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是干什么的推荐文章2:青未了 | 温保民专栏:那么多的“情人节”

  文|温保民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一提起“情人节”,我就想起宋朝秦观的一首词《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条条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就想起姐姐过的“七夕节”


  那时候处于谈婚论嫁年龄的女子,每到农历的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就要过“七夕节”。据说,这个节日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传说天上的“织女’和凡间的“牛郎”相爱啦,过起了男耕女织的人间生活。这一举动触怒了天帝,认为是“织女”犯了天规。于是,天帝就让王母娘娘派人将织女抓回天庭,对“织女”进行了百般折磨,了却这段“天地恋”,想无情地拆散这对美好姻缘。可是,“织女”和“牛郎”拥有天地真爱,难舍难分。“织女”据理力争,痴心不改。无奈,王母娘娘经天帝许诺,只允许他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隔着银河见上一面。因喜鹊被他们纯真的爱情所感动,每逢“牛郎”“织女”相会日,在银河上就自发搭起一个“鹊桥”,好让他们能够跨过银河,倾诉离愁。所以,“牛郎”和“织女”相会又叫“鹊桥会”。记得每到“七夕节”,天空往往好下雨,大有“相见时难别亦难”,“泪水顿作倾盆雨”的意境。


  那时,过“七夕节”的主要目的就是拜“织女”、祈福、乞巧、乞寿、乞婚。拜“织女”就是给“织女”送祝福,乞求天帝和王母娘娘开恩,减轻对“织女”的虐待,给“织女”更多的自由,让“织女”少受些痛苦;祈福就是希望神灵保佑,一生免受苦难,事事顺心;乞巧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拥有一双巧手,能够织布飞梭,穿针引线;乞寿就是希望神灵保佑自己能够一生安康,长命百岁;乞婚就是希望神灵保佑自己能够找到如意的伴侣,恩恩爱爱一生。多么朴素、纯真的初衷,多么美好的追求。


  为过好“七夕节”,姐姐便和其同龄人兑钱,上午到集市上买一些糖果、针线、油盐酱醋类的东西。然后,就是每个人从自己家里拿几乎对等的面粉、花生果、红枣、大白菜、白萝卜之类的东西。下午张罗过“七夕节”的事宜,直到很晚才回家。那时候,家家生活都比较清苦,但姐姐和她的同龄人把“七夕节”过得是有滋有味。


  过“七夕节”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摆上贡品敬拜“织女”,盼望“织女”能够顺顺利利渡过“鹊桥’和“牛郎”相会。然后就是包水饺,要包出四个水饺,分别放上红枣,硬币、苹果片、红糖。如果谁吃到包有红枣的饺子,预示着将来早生贵子、吃到包有红糖的饺子,预示着将来生活甜甜蜜蜜,红红火火;吃到包有苹果片的饺子,预示着将来平平安安;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则预示着将来家财万贯,大富大贵。吃完水饺最重要的仪式就是乞巧啦,就是面对着“织女星”穿针引线,谁能把线穿过针孔,说明此人像天上的“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唐朝诗人林杰的作品《乞巧》,把“乞巧”盛事描绘得淋漓尽致,意境优美。诗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过……姐姐过得“七夕节”多有意义啊!


  人们被“织女”和“牛郎”忠贞爱情所折服,渴望自己也能获得一份这样真挚而美好的爱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期盼也越来越强烈,逐渐对“七夕节”赋予更多内涵和新意,“牛郎”和“织女”是一对情人,也就把“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叫做“情人节”。无论叫“七夕节”,还是叫“情人节”,都是以真正的爱情为基础的。


  说实话,社会发展到今天,我真不知道现在一年有几个“情人节”。我百度了一下,惊出一身冷汗,唏嘘不已,中国一年竟然有十四个“情人节”,什么日记情人节、传统情人节、白色情人节、黑色情人节、玫瑰情人节、亲亲情人节、银色情人节、绿色情人节,相片情人节……我是真列举不下去啦,我也不想一一列举完,我的心颤动的厉害,人们哪来的那么多精力,来过那一个个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情人节”。我那个时代没过过“情人节”,也不兴过“情人节”,只知道姐姐过得“七夕节”,也不知道一年有那么多“情人节”、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实行的、更不知道现在过“情人节”怎样过法,真的一概不知。


  后来,在一次和年轻的侄子交谈中得知,这些“情人节”已有年头。这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我们还没有全过完。不过“情人节”,情人是会不高兴的。是的,好像去年听说邻村的一个男孩子,因家庭生活条件不好,有一次没能领情人去过“情人节”,差一点退了结婚彩礼,后经人多方说和,才得以维持。再后来,听说那男孩子外出没有挣到钱,买不起情人给要的金耳环,铤而走险,盗窃了一门市的高档烟酒被绳之以法。侄子的话让我惊讶,让我迷茫,更让我大跌眼镜。仿佛我已远离这个时代,成了时代的落伍者。


  我曾这样想:一年一个“情人节”还不够吗?宋朝的秦观不是说了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的想不通,真的想不明白。只知道现在的爱情观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发生了质的变化。爱情不再是以纯真的感情为基础,而是多以权利、金钱、地位为衡量标准。纵是“柔情似水”,这样的爱情观也不免叫人生疑,也难以“佳期如梦”吧?这样建立起来的爱情能有真爱吗?就是一年天天在过“情人节”又能有什么意义。


  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一些婚姻乱象频发:有的少女爱上大叔、有的少男爱上大嫂、有的已婚男人找个“小三”、有的已婚女人找个“帅哥”,更有人品端正,踏实肯干的阳光“俊男”找不到情人,而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相貌丑陋的“渣男”却情人不止一个,更奇葩的是贫穷的孩子很少找到媳妇,富裕的家庭虽能娶上媳妇,但找一个理想的媳妇也很难。在当今男多女少的现实情况下,“男光棍”越来越多,“女光棍”也越来越多,每年离婚的比结婚的逐渐增多,结婚彩礼也逐年增加,因感情纠葛发生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情人节多啦、真感情少啦……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发生了裂变和扭曲,滋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


  只知道“情人节”就是“七夕节”,沒有其它的“情人节”,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渊源已久。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给年轻人提供了爱的空间,能为爱情推波助澜,能够成就一个个美好姻缘。有俗语曰:“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充分说明爱情是神圣的,爱情是纯洁的,爱情也是美好的,也充分说明了爱情是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的。所谓“缘分”,我认为应当是男女之间心灵上的息息相通,也就是“心有灵犀”,而不是被权利、地位、金钱和财富所左右的。


  因婚姻基础不牢,发生妻离子散的情况不胜枚举。常听人说,“现在结婚的没有离婚的多”。起初,我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但经多次考查,发现这事的确如此。从前,我清晰地记得只有一个“七夕节”,也就是后来演变成的“情人节”。那时,很少有离婚的家庭。不知为什么,随着“情人节”的增多,维系婚姻的根基变得越来越不牢固,甚至非常脆弱。


  现在有些年轻人爱慕虚荣,大搞攀比之风,爱情观驶离了正确轨道,热衷于灯红酒绿,热衷于不劳而获,热衷于权利、金钱和地位,好像不是给人在结婚,而是给金钱在结婚。一旦金钱不能做坚强的后盾,婚姻就发生破裂。今天是夫妻,明天就有可能是路人。由于出发点不对头,也就没有包容、奉献和担当意识,把婚姻当做儿戏,甚至当成游戏。


  破除陈规陋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难忘姐姐那时过的“七夕节”!


  简介 :温保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鄄城人,基层高级农艺师,鄄城县作家协会会员。陶醉于大自然风光,爱好诗词歌赋。偶有作品见于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情人节是干什么的推荐文章3:2月14情人节,你知道由来吗?第一种说法

  牧神节说


  情人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牧神节。


  在那个时候,每年的2月15日,罗马人都会祭祀畜牧神,大家热热闹闹地搞庆祝活动。


  到了2月14日,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通过抓阄的方式来挑选自己的伴侣,大家都觉得这一天是结婚的好日子。


  后来,基督教开始流行起来,在公元496年,教皇格拉修斯一世把牧神节改成了圣瓦伦丁节,慢慢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情人节 。


第二种说法

  纪念瓦伦丁说


  在公元三世纪,古罗马一直打仗,社会乱糟糟的。


  当时有个暴君,觉得结婚会影响男人上战场打仗,就下令禁止人们结婚,也不许教士帮人主持婚礼。


   有个叫瓦伦丁的神父,他心地特别好,不忍心看着相爱的年轻人不能在一起,就偷偷地继续给他们举办婚礼。


  结果,这事被暴君知道了,瓦伦丁神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绞死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瓦伦丁是个基督徒,被抓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他治好了典狱长女儿的眼疾,让她重见光明。


  后来,瓦伦丁还是被判处了死刑。


  在被斩首之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告别。


  行刑那天,女孩在他的墓前种了一棵开着红花的杏树。


  这一天,刚好是2月14日。


  再后来,基督教就把这天定为情人节,用来纪念瓦伦丁。


第三种说法

  朱诺说


  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专门用来崇拜朱诺的节日。


  朱诺在罗马神话里可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众神的天后,掌管着婚姻和生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小伙子们会把自己喜欢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到了举行庆典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欢快地跳舞。


  如果姑娘对刻她名字的小伙子也有好感,那么在这样浪漫的氛围中,他们很可能就会坠入爱河,最后走向婚姻的殿堂。


  正是因为这个节日有着如此美好的寓意和浪漫的传统,所以后人就把2月14日定为了情人节,让它成为了一个象征着爱情的特殊日子。


第四种说法

  鸟类交配日说


  古代的时候,人们发现每年2月14日前后,鸟儿就开始找对象了。


  一到这个时候,鸟儿们就忙着追求心仪的伴侣,叽叽喳喳、飞来飞去,看着特别有生机,充满浪漫的感觉。


  大家觉得鸟儿找对象和人谈恋爱很像,都是在追求美好的另一半。


  慢慢地,人们就把2月14日当成一个和爱情有关的特别日子,后来就变成了现在用来表达爱意的情人节。


  情人节的由来真是多种多样,你还知道那些情人节的由来呢,快来评论区一起探讨一下吧!


  情人节是干什么的推荐文章4:

  情人节是干什么的推荐文章5:“情人节”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要尊重这个日子!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被视为非法,常常遭到罗马政府的镇压。


  公元三世纪的270年,一名叫瓦伦丁的基督徒因公开谴责并号召信徒反抗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压制,他到处演讲煽动人们起来反抗,最后被罗马政府关进了一个郊区监狱。在狱中,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


  监狱长的女儿16岁,是一个美丽的盲女,平时在监狱里到处走动,喜欢跟新来的犯人说话交流,在跟瓦伦丁的交流中,女孩感受到了这个青年男人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遂深深地喜欢上了他那磁性的声音,瓦伦丁非常博学,给她讲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并且成为这个女孩的启蒙老师。


  瓦伦丁询问她眼睛的失明问题,得知她是因为3岁时一次偶然的事故造成,就告诉她,在一个叫布拉丁的村庄,生长着一种奇异草,它的叶汁可以治疗人的眼睛,他反复告诉她,如果用这种草汁涂抹眼睛,一定能使她重见光明!


  

  女子本来习惯于黑暗,但为了见到这个叫瓦伦丁的男人,她第一次说服父亲,托人去采摘那种草药,然后去找医生敷疗。女孩要去看病治疗了,临走前告诉他,这辈子我最想见的人就是你,我相信我一定会见到你的——你是我心中的英雄!瓦伦丁也鼓励她,给她信心,双方心照不宣,互相有了爱的感觉。


  可惜,一周后教会来了指令,瓦伦丁必须处决,监狱长也无法救他,这个时候女孩的眼睛已经治好了,她终于能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了,可当他兴奋地走进监狱的时候,父亲告诉她,今天下午2点30分,瓦伦丁已经在城外被处决了……


  女孩子见到光明的信心于瓦伦丁,她的治疗也是为了能见到他,可现在她看好了眼睛却依然看不到他,而且永远也无法见到他了,她内心只有瓦伦丁雄厚的声音……


  当天晚上,这个内心充满了爱情与绝望的女子,在瓦伦丁的坟墓前,喝下了早已预备好的毒药,自尽在坟墓前……


  

  那一天正好是2月14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和她的情人,也为了让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属,就把这一天定为情人节,也称瓦伦丁节。


  中国由于特殊的文化,习俗上对情人的称谓具有贬义性,到目前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情人就是第三者!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在西方,情人就是指双方有爱情的恋人和夫妻,所以,作为全球的有情之人,我们都要珍惜拥有的,追求情人之间最纯真的感觉!同时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情人节是干什么的推荐搜索词:

  

  1.白色情人节是干什么的

  

  2.情人节是干什么的节日

  

  3.情人节干什么的名言

  

本文标题:情人节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