作面积2168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6.5%。
【旅游业】发展较慢,旅游者多为定居在欧美的巴基斯坦人和海湾国家公民。主要旅游点有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奎塔、费萨拉巴德等。2003年巴正式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
【交通运输】国内客货运输以公路为主。
公路:全长26万公里,有各种机动车辆约941.38万辆。巴基斯坦公路客运占客运总量的90%,公路货运占货运总量的96%。
铁路:全长7791公里。
水运:卡拉奇和卡西姆是两个国际港口,承担巴基斯坦国际货运量的95%。
空运: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有民航飞机44架,飞往38个国际机场和24个国内机场。航线总长34.59万公里。五个国际机场分别在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和木尔坦。
【财政金融】2018/2019财年,巴基斯坦财政收入35837亿卢比,财政支出55062亿卢比。
(资料:巴基斯坦财政部年度经济告)
【对外贸易】近年来,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业化,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
【外国投资】近年来,巴政府推行广泛的结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2018年7月到2019年4月,外国投资额为13.76亿美元。
【人民生活】巴基斯坦政府努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特别是就业和医疗卫生问题。全国有一些社会和宗教福利组织从事福利活动。政府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使用高科技信息设备。
【军事】巴基斯坦宪法规定,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实行募兵制,陆军服役期限为7年,海、空军为7—8年。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地方军组成。总兵力为67.5万人。
【教育】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巴基斯坦政府大力提高识字率,改善大中专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条件,同时决定增加教育经费。10岁(包括10岁)以上识字率(巴政府数据)为58%。全国共有小学15.5万所,初中2.87万所,高中1.61万所,大学51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全国在校注册学生人数3822万,教职员工141万。
【新闻出版】英文纸有《新闻》《黎明》《国民》等;乌尔都文纸有《战斗》《时代之声》和《东方》等。主要纸发行量在5万—30万份之间。
主要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APP,国营),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PPI,私营)。
广播电台:巴基斯坦广播公司,有27个电台,对外用7种语言广播。
电视台:巴基斯坦电视公司(PTV),主要城市均有电视台,人口覆盖率达87.8%。
【对外关系】
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主张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经济外交。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南北差距。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推荐搜索词:
1.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地图
3.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好吗
本文标题:巴基斯坦地理位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