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首日,印度突然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12%临时关税,这一"见面礼"背后暗藏美印联手遏制中国制造业的意图。然而,印度此举恐怕难以撼动中国钢铁产业,反而可能自食其果。


  在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的同一天,印度财政部突然宣布对中国钢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据路透社道,这项"保障性关税"从4月21日起生效,为期200天。虽然印度官方声明中并未直接点名中国,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措施主要针对中国钢铁出口。


  这一关税措施的实际影响有多大?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每年对印度出口钢铁约300万吨,仅占中国钢铁总出口量的2.7%。2024年中国钢铁出口总量达1.11亿吨,印度市场占比相对较小。因此,印度此举对中国钢铁产业影响有限,反而可能伤及自身工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中国还帮助印度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炼铁高炉。印度此举可谓"过河拆桥",不仅损害了中印经贸关系,更暴露了其投机取巧的本质。


  印度市场对中国出口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特别是在轻工业产品领域。然而,印度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双边经贸关系,更可能影响其工业发展进程。中国在技术转让和工业合作方面或将重新评估与印度的合作。


  印度商务部长此前曾称关税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美国经济学家警告印度不要被华盛顿当作工具。事实上,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通过倒卖俄罗斯石油获利,如今又想借关税战投机,这种短视行为可能让印度难以独善其身。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不仅试图吸引美企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印度,还盯上了波音大飞机。据彭博社道,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航空公司正计划与波音公司接洽,试图获取原本为中国航空公司准备的飞机。


  然而,印度发展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电力供应不足、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资源紧张、政府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工业发展。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印度难以承接制造业转移。


  美国和印度在制造业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而印度则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考虑与印度合作,而每次合作都难免被印度"掏空口袋"。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和平崛起固然是美好愿望,但在丛林法则主导的世界中,维护自身利益同样重要。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坚持开放合作,也要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本文标题:万斯访印首日,印度对华钢铁加征12%关税!美印联手背后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