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推荐文章1:10款现代主义自建别墅,看完都想建!
在当今追求个性化与高品质生活的时代,自建别墅成为了许多人实现理想家园的途径。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更是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 10 款令人心动不已的现代主义自建别墅,一同领略它们的风采,探寻其中蕴含的现代风格特色与设计原则。
现代风格特色
简洁流畅的线条
现代主义别墅摒弃了繁琐的装饰线条,大量运用简洁、硬朗且流畅的线条来勾勒建筑轮廓。从屋顶的坡面到墙体的竖向线条,再到阳台、露台的栏杆扶手,一气呵成,给人以简洁明快的视觉感受,仿佛诉说着建筑的韵律之美,展现出一种利落大方的气质。
通透开阔的空间感
玻璃元素在现代别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大面积的落地窗、玻璃幕墙让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阳光毫无阻碍地洒入室内,照亮每一个角落,不仅拓展了视觉空间,还模糊了室内外界限,让人在室内就能将室外的美景尽收眼底,尽情享受自然光线与开阔视野带来的惬意。
材质的纯粹与质感
装配式别墅,偏好使用钢材、木材、石材等原始材质,以其最本真的状态呈现。钢材的坚韧、木材的温润、石材的厚重,相互搭配,形成丰富而纯粹的质感对比。未经过多修饰的材质表面,展现出自然的纹理与色泽,彰显出建筑的质朴与真实。
独特的几何造型
打破传统建筑的对称与规整,大胆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进行组合。或是倾斜的屋顶、悬挑的楼板,或是错落有致的体块拼接,这些独特造型赋予别墅强烈的雕塑感,使其在一众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极具辨识度的个性之作。
设计原则
功能至上
现代主义别墅始终将居住者的使用功能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业主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例如,设置独立的工作区满足居家办公需求;宽敞的开放式厨房搭配中岛台,方便家人互动交流;多间套房设计,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隐私。每一处空间都有其明确的功能,且相互之间流畅衔接,让日常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节能环保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采用轻钢结构框架,干法施工更环保耐用;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引入自然风,促进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既为居住者节省生活成本,又为地球环境减负。
与自然融合
强调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选址时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进行设计,让别墅仿佛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保留原生树木,将庭院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呼应,打造户外休闲空间,使居住者能随时随地亲近自然,感受四季更迭。
这些现代主义自建别墅不仅体现了现代风格的特色和设计原则,还融入了居住者的个性和需求。每一款别墅都是对简约与高效共存的完美诠释,让人看完都想建!
无论是追求时尚前沿的都市精英,还是渴望宁静惬意田园生活的人群,相信在这些现代主义别墅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蓝图,开启一段专属的品质生活之旅。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推荐文章2:设计物语丨LESS IS A BORE--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表现技法
转自:IMPACT STUDIO
后现代建筑出现于1960年代,是对现代建筑缺陷的一种反应,是对统一,缺乏装饰以及无视其出现的城市历史和文化习惯的反驳。这种风格由于对色彩和装饰的华丽追求会被现代主义认为是轻浮的设计,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建筑师坚持这种浮夸的尝试,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后现代建筑,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很多乐趣,这些眼花缭乱的设计也似乎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其实这种追求不无聊的设计风格,也的的确确在色彩、艺术和造型上可以给场地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活力。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后现代主义“Less is a bore”的理论,探索一下这种特别的风格在作品集中是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的~
arch IMPACT STUDIO
01 |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1960年代出现的一种风格或运动,是对现代建筑紧缩,形式化和缺乏特点的一种反应,特别是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路德维希·米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倡导的国际风格。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将这一主义定为原则。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这种风格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文丘里(Venturi),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和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的作品中。在1990年代后期,它分为许多新趋势,包括高科技建筑,新古典主义和解构主义。
代替现代主义的功能学说,文丘里提议主要强调外墙,其中包括历史元素,对不寻常材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使用,以及通过碎片和调制来使建筑变得有趣。他敦促建筑师考虑并发掘某个地方的现有建筑,而不是试图从自己的幻想中强加理想中的乌托邦。他认为装饰性元素“满足了对多样性和交流的现有需求”。后现代主义以崭新的方式思考建筑物,文丘里用“少即是无聊(Less is a bore)”回应了密斯著名的格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也成为了建筑学中的永恒之争。
左:Mies van der Rohe;右:Robert Venturi
后现代主义从建筑学上讲,一种脱离历史的,单一的,普遍的风格的观念消失了。有了参考历史的新自由,建筑师开始 创造既熟悉又新颖的空间。这是关于创造一种非常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东西,例如 Robert AM Stern为新泽西州Llewyn公园的豪宅设计的泳池房。该空间隐约带有埃及的原色,柱状形状像棕榈树,这些是从1822年英国联合馆的特色中借鉴而来的。
泳池房的设计引用了19世纪英国馆中发现的棕榈树圆柱
02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1 鲜艳的色彩
颜色是许多后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元素,可以使外墙具有多样性和个性,有时使用彩色玻璃,瓷砖或石材。建筑师为建筑物提供明亮的阳光色,赋予了这些形式以生命。
密歇根州新布法罗市(Margaret McCurry)的蓝屋
2 有趣的设计
有趣是许多后现代建筑的一个特别特征,尤其是在美国。一个例子是洛杉矶的威尼斯附近的双筒望远镜大楼,该大楼由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与雕塑家克莱斯·奥尔登伯格(Claes Oldenberg)合作设计。建筑物的大门是一副巨大的双筒望远镜。汽车通过双筒望远镜进入车库。在后现代时期,这是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其前提是某些事物可能看起来如此糟糕(例如,一栋即将倒塌的建筑物),但实际很好。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Chiat / Day大楼
3 复杂性与矛盾性
后现代建筑通常将惊人的新形式和功能与看似矛盾的古典主义元素结合在一起。1984年,德国建筑师James Stirling将这种风格描述为“代表和抽象,具有纪念意义的和非正式的,传统的和高科技的”。后现代建筑具有弯曲的形式,装饰元素,不对称性,鲜艳的色彩以及通常从早期借鉴来的特征。在拒绝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主义”的同时,它呼吁恢复装饰,并从过去的风格中借用大量的元素和拼贴。
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的壁炉装饰有建筑碎片,土著面具和镂空元素
4 不对称和倾斜
形式不对称形式是后现代主义的商标之一。1968年,法国建筑师克劳德·帕恩特(Claude Parent)和哲学家保罗·维里里奥(Paul Virilio)在法国讷韦尔(Nevers)设计了一座名为Saint-Bernadette-du-Banlay的教堂,其形式为一块大块混凝土,向一侧倾斜。后现代主义的组成很少是对称的,平衡的和有序的。倾斜和似乎要倒下的建筑物很常见。
倾斜的教堂
03 | “Less is a bore”在作品集中的运用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其实它的一些明显的特点可以作为对于设计特殊需求和发展的要素,放在项目里,同学们不用担心它的浮夸性,而是需要为方案找到最合适的风格和方式。接下来大家可以从这些案例中汲取灵感,尝试在自己的作品集中运用这种特别的风格。
首先可以从建筑色彩的角度出发,有时候明亮的色彩运用反而会带来视觉冲击,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活力感。例如下面这个案例,为了响应新的住房单位的需求,设计者在斯德哥尔市中心郊区的一个地区开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生住房项目。彩色的立面就是为了体现学生公寓所表达的活力。
凸窗延续了立面的粉红色和黄色调色板
该建筑位于岩石分隔墙旁的狭窄狭小场地内。 立面由玻璃条定义,其节奏被粉红色和黄色的对角线部分随机打乱。凸出街道上方的凸窗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操作。这些设计导致创建了外部可占用区域,居民可以在其中放置自己的位置并放松自己,而大型屋顶露台则为更多的公共聚会提供了空间。
外部循环被推向建筑物的后部
还有接下来这个设计,由色彩缤纷的盒子型模块组成,这些盒子反映了社区的生动特征,并为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项目位于曼哈顿北部华盛顿高地地区,将酒店,零售和办公室功能组合在一起,充满活力。 还采用纵向空间设计,独特的建筑体量解决了该项目的主要挑战:容纳大量程序,同时保持上下空间关联。
每个体积都被设计为看起来像单独的建筑物:每个体积与附近的其他建筑物大致相同,并具有受附近建筑物启发的特定窗口样式。 这些盒子从大多数西班牙裔社区的店面鲜艳的色彩中汲取了灵感,建筑物的每个部分均以不同颜色的陶瓷砖完成。建筑物的外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华盛顿高地现有城市结构特征的缩影。
庭院景观
该建筑形成了一个“垂直村庄”,其街区与周围建筑物的大小相同,从而避免了大型开发项目的共同缺点——在这些大型开发项目中,新的摩天大楼淹没了城市的现有特征。它将是一栋色彩缤纷的新建筑,它将加强一个本已奇妙而又充满活力的社区。
建筑物入口的景色
华盛顿高地是一个正在经历重大发展的领域,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看到更加巨大的变化。该综合体酒店设计试图展示这种变化如何尊重和增强该地区的现有特征。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明亮的颜色预兆着地区未来明亮的发展。
上下空间关联的建筑
有趣的形体往往会让建筑摆脱原本形式化的千篇一律,给设计带来幽默。下面这张1986年的黑白照片,是在当时威尼斯双年展上由日裔美国艺术家和设计师野口勇(Isamu Noguchi)拍摄的。在其中,他自信地站在螺旋形的楼梯扶手上,卡拉拉大理石雕塑坐落在美国馆前的木片床上。尽管他看上去很满足并且有些放松,但是野口向当时的艺术世界传达的信息很明显:快来玩吧!当乐趣和良好的设计融为一体时,结果可能是开创性的。
比如可以在一个互动模块中对游乐场进行了重新构想,该模块使孩子们可以重塑他们的游戏空间,将小城市打造成游乐场。模块设计成一个动态的交互式系统,用于构建下一代的公共游戏空间。游乐场的主要系统由五个不同的方块组成,每个方块都有专门的功能。每个立方体的表面都覆盖有柔软的橡胶材料,以便抓握并提供(提供)冲击表面。每个立方体也打孔,以允许管子用作秋千,梯子和猴杆的连接件或插件。将主要单位组合起来,创建一个更大的三乘三的立方体。由于模块的立方体尺寸统一,因此任何立方体的任何面都可以重新定向以连接相邻的模块,从而实现各种游戏空间的无限组合。随后可以将三乘三的立方体相互组合,以创建更大的游乐场巨型结构。
以一种不规则的方式突破规整的结构形态,用不寻常的形状组合创造出独特的效果,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突破局限性,在借鉴传统元素的同时加入现代感更强的设计,在看似矛盾的环境中寻求一种平衡与和谐感。
沙压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严峻的现实,荒漠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下面这个设计位于埃及沙漠中,以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群为例,试图探索现代技术的结合,利用摩天大楼改善沙漠环境,并将埃及文化(金字塔,寺庙,城堡)与建筑相结合情况。摩天大楼不仅是建筑物,而且是文化和民族象征。
该原型基于库克的“插件城市”的想法。在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组织内部生产,生活和运输,形成倒金字塔的外观。该结构漂浮在沙漠上方,其形状适于收集和生产水。同时,建筑物的内部收集和制造水源,将其存储并累积到人工湖中,并与沙漠地面有效地相互作用。立面为金字塔形的立体形式,在未来,我们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沙漠绿洲的愿景并逐步改善沙漠环境。
还有将色彩和有趣的外形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未来感的基因塔设计。基于细菌遗传学的估计表明,数字DNA有一天可以与当今的存储技术相匹敌或超越。基因塔就像公民之间的家树,是象征基因载体的巨大种子。基因塔为大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存储策略。同时,它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快乐共享和环保生活方式的想法。
通过等离子材料将数据保存在钢缆中。人们将数据上传到塔楼。如果数据达到一定数量的上传量,塔式外观将随时更改颜色。储存基因是一种静态活动;保存大数据是一项动态活动。这种互动提供了一种宇宙舞蹈之类的环境体验。
从这面的例子来看,尽管后现代主义经常被称为时代或风格,先是意识形态钝的现代主义,再加上无法言喻的“当代性”,但我们应该将“后现代”视为一种普遍态度,而不是一种确定的风格或历史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首先成为违背规则的一种方式。不管从形态、色彩、矛盾性还是不规则性去考虑我们的方案,其实是试图解决当下的局限性,努力打造出对建筑物所处环境更敏感的建筑。此外,从美学角度而言,后现代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旨在脱颖而出。其实同学们完全可以在使用的形式,颜色以及装饰语言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在这里小编还想说的是,引人注目的设计也会带来更多的争议,所以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风格,首先最应该保证的是设计的合理性和方案的逻辑完整,明亮的色彩、有趣的外形更取决于它们可以带来的物理效应,而不只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最后希望大家通过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深入了解,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设计出引人眼球的建筑~
arch IMPACT STUDIO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推荐文章3:北京夫妻的6口之家,靠“极简法式”打造极致生活感
当被问及对家的风格偏好时,屋主表示自己一直对法式风格情有独钟,宛如Athena家那般,柔和的色调搭配浪漫的气质,完美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精髓。
然而鉴于自身房屋条件“层高较低且面积不大”的限制,难以承载法式风格中极具辨识度的复杂线条、双开门以及格子窗。于是将家的定位放在了——以“生活”为出发点,好看又好用。有了清晰想法后,便开始不断寻觅,在一次偶然契机中,被NOTHING DESIGN工作室极简耐看的设计风格吸引,沟通后最终敲定了极简法式的风格。
屋主说:“值得一提的是,装修是在我怀孕中完成的,完工定照时正好宝宝足月入住新家,标志了新生活方式的开启,非常有意义。现在家中常住一家三口,因小宝宝的到来祖父母也经常在家,一大家5、6个人十分热闹温馨。目前已入住一年半,家里依然非常整洁,新家达到了我既好用又好看的预期。”
房子建筑面积134m2,三居两卫;户型也较好,南北通透,客厅、主卧都朝南,采光良好。因此设计师对房屋结构并未调整,而是拆除了原始老派的装修,重新规划与搭建,将极简法式风“一笔一画”细腻得勾勒了出来。
法式风格的家,其精髓在于营造出一种通透而松弛的氛围。
看似随意的功能区陈列,实则暗藏巧思,让居住者的生活更加惬意舒适。因此,设计师巧妙地在门厅、餐厅与客厅之间模糊了明确的界限,通过融合与贯通的方式,悄然划分出各个区域功能。如此一来,整个空间不再一板一眼,而是充满了随性与自在,每一寸空气都自由流动,呼吸感愈发强烈,完美诠释了法式生活的精髓。
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个空间都美得令人目不暇接。从书房望向门厅时,宝格丽风格的墙面置物架、德加的芭蕾素描画作、复古铜镜、但丁椅,以及被统一墙漆粉刷的入户门,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门厅浓郁的艺术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私人美术馆。而从客餐厅回望门厅,复古铜镜的巧妙运用不仅放大了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更增添了几分精致与复古的法式韵味,让空间的每一寸都散发着优雅与格调,展现出一种不经意间的奢华与浪漫。
但丁椅是家里最有古董感的家具,设计源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交叉造型经典隽永,放在哪个空间都是点睛之笔。平时放在门厅作为换鞋凳、也可作为次卧床头柜、或者放在客厅作休息凳。
由于家中常住人口为5、6人,且有小朋友,男女主人的物品也较多,因此实用性成为设计的关键考量。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收纳需求,在公共区域以及各个空间都预留了充足的收纳柜。门厅和客餐厅分别设计了一排厚度35厘米的柜子,总长度达到7米。不仅能够收纳杂物,还能妥善安置宝宝的玩具以及各类日用品,让空间既整洁又实用,完美契合家庭的生活需求。
为了避免过多柜体带来压抑感,定制与墙漆同色的柜体,并巧妙地隐形于吊顶下方和墙面之中,使整个空间浑然一体。柜体中间部分嵌入红色宝格丽大理石,相互衬托。位于两柜子之间的主卧拱门更是点睛之笔,设计充满浓郁的法式风格。精致的雕花与四周细腻的石膏线相互呼应,将整个空间渲染得浪漫而富有仪式感。
中央空调出风、回风需要吊顶,但又不想因此损失层高,因此在客餐厅设计了边吊,客厅吊顶搭配双石膏线,线条从拱门处落下,勾勒出主卧门的层次感。
其实在设计之初,屋主就确定了家中的颜色基调。“我的审美风格偏经典保守,在浏览各种设计案例后,确定了两种主材,石材要宝格丽大理石、木作要胡桃木。两种颜色加上墙漆颜色的米白柜子,奠定了我家的颜色基调,沉稳经典的棕色+米白,一些黑色增加质感,一点点红色宝格丽石材颜色提亮点缀。”
窗帘部分,均选用了质感高级的亚麻材质,并精心设计为拖地10厘米的长度,以增强垂坠与飘逸感。亚麻的自然纹理与柔和光泽,与客厅中铺设的纯羊毛地毯相得益彰,二者共同营造出温馨典雅的氛围,为整个空间的法式中古风格增添了不少韵味,使其更具艺术感与生活气息。
茶几|KAR三脚茶几 台灯|Martinelli Luce蝙蝠台灯,造型感强,且高度可调,摆在哪个空间或是摆在地上都自成一景
客厅既有法式的柔和松弛感,又拥有历久弥新的古典美,同时不失极简实用。
屋主偏爱中古风,每件家具都是精心挑选搭配而来,正因如此,也使得整个空间更有底蕴。来自20世纪中叶、采用曲线形的牛皮蛇形沙发,不仅经典大气,还很能镇住气场,可以随意弯折塑造曲线,又具有很好的支撑性,舒服耐造,无论是颜值还是实用性都很不错。再搭配上同样具有线条感的KAR的三脚茶几,缓冲了偏硬朗的电视墙与线条感沙发之间的碰撞。
本文标题: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