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军衔等级排名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推荐文章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共分哪几个等级?肩章长啥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推荐文章2: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衔级制度简史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徐平
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国防法,调整、增加了若干章、条,其中新增的第三章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依照法律规定实行衔级制度。原国防法(2009年)相关条款为第三章第二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现役军人和预备役人员实行衔级制度。相比之下,新国防法第二十六条明确了实行衔级制度的主体,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衔级制度简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衔级称军衔。
我军自1927年8月1日成立后,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在革命战争时期未能正式实行军衔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政治上和物质上的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准备,于1955年正式实行军衔制。
军衔等级是军衔制度的核心。这次军衔等级设置,参考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体系,并根据我国辛亥革命以来军衔发展情况,共设6等19级:
元帅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二级:上等兵、列兵。
我军1955年的军衔等级属于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型”军衔体系。在实际实行中,有两点变化:一是由于毛泽东本人的意见,大元帅衔设而未授;二是为安排十几万副排职干部,暂设准尉一级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军官授衔授勋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佩带军衔肩章、军兵种和勤务符号,并按新的服装制式着装。
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度,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有力地推动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但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不少人对军衔制度存在着偏见,认为军衔制是教条主义或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不符合我军的实际。加之军衔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取消军衔制度的呼声渐高。1965年6月1日,我军取消了实行将近10年的军衔制。
军衔制取消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才又逐渐认识到实行军衔制度的必要性。从80年代初开始,我军终于对军衔制有了统一的认识。1980年3月12日,军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恢复军衔制。1982年初,军委扩大会议正式作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经过几年的准备,1988年9月,我军正式实行新的军衔制。
新的军衔设6等18级:
将官四级: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二级: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二级:上等兵、列兵。
88式军官硬肩章
我军实行的新军衔制,不是对1955-1965年军衔制的简单恢复。与上次军衔制不同的是,不设元帅、大将、大尉,最高军衔为一级上将,增设士官军衔。新军衔制既不属于“东方型”军衔,也不同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型”军衔,军衔设置体现了我国我军特色。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上将军衔仪式
1988年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后,根据实践陆续对军衔条例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
1994年对军官军衔条例作了部分修改:一是取消了一级上将军衔。二是提高了师职以上的编制军衔,将原来的一职三衔全改为一职两衔,取消了最低一级军衔。
1993年、1999年和2009年,根据我国兵役制度的变化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我军三次修改了士兵军衔条例,以适应我军义务兵服役期缩短,士官数量增加的形势。修改后的士兵军衔等级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某部举行新兵授衔授枪仪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衔制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衔级称警衔。
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正式成立。从1983年8月1日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陆续换着83式警服。当时武警部队还没有实行衔级制度。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不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即准备实行警衔制度。由于我国的武警部队在体制编制、历史沿革、服役性质、任务职责等方面都与军队有着密切的联系,执行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武警的警衔也是参照军衔设置的,应该说属于同一系列,与公安警衔完全不同。
1988年12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衔共分为6等16级,比当时军衔少一级上将和上将2级,并在警衔前冠以“武警”称呼:
将官二级: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二级:警士长、专业警士;
警士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二级:上等兵、列兵。
武警部队从1989年1月起正式授予官兵警衔,2月1日开始穿着87式警服,佩带警衔标志符号。
1996年12月,根据武警部队编制人数较多、地理位置特殊、任务较重等特点,中央军委决定将武警部队总部由副大军区级升格为正大军区级。1998年3月,武警警衔增设武警上将,为最高警衔。此时,武警警衔等级设置与军衔完全一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衔肩章
从1993年至2009年,根据修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武警士兵警衔三次进行调整,2009年设2等9级士兵警衔:一级警士长、二级警士长、三级警士长、四级警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武警某部举行新兵授衔仪式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推荐文章3:你了解我军士兵衔级制度吗?
据中国军网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2年2月28日通过,自2022年3月31日起施行。
士兵军衔是表明士兵身份、区分士兵等级的称号和标志,是党和国家给予士兵的地位和荣誉。士兵军衔制度包括士兵军衔等级设置、士兵职务编制军衔、士兵军衔的授予和晋升、士兵服役的衔级年限等等,而士兵军衔等级设置是士兵军衔制度的核心内容。下面,我们简要了解一下我军士兵衔级制度的发展沿革。
战争时期我军拟定军衔制士兵设两等六衔
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条件所限,我军没有正式实行军衔制。但是在抗战初期和抗战胜利后,曾两次准备实行军衔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并且,也准备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军衔等级,给各级人员授予军衔。军衔等级是按当时国民党军队的衔级设置的,其中士兵为两等六级: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新兵。
但当时只是在一些干部档案中有军衔记载,除了驻国统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通讯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而授了衔并佩戴军衔标志之外,整个部队由于“敌后斗争日益艰难,游击性日益增强”,军衔制度没能正式实行。
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上等兵胸章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于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并于1946年1月31日通过了“政协决议”,国民党接受了中共和平建国基本方针。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中共中央于1946年2月24日在《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提出准备在全军实行军衔制。《指示》发出后,在我军部分机关和部队干部中,即开始评定军衔等级。这次拟定的军衔等级,与1939年那次基本一样,只是将新兵改为二等兵。
1946年3月7日,新四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发出《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对士兵阶级(军衔)作了明确规定:
士兵分两等六级: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士兵军衔评定标准为:
班长为上士、中士、下士;
副班长为中士、下士、上等兵;
二年半以上战士为上等兵;
一年以上战士为一等兵;
一年以下战士为二等兵。
我军这次评衔工作刚刚开展不久,蒋介石便撕毁了“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此项工作只得停止。
1955年首次军衔制时期士兵军衔
设二等五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政治上和物质上的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准备,于1955年正式实行军衔制。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8月11日,国防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
这一年,我国颁布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构成比较单一,士兵军衔也相对比较简单,设二等五级:
军士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两级:上等兵、列兵。
根据1955年8月国防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的《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和1962年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签发的《解放军士兵编制军衔》:
新兵正式编入部队后,即授予列兵军衔;
在服役第一年期间被提拔担任军士职务的,和服役第二年的,可晋升为上等兵;
服役第二年的班长,服役第三年的上等兵,可晋升为下士;
服役第三年的班长,服役第四年的下士,可晋升为中士;
服役第四年的班长,服役第五年的中士,可晋升为上士。
55式三军士兵军衔领(肩)章
上士为士兵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当时有一部电影《列兵邓志高》,反映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军衔制后的军营生活。
1955年戴船形帽的陆军上等兵
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士兵军衔设三等七衔
1988年我军重新实行军衔制。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988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条例中包括了士兵军衔制的内容。
1988年时我军实行以义务兵为主,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志愿兵与义务兵性质不同,因而在军衔设置上,将志愿兵与义务兵区别开,志愿兵的军衔为士官,分军士长和专业军士两级,义务兵的军衔则完全与1955年军衔制相同,即分军士三级、兵两级。新军衔制士兵军衔等级为: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共三等七衔,较1955年增加了士官军衔。
军士长:授予经过军事院校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
专业军士:授予服役满五年以上,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工作职务的士兵。
上士:授予服现役第四年的班长,第五年的副班长。
中士:授予服现役第三年的班长,第四年的副班长,第五年的下士。
下士:授予服现役第二年的副班长,第三年的上等兵。
上等兵:授予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
列兵:授予服现役第一年的士兵,即新兵。
87式陆海空军军士长肩章
87式陆海空军专业军士肩章
87式陆海空军、武警士兵套式肩章
女少尉和女中士
1993年士兵军衔增至十三级
199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士官军衔有重大调整,军士长、专业军士各划分为四个级别。军士和兵的军衔不变。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一)士官: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二)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三)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志愿兵役制士兵(士官)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士、兵)。这是我军士兵军衔等级最多的时期,共分四等十三衔。
士兵军衔的授予和晋升,军士、兵与1988年一样;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各级的晋升为四至五年。
左起,上排:陆军四级军士长、陆军三级军士长、陆军二级军士长、海军一级军士长;下排:陆军四级专业军士、陆军三级专业军士、空军二级专业军士、陆军一级专业军士
1999年修改士兵军衔设四等八衔
1999年,根据我国兵役制度的变化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我军修改了士兵服役条例,以适应我军义务兵服役期缩短,士官数量增加的形势。取消了军士衔:上士、中士、下士;士官军衔将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合并为六级,区分为高、中、初级士官;兵仍为二级。
1999年7月12日《解放军》头版头条道士官制度改革
修改后的士兵军衔为四等八级:
志愿兵役制士兵:
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度,服役年限分别为:第一、第二期各3年,第三、第四期各4年,第五期5年,第六期9年以上。
99式三军士兵军衔肩章
着05式常服的空军士兵
2009年再次修改士兵军衔设四等九衔
2009年,我军再次修改了士兵军衔等级。根据我军士官分期服现役制度更改为分级服现役制度,将士官军衔由六个衔级调整为七个衔级,士兵军衔包括志愿兵(士官)三等七衔和义务兵两个衔级,共四等九衔:
志愿兵役制士兵:
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
初级士官:中士、下士;
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09式陆军士兵军衔肩章
士兵军衔的授予与晋升:
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
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
上等兵服现役期满选取为初级士官的,晋升为下士;
下士满三年晋升为中士;
中士满三年选取为中级士官的,晋升为上士;
上士满四年晋升为四级军士长;
四级军士长满四年选取为高级士官的,晋升为三级军士长;
三级军士长满四年晋升为二级军士长;
二级军士长满四年晋升为一级军士长。
这次恢复的军士(下士、中士、上士),1999年以前是义务兵军衔,1999年至2009年消失,2009年恢复,但性质已经不同,成为士官(志愿兵)军衔。
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2021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授衔仪式
新兵授衔现场,战士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2022年调整士兵军衔称谓
今年2月27日提请审议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的决定草案提出,士兵军衔分为军士军衔、义务兵军衔。军士军衔设“三等七衔”。高级军士: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军士:一级上士、二级上士;初级军士:中士和下士。军士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下士为最低军衔。义务兵军衔由高至低分为上等兵和列兵。
最显著的变化,一是将“士官”称谓改为“军士”,这是根据去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将原兵役法“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改为“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军士”的条款。二是上士分为两级,即将原“四级军士长”改为“一级上士”,将原“上士”改为“二级上士”。修改后,从称谓上更为合理。
这样,士兵军衔仍为四等九衔:
高级军士: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
中级军士:一级上士、二级上士;
初级军士:中士、下士;
义务兵:上等兵、列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武警士兵
总的看,我军士兵军衔几十年的调整演变有如下特点:
第一,相对于军官军衔来看,我军士兵军衔调整变化较大,反映了我国兵役制度和兵员结构的变化。
第二,士官(志愿兵)军衔进行过多次调整,从称谓到等级都有很大变化,反映了志愿兵制度的不断调整、完善。
第三,士兵军衔演进中兵的军衔一直没变过,即始终是上等兵、列兵两衔,反映了义务兵始终是士兵队伍的基础和新生力量。
第四,在士兵军衔整体结构中,士官(志愿兵)军衔比例越来越大,从1988年的29%,到2009年的78%,这与志愿兵成为士兵队伍的骨干和主体相适应。
第五,志愿兵军衔由士官改为军士,称谓上从“官”到“士”的变化,体现了内涵上真正回归了兵的身份。
获得士兵最高军衔的一级军士长王忠心被称为“兵王”
(:军史专家徐平)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徐平
编辑:柴潇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推荐文章4:科普:解放军部队的军衔知大全
平常咱们聊的都是娱乐八卦那些事儿,今天咱换个超带感的话题,来好好唠唠超级神秘又超酷的解放军部队军衔知识!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军衔,它们就跟军队里的“身份密码”似的,背后藏着好多好多让人惊讶的事儿,保证能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咱想象一下,在那队伍排得整整齐齐、气势特别足的军队里,怎么能一下子就知道谁是什么级别呢?答案就是靠军衔!军衔就好像军人的“身份牌”,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他在军队里处在啥位置、要承担啥责任。
而且啊,这个“身份牌”就大大方方地挂在军人的肩膀上,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好比你去学校,看到老师衣服上别着的名牌,一下子就能知道他是教哪门课的、有啥职位,军衔在军队里就是起这个作用。
军官:这可是军队里的指挥官,起码得是少尉及以上的军衔。想要成为军官,就得从正规军校毕业,就跟你想当医生得从医学院毕业是一个道理。他们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是带领士兵们往前冲、制定作战计划的关键人物。
士官:他们一开始也是义务兵,在部队服了两年兵役后,觉得部队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还想继续留下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成了士官。不过士官要是想转成军官,还得去考军校,再好好学一学。
士兵:就是在部队里服两年义务兵役的军人。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们接受特别严格的训练,从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慢慢成长为守纪律、有担当的战士。两年时间一到,大多数人就回到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列兵:刚进入部队第一年的义务兵就是列兵。他们肩章上只有一道折杠,没有别的复杂装饰。而且不同军种,肩章的底色也不一样,陆军的是那种看着特别踏实稳重的棕绿色,海军的是很深沉的黑色,空军的则是像天空一样蓝汪汪的天蓝色,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属于哪个军种。
上等兵:到了第二年,就升为上等兵了。这时候肩章上就变成两道折杠,还是没有别的图案,底色还是和所属军种相对应。可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道杠,这可是他们在部队成长的证明呢!
一级士官(下士):上等兵服役时间到了以后,表现特别好被选成初级士官,就成了下士,服役时间是2 - 5年。这时候他们就开始承担更多责任,比如说当班长,带着一群刚入伍的新兵。
二级士官(中士):下士干满3年了,要是还想继续留在部队,就升为中士,服役6 - 8年。中士已经有一些经验了,可以当副排长,帮着军官管理队伍。
三级士官(上士):中士服役期满3年,接着就升为上士,服役9 - 11年。上士能享受正排级别的待遇,在部队里也算是个小领导了。
四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服役期满4年,就升为四级军士长,服役12 - 16年,能享受副营级别的待遇,这在部队里已经很厉害了。
五级士官(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服役期满4年,就成了三级军士长,服役16 - 20年,享受副团级别的待遇。
六级士官(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服役期满4年,就升为二级军士长,服役21 - 24年,享受正团级别的待遇。
七级士官(一级军士长):这可是士官里最厉害的了,二级军士长服役期满4年才能升上去,服役25年以上,享受副师级别的待遇。一级军士长在部队里那可都是宝贝,经验丰富得没法说。
士官的肩章也很有讲究,上面有象征符号和折杠,通过折杠的粗细、数量就能看出他们的等级,比如说三道粗折杠就是六级士官,是不是挺好认的?
少尉:一杠一星,对应的职务是排长,就好像班级里的小组长,带着一小队士兵去完成任务。
中尉:一杠二星,对应的是副连长,帮着连长管理连队。
上尉:一杠三星,是连长,负责整个连队的训练和打仗的事儿。
少校:两杠一星,对应的职务是营长,管理一个营的兵力,责任可不小。
中校:两杠二星,对应的是副团长,协助团长工作。
上校:两杠三星,是团长,负责指挥一个团的行动。
大校:两杠四星,对应的是师长,指挥一整个师,那场面,光想想就觉得震撼。
少将:肩章上一颗金星,对应的职务是军长,领导一个军,特别威风。
中将:两颗金星,对应的是大军区副职,权力和地位都挺高的。
上将:三颗金星,对应的是大军区正职,这可是军队里的“老大”级别人物,掌管着一大片区域的军事力量。
文职干部在军队里也很重要,不过他们不授予正式军衔。他们设置了特级、1 - 9级,虽然没有正式军衔,但是对应的等级能享受和现役军人一样的待遇。
级别对应:9级文职干部差不多就和少尉军衔一样,1级文职干部和中将军衔差不多,特级文职干部就和上将军衔一样啦。
军衔符号:他们的军衔符号是宝相花,也就是六角花,可不是五角星哦。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宝相花周围还会加松枝叶,四级以下的加飘带,看起来特别精致好看。
转岗授衔:要是文职干部转到管理岗位,就能授予正式军衔了。就像韩红,她原来是正师级3级文职干部,后来调到空政文工团当副团长,这属于行政管理岗位,就戴上了两杠四星的大校军衔。
看完这些解放军部队的军衔知识,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军队体系的严谨和有条理。每一个军衔的背后,都是军人付出的无数汗水和努力,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安安静静地奉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不光能让我们更了解军人,还能让我们对他们多一份敬重。
我盼着以后能有更多人关注军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付出。也希望军队能一直保持这种严谨的体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守护好我们的国家。下次再看到军人,你是不是就能一下子认出他们的军衔,猜到他们的职责啦?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推荐文章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职务对应关系详解,致敬中国军人
中国军人,无时无刻书写着奉献、忠诚、不怕牺牲,刚毅执着铁的纪律威武文明,是中华群英时代先锋。为了民族的复兴崛起,从战火中走来风雨兼程,勇往直前英雄无悔气贯长虹。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当遇到洪水,雪灾,地震等各种灾难时,军人总是冲在在前面。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中国军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中国军人。
中国军人,没有时间花前月下,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心家人,他们不能尽孝,他们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长相厮守,他们有着太多的不能……因为他们是军人,他们必须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重,他们没有选择,因为他们是军人,他们选择了以军人为职业,他们无怨无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为他们,铸就了共和国稳固的长城。
2021年八一建军节刚过,很多国人近期的目光都关注在奥运会,新冠疫情,河南洪水上面,在此祝愿所有中国军人节日快乐,永远健康平安。
今天,此文来简介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肩章和军衔相对应关系,致敬中国军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