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文章1:三面被印度包围,南亚内陆小国尼泊尔,为何与中国越走越近?

  尼泊尔国土面积有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900万人,是一个南亚的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和尼泊尔的天然边境,除了北面与中国西藏隔山相望外,其他三面都与印度接壤,国境线有2400千米长。


  这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多高山,北部的喜马拉雅地区,平均海拔在4877米到8844米之间,中尼边界上有八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


  而在尼泊尔中部,多是小山,但占了尼泊尔国土面积的68%,南部则是冲积平原,分布着一些森林和平原。


  最北部的喜马拉雅山为尼泊尔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流,所以尼泊尔只有旱季和雨季,每年的4~9月份就是雨季,其余时候为旱季,在尼泊尔,从高山到平原有7000米的落差,这就造成了尼泊尔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储量达到8300万千瓦,占到世界的2.3%。


  但尼泊尔国内的矿产资源不足,油气基本上依靠从印度进口。


  处于一个北无退路、南有强邻的地缘位置上,再加上国内复杂的地理环境,尼泊尔的国内生产力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严重依靠外援,2018年GDP总计为288亿美元,人均GDP为1026美元,一直是东南亚穷困的国家之一。


  那尼泊尔靠什么养活近3000万人口呢?


  尽管尼泊尔的经济不发达,但一直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全国80%的人口都直接从事农业,粮食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只有少数需要进口。


  而且尼泊尔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尼泊尔的支柱产业,收入可以占到全国GDP的29%,尼泊尔独特的人文风光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其中主要以印度和中国游客居多。


  尼泊尔的工业基础薄弱,基本是都依靠外援,据统计,尼泊尔的主要投资国为中国、印度、美国,主要援助国还有日本和英国。依靠外援可以使尼泊尔的国民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但严重依靠外援这个问题也是造成尼泊尔如今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


  印度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开始想要南亚次大陆的主导权,尼泊尔自然成为了印度的目标,内政外交受到了印度的控制。中印边境战争后,中国的实力凸显了出来,作为夹在中印两国中的内陆山地国家,尼泊尔开始向我国靠拢,想要摆脱印度的钳制。


  中尼公路


  1963年,中尼公路开工,四年后竣工投入使用。中尼公路是从拉萨开始,经日喀则、拉孜,定日,聂拉木,再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全长943公里,西藏境内有829公里,中尼公路对中尼两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来说,这是一条打开南亚的大陆,可以加强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对尼泊尔来说,它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减小印度对它的压迫。但仅凭一条通道,尼泊尔不可能彻底摆脱当下的局面。


  在2015年,印度禁止向尼泊尔运输石油,这使得长期依赖印度运输线的尼泊尔陷入困境,开始紧急请求中国支援汽油,但公路的运输时间长,运量还低,于是尼泊尔将很大的希望寄托在中尼铁路上。


  为了加强中尼的经济贸易往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尼两国决定修建中尼铁路,计划2022年建成。


  铁路计划中国段是拉萨到吉隆县,其中在中国的路段占五分之四以上,从吉隆口岸再到加德满都,这一段不长,此后还打算将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巴德岗、帕坦三大城市都衔接起来。


  加德满都


  建成后,中尼铁路将扩大中国对南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尼泊尔也可以通过这条铁路,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在与印度博弈中,提高底气,在经济上减少对印度的依赖。通过中尼铁路,中尼经贸往来加强,能进一步打破印度对尼泊尔的经贸垄断。


  找到合适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真正的独立,尼泊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文章2:南亚内陆小国尼泊尔,被印度三面包围,为什么和我国越走越近?

  阅读此文前,请动动手指点点右上方的“关注”,后续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方便您及时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尼泊尔,一个四面环山的南亚内陆国家。它面积只有14.7万平方公里,境内大多数是高山。提起这个国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穷。


  的确,尼泊尔是联合国认证的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尼泊尔的经济水平确实不高,


  当然,还会有不少人想到尼泊尔特殊的地理位置。它除了北面与我国接壤之外,其余三面全被印度紧紧包围。而且历史上,尼泊尔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还非常特殊。


  然而,尼泊尔没有和印度越走越近,反倒与印度人眼中的仇人中国走得很近。这是为何?


  中尼公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世界各地掀起民族独立浪潮,大量被殖民的国家、地区开始闹独立。


  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名下有很多殖民地。英国人不想失去这些地盘,想继续曾经的辉煌,奈何是有心无力,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毕竟它在二战中元气大伤,此时是自顾不暇。


  1947年,英属印度面临破产。在即将撤离印度次大陆的时候,英国人非常不甘心。


  从1600年侵略莫卧儿帝国并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他们对现在的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殖民统治了几百年。如今要放弃这块肥肉,心中自然不舍。


  于是,英国人走之前给该地区留下了一份大礼,颁布了《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没过多久,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在印度人看来,自己虽然被英国殖民统治多年,但他们可以继承英属印度时期的辉煌和殖民地,掌控印度次大陆,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换句话说,印度当时的实力没多强,野心却不小,有一个极其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大国梦”。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印度人积极活跃在国际事务中,企图获得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不断欺凌比它弱小的国家,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很不幸,尼泊尔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部,东、南、西三面同印度接壤。说的好听点儿是接壤,实际上是被印度包围了。由于没有出海口,再加上边境都是高山,所以尼泊尔又被称为“陆锁之国”。


  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尼泊尔和印度的关系不一般。尼泊尔要想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口,必须要先获得印度的同意。尤其是军工类产品,如果没有提前征得印度的同意,尼泊尔购买的军火将无法经印度境内抵达自家地盘,会被印度扣留。


  这一情况下,使得尼泊尔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高度依赖印度。更确切的说,是受制于印度。对印度人来说,抛开尼泊尔被自己包围不谈,此国历史上与自己的渊源也不小。


  基拉特王朝,是加德满都山谷的第一个朝代,首任国王名叫雅拉姆巴,此人参加过印度北部的谟哈巴拉特战役。


  当基拉特王朝传承到第三十一世时,境内出现了大量印度北方邦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他们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政治理念、兵法等等。


  这些人习惯了掌控权力的滋味儿,岂肯一直屈居人下。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推翻了基拉特王朝,自己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建立了新政权——李查维王朝。


  从此,印度人对尼泊尔的统治一发不可收拾,在当地大力推行印度教,从文化方面影响尼泊尔人。


  1814年,英国人将魔爪伸到尼泊尔。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尼泊尔像后来的清朝一样,被迫割让大片土地给英属印度,并且外交上还得听英国的。


  渐渐的,国内多了不少亲英的人,以至于1846年一个叫忠格·巴哈杜尔·拉纳的将军,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一手掌握了大权,将尼泊尔国王变成了傀儡。尼泊尔,成为了英属印度名下的一块殖民地。


  尼泊尔人民一直在为独立而努力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1923年与英国签订了《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虽说英国承认它独立,但仍然在该地区保留大量特权。


  直到印度独立后,英国对尼泊尔的影响减弱,可印度对它的控制也在不断增强。


  1950年,为了推翻拉纳王朝的独裁统治,夺回属于国王的权力,尼泊尔国王特里布万向印度求助,变相的给予了印度插手尼泊尔政治的机会。


  之后,尼泊尔更是建立了印度教君主国,国王大力推行印度教、雅利安文化。国王称自己是“毗湿奴大神的化身”,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同时也是高贵的刹帝利种姓。


  除了国王,王室成员、皇家军队一样是刹帝利,在皇家祭司婆罗门的辅佐下统管民众。


  尼泊尔王室的种种行为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跟印度实行的种姓制度高度相似,有印度那味儿了。由于历史等原因,尼泊尔受印度的影响颇深,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印度的影子。


  而印度人觉得自己的祖先曾在尼泊尔建立政权,加上它地理上被自己包围,那么它就是印度的“保护国”。印度以“大哥”自居,“保护”尼泊尔这个小弟也是应该的,顺便管管小弟的“家务事”。


  前面提到过,尼泊尔受印度的影响较深,信息又闭塞,没有意识到印度这么做有何不妥,殊不知自己早已失去了一个国家该有的主权。因此,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很不错。


  为了让小弟听自己的话,肯定需要一些小恩小惠。印度下了血本,在经济方面援助尼泊尔,帮助它修建机场、公路等。


  作为交换,尼泊尔同意印度干涉己方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方面的情和印度共享。


  尼泊尔不管做什么,都要征求印度政府的意见。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国为了壮大自身实力,想从我国购买一批武器。印度人知道后立马跳脚,竭尽全力阻止尼泊尔,并对它进行全方位的制裁。


  印度人认为尼泊尔一旦军事实力强大了,势必会脱离掌控,自己就渐渐失去了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没有人愿意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另外,尼泊尔找谁购买武器不好,偏偏找自己的宿敌中国,尼泊尔此举是在挑衅印度,自己当然要给它点儿颜色瞧瞧,让它长长记性。


  在印度的干预下,尼泊尔与我国的这笔军火订单就这么黄了。对一个国家来说,向其他国家购买军火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用征求谁的意见。


  但就是如此小的一件事儿,尼泊尔都没有办法做到,足以看出印度对它的掣肘有多深。


  这种牵制,随着尼泊尔的发展,逐渐被本国人民意识到必须要摆脱印度对自己的影响和控制。


  九十年代之后,尼泊尔实行多党议会制,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政权不断发生更迭,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对执政者的不满与日俱增,尼泊尔王室时常发生暴乱。


  2006年4月,尼泊尔共产党与其他党派一同发起反对国王的运动。一个月后,尼泊尔废除了印度教为国教等规定。2008年春,此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封建君主制,迎来了新生。


  印度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尼泊尔慢慢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对此,印度十分不满。他们不讲武德,在尼泊尔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落井下石。-


  2015年4月25日下午两点十一分,尼泊尔突然发生8.1级大地震,境内不少建筑倒塌,不少尼泊尔人被埋在废墟底下。


  危急时刻,印度没有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不说,反倒宣布上涨对尼泊尔供应的石油价格,借机大发横财。


  同年,因不满尼泊尔新颁布的宪法,印度利用地理位置,严格管控进出口尼泊尔的物资,导致后者物资严重短缺。


  要知道,尼泊尔刚经历了大地震,正是需要物资的时候。印度此举,无疑是不给尼泊尔活路。


  事实上,尼泊尔与印度之间不是没有矛盾。1962年印军惨败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撤退途中,仗着自己实力比尼泊尔强,侵占了尼泊尔的固有领土卡拉帕尼地区,两国有了领土纠纷。


  近年来,印度企图蚕食我国领土的阴谋失败便将目光转向了尼泊尔。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交汇处的卡拉帕尼地区,他们是能占则占,绝不会放过一寸土地,将厚颜无耻发挥到极致。


  自家的领土被印度侵占,印方还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增派军队,尼泊尔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不言而喻。


  除了领土矛盾,尼泊尔与印度还存在民族问题。两国边境对对方开放,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自由出入境。


  印度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大量印度人进入尼泊尔,导致尼泊尔自身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本土居民反倒成了少数民族。


  长此以往,尼泊尔的种族和文化被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再次被印度控制。


  当然,尼泊尔不傻,也在想办法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既然印度不靠谱,那么就投靠另一位邻居——中国。


  对尼泊尔而言,中国一直是自己的好邻居,且从来不会像印度一样插手他国政治,对朋友总是鼎力相助。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跟印度比起来更加雄厚,基建等方面的实力也超过了印度。如果与中国交好,尼泊尔能获得它的大量援助,同时主权不会被侵犯,不用受制于人。


  事实证明,尼泊尔的选择没有错。本世纪以来,中尼双方领导高层多次互访,达成协议: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关系。中方坚定支持尼泊尔的发展,并愿意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想富先修路,我国帮助尼泊尔修建了从科达里口岸到加德满都的阿尼哥公路,而该口岸是尼泊尔常年开放的国际性口岸,很多进出口要经过此地。有了公路,更方便物资运输。


  我国是尼泊尔第二大援助国,双方在2017年5月签订了“一带一路”倡议书,带动了尼泊尔发展。


  中方向尼泊尔出口计算机通讯技术产品、服装等,尼泊尔则向我国出口小麦粉、金属制品等。


  2022年9月1日,我国更是给予尼泊尔百分之九十八的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所以尼泊尔的很多基建有中国的身影,包括公路、水利灌溉工程、国际会议大厦、水电站等。


  我国对尼泊尔的非金融类投资,超过了数亿美元。两国在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合作。


  “4·25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派人带着物资奔赴灾区,参与救援以及向尼泊尔提出一些抗震救灾的建议。


  印度上涨燃油价格后,我国立马向尼泊尔提供1000吨汽油,解决了尼泊尔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我方还派出大量人员帮助尼泊尔人民重建家园。


  2020年尼泊尔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同样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派医疗队、带着物资帮尼泊尔抗疫,后来还送去了一批疫苗。


  中国的帮助,尼泊尔非常感激。它没有像越南一样当白眼狼,甚至反咬中国一口。


  尼泊尔坚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事务上支持中国的立场,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尼泊尔与中国的地理关系,从而做出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


  患难见真情,印度在关键时候不靠谱,甚至趁火打劫,严重伤害了尼泊尔,谁会愿意同一个在背后捅刀子的国家做朋友?


  中国的行事风格与印度的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尼泊尔都更加愿意同中国亲近,毕竟谁会愿意当一个傀儡?


  最后,祝愿尼泊尔早日脱掉贫困帽子,以后的发展越来越好,中尼两国的关系蒸蒸日上!


  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文章3:尼泊尔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足三千万,不惧印度,或有三个原因

  近期,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争端升级,尼泊尔军方高官赶赴边境哨所应对军事冲突,联邦议会联邦院正在对新的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要将与印度存在争议的领土划入尼泊尔地图,这些举措无疑都向世人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尼泊尔在边境问题上不惧印度,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如果从纸面上的实力分析,尼泊尔与印度其实并不在一个档次。印度拥有多达127万的现役部队,还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可以说手握将近300万雄兵,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已成体系,而且拥有“大国利器”核武器,按理说印度要称霸南亚有了军事方面的重要基础。反观尼泊尔,武装力量总兵力仅仅10万人,而且只编制有陆军一个军种,在战争中缺少必要的空中力量支援,当然也没有空袭踹门的硬实力。那么,尼泊尔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仅有14.718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为何有勇气通过军事手段对抗南亚大国印度呢?本文综合分析,或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尼泊尔国内也不乏骁勇善战的民族,本文分析认为这是尼泊尔敢于和印度叫板的最重要人文基础。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骁勇善战的民族,这些民族构成的国家,能够通过军事力量的合理运用,达到开疆拓土、稳固国防的效果。比如,中国元朝的成吉思汗,就带领蒙古族铁骑统一了中国,甚至将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欧洲的境内,能够实现这样的伟业,与当时的蒙古族的骁勇性格和全民皆兵的传统有很大关系。尼泊尔尽管人口数量不多,据百科统计2016年总人口仅为2898万人,但是该国拥有卡斯族这样的战斗民族,作为尼泊尔最主要的民族,卡斯族占人口总数的1/3,他们骁勇善战,不惧强敌,树立了尼泊尔人民勇敢顽强的国际形象。就连英国这样的五常国家,也非常看重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英国把这些雇佣兵编成4个步兵团,很放心地派到海外打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尼泊尔人的彪悍。既然尼泊尔有战斗民族的属性,那么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事上,自然是不会向印度屈服的。


  其次,从历史角度分析,尼泊尔和印度同属英国殖民地,渊源较深,但是从未向印度彻底臣服。尼泊尔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基拉特王朝的首位国王雅拉姆巴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之战,基拉特第三十一世统治时期,印度北方邦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又逃到加德满都山谷,推翻了基拉特王朝建立了理查维王朝。13世纪时,理查维王朝被另一群从印度北方来到加德满都山谷的人击败,玛拉王朝建立了。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沦落为英国的半殖民地。从上述简要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上普遍承认尼泊尔是英国的半殖民地,但是与印度的关系就像是英国和法国的关系,爱德华三世可以兼任法国国王,亨利六世既是法国国王又是英国国王,证明的是两个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国家利益冲突,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历史,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尽管有一定的渊源,但是并不会亲如一家,两国必然存在太多的利益纠葛。


  第三,印度近年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必然遭到尼泊尔的强烈反对。就像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同为英国殖民地、分治之后却水火不容一样,尼泊尔尽管与印度有历史渊源,上世纪建交之后,两国在经济外交上联系密切,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援助国,两国也在实行开放边界,但是他们之间也没有放弃小国与大国的博弈。尼泊尔国内反印主义盛行,对于印度在边界的蚕食和侵犯行径,以及印度对尼泊尔实施的“物资封锁”,尼泊尔当局多次表达过不满。近段时期,以莫迪为首的印度当局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不尊重小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面对印军部队频繁越境行凶或尼方人员遭到印方边境部队勒索的情况,尼泊尔当然要站起来进行反抗,向世界表明并不是印度的“小弟”,而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文章4:身处印度后院,尼泊尔为什么敢与中国越走越近?

  时间回到2017年8月10日,那天的晚间时分,尼泊尔的雪山电视台正在播放一档访谈节目。节目中,电视台邀请了两位国防方面的专家,就尼泊尔唯二两个邻国——中国与印度之间未来有可能的边界冲突进行了激烈讨论。


  其中一位国防专家夏玛教授在访谈中,提出了他对尼泊尔政府在面对中印冲突时,应当如何去做的建议——“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说真话”。


  他认为,从尼泊尔的角度出发,“希望双方和平谈判”的立场对尼泊尔并无好处,虽然时刻面临着印度的威胁,但在中国影响力远超印度的当下,适当地偏向中国将会为尼泊尔迎来更多从印度手中翻身的机会。


  在这里不得不说这位专家慧眼如炬,堪称未卜先知。因为就在几年后,当预想之中的对峙局面发生之时,尼泊尔政府虽然在明面上依旧恪守中立立场,却不乏在私底下干出一些一言不发就开闸泄洪,然后水淹印度61座村庄之类的事情,让人心中暗爽之余,也相当于表明了立场。


  那么,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尼泊尔为什么与中国越走越近呢?


  尼泊尔总统 班达里


  文化与历史上的客观联系


  尼泊尔,这大概是一个让寻常中国人,同时感觉到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熟悉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它是我们的邻国,又或许因为它是释迦摩尼的诞生之地,再或许各位可能只是通过某款军刀的名字,而将其熟知。


  至于陌生的原因,理由自然可以更多。


  简单来说,尼泊尔,是一个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南方,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国家,在世界上,它并不起眼。但这个不起眼的国家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的长度足以超越世界上现存的大多数国家。


  尼泊尔


  有人说中尼友谊的结缘,源自于“佛”的“善缘”,根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中尼双方就已经展开了以佛教交流为主导的文化交往。而在双方的文化交往中,最出名的无疑是当年“泥婆罗”国王,将尺尊公主嫁给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也正是这件事造成了印度佛教流入藏区,铸就了藏传佛教的瑰丽文化。


  近年来,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彼此文化交流的次数亦是变得频繁。伴随着第一家孔子学院在尼泊尔的建成,双方艺术团彼此访问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尼双方之间的距离无疑会被拉近不少。


  布达拉宫法王洞:从左到右依次为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尺尊公主的塑像


  “尼泊尔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


  各位看官也许想不到,其实在越南、古巴、朝鲜、老挝以及我国以外,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由共产主义政党掌握相当一部分国家权力的国家,而这个国家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儿——尼泊尔。


  1940年,尼泊尔共产党在印度成立,最初尼共成立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尽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尼共在事实上一度分裂为数个不同党派,但是他们却一直以各种身份活跃于民间与政界。


  2001年,尼泊尔发生了震惊整个世界的“王室血案”,尼泊尔王储迪彭德拉王子持枪击毙了包括尼泊尔国王在内的多名王室成员之后,选择自杀,王位则便宜了他的叔叔摄政王贾南德拉。贾南德拉担任国王后不甘寂寞,在此后的几年里以各种理由强化国王权利,解散内阁、议会等国家政府组织,尼泊尔眼看就要回到“家天下”的封建时代。


  一手酿成“王室惨案”的迪彭德拉王子


  2006年,尼共连同尼泊尔主要政党,联合发起反对“封建势力死灰复燃”的街头运动,最终逼迫贾南德拉还政于议会。2008年,尼泊尔废除君主制,正式成立共和国,尼泊尔大会党总书记担任首任总统,但尼共党派中亦有人出任总理等尼泊尔要职。


  截止至当前,在尼泊尔,尼共仍然拥有积极党员8万余人,一般党员30万人,仅凭这个数目,尼共在人口3000万的尼泊尔就已经占据一席之地。更何况,尼共不仅在尼泊尔全境的75个县都拥有着自己的严密组织,还在超过60%的县、市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妇女,青年等下属群众组织更是散布在全国各地。


  再伴随着2018年尼共中最重要的两个党派宣布合并,毫无疑问,尼共将会在尼泊尔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以此为背景,在中印发生冲突时,尼泊尔不少机构都表示了支持中国的立场,更激进一些的尼共左派政党已经在怂恿政府,赶紧把尼泊尔地图修改成失去那1/3领土前的模样了。


  尼共领导人


  双方的经贸合作


  当然,看到这里,不少人或许会对以上两个关注点嗤之以鼻。当今这个世道,早已经不是那个因为相同“意识形态”或“意气相投”,就能勒紧裤腰带为对方“两肋插刀”的年代了,那现在流行的都是什么?流行的都是“money~”。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来说说中尼之间的经贸合作。


  首先咱们列出一组数据,根据我国商务部亚洲司过去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年,中尼之间贸易额达3.81亿美元,其中,尼泊尔进口我国货物总额达3.75亿美元,我国则只从尼泊尔进口了价值0.06亿美元商品。


  2018年尼泊尔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大多数人仍然生活贫困


  从上面的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我们可以看出的是,中尼双方的双边贸易极不平衡的现状。尼泊尔作为一个工业水平极度落后的国家,他们连最基本的计算机,仪器仪表,乃至于非针织的衣服衣料都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国从尼泊尔进口的则只有一些皮革、金属制品,可替代性很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尼泊尔手头本不宽裕的外汇储备自然捉襟见肘。


  而正是基于中尼双边贸易中出现的巨大顺差逆差,为了促进尼泊尔的发展,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双边合作,向尼泊尔提供了许多“物美价廉”的工程项目、援助性的优质贷款。


  2016年,尼泊尔首任总理奥利在访问中国后,达成了《中尼政府间过境运输协议》,从此摆脱了印度对尼泊尔货物进出口的限制。


  当时间来到2017年,尼泊尔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而此举无疑象征着中尼双方经贸关系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像尼泊尔驻华大使潘迪说的那样:“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十一个十分具有远见的计划,尼泊尔可以通过“一带一路”与世界连接起来,让国家得以建设,经济得以发展。”


  中尼公路


  “恶邻”——印度


  而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位国防专家的话语上,也就是那个导致尼泊尔与中国越走越近的最重要的原因——印度。


  尼泊尔与印度之间的仇恨其实由来已久,在那个英据时期,大英帝国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尽情驰骋,当时的尼泊尔王国在与英军作战失败后,被迫与英国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王国1/3的土地。英国人离开后,获得独立地位的印度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和尼泊尔的协议过程中绝口不提归还土地的事,这就导致双方有了领土争端,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激进的左派尼共,要求尼政府当局更改尼泊尔地图的由来。


  当然,立国之初的尼泊尔百废待兴,哪里是“南亚小王霸”印度的对手,低眉顺耳还能活命,硬杠到底说不定就是下个锡金。


  于是,尼泊尔面对印度这个恶邻,只好在某种意义上“相忍为国”。


  班达里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尼泊尔尴尬的地理位置,尼泊尔东南西三面都被印度包围,尽管在北方与我国存在绵长的边境线,但那可是喜马拉雅山脉,是在2020年为中国拦住蝗虫与印度疫情的“护国神山”。


  在那个技术水平远远不够的年代,能够在中尼之间修建起一条公路已经是双方国力的极限,中国又谈何向南亚投送影响力?尼泊尔也依旧只能时时刻刻生活在印度的巨大阴影之下。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着这样一条问题:从尼泊尔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谁是更好的邻居?在问题的下方,有位尼泊尔老哥做出了这样一条十分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普通的邻居,那印度就完全是一个流氓,他会不经过你的同意进入你的房子,偷你的东西,破坏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给你带去痛苦。”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印度人在网络上吐槽尼泊尔:尼泊尔在旱季关闸蓄水,影响下游印度的灌溉;尼泊尔在雨季开闸泄洪,淹了印度几十个村庄;尼泊尔今天打死了三个越界的印度人,在边境问题上越来越强硬。


  吐槽之余,印度从来不会反思自己都对尼泊尔这个邻居做过什么——干涉他国内政,截留他国物资,侵占他国领土......以上种种就算摆在印度人面前,他们也会为自己辩解,或选择性失明。


  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实力愈发强大,在国际社会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尼泊尔在两相比较之下转头投入中国的怀抱,又有什么好让人疑惑的呢?


  尼泊尔与印度的边境冲突


  尾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友好前行


  当然,尽管尼泊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对中国的近亲心理,但事实上,双方的合作发展依旧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困难。


  不管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从中作祟,亦或是印度与美国的层层阻挠,再或是竖立于双方之间仍旧难以逾越的“天堑,种种问题都需要中尼双方携手共济。


  不论如何,只要诚信合作,在我看来,中尼双方的关系定然有着光明的未来。


  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文章5:尼泊尔是怎样一个国家?

  去过尼泊尔,等于去过全世界,这是一个让人上瘾的国家。在尼泊尔生活,我才知道幸福和金钱无关,尼泊尔贫穷,却被称为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我爸爸非常喜欢徒步,2019年我带他去了尼泊尔,本来打算在那边住2个月,可爸爸去了尼泊尔后就爱上了那里,结果我们在那边住了4个多月,下面咱们一起聊一下我在尼泊尔的生活,别着急,一定要看到最后。


  我在尼泊尔的感受


  1.刚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机场,第一感觉是这个机场比国内的机场落后不少,机场的建筑是那种砖红色的朴素风格。我们在机场排队等入关面试,机场人员看到我们排到金发老外后面,就过来问我:你们是中国人吗?我说:是的!然后她就领着我们去空着的尼泊尔公民那入境面试。我心想,尼泊尔对中国人也太友好了吧。关键是我们在这边可不止这一次被特殊照顾,下文中还会写到。


  2.出了机场后,我发现酒店的司机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我选的是一般的酒店,但尼泊尔很多中低价位的酒店,都会对预订者提供接机或接车服务,这一点真的很让人舒服。


  3.尼泊尔的首都是加德满都,来到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发现这里的基础建设很差,街道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道路坑坑洼洼的,尘土飞扬。在街上几乎看不到红绿灯,四处都可以看到沿街摆设的摊位,狭窄的街上有印度产的TaTa牌汽车、老式的日本车、摩托车、行人、牛,神奇的是竟然没有堵车,他们彼此互不冲突,各走各的。


  4.尼泊尔是一个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印度教徒占比90%左右,尼泊尔人对宗教的信仰,让他们对精神世界异常满足。在街道上能看到到处祈祷的人,家家户户一天的生活都是从向寺庙上供而开始,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味道。


  5.在尼泊尔最容易得到的就是微笑,那里的国民对中国人极其友好。有次去住宿,本来是20美元一晚,前台看了我的证件后,小声说给我15美元一晚。在尼泊尔无论是坐在街边的老人,还是调皮的小孩,甚至陌生人都会对你友好的微笑,这些笑容会让我感到莫名的温暖。


  尼泊尔是徒步者的天堂


  1.世界上共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在尼泊尔就能看到9座,在尼泊尔徒步不会有高原反应,因为这里海拔很低。去过尼泊尔等于见过全世界顶级的风光,可以同时看日出和雪山,玩雨林探险,湖泊泛舟等等。


  2.早上五点,可以在鱼尾峰看日出,光芒绚丽不输瑞士。在尼泊尔,可以绕着喜马拉雅山徒步,众多的徒步路线大多都是绕着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安纳布尔路线被评为时间上最好的徒步路线之一。可以在卡拉丹布斯山徒步一天,近距离观看喜马拉雅山。另外还能穿越丛林,在奇特旺森林公园骑大象、追犀牛。


  3.尼泊尔属于季风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10月至次年的5月为旱季,平均温度在4-22℃,5月至9月为雨季,平均温度在18-29℃。旱季空气清新、可见度高,比较适合旅行和徒步,徒步的最佳时间是10-11月和3-4月。


  尼泊尔女性一生要嫁三次


  1.尼泊尔的女性一生要嫁三次,女孩们从两三岁就开始了第一场婚礼,她们会把自己嫁给“贝尔果”,这是一种果实。这种集体婚礼被称为“益喜”。等婚礼结束,女孩们把贝尔果珍藏在身边,从此,贝尔果将成为她们最忠贞的“丈夫”。尼泊尔女性认为“益喜”才是永恒的婚姻,坚硬的贝尔果就象征着永恒不朽的婚姻。


  2.尼泊尔女孩的第二次婚礼,是嫁给“太阳”,在女孩月经初潮时,必须要在没光的屋子里呆上11天,由家里年长的女性送食物进来,期间不能外出,更不能见男性。直到第12天的早上,才可以走出小黑屋,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饰,去向象头神行礼拜,第二次婚礼就算完成了。


  3.在尼泊尔女孩完成第二次婚礼后,她们就能以成年女性的身份,与男子结为夫妇,完成第三次婚姻。如果尼泊尔女性想摆脱家庭,把贝尔果放在丈夫的枕头旁边,就可以恢复单身了。在尼泊尔,有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三种制度。


  尼泊尔的饮食方面


  尼泊尔没有自己特殊风格的烹饪,和印度菜类似。尼泊尔人的主食是大米、小米和荞麦。尼泊尔人喜欢吃土豆、薄饼、青菜、羊肉,爱喝茶和牛奶。吃饭会把菜和主食放在一个盘子里,淋上酱汁,再用右手抓着吃。


  为了满足游客们的饮食,在加德满还可以吃到中国、印度、法国等各国的美食,在一些高级的大酒店内,吃一顿异国风味的美食,也不过几百卢比。


  尼泊尔是一个小费国家,像坐出租车、去餐厅吃饭、住宿都可以给一些小费,他们会对你表示感谢,一般支付20卢比即可。


  尼泊尔交通方面


  尼泊尔的交通工具比较少,国内没有铁路,地铁,自行车道,道路狭窄,在高峰期经常会堵车。不过尼泊尔有许多机场都有国内的定期航班,主要的旅游中心都能通过航路连接。


  如果在市内乘坐公交车旅行,大概需要1元人民币,出租车的价格不仅跟距离有关系,还要看你是不是会讨价还价。


  尼泊尔其他方面


  1.尼泊尔的男性很喜欢中国姑娘,可以这样说,只要是15-50之间的中国女性走在尼泊尔的街上,就会有男性过去搭讪。有次我去商店买东西,看到一个中国姑娘想买围巾,那条围巾的价格是1050卢比,然后她就跟小哥还价,最终她以800卢比的价格买到了那条围巾。我羡慕的不行,就也试着跟他还价,结果这小哥高冷的回我一句,最多少50卢比,再少了不卖,别提我当时有多尴尬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尼泊尔再怎么砍价,店家也不会翻脸(个人感觉仅限女性),如果你不砍价直接买,店员还会很惊讶。


  2.在尼泊尔,有“庙比屋多”的说法,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在尼泊尔有一类人叫做苦行僧,一生只洗两次澡,除了一个碗,什么也没有。


  3.尼泊尔的节日比较多,大小节日300多个,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休息。10月份来尼泊尔,还能碰上尼泊尔最热闹的节日——宰牲节。宰牲节对于尼泊尔人来说非常重要,就跟我们的春节一样重要。另外尼泊尔的洒红节也非常好玩,参加洒红节的人们会把五颜六色的颜料和粉末,洒在别人身上。


  4.尼泊尔的插座一般是圆头的,而咱们的电器插座是扁头,要提前准备一个插座转换器。白天酒店一般会停电,晚上八点后有电,而且大部分酒店不提供牙刷牙膏类的生活用品,要自己准备。


  5.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的印度教王国,像一些印度教的寺庙是不允许别的教徒进入的。进寺庙尽量穿长款的衣服,并且要脱鞋进入,最好不要在寺庙里拍照,像纪念碑和神像、神兽是不允许拍照的,要尊重他们的信仰。


  6.尼泊尔是比较保守的国家,去游玩时,女性不要穿的太暴露,男女在公共场合不宜太过亲密。


  7.在尼泊尔,不要把一些杂物扔进火里,火在尼泊尔是非常神圣的,不要用手触碰尼泊尔人的头,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8.在尼泊尔摇头是代表同意,一定不要搞错了。如果你在尼泊尔没有兑换货币也没关系,手机支付也很方便。这里的很多商店都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据说是为了方便中国人消费的。


  9.尼泊尔和中国有两小时十五分钟的时差,比如尼泊尔的上午8点,是北京时间上午10点15分。差异不算大。


  10.在尼泊尔不允许吃黄牛,他们一般吃水牛,水牛的价格比鸡肉还便宜。


  尼泊尔的概括


  尼泊尔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的南边,也在喜马拉雅山的南边,国土总面积为147181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的辽宁省。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的国家,国语是尼泊尔语。


  尼泊尔的人均GDP为0.11万美元(2019年),平均月薪为600-800元人民币左右,工资非常低。物价比国内便宜,像一顿不错的午餐人均20元 ,西餐人均30元,一些中端的酒店一晚差不多是100元人民币左右,最贵的门票只有十几元。


  写在最后:尼泊尔虽然很贫穷,却是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他们更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是我眼中的尼泊尔,你们觉得尼泊尔这个国家怎么样?


  尼泊尔是哪个国家推荐搜索词:

  

  1.尼泊尔是哪个国家距离中国多远

  

  2.尼泊尔是哪个国家说什么语言

  

  3.尼泊尔是哪个洲的

  

本文标题:尼泊尔是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