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1:临夏州和政县:文旅融合共创国家5A级景区

  原和政县:文旅融合共创国家5A级景区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本记者 周俊清 通讯员 卢婷


  近年来,和政县坚持把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创建成国家5A级景区作为实施文旅富县战略的重头戏,全力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促进全县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和政县滨河东区古生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项目用地25.06亩,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包括化石展览区、化石研究区、化石储存区和游客服务区,配套建设道路、景观绿化、展览展陈设施及辅助附属设施等,属于和政县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建设的一部分。“滨河东区古生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的建设,对于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挖掘、展示和政县富集的化石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政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和政化石这一金字招牌,增强‘化石王国 世界和政’的影响力,促进全县文旅产业又快又好健康发展。”该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康志说。


  文旅项目的不断建设加快了和政县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以高质量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谋划实施了滨河东区文化旅游开发综合体、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古动物化石一二号馆提升改造、古动物化石博览园提升改造和智慧和政建设等一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重点文旅项目,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和政县松鸣镇的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是一个用数字技术、VR技术、沉浸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交互式、体验式、高科技研学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完成规划建设的70%以上,农业馆、工业馆已全面运营,迎来了州内外各地中小学生开展研学“一站式”体验,这也是和政县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生动实践。


  “基地共占地550亩,建有‘和政问月’航天馆、工业馆、农业馆、国防馆和花儿大剧场等七馆一场,是集文旅、教育、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丰富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项目,建成后将是省内深度研学门类最齐全、内容新颖丰富的文旅创新项目,对助力县上创建5A级景区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运营策划筹备负责人尚子强介绍道。


  和政县在加大景区保护和建设力度、完善景区功能设施的同时,深挖优势、盘活资源、多点布局,着重把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万兽谷景区组成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依托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形成集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景区,旨在打造世界罕见、中国首创、具有“地质走廊、生命走廊、旅游走廊、产业走廊”于一体的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


  “我们将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健全景区管理制度,统筹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标识标牌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宣传推介和政的特色文旅资源,全力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顺利实现国家5A级景区创建。”和政县大景区管委会营销策划科科长马芝芳告诉记者。


  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2:「乡土风情」来和政,与“花儿”来一次美丽邂逅

  在和政,有一种民歌,叫做“花儿”,它的音调时而高昂,时而婉转,让你一听倾心,再听倾倾心。如果你来到和政,一定要到当地的花儿协会,去听一下花儿歌手们演唱的正宗“花儿”,领略当地民间文化,感受花儿情深。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一种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花儿最开始还是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地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会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是就这个唱法”,这首激情澎湃的花儿唱词,蕴含着的、满满的都是人民群众对花儿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花儿”一词的出现,最早当属《玉台新咏》中沈约《十咏.领边绣》:“萦丝飞凤子,结伴坐花儿“,由此来看,南北朝时就有人唱花儿了。但那时的花儿是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了解,而描写古河州花儿的诗文最早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任职河州的儒学教授高弘诗中:“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妇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说明在明代河州,传唱花儿已经蔚然成风。20世纪40年代初,张亚雄先生的《花儿集》认为:河州是花儿最兴盛之地,是花儿的故乡”。从保留的音调、早期唱词及遗留的民俗等分析,河州花儿是秦、南北朝时期羌、汉民歌融合而具有雏形,后经隋、元时期汉族及汉化 羌族、藏族的演唱逐渐形成和完善,明代以后,经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族等民族的演唱和传播,流传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歌并逐渐繁荣起来。而和政,正是河州花儿的南乡大本营,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


  花儿”,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唱腔高亢、婉转,唱词朴素、自然,曲调丰富多彩,是民间艺术文化的活化石。它取材于各民族平常的生活,都说一首“少年”漫出来,心里的疙瘩都散了,足以看出花儿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以前,在那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特殊年代,群众聊以慰藉内心、发泄情感的工具可能只有花儿了,大家把郁闷的情绪全都发泄在花儿唱词中,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民群众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于是,花儿唱词里,不再是那些疾恶如仇,更多的都是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歌颂,以及对共产党的感恩。比如我县花儿歌手马进忠唱的:“临夏州一市者七个县,脱贫吧攻坚的领先,车跑了运输地增了产,尕日子赛过了神仙”。


  河州花儿的曲令大概有230多种,其中传唱流行的就有70多种左右,在和政一带最具流行的也就30多种: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尕马儿令、三闪令、二梅花令、沙燕儿令、水红花令、小六莲令等,每个曲令都有它的风格。花儿在整体上可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体系,而我县的松鸣岩则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和传承基地。松鸣岩所传唱的花儿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基本内容分为情歌、生活歌和本子歌。情歌是花儿的主体,是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的部分。其中有表现赞美、爱慕之情的,有表现试探追求的,也有表现绵长爱情、忠贞不渝的。例如:“白牡丹长着山里了,红牡丹长成个树了尕妹哈记着心里了,喝油也不长个肉了”。“千万年黄河的水不干,万万年不塌的青天。千刀万剐的我情愿,舍我的尕妹是万难”。看似比较俗气、直白的唱词里,表现出的却是男女间感人的爱情故事。生活歌主要指的是除情歌以外、反映人们社会内容的花儿。人民群众用花儿的形式,表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十八大精神是一盏灯,照亮了宁河的古城,各民族团结像一家人,笑脸里迎来了春风”。


  在漫长的花儿发展进程中,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忘记田园的辛劳,丢下家务的拖累,摆脱礼教和思想的束缚,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一唱就是几百年,成就了人们生命旋律中最欢快的乐章,因而民间的花儿会被柯杨先生形象的称作是诗与歌的“狂欢节”。


  解放前,这支由人民群众自己栽培的民间艺术之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唱花儿的人会被众人唾骂,被沦为不检点的象征,只因为花儿唱词太过明显和露骨。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花儿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从1979年正式恢复松鸣岩花儿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对花儿艺术越来越重视,每年花儿会的规模也是搞得越来越大,参与的歌手也越来越多,辐射面也越来越广,松鸣岩真正成为了各民族花儿歌手以歌会友、以歌抒情、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促进花儿艺术发展的大舞台。松鸣岩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而松鸣岩花儿会是河州花儿发展的舞台。人们在这里漫花儿,唱牡丹,代代相传,花儿在这里越唱越红。


  2009年9月,花儿被成功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花儿艺术从此被越来越多的各级领导所关注,特别是和政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和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之后,花儿艺术更是迎来了新的春天。尤其是松鸣岩花儿会,更是为爱好花儿艺术的人们搭建了一个大大方方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切实成了和政人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来自青海、积石山、临夏、东乡、临洮、康乐等一带的花儿唱家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魅力无限、风情万种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松鸣岩,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当中,席地而坐、以歌会友,独唱、对唱,尽情释放漫出心中的“少年”。顿时,昔日里寂静的松鸣岩,一时间成了花的世界,歌的海洋。还有不少的文人雅士和学者,也是分期分批,慕名而来,亲眼目睹这花儿这一真正的民间艺术,领略花儿的无穷魅力。


  随着近几年来政府对花儿艺术事业的不断重视,花儿这朵曾被人间遗忘的小花,逐渐被搬上舞台,全县各乡镇的花儿爱好者们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唱花儿了,个个都成了花儿歌手。还有好多民间花儿唱家们,自己编词写词唱词,成为传承花儿的多面手。2013年,和政县花儿协会正式成立,也可以说,花儿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家”。2020年12月,国家级非遗花儿传承人马金山老人去世,州级非遗花儿传承人,一生酷爱花儿艺术的陈真接过了马金山老人的接力棒,换届成为新一届花儿协会主席。协会成立后,陈真在全县范围内,全力吸收花儿会员,在他的努力下,如今,花儿协会会员达到100多人。平时,他们聚到一起,唱花儿、探讨花儿、研究花儿,交流花儿艺术,并经常各乡镇、社区、学校、企业,进行花儿演唱表演。用实际行动为花儿艺术的弘扬和传承做着他们积极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越来越多的和政花儿歌手们的传唱下,花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一定会走得更远,开得更旺。


  有花儿的地方才有歌,有歌的地方都是花儿,亲爱的朋友们,请您来和政吧,与这里地道的“花儿”来一场美丽邂逅,领略花儿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图片:卜永强)


  记者:杨爱玲


  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3:临夏州和政县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11月10日,水利部、财政部发文公布了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临夏州和政县成功入选(全国共42个县区,全省仅1个县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是国家保护和修复农村水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河湖水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宜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和政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太子山自然保护区横贯南北,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又有“春迟秋早,冬长夏短”的高原气候特征。春季多雨雪,夏季短而少高温,并多暴雨和冰雹,秋季降温快而又多连阴雨,冬季长而干燥,年降雨量639毫米。


  和政县水资源十分丰富,自南至西有大南岔河、小南岔河、新营河、牙塘河、牛津河五条河流,年均径流量为3.623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3.72万千瓦,可开发量2.56万千瓦,水资源年平均径流量3.6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1847立方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和政县形成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到37%,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


  记者:刘发辉


  组稿:焦世韵 马永兰


  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4:和政,享誉西北的“陇上绿色明珠”

  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甘肃的地名,既有彰显刀光剑影中的“武功军威”,也回荡着大漠孤烟里的声声驼铃。微游甘肃特开设【跟着地名游陇原】专栏,从甘肃这些充满汉唐风韵的地名开始,带领大家品读甘肃。


  临夏州和政县


  这里的历史很悠久


  早今3000万年前


  史前动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为这里书写了悠远的过去


  这里其实也很年轻


  在异彩纷呈的临夏大地上


  她不争不抢不急不躁


  却总是默默发力


  在今天抒写青山绿水的生动画卷


  这里,就是和政!


  享誉西北的“陇上绿色明珠”


  和政县,


  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


  俗称“南乡”,


  和政的称谓,


  始于明代嘉靖年间。


  北宋、金、元均在和政设县,


  称宁河县。


  明初,继续设宁河县,并兴建宁河城。


  明嘉靖年间撤销县治,


  建立驿所,称“和政驿”,


  今日“和政”之称谓由此而来。


  这里风景秀丽


  民风淳朴


  道路四通八达


  是重要的对藏交流枢纽


  县如其名


  政通人和


  虽然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带


  和政县却是山清水秀


  风光旖旎


  太子山怀抱和政县


  且全境以太子山为主山脉,


  全县植被覆盖率达95%


  森林覆盖率达37%


  多样的生物和良好的生态系统


  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叫做“陇上绿色明珠”


  缤纷绚丽的天然花园


  这里也是天然花园


  每年四五月,


  和政的17万亩梨花在习习春风中悄然开放,


  明丽之姿赏心悦目,


  散发着一尘不染的纯净,


  渲染着“梨花雪海”的美景。


  六月,鲁冰花花海,


  五彩斑斓,


  热烈的色彩如野火席卷大地,


  千姿百态,姹紫嫣红,


  将和政这座小城渲染得热情妩媚起来。


  七月,油菜花的唯美景色驱散着烈日的炙烤,


  流金溢彩百里香,


  万顷绿海金浪泛波荡漾,


  田野如绵延推涌奔腾起伏的金色海洋。


  沧海桑田变幻的生命回响


  远古时代,


  一场场生命的欢歌,


  更迭、创造、成长、毁灭。


  流逝的景物,悄无声息地通向远方,


  只留下神秘的回音。


  在这片热土上,共发现化石出露点80多处,


  分爬行纲、哺乳纲、鸟纲等3纲8目150个属种,


  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


  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和政。


  和政县因此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命名为“古动物化石之乡”。


  这些沉睡的精灵,


  把现代人带到远古,


  一瞻“高原史书”记载的那段


  神秘辉煌而又悲壮的时光,


  去见证生命史记中,


  无与伦比的一幕幕大戏。


  悠扬高亢的天籁“花儿”


  和政


  是河湟花儿的发祥地和传唱地。


  早在明成化年间,就有


  “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


  的诗作流传于世。


  和政松鸣岩花儿


  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和狂欢节。


  花儿是载体,根植于生活,


  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生活情趣,


  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


  其旋律高亢奔放、悠扬婉转,


  如同天籁之音。


  令人眷恋的心灵栖息地


  远山苍翠晴岚,近水清波翠峦相辉映。


  夏天的和政,


  没有酷热,没有烦躁,


  有的只是舒适的凉爽,一碧如洗的天空,


  铺天盖地的绿,漫山遍野的花,


  美丽的心情乘着轻风在田野里撒欢……


  须弥翠色松鸣岩、城中翡翠滴珠山、


  安远晴岚南阳山、杜鹃花开铁沟、


  飞瀑仙境寺沟、高峡平湖柳梅滩、


  田园风情三岔沟、三山锁湫池


  “和政八景”在这片如茵的土地上


  如同一颗颗明珠散发着幽翠的光,


  霎时间绿意流满你心间,


  这里厚实、质朴、原始的绿色


  让你的心灵自由栖息。


  和政


  是古老的也是活力的


  是朴素的也是缤纷的


  岁月赋予了这方土地


  无尽华章


  这里也终不负时代


  厚积薄发


   | 综合整理于网络


  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5:跨越千里,山水情深!济南槐荫区与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书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3日讯 记者从济南市槐荫区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及团中央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济南市槐荫区从厦门市集美区手中接过帮扶“接力棒”,高站位、大力度、深层次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向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传递了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据悉,和政县曾是国家“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群众增收渠道窄、增幅小,如何发挥槐荫区优势助力和政县补短板、实现共同富裕是槐荫区帮扶工作重点突破的方向。


  4月19日,和政县迎来了千里之外的“亲戚”上门——由济南市槐荫区委书记李国强率领的代表团到和政县考察对接,槐荫区2名挂职干部赴和政县到岗工作。


  在随后的4月20日,济南市槐荫区与临夏州和政县签署《槐荫·和政“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槐荫区依托自身优势,深化双方合作领域,巩固拓展和政县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发展。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宽。今年的4月考察之旅为槐荫区与和政县密切人员往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槐荫区、和政县党政干部负责同志、代表团以至少一个月一会面沟通的频率推进两地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落实。


  这种良性互动也取得明显的实绩——截至目前,槐荫区向和政县拨付3375万元协作帮扶财政资金,与和政县选派交流干部人才36人,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7期2508人。


  重中之重的产业帮扶,和政县利用槐荫区3375万元帮扶资金实施的项目共24项,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其中,利用槐荫区354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投资共建的“和政县新营镇三坪村易地搬迁东西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投产,帮扶资金以村集体经济形式入股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借此发展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解决当地就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槐荫区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投资800万元,在和政县狼土泉村和咀头村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涵盖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提升2个村村容村貌和生活居住条件,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通讯员 刘雨晴 道


  和政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搜索词:

  

  1.甘肃和政县属于哪个市

  

  2.和政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的

  

  3.和政县属于哪个市管辖

  

本文标题:和政县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