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推荐文章1:想不到的写作业姿势

  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推荐文章2:孩子做作业时,父母该干点啥?看看这位妈妈的3个高招

  “天天陪孩子写作业,夜夜这样咆哮、怒吼,除了肺活量飙升,其他都衰退了!伤不起啊.....”


  前段时间,家长们的朋友圈中出现一条让人忍俊不禁的成语——远交近攻。


  有网友对这个成语进行了“新释”: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离得远一点,还能稍微交流,离得近了,想不攻击他都很难。


  看似歪理,但有不少家长表示被这个真实又酸楚的词说到心坎了,引发无数共鸣。


  关于陪娃写作业,无论你是家里有娃亲身感受,还是暂时无娃忧心忡忡,总之,这都是一个你绝对无法回避的“史诗级”社会现象。


  因为,无论你看与不看,相关新闻就在那里,层出不穷漫天飞舞;


  如果你有娃,无论你想或不想,作业本就在书桌上,摞起一堆,摊开一片。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视频,视频中一位爸爸正陪自己的孩子做作业,孩子有道题不会,无论这位爸爸怎么讲,孩子都不明白。


  爸爸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随后叹了口气,重新给孩子讲题。


  讲着讲着,这位爸爸的情绪终于爆发,对着孩子怒吼“天天叫累,我们不累呀!”


  当这个视频一发出来,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陪孩子做作业,经常会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凶孩子。


  而当自己吼完孩子后,又会有些后悔。


  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放学回到家时,很多家长都会选择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


  首先是家长想着自己陪在一边,孩子做作业会认真一些;


  其次是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家长还能给孩子讲一讲;


  最后是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哪些知识点上面需要再加强学习。


  但是陪孩子做作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当家长暴脾气一上来,就只能在心中默念“这是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春风十里不如你


  啃完手指啃铅笔


  别人生气我不气


  写完给你买玩具


  那么,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应该怎样做?


  一位妈妈用她陪伴孩子写作业十几年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了3个高招,家长们不妨来学一学:


  01


  给孩子准备一个,固定的学习角


  有的家长比较纵容孩子,孩子想在哪里做作业,就在哪里做。


  有时在饭桌上,有时又在客厅茶几上,有时孩子随便趴在一个凳子上就做作业了。


  但家长们想过没有,饭桌旁、茶几边,都是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


  如果家里人数比较多,我们走来走去,就会造成孩子分心,影响孩子做作业。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固定的学习角,让孩子明白在这个地方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02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一直盯着看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盯着看,一旦发现孩子做错题,就立马纠正。


  如之前一综艺节目《变形记》里的一位妈妈,当孩子做作业时,这位妈妈就陪在一边。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耐心指导孩子,但当孩子在一些简单题上出错时,这位妈妈就不淡定了。


  开始吼孩子了,“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以为我天天跟你开玩笑的”......


  孩子在一边默不出声、流着眼泪。


  其实家长一直盯着孩子做作业,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尤其是有些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会吼孩子。


  而孩子常常会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不知所措,一些本来会做的题也可能做不出来了。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当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就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角做作业,而家长就去做自己的事情。


  但请记住,家长不能自己一边看电视、玩手机,还要一边督促孩子学习,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心态上的不平衡。


  家长可以看看书、做自己工作上的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03


  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有家长反映,说自己家孩子就是调皮,如果家长不陪着他做作业,他就不认真写,只有我们盯着他做,他才能认真。


  还有一些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小动作不断,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不能时刻陪着孩子,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培养一些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1. 先复习,再闭卷写作业


  大部分孩子的家庭作业,都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巩固练习,如果孩子每天做作业前先复习,对孩子学习非常有帮助。


  之前我们也说过,孩子做作业最好不要翻着书本、看着知识点做题,最好是闭卷做题。


  因为考试是闭卷,如果我们平时都能闭卷做作业,考试的时候也能从容应对。


  2.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有的孩子做作业拖拉,本来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经常要花两三个小时。


  所以,我们家长不能纵容,应该给孩子订立时间规则。


  比如做语文用 30 分钟,数学用 30 分钟等。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还可以根据完成的快慢进行奖励或惩罚。


  当然这个奖惩规则必须要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对作业的质量也要有要求。


  3. 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一手执笔,一手按住书本。


  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纸面整洁。


  毕竟我们考试有卷面分,卷面不整洁会被扣分,如果孩子平时作业都能好好做到纸面整洁,考试的时候也能做好。


  4. 培养孩子勤思考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不喜欢思考,当作业当中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就会马上求助家长,希望家长给自己讲题。


  我们家长请先不要忙着给孩子讲题,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审题,看看题目考查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


  如果孩子实在不会做,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


  但不能太仔细,给孩子把答案说出来是不可取的,应该只讲关键点,点到为止,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给孩子的爱,像极了一句歌词:“爱恨就在一瞬间”。


  尽职尽责,精神分裂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 新父母在线


  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推荐文章3:这才是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姿势 | 钱志亮 | 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0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陪写作业成为了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暑假里,又有一批家长深受陪写作业的折磨,拍桌子的拍桌子,骂孩子的骂孩子,摇头叹气的,自我安慰的······各有各的苦。之所以陪写作业总是达不家长想要的效果,反而加剧了亲子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方式不对。例如以下3种最常见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不利于孩子的学习。(1)过度代劳,参与过多有些家长在孩子作业、学习上操的心太多,表现为比孩子自己还重视、负责:孩子还没写作业前,一遍遍催促孩子赶紧写;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去执行;遇到难题立刻帮助孩子解决······这类家长的问题在于,不相信孩子自己能独立、正确完成作业,没有搞清楚:作业应该是孩子的责任,家长只是协助者。结果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催就不主动写;懒于思考,难题等着父母告诉自己怎么做;写作业比较敷衍,缺乏责任心,想着反正有爸爸妈妈检查错误。(2)时刻紧盯,监督,唠叨还有一些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就是在旁边盯着孩子,看着他一笔一划、一题一题地做,看到哪里错了当即指出来,接着就忍不住批评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对的。就像我们在上班、做菜的时候,一个“监工”一直在旁边监督着你,指指点点,哪里出错了还要骂你一下,谁能把任务做好?这种方式,带给孩子的只有紧张感、压迫感,孩子害怕自己出错,不敢下笔;动不动指点,也会扰乱孩子的思路,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没有机会保持长时间的专注,独立思考、没有负担地完成作业,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3)大吼大叫、批评责骂孩子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看到孩子半天理解不了、简单的题目做错、重复讲的错误还是犯,家长就不淡定了,经常朝孩子大吼大叫,责骂孩子。新闻案例中:一位妈妈陪孩子写作业,气到心梗;一位爸爸陪孩子写作业气得捶桌子,导致骨折;甚至有一位妈妈绝望得想要轻生······其实,家长觉得陪孩子写作业身心俱疲,孩子又何尝不委屈,他也想很快掌握那些知识,下笔如有神。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有时候不能一点就通,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重要的是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逐个击破困难。而家长动不动朝孩子发脾气,批评否定他,只会打击孩子自信心,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对作业、学习感到畏惧、抵抗。如果每次写作业带给孩子的都是不好的体验,孩子又怎么可能会爱上学习呢?

  
02事实上,陪孩子写作业,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关键在于3点:· 把握难得的亲子相处时间·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必要时提供帮助,引导孩子走向独立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农民父亲,教出一个上清华的女儿,一个上北大的儿子。问这位父亲:

  “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


他的回答出人意料:

  “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父亲小时候家里穷,没念过书,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不认真学习,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他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读读孩子的课本,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特别足。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家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陪孩子写作业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