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推荐文章1:撒哈拉沙漠的面积约940万平方公里,那深度呢?沙子下面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面积达到了惊人的940万平方公里。


  940万平方公里,这岂不是说整个北非都被沙漠所覆盖了吗?撒哈拉沙漠的确是几乎占据了整个北非,但并不是说整个北非都被沙漠所覆盖,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总面积虽然很大,但沙丘覆盖率并不是特别高,大概只有15%左右。也就是说在94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约只有15%左右的区域覆盖着沙丘。不过这些沙丘并不是固定的,它们的位置、高矮都会发生变化,一阵风吹过,一座数百米的沙丘就消失不见了,而在另一个地方,一座新的沙丘又拔地而起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沙漠中难以辨识方向的原因。


  撒哈拉沙漠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得知一片沙漠的深度,可以直接使用挖掘的方式来进行探测,如果沙漠的深度相对较深,也可以通过钻孔的方式来进行测量,不过这些方法都不适用于撒哈拉沙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可是相当深的,要探测它的深度就必须要动用科技含量更高的设备,比如雷达系统。雷达探测沙漠的原理非常简单,因为地下不同界面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波形不同,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沙漠的深度,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来看,撒哈拉沙漠的平均深度大概为150米,已探测的最深区域的深度约为320米。


  150米,这听起来似乎并不是一段很长的距离,但作为深度而言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通常我们所见的30层左右的摩天大楼的高度大约为100米,150米基本上已经是50层楼的高度了,而撒哈拉沙漠最深处的320米就相当于一座100层的高楼。这让撒哈拉沙漠显得更为神秘了,引得我们不禁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沙子全都挖空了,沙子下面会有什么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其实沙漠具有典型的分层特征,这与沙漠的形成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一片土地是如何变为沙漠的呢?一切都始于干旱。当一片区域的气候因各种原因而逐渐变得干旱,变化就开始了。


  干旱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植被,干旱程度越严重,地表的植物就越少,而植物的减少会使得地表的岩石直接暴露在外,于是风化作用就开始了。


  地质学上的风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混合了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总之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岩石开始逐步碎裂,慢慢地,它们就变成了细小的沙砾,同时,干旱也导致泥土中的水分快速流失,于是泥土也开始沙化,随着沙子越来越多,沙漠就形成了。从沙漠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越靠近地表的区域,风化作用就越强,而越向下,风化作用就越弱。


  当我们开始对沙漠进行挖掘时,会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加,沙砾变得越来越大,之后还会出现碎石,如果再往下就会看到整块的岩石,当我们把这些全部挖掘干净以后就可以看到完全没有风化的完整岩石了,而这些岩石就被称为“基岩”。


  其实,沙漠不管多深,下面都没有什么秘密,最终都会是一片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基岩托底。不过,虽说都是基岩托底,但对这些基岩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我们也能够得到不同的信息,比如从中了解到沙漠形成的过程,就拿撒哈拉沙漠来说吧,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一片草原和绿洲,因为从之前的雷达数据可知,在沙漠的底部存在着巨型湖泊的遗迹。


  从巨型湖泊到巨型沙漠,这变化也太极端了吧?


  一切的变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地质学家认为撒哈拉地区的湖泊变沙漠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地球板块的运动。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之间的特提斯海逐渐消失,于是撒哈拉地区的夏季风逐渐减弱,气候开始变得干旱,再加上地球自转轴的周期性运动使得该地区所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出现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该地区的沙化进程,于是一片绿洲就变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相对于自然的变迁,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也许在遥远的未来,这片沙漠又会重新变为绿洲,也未可知。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推荐文章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多深?沙子下面都有什么?

  作家三毛说过一句话,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找到了浪漫的源头,她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中的三毛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这里炎热荒芜,可正是这样又让它显得十分“神秘”,令人向往。


  那么,撒哈拉沙漠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又有多深?如果我们将这里的沙子挖空,下面还剩下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令无数探险家着迷的撒哈拉沙漠。


  无边浩瀚的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前世今生”

  撒哈拉沙漠的面积约为932万平方千米,地处非洲的北部,约占非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气候环境异常恶劣,这里常常被评为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单看数字可能很难理解这片沙漠的广阔,但是若将它的面积与我国的陆地面积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这片沙漠竟然和我们的国土面积差不多大,这个广阔的程度确实难以想象。


  占地面积巨大的撒哈拉沙漠


  可是大家知道吗?其实它并不是生来便是这样,大量的考古证据都证明这里曾是一片绿洲。因为如今的撒哈拉沙漠当中依旧有许多干涸河床的痕迹,考古学家也在这里发现了恐龙等动植物的化石以及许多来自于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道国际考古队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石器时代墓葬群,该遗址已有一万年的历史,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化石,向人们展现出了过去的那个“绿色的撒哈拉沙漠”。


  那么,为什么撒哈拉沙漠会经历这样的沧桑巨变呢?


  撒哈拉沙漠中出土的化石


  此前科学家认为撒哈拉从绿洲变成沙漠是因为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使得非洲的季风带发生偏移,从而让气候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沙漠化过程是日积月累的,其沙漠化的程度也是随着干旱一步步加强,最终变成了无边的沙漠。


  非洲大陆的气候分布图


  不过我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证据显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特提斯海的收缩,从而加强了季风对地球轨道变化的响应。总之不管怎么说,撒哈拉沙漠已经算是地球上的原住民了,形成于几百万年以前。


  那么,在这些年的积累过程中,撒哈拉沙漠到底给自己积攒了多少沙子?这些沙子最深的地方可以达到多少米呢?


  最大的古海洋——特提斯海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撒哈拉沙漠的面积虽然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每一处都是大家想象的那种遍地黄沙。根据沙漠类型来看,撒哈拉是由沙漠、砾漠和石漠等交错镶嵌组成的,在其中部有小面积的盐漠,北部则是土漠。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部分的沙子深度是不一样的,沙丘的高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比如处在利比亚中部的奥巴里沙漠,就是由40到80米左右的复合垄状沙丘和边缘金字塔形沙丘共同组成的。


  无尽的奥巴里沙漠


  而它南部的迈尔祖格大沙漠就不一样了,几乎不存在任何的沙丘景观,是以平坦的沙地为主的。


  由此可见,撒哈拉沙漠沙子的分布并不均衡,各个区域的沙子厚度自然也有区别。


  沙子极细的迈尔祖格大沙漠


  根据目前科学家探得的数据来看,撒哈拉沙漠沙子最深的地方可以达到320米左右。不过他们也表示,由于沙丘会受到风的影响,所以很难说这种标志性高度的沙丘未来到底是会继续增高还是被“越削越矮”。


  知道了撒哈拉沙漠最深的地方后,我们再来看看能否将其“改造”一下,这个理想改造的前提就是先把所有的沙子都挖空,将广阔的沙漠变成真正的“空地”。


  可是被黄沙覆盖下的沙漠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总面积超过了美国国土的撒哈拉沙漠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如果真的挖空了,我们将会看到大片的岩石,这些岩石的个头都比较大,也比较完整。因为自从它们被掩埋,就鲜少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了,这么多年也就保持着当年被封存时的原貌。


  当然,这些岩石的分布可能是参差不齐的,表面的“风化作用情况”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科学家一般会将这种完整的岩石称为“基岩”,如果在沙漠当中勘探开采的时候触碰到了这种岩石,人们就明白这是已经挖到底了。


  地表岩石结构示意图


  当然除了岩石之外,撒哈拉沙漠的底部应该也蕴含着丰富的地下水,其中许多低洼的小绿洲正是由地下水补给形成的。其地下水位最深的地方应改为与尼日尔南部的半固定沙丘带,深度在10到40米左右。


  最后就是丰富的矿产资源了,我们总说沙漠地区生活着“土大户”,别看这里光秃秃的一片、寸草不生,实际上地下可是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这也算是,撒哈拉沙漠对身处在其中的国家的馈赠吧,毕竟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再不给点“安慰”,日子就太难过了。


  撒哈拉沙漠的采油工程


  不过以上仅仅是一些设想,毕竟想把这个大范围的沙漠完全清空,这个工程的体量和难度实在是超乎想象。


  而且人类似乎也不会这么闲,非要将沙漠清空变成“塞下江南”,我们只是眼馋沙子地下隐藏的那些资源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不仅早早就适应了恶劣的沙漠环境,还学会了“变沙为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沙子的。


  在撒哈拉沙漠内居住的居民


  

人们学会了“变沙为宝”

  在撒哈拉沙漠当中生活着一个游牧民族,叫做图阿雷格族,多年在沙漠当中的历练使得他们将沙子用得游刃有余。


  比如说他们会制造“沙床”,先把沙子收集起来再食用特制的筛子,筛出粗细程度和面粉差不多的沙子。然后再在这些沙子上铺上席子,一个简易的床就完成了。


  如果你造访他们的家,就会发现除了沙床之外,房中地面的一些神似“地毯”的五颜六色的东西,也都是用沙子铺成的。


  坐在沙床上的图阿雷格人


  此外,就是以沙代水的方法,要知道沙漠当中最珍贵的就是水源,所以除了日常饮用的水以外,人们基本没机会像其他地区生活的人一样痛快的用水冲凉。


  为此他们就会将沙子当成水,在沙堆里面滚两圈就当做洗澡了,这在我们看来虽然是“无效洗澡”,但是现实的限制使得大家没法讲究。


  最后就是使用沙子当天然的“炉子”,他们会将摊好的大饼塞到沙坑当中,然后用热量将其“焖熟”,将熟了的面饼拿出来敲打,确保饼上的沙子掉落之后就可以吃了,这种大饼有些类似于新疆的馕饼。


  “撒哈拉之子”图阿雷格人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沙子这种东西对于生产来说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尤其是我国不少在非洲承办油田开发项目的集团,都受限于建筑材料运送成本高昂的问题。


  如果说可以直接在周边的沙漠就地取材,利用沙漠当中的沙子制造出混凝土,然后修建建筑,不仅省钱还省时间。当然,被选作混凝土用沙的沙子质量也很有讲究,平均粒径要小于0.25毫米。


  西非传统的土制建筑


  总之,其实地球上依旧有很多的资源并未被我们完全利用。从前我们只关注到,沙漠变成良田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却忽略了这种变化可能人类根本做不到。因此不如就从实际出发,将沙漠中的沙子利用起来,创造更大的收益。


  “取之不尽”的漫天黄沙


  这些年,撒哈拉沙漠周围的国家日子依旧不好过,而且随着撒哈拉沙漠的南移,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陷入沙漠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在努力控制的情况下,也该思考这么大的地盘到底能用来做什么。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推荐文章3: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沙子下面有什么?

  很多人可能认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的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只比中国的陆地面积小一点,但它其实只是世界上最热的沙漠。


  如果论大小,撒哈拉沙漠只能排第三,最大的两个沙漠是南极和北极,这多少有点违背直觉。尽管极地被冰雪覆盖,但它们足够干燥,可以被称为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


  尽管撒哈拉沙漠以沙丘闻名,但其大部分表面是由岩石组成,而真正的沙丘只覆盖了整个沙漠表面的20%左右,主要位于中北部地区。


  图为:撒哈拉沙漠地图位置


  在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沙丘地带,沙丘的厚度会发生变化,因为沙丘可以堆积到几百米的高度,但是随着沙丘的移动,沙丘的厚度也会发生变化。


  你没有看错,沙丘是在移动的,它就像海洋里的水一样在移动,并改变着沙漠的景观,只是它的移动速度非常慢。


  这是因为风和雨提供了动能,让沙面起了波纹,据测量,中国的月牙泉沙丘每年移动约100米。


  正是因为这种移动,让测量沙漠深度变得异常困难,或者说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所有沙漠的沙子到底有多深。


  一项估算表明,撒哈拉沙漠沙丘的平均深度约为150米,而沙丘的顶部可以达到基岩最多达320米的深度(从“沙平面”测得沙丘顶部高度为170-180 m)。


  另外,在基岩中可能会有裂缝或裂缝,让沙子到达更深处,就像海沟一样,这个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一百多米深的沙子,下面会有什么呢?失落的遗迹,遗失的宝藏,还是另外一个神奇世界!


  撒哈拉的过去


  其实,地球是岩石行星,沙漠和其他地方一样,无论你怎么挖,最终都是会碰到岩石。


  不过撒哈拉沙漠不太一样,因为它有一段有趣的演变历史!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撒哈拉曾经是一个富饶的地区,有着繁荣的人类社区。


  有研究显示,北非的古代气候经历了迅速的沙漠化,气候变化使该地区在短短几年内从潮湿的亚热带景观转变为沙漠。


  而且可能已经不止一次经历这种沙漠化,最近这次可能发生在公元前4200年左右,而在13000年前,这里刚刚从沙漠变成绿洲。


  当气候开始变化时,撒哈拉地区变得干旱,植物都枯萎了。由于没有东西支撑土壤,风的作用可以移除所有的细沉积物,直到剩下沙子、岩石和基岩。


  而这种气候变化的本质原因可能是地轴的倾斜度发生了变化。


  大约9000年前,地球的倾斜度是24.14度,而现在是23.45度;近日点(地球轨道上最接近太阳的点)发生在7月底,而现在是1月初。


  虽然地球轨道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但是北非的气候和植被的演变却是突然的,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


  沉没的文明和失落的城市


  从撒哈拉的这段历史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下面会有人类古老文明的遗迹,以及古生物化石,因为在干燥的地方是更容易保留完好的动物残骸。


  关于城市遗迹,你可以想象,移动的巨大沙丘可以很容易地吞噬城市和道路。在过去,撒哈拉沙漠就是这么做的。


  加拉曼特人是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的北撒哈拉文明,他们建造了复杂的灌溉系统来维持城市水利。


  他们或许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第一个没有河流穿过的城市社会,不幸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干涸了,他们的文明也就崩溃了。


  他们分裂成多个小部落,最终被当时迅速发展起来的阿拉伯世界吸收。而他们的城市就被沙漠吞没,成为沙下遗迹。


  最后


  消失在沙漠的城市遗迹当然不止这座城市,最出名的是沙漠亚特兰蒂斯——Ubar(这座城市有很多名字,这个最常用),当然,这也不会是最后一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撒哈拉甚至有可能回到绿洲状态,这可能只要行星或恒星稍微一点点变化。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推荐文章4: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沙子,下面还能剩下什么?

  提到沙漠,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它的面积达到了惊人的932万平方千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沙漠。也因为这片沙漠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还常有人脑洞大开,比如说能不能把沙漠上的沙子全部挖走。


  撒哈拉沙漠


  那么撒哈拉沙漠究竟有多深,沙子底下又有什么?


  深度可达320米的撒哈拉沙漠


  众所周知,沙漠是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一般来说,沙漠给人的印象就是极度干旱,昼夜温差大。而除此之外,沙漠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太多的沙子导致土地太过松软,以至于处处都是“陷阱”,一不留神或许就会陷入其中。


  松软的沙子


  根据地质学家的探测表明,如果能够把撒拉哈沙漠的沙子全部抹平,这座沙漠的平均高度能达到150米,差不多是50层楼那么高。不过,这种模拟环境不可能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撒哈拉沙漠的日常形态是凹凸不平,还有很多会随风移动的大型沙丘。


  大型沙丘


  目前,在人类遇到的移动沙丘中,最高的已经超过了180米。 但这还不是撒哈拉最深的地方,因为在这片沙漠中,有一些最深的沙层已经达到了320米之高。其实这也证明想要把撒哈拉挖空的想法是异想天开,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探索撒哈拉的底部构造。


  挖空沙子,撒哈拉沙漠还有什么?


  虽然说是叫沙漠,但这里不可能只有沙子。从结构角度来看,撒哈拉从表层到深处的构造分别是细砂、有色细砂、粗砂、石砾和硬质岩石。所以挖空沙子以后就会看到基层岩,而基岩层中富含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沙漠卫星图


  美国的哥伦比亚号曾经用电磁波探测过撒哈拉沙漠的底部,结果发现了早已干枯的河谷和河床。对此也有专家推测,这些河谷和河床应该是出现在非洲的热雨期,但随着天气的干旱逐渐枯竭。此外,让人更惊讶的是看似干旱的撒哈拉并不是没有水源。在撒哈拉的地下,就有着相当丰富的水资源。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本来是想要在沙漠地区勘探石油,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了地下水,这地下水形成于上个冰河时代。


  撒哈拉沙漠曾经也是生命的绿洲


  这个发现让利比亚相当的兴奋,因为作为一个沙漠国家,该国的水资源较为匮乏。而这个蕴藏在撒哈拉底部的含水层就算是在没有补充水源的情况下,也能为利比亚提供足够丰富的用水,利比亚也因此开放了一条大型人工河。如果是以2007年的用水量来计算,这个含水层能够让利比亚在未来1000年的时间里不用担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工河工程


  而且我们不要忘了,利比亚是在探测石油资源的时候找到的地下水。那么撒哈拉的底部是否真的有矿产资源?事实上,这里的矿产资源不算少,有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也是许多撒哈拉地区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除了看到富含地下水和石油等资源的基岩层,或许还看到很多古老生物的化石和史前人类的遗迹。


  油井


  这是因为在几百万年前,撒哈拉还是一片沃土,无数生物在此繁衍生息。


  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和历史


  曾经有人在撒哈拉中找到过古鱼类的化石,这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货真价实的新闻。其实在撒哈拉发现鱼类化石的现象虽然少见,但并不是全无可能。因为在很久之前撒哈拉本就是一片湖泊,只是沧海桑田,曾经的湖泊变成了如今的一片荒漠。


  出土的各类化石


  当然,会有这样的推测不仅是因为鱼类化石的出现,也是因为专家曾经在这里找到过之前的文明遗址,这直接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曾经的撒哈拉沙漠。比如在北非地区就曾经发现过史前时期的岩画图像,这种图像并不是人为形成,而是河流冲击平原所留下的痕迹。但是,该地区是如何一步步转变成为如今的沙漠的呢?


  撒哈拉之眼


  关于这一点,我国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在14年的时候发表了一份研究告,这份告直接推翻了之前普遍认为撒哈拉形成时间为300万年前的传统观点。从告的内容来看,大概是在700万至1100万年前,特提斯海收缩,而这片海洋的收缩对北非的气候造成了巨大的变化,令夏季风明显减弱,这让该地区日益干旱,最终导致了沙漠的形成。


  特提斯海位置


  而在这之前,科研界的主流观点是冰川时期形成的,冰雪覆盖了欧洲和北美的中高纬度地区,导致地球的海平面下降,进而影响了北非的气候,使其愈发干旱,沙漠也因此诞生。目前这两种说法仍然各有支持者,但可以确定的是,气候的变化肯定是导致撒哈拉逐渐变成沙漠的原因,而在这片沙漠中发现的岩画见证了撒拉哈沙漠日渐干旱的过程。


  撒哈拉降雪


  比如利比亚等地区发现过水牛时期的岩画,从画像中的人物来看,这个时期的人类生活还非常的原始、只能够用棍棒等武器击打猎物,但水资源非常丰富。等到了后来黄牛时期,岩画上的人物形象开始有所改变,当地居民过上了游牧生活,水资源有所减少,但不影响人类生存。接下来是马时期,这个时候的该地区水资源变得更少,可影响不大,因为当地居民已经开始从事农业,撒哈拉地区的文明也变得更加繁茂。


  岩画


  但是慢慢的岩画中出现了骆驼,这意味着撒哈拉的环境在变得越来越恶劣,最终差不多是在公元前2500年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沙漠。


  结语


  科学家们之所以好奇撒哈拉沙漠出现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对这个地方神秘莫测,更是想要从中吸取教训。虽然知道这片沙漠的出现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我们也提到这与气候的巨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如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就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气候出现了变化,所以我们的确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出现第2个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推荐文章5: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沙子,下面还能剩下什么?

  咋看上去这个问题有点无厘头,沙漠不都是沙子嘛,还有人问沙漠的沙子有多深,挖空沙子后下面又有什么?但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沙漠化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原本并不是沙漠的地方可能会变成沙漠,那么大的撒哈拉沙漠下面又是什么呢?


  

撒哈拉沙漠比澳洲还要大,它下面到底是什么?

  几乎整个北非都是撒哈拉大沙漠的范围,西起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包括马里、尼日尔、乍得,利比亚和埃及,东到苏丹厄立特里亚,总面积超过94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澳洲都要大得多,和中国和美国差不多大!


  尽管大家印象中的撒哈拉沙漠都是漫漫黄沙,但其实沙丘覆盖的面积仅占撒哈拉面积的15%,整个比例是不是有些超出各位的预料?而沙漠覆盖的区域主要在中北部地区,比如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地,并且沙漠的分布还斑斑驳驳,就像一件袍子上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


  另外这些黄沙覆盖的区域厚度也并不一致,从薄薄一层到几百米厚度的沙丘都有可能,据估计撒哈拉沙漠的一些地区沙子最深可达320米,当然这是从沙丘最高处测量!而且这些沙丘会随着大风而发生变化,所以沙漠的地形是非常可怕的,每一天都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如果你数月后再来,那么沙丘可能会面目全非,因此在沙漠中找寻过去走过的老路,是非常困难的!


  除去这些黄沙,下面显露出来的可能是沙化之前的土地,可能是砾石遍地的荒漠,也可能是肥沃的农田,还有可能是以前是植被覆盖的森林和草原,但沙化之后,一切都消失了!但有一个可能,尽管沙漠中非常干燥,沙漠中往下深挖,可能很多地方都存在地下水!


  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


  1950年代中期,利比亚在改过南部沙漠地区勘探石油时,发现了沙漠以下蕴含的大量地下水,经过更广泛的地质调查发现,这里水的含量甚至可以用湖来形容!因此从1960年代开始,利比亚就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大型人工河工程(GMRP),但真正实施是在1984年开始,第一阶段在1991年8月28日举行了落成,开始向的黎波里供水!


  据研究表明,这个含水层是砂岩含水层,形成于上一个冰河时代,目前没有补充,但如果按2007年用水速率,这个含水层可以供利比亚用水1000年,但根据新的模型显示,这个含水层有可能在100年内枯竭!


  引水管


  

撒哈拉沙漠过去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某伐木公司招聘伐木工,要求说明工作经验,某伐木工称他原来在撒哈拉大森林工作!面试官哈哈大笑,大家都知道撒哈拉是个大沙漠,伐木工答,以前是撒哈拉大森林!


  撒哈拉大森林


  当然这是据考古研究表明,即使在3.5万年到公元前8000年时,撒哈拉地区仍然有成片的绿洲,比如在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乍得和利比亚都有表明当时大量动物奔跑的岩画,而且这些都是当前已经在该地区绝迹的水牛、象、河马和犀牛!


  到了公元前4000年时,撒哈拉地区发现的岩画则表明当地的动物种群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放牧的牛羊,再到公元前700年左右时,岩画则表现出了骆驼!


  从岩画中也能知道撒哈拉沙漠气候变化的过程,但到底为什么改变会变成这样?


  撒哈拉沙漠出现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数百万年的时间,过去的理论是认为沙漠大约是在260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开始形成的,主要是欧洲和北美中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冰川覆盖,地球海平面下降超过100米,因此影响北非的暖湿气流改道,这些地区极度干旱下开始出现了沙漠,并逐渐扩大形成了大沙漠!


  但在2006年一个法国的研究团队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出现可能要更早一些,他们从乍得中部取得了生物化石研究得出的结论,撒哈拉沙漠大约是在700万年前开始形成,大约是在中心是末期!不过当时并未取得科学界的广泛支持!


  2014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撒哈拉沙漠大约形成于700-1100万年前,特提斯海的收缩导致非洲撒哈拉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中科院研究人员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拟和大气模式模拟后认为,晚中新世托尔顿阶(大约700万年到1100万年前)是北非干旱加剧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关键时段。


  托尔顿阶特提斯海收缩导致非洲夏季风显著减弱,干旱的沙漠环境在北非大

本文标题:撒哈拉沙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