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1:安徽枞阳:油菜花开迎客来

  2021年3月24日,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长江岸边万亩油菜竞相开放,散落其中的村落与纵横交错的河流构成一幅绝美的春天生态画卷。(左学长摄/光明图片)


  : 光明图片


  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2:枞阳何时撤县设市(划区)?铜陵市民政局:暂不具备条件

  针对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提出的“枞阳是否有启动撤县设市(划区)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申?”等问题,上级部门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于4月17日回应称,从他们掌握的情况看,枞阳县暂不具备撤县设市(划区)的条件。


  铜陵市民政局介绍,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规定,撤县设市(划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是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县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仅从经济方面看,全县GDP或人均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要位居本省县的前20%,近3年GDP平均增速不低于本省县的平均增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低于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低于30%。


  官方资料显示,2018年全年枞阳县完成生产总值(GDP)25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当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7.0万人,常住人口87.1万人。


  此前,国务院于2015年10月批复同意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据澎湃新闻)


  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3:铜陵市枞阳县以“归雁经济”点燃县域发展新引擎

  :人民网-安徽频道


  从“孔雀东南飞”到“漂泊异乡客”再到“春暖燕归来”。近年来,铜陵市枞阳县紧密结合创业就业和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本地返乡创业园建设和配套服务升级,营造返乡创业良好氛围,以人才助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现有返乡创业就业人员2.4万人。其中返乡自主创业者达1.3万人,创办各类实体2万多家。


  引“雁”归巢,盘活创业活水


  要想引得“雁”归来,筑巢是关键。枞阳县深度剖析、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以需求为导向,在距离县城仅2公里处配套用地70亩,用于支持科艺得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总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园区荣获“安徽省小微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等称号。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确规定:所有返乡人员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均享受县内“双招双引”同等待遇。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0多家(规上企业2家),其中80%企业均由返乡农民工创立,带动就业人员约1000多人。


  育“雁”丰“羽”,拓宽创业产业


  枞阳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创业发展理念,最大限度拓展返乡人员创业领域。县内返乡创业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接近85%。以枞阳横埠镇为例,返乡创业者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引进花卉、艾草、火龙果等特色产业,每个村(社区)均有1—2个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镇域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还配套以培训襄助创业,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融资支持等服务。


  “群雁”效应,助推县域发展


  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正是得益于枞阳县“引才、育才、用才”的实际举措,大批土生土长、带着家乡情结的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者纷纷回乡,据统计:县内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周岁,中青年人群已然成为该县创业的主力军。群雁齐飞,以“巢”为基,科艺得返乡创业园2022年园区年产值达2.5亿元,上缴税收500多万元,逐渐成为地区迎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枞阳县积极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途径,真正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谈骏亚)


  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4:安徽枞阳划归铜陵管辖还是安庆 枞阳原来大部分属于桐城

  枞阳简介: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属地,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铺镇(白云区),1949年10月移至汤沟镇(汤家沟)。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澎湃新闻


  有关安徽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归铜陵市的传言不绝于耳,近日又再度被热议。


  4月13日,安徽当地一些论坛和社交媒体均声称,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或在近日。


  澎湃新闻(当天也从枞阳县一名基层干部处获悉,4月13日,枞阳县各个乡镇人大征求了区划调整意见。据其了解,不少乡镇都同意将枞阳县整建制划归铜陵市。


  这一次难道不再只是“风声”,而要尘埃落定了吗?


  澎湃新闻4月13日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工作人员处证实,有关枞阳县区划调整一事尚未获得国务院批复。


  当日,澎湃新闻还向铜陵市主要领导短信询问此事,获得的答复亦是“尚没有(获批)”。


  多个当地信息源向澎湃新闻证实,此事目前已获得实质性进展但目前尚未获批。


  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一事,属于重大行政区划调整。


  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均需要国务院审批。


  具体程序是,由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请国务院审批。


  地处安庆市东北方向的枞阳县,1949年2月设县,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它曾一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2年才摘去“贫困”的帽子。


  

  最近10年,有关枞阳全县或其部分乡镇划入铜陵的传言一直不断,并一度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达到高潮。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枞阳与铜陵仅一江(长江)之隔,地理距离非常接近,枞阳东部乡镇与铜陵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更重要的是,从近些年的发展势头来看,铜陵在不少指标上已经把安庆“甩”在了身后。


  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铜陵GDP总量虽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铜陵较完善的社保福利、较高的居民收入对枞阳县尤其是该县东部居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铜陵人均GDP之高,与其人口太少密切相关。


  它虽然是一个地级市,但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74万。“地狭人少”,一直是铜陵做大做强的长期制约因素。


  与之对照鲜明的是,安庆现辖11个县市区,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


  巨大的反差,使得安徽特别是铜陵方面对于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发展腹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2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就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


  2013年11月,《陕西行政学院学》发表了一篇题为《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的论文。论文所在单位,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和中共铜陵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较于“调整区划”,“跨江发展”的说法在字面上更为和缓。


  事实上,对铜陵来说,“跨江发展”和“调整区划”基本上是一回事:“调整区划”是铜陵实现“跨江发展”的必要手段,“跨江发展”则是“调整区划”的直接目的。


  比如,在论文中,就铜陵跨江发展涉及的行政区划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其中就包括将枞阳县全部划入。


  面对铜陵的百般“渴望”,安庆似乎并不情愿“放手”。


  2014年12月,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庆别称“宜城”)出炉,安庆提出了自己的“跨江发展”主张。


  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皖西南的中心城市、领衔安池铜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安庆将携手芜马(芜湖、马鞍山)、一体铜池融入区域,并“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


  规划划定,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1820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辖三区、皖河农场和枞阳、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


  澎湃新闻从枞阳当地获得了两种不同声音。


  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生活水平的差异,直接驱动了枞阳人,尤其是枞阳东部居民对铜陵的向往。


  也有一些文化人士担忧,如果枞阳划入铜陵合并,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曾向安庆和铜陵两市市委书记询问枞阳区划调整一事。


  两地市委书记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


  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桐城在线官方微信公众号:tongchengzx(长按复制)或微信直接搜索桐城在线


  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5:安徽枞阳县三镇拟整建制划归铜陵市郊区管辖,均在县域东部

  继从安徽安庆整建制划入枞阳县之后,安徽铜陵仍在谋求行政区划上的重大突破。


  这一次,它将目标盯在了枞阳东部三个乡镇身上。


  澎湃新闻近期从安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微信公号“志超党建工作室”处了解到,一份由铜陵市民政局发布的《关于征求区划调整相关意见的函》文件流出,文件指出:“拟将枞阳县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整建制划归市郊区管辖。”


  文件显示,铜陵市民政局近日向枞阳县委、县政府行文称,根据铜陵市领导指示精神,铜陵市近期将开展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拟将枞阳县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整建制划归市郊区管辖,现征求枞阳县委县政府意见,并请做好以下工作,包括:1、枞阳县召开涉及区划调整乡镇干群座谈会记录;2、枞阳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记录;3、枞阳县委全会讨论并通过枞阳县老洲、陈瑶湖、周潭等3个镇划归郊区管辖的决议;4、县人大、政府、政协同意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意见;5、三个镇人大、镇政府同意区划调整方案的意见;6、做好区划调整过程中的维稳等工工作。


  老洲、陈瑶湖、周潭三镇位于枞阳县东部,临近铜陵市郊区。


  微信公号“决策杂志”曾梳理了安庆市枞阳县2016年1月划归铜陵市管辖后,铜陵围绕行政区划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其中部分措辞也一度引发枞阳当地群众不少猜想。


  例如,2016年10月,安徽省政府官方发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规划提出推进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稳妥关闭资源枯竭矿山,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大力开展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强市、县城区一体化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马鞍山与南京、芜湖双向融合,建设新型滨江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推进铜陵城市有序扩张,促进与池州一体化发展,建设皖中南中心城市。加强池州、滁州、宣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此外,铜陵官方在几年前就已经操作铜陵市郊区区划调整。


  铜陵市有关部门其时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关于铜陵市郊区更名征求市民意见的启事”的信息,并成立了“铜陵市郊区更名活动组委会”,至此,铜陵市行政区划之一的郊区更名工作正式启动,提出铜陵市通江区、澜溪区、悦江区、大通区、陵江区、鹊江区、驿渡区、青江区、龙渡区、悦浒区、龙山区、宝山区等12个候选名称。


  今年2月,铜陵市民政局又就这些候选名称征集了一次网友投票,结果显示,“陵江区”的支持票数最多,已超3000票,占比达35%,“澜溪区”次之,超过2100票,占比达24%。


  更名之外,铜陵市更希望将枞阳县东部三个乡镇整建制划入郊区。


  2017年6月8日,据铜陵市民政局官方最新消息:铜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后,郊区已成为铜陵市区和枞阳县连接的纽带。


  根据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未来郊区将是北接合肥都市圈、南联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及安池铜城市组群重要枢纽,是我市拥江发展的桥头堡,辖区内中心城区南部城市组团(横港片区、大通片区)将按照产城一体、港城一体的发展策略,与江北港新区(老洲镇、陈瑶湖镇)、老洲镇区等跨江联动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显示,枞阳县老洲镇和陈瑶湖镇已全部纳入到铜陵市城市规划区。


  铜陵于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总人口170万,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其中,郊区面积26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5公顷,下辖1乡2镇2个办事处1个直管社区。


  此外,今年稍早前,铜陵市长胡启生已赴安徽省民政厅,就当地部分区划调整事宜做了沟通。


  安徽省民政厅网站消息称,1月26日,安徽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勇会见了铜陵市长胡启生一行。


  关于铜陵市部分区划调整等工作,于勇强调,一要尊重当地。民政部门是为党委政府服务的,要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要依法合规。对于铜陵市提出的要求,厅相关业务处室同志要认真研究,哪些事项是厅里可以直接决定,哪些事项需要请省委省政府决定,哪些事项是需要请民政部决定。在政策法律范围内能办的事项,要马上就办,真正当好参谋,让地方少走弯路。三要全力支持。对铜陵市提出的区划调整等事项,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向省政府和民政部汇、沟通、对接,主动搞好服务。


  枞阳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搜索词:

  

  1.安庆市枞阳县属于哪个市

  

  2.安徽省枞阳县属于哪个市

  

  3.湖北枞阳县属于哪个市

  

本文标题:枞阳县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