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1: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2:头痛、牙痛、落枕、腰痛……“指压”立竿见影,快快收藏

  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而且常在既无医生也无药物时发作。这时,您可知道,利用一个手指头点按相应穴位,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头痛 拇指点按合谷穴、内关穴


  头痛发作时,可用拇指点按合谷和内关穴。点按时向上用力,使酸胀感向上传导。如能两穴同时按压,疗效更好。头痛重者也可配合用手指点按痛点1~2分钟。此法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尤为有效。


  牙痛 阿是穴、颊车穴、下关穴、合谷穴


  在牙痛相应的面颊上找出痛点,用食指蘸上正红花油,点按在痛点处,用力以局部酸胀为度,一般数分钟内可止痛。


  如尚遗留疼痛,对上牙痛可在点按患侧下关穴(耳前颧弓下凹陷中),下牙痛选颊车穴(下颌角咬牙隆起处),患侧合谷穴(虎口肌肉隆起处)。每穴点按1-2分钟,即可止痛。


  咽喉痛 拇指点按合谷穴、天柱穴。


  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的天柱穴点按,产生酸胀感,再按压合谷穴5分钟,可缓解疼痛。


  颈项痛 落枕穴点按


  颈痛多由落枕引起,可选位于手背第2、3掌骨头之间略后的落枕穴点按,以酸胀感上传为佳,同时慢慢活动颈部,对痛处有条索状疼痛者,可用拇指进行从上到下的弹拨,几分钟即可治愈。


  乳痛、岔气胸痛、心绞痛 阿是穴、天宗穴、脊柱旁1.5寸、至阳穴


  乳痛:在患侧背部4、5椎至肩胛骨之间寻到痛点,拇指点按,可缓解疼痛,或加按患侧肩胛中央的天宗穴,刮痧效果更佳。


  岔气胸痛:沿胸痛的肋间上寻相应脊柱旁1.5寸左右有一疼痛点,患者先吸满一口气鼓胸,用拇指在痛点向下点按,有时可感到“咔”的一声响,说明肋椎关节已复位。或按后吸气时用手掌在脊部痛处拍打几下即可。


  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右手握拳后伸,用中指掌指关节按压位于两肩胛下角连线与脊柱中线交界的至阳穴,拳头抵靠在靠背椅背上,上身向后靠,使拳头尖顶按在至阳以产生酸胀感,使心绞痛缓解。(PS:当然,尽快就医才是上策)


  胃痛、胆绞痛 至阳穴、足三里、日月穴


  胃痛:先在背上第5-10胸椎脊柱旁寻找出压痛点或皮下结节,用拳头尖顶压至阳穴,也可由旁人用拇指点压,快者1-3分钟即可止痛;顽固者可加上点压膝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的足三里穴,有显著疗效。


  胆绞痛:先查出压痛敏感点,一是在胸下8、9肋软骨连接边缘处,即日月穴外侧;二是在8、9椎旁2~3寸处,找出2个压痛明显处,用拇指尖按压,由轻到重,约5~10分钟,即可止痛。


  腰痛 手三里穴、腰痛穴


  腰部急性扭伤引起的腰痛:可点按扭伤穴。先屈肘成90,肘横纹头下2横指,按压有明显胀痛感,拇指点按胀痛以能耐受为度,同时活动腰部,数分钟可缓解疼痛。


  扭伤穴就是手三里穴,是治疗多种扭伤的经验穴,临床发现此穴可治各种扭伤,故称为扭伤穴。此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肘横纹下二寸,称为手三里,别名鬼斜。此穴有消炎、疏筋、活络作用,减轻各部位神经痛,又能使气催至受伤部位,增加免疫力,加强渗出物吸收,减轻发炎,消肿。


  慢性腰痛:秋季昼夜温差大,中老年人犯腰痛病的渐渐增多,经常点揉额头正中可缓解腰痛。据调查,63%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中医认为腰痛多由肝肾亏虚、气血瘀滞不通所致,额头正中的腰痛穴能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经常按揉该穴,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引起的腰痛有明显疗效。


  方法:端坐,以拇指指腹点揉额头腰痛穴(眉心和发际连线的中点),由轻到重,逐渐加力到额头酸胀为佳。然后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各揉1分钟,同时慢慢活动腰部,以疼痛能忍受为度。每日3~5次,两周左右可见效,长期坚持能逐步消除腰痛症状。


  急性腰痛:手部腰痛穴位于双手背侧,二、三掌骨与四、五掌骨之间,由掌指关节到腕横纹的连线中点处,左右各二个。急性腰痛时,在此四点附近找最痛的部位,痛处即为此次的腰痛点。


  操作方法:拇指指尖对穴位进行用力的垂直按压,每次3~5秒放松再按压。同时在可承受范围内活动腰部


  腹痛、痛经 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穴


  腹痛:用拇指点按足三里穴和内关穴,10分钟可止痛。重者可用拇指尖点按第2掌骨桡侧(外侧)中段的压痛点;或9~12胸椎的压痛点,直至疼痛缓解。


  痛经:用拇指点按位于胫骨内侧踝下缘下方4横指的地机穴和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或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上端寻找出压痛点进行按压。以后在月经前几天,每天数次按压上穴可防止或减轻痛经。


  四肢损伤疼痛 阿是穴


  对疼痛范围较小者,找出健肢痛点相应部位点按,同时活动患处。


  如右侧外踝处扭伤,痛点在踝尖下,即点按左侧踝尖下,使之产生酸胀感,同时活动右踝。对久伤后局部疼痛表浅者,可用拇指甲一边掐按一边弹拨,也有良效。


  用以上方法止痛多有良效,但应注意,在止痛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彻底根治疼痛。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3:祛风清热、开关通络——颊车穴

  【经穴含义】


  颊车穴 ,出自《素问·气穴论》,属足阳明胃经 ,国际编号:ST6。


  颊,面颊的意思,这里指耳朵前方,颧骨侧面;车,车辆的意思,下颌骨古称颊车骨,作用是掌管牙齿开合,就像车辆掌控车轮转动。本穴刚好在面颧前方,故名颊车。


  【经穴定位】


  在面部,下额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精准取穴】


  患者取正坐或仰卧位,将上下齿咬紧时,下颌隆起的肌肉即为咬肌。在咬肌最高点,按之凹陷且有酸胀感处,即为颊车穴。


  【简便取穴】


  闭口,紧咬牙,沿嘴角向耳边摸索,可找到隆起的咬肌,咬肌隆起处最高点即为此穴。


  【局部解剖】


  浅层分布有耳大神经分支,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支)。


  深层分布有面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咬肌支,面动脉。


  【功效作用】


  颊车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安神利窍的作用。


  【主治病症】


  颊车穴属足阳明胃经,位置在面部,善于治疗穴位局部及口腔病症。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腮腺炎等。主治病症有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


  1、口周病症:如口?、牙关紧闭、龋齿痛、智齿冠周炎,唇吻瞤动、牙龈肿痛等。


  2、颈部疾病:如颈项强痛、颈椎病等。


  3、局部疾病:如口眼?斜、颊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腮腺炎等。


  4、其他疾病:如失音等。


  【穴位配伍】


  1、颊车穴配地仓穴、大迎穴,治口角?斜、牙痛、面肿等病症。


  2、颊车穴配下关穴、合谷穴、人中穴、大迎穴,有通关开窍的作用,治牙关紧闭、颞颌关节炎等。


  3、颊车穴配大迎穴、合谷穴、内庭穴,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治面肿、齿痛、口喎。


  【古籍摘要】


  1、杨继洲·明《针灸大成·卷六》:“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hàn)颊肿,牙不开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wāi)。”


  2、皇甫谧·西晋《针灸甲乙经·卷十二》:“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取颊车。”


  3、《甲乙经》:“颊肿,口急,颊车骨痛,齿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4、《针灸大成》:“中风口噤不开:颊车、人中、百会、承浆、合谷。”


  5、《类经图翼》:“主口眼?斜: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听会、合谷。”


  【操作方法】


  1、按摩疗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摩颊车穴3-5分钟,起解痉止痛、活血消肿之效,可治疗牙痛、下颌关节炎、口角歪斜等。


  2、刮痧疗法


  用角刮法将刮痧板倾斜45度由上向下刮拭颊车穴,每天一次,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牙髓炎等。


  3、针刺疗法


  用毫针直刺颊车穴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局部会出现酸胀,并向周围扩散,可治疗口眼歪斜、牙齿疼痛等。


  4、艾灸疗法


  艾条距离皮肤3~5cm,艾条在距离皮肤3-5cm处灸颊车穴,灸治10-20分钟,可治疗脑血管病、甲状腺肿大、齿痛、颈椎病、口眼?斜、颊肿等病症。


  【注意事项】


  1、穴位按摩时,按压力度不宜过重,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


  2、针刺治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该穴不可深刺,不宜捻转提插行针。


  3、刮痧切勿暴力操作,动作轻柔,面部刮痧不宜强行出痧,有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


  4、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参考文献 】


  [1] 孙国杰.针灸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主治(GB/T30233-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赵吉平,李瑛.针灸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西太平洋地区)[M].黄龙祥,胡卫国,胡骁维,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潘文,针灸甲乙经语译及腧穴临证实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8.


  [6]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7] 刘乃刚.精准取穴不出错.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4: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5:每日穴位—颊车

  颊车,为足阳明胃经俞穴。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中央凹陷处。


  针刺或按压此穴,可治疗口?、齿痛、颊肿、回噤不语等。


  颊车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搜索词:

  

  1.颊车的准确位置图片

  

  2.颊车的准确位置图以及作用

  

  3.颊车的准确位置图作用功效

  

本文标题:颊车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