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4岁的老人开车掉进下水道90天了,还没有被救出来。中国网友很惊奇,74岁的老人还打工,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更惊奇的,掉进进下水道90天了,做事缜密精细的日本救援队也不着急,是准备申吉尼斯世界救援记录吗?


  据日本当地消息,1月28日,日本埼玉县八潮市一处路口发生路面塌陷事故,导致一辆途经卡车坠入坑中,74岁的男性司机被困。截至4月25日,事故已过去90天了,当地媒体仍在进行救援现场直播,尚未正式宣布司机死亡。埼玉县政府日前宣布,预计5月中旬之后启动对这位受困老司机的正式搜救工作,周边下水道系统的全面修复及安全加固工程预计需要5至7年时间完成。


  综合有关消息,74岁的老司机依然还活着,靠着从地面伸向坑道的管子补给食物和水。由于多次救援都发生险情,所以做事一向缜密的日本还是计划在5月中旬对这位老司机进行救援。


  这中间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在日本,74岁的老人还在辛勤的打工工作,赚钱养家。二是这个坑直径约5米、深达10米,如果在这中国,90天救不上来被困者,不仅救援者、当地政府早就被唾沫星淹没了。


先说第一个。74岁的老人还在开车打工赚钱养家。

  在中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鬼催命”的说法,就是说,七十三周岁、八十四周岁是人生的一个坎,由于古代医疗水平滞后,人的寿命比较低,到这个年龄段,就是在家颐养千年,含饴弄孙了。现在的医疗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即便这个时候,到了60岁的退休年后,除非特殊情况,大部分老人都很少出去工作,更不说上了70岁了。


  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除过部分地方如农村等),都能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大都在公园社区、小区门口聊天打牌接孙子,女的做饭聊天逛街跳健身舞。而日本呢,老龄打工者比比皆是。这是因为日本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和日本国情所致。


  据日本内阁府公布,2022年,65—69岁人群的就业率是52.0%,70—74岁为33.9%,75岁及以上为11.0%,高龄者就业比率出现上升趋势。在小红书上就经常看到去日本旅游的人,对70多岁的老人还在开出租车表示惊叹。国土交通省规定出租车司机的年龄上限是75岁,但2023年,国土交通省决定把人口稀少地区的司机年龄上限提高到80岁。


  在日本,70岁、80岁的老人工作比较普遍,而年轻人啃老现象比较突出,另外,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年轻人工作后压力大,很少顾及老人,造成了老年人孤独,尽管有人称日本养老体系比较健全,从实际看,退休后的工资远远不够支撑医疗费用,加上青年人的啃老行为,这些造就了只要能干得动,老年人就要出去工作。


  如果中国,70岁的老人出去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估计年轻人都要被骂死了。


  另外,在日本,根据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近二十年来,缴纳养老金的人数缩减了大约300万,而领钱的人却增加了至少40%,这种“少缴多领”的社会现状,导致他们退休后,每月领到手的养老金连房租都付不起。


再说第二个,救援90天没有效果,如果在中国会怎么样呢?

  以山东省栖霞市的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井下的事故为例。


  2021年1月10日14时,位于山东省栖霞市的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先后调动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兖州队、大地特勘队、淮南队、大同队,淄矿集团救护大队、河南豫中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等救援队伍携带大口径钻机等专业救援装备支援救援。


  现场指挥部坚持科学施救、有序施救、安全施救,组织20支救援队伍,690余名救援人员,420余套救援装备,按照前期井筒清障和地面打钻“两条腿并行”思路,后期“3+1”总体救援方案,即以生命维护监测、生命救援、排水保障 3 条通道为主,探测通道为辅,同步推进。


  搜救人员想方设法制作切割吊装工具,优化清障方案,救援人员克服空间狭小、吊笼不稳、操作不便、各种杂物混合堆积紧实等困难,连续奋战。到25日6时4分,相继搜救出10名遇难矿工。救援人员继续抽排积水、清理井筒杂物,搜寻被困人员,3月25日,在井底水仓平台找到最后1名遇难矿工。救援工作结束。经全力救援,11人获救,10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


  笏山金矿井下井下救援可以堪称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迹。


  笏山金矿井下距离地面350米,要说,远比日本74岁老司机受困的10米深得多,而且,井下环境也要比日本地下复杂得多,中国救援队用了14天时间。日本呢?90天了,人还在下面困着,如果按照日本媒体道的那样,五月中旬进行搜救,那么,这名老人就要被困时间达到100多天了。难怪中国网友说:这是要申吉尼斯世界记录呢。


  在中国救援中,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在类似长期救援中通常不会轻易放弃。例如2015年深圳光明新区滑坡事故中,尽管被困者生还希望渺茫,救援仍持续数十天,最终搜救出全部77名遇难者遗体。


  另外,家属与舆论压力也是一个方面,公众对生命权的重视和媒体关注会推动政府投入更多资源。例如2010年智利矿难期间,中国网民曾热议“若类似事件发生在中国会如何”,反映出社会对高效救援的期待。


  当然,中国事故发生后,一般会会进行事后追责与预防措施,一般情况救援结束后,国务院或省级调查组会介入,查明事故原因(如地下管道老化、施工违规等),并对责任方(市政部门、施工单位等)追责。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类似隐患的排查,例如2021年郑州暴雨后,多地启动地下管网改造工程,防范城市内涝风险。


  这些,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是不可比拟的。


  本文参考:《四川观察》新闻《日本大爷掉进下水道已经88天了,当地政府称预计5月中旬后救援》、中新网等有关消息。


  《笏山金矿事故调查告》、《笏山金矿事故救援过程》、新华社《山东笏山金矿事故救援纪实》等内容。


本文标题:74岁的日本人还打工,掉下水道90天未救出,在中国,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