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文章1:

  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文章2:

  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文章3:「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 闲谈水浒人物绰号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水浒传》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梁山好汉都有绰号。这些绰号,彰显了水浒英雄的豪侠色彩,所以,人们总喜欢把水浒英雄的名字连着绰号一起叫。


  我将梁山好汉的绰号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比为动物的:如玉麒麟卢俊义、入云龙公孙胜、锦豹子杨林、白花蛇杨春。


  朱贵的绰号叫旱地忽律。据说忽律与忽雷音近,忽雷就是鳄鱼。鳄鱼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旱地,旱地里的鳄鱼大概更厉害。朱贵在山下酒店联络各方来投的英雄,自然是在旱地的。


  白胜的绰号叫白日鼠。宋代称买卖假货的人为“白日贼”。 白胜被看作鸡鸣狗盗之徒,类似于老鼠的善窃,所以改白日贼为白日鼠。


  雷横的绰号插翅虎,是因为他膂力过人,能轻松跳过两三丈宽的沟,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


  二是反映体貌的:如美髯公朱仝、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白面郎君郑天寿。


  林冲绰号豹子头,因为他 “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取其形似。


  皇甫端绰号紫髯伯,是因为他蓝眼睛,黄胡须,看上去像个外国人,人们才称他“紫髯伯”。这个人是个兽医,善相马,有伯乐之才。


  扈三娘绰号一丈青。一丈青,一般用来形容高个子的人。也有人说一丈青是蛇。一丈青这个意象,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在写燕青时用到,说“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三是表现性格的:如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母夜叉孙二娘、拼命三郎石秀。


  李逵的绰号叫黑旋风,因为李逵性情暴躁,猛烈异常,象旋风一样摧枯拉朽。所以龚开才说:“风有大小,不辩雌雄。山谷之中,遇尔亦凶”。也有人说旋风是一种大炮,说黑旋风就如说黑大炮,大家对那些口无遮拦、性如烈火的人称为大炮。这种说法有些牵强。


  燕青的绰号浪子。称为浪子,并不是说他是市井无赖,而是因为燕青能结交三教九流,多才多艺,无所不通,放任不羁,这与市井泼皮无赖是有区别的。


  王定六的绰号叫活闪婆,因为他走跳的快。


  焦挺的绰号没面目。不善交际,社会关系不多,到处投人不着,因此都叫他没面目。


  鲍旭的绰号叫丧门神。大概是因为他平生杀人多,世人把他比作丧门神。


  四是体现职业的:如神医安道全、王臂匠金大坚、菜园子张青、铁面孔目裴宣。


  张横的绰号船火儿。船火儿就是船工。在宋朝时,除舵工以外,其他驾船的人都为火儿。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因为他身上剌有花绣,又出家当了和尚。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他仇杀人后被追捕,在孙二娘的酒店里,穿了头陀的衣饰,从此扮游方的行者。


  五是提示所用兵器的: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金枪手徐宁。


  关胜的绰号是大刀。因为他是关云长的嫡派子孙,生得与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关羽是三国名将,《三国演义》的传播又使他更具英雄风范,民间极力把他神化,看作是忠义的化身,为他立碑立庙。关胜具忠义勇武之质,与关公类似。


  张清的绰号没羽箭,他用石子打人,石子就象不用羽毛的箭。想来,张清石子击人,应当是枪的前身,体现了人们对新式武器的向往。后来科技发达了,发明了枪,冷兵器时代也就结束了。


  六是标明特长的:如混江龙李俊、神算子蒋敬、轰天雷凌振。


  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因为他会“神行法”,把甲马拴在腿上能日行八百里。甲马就是写有道家字符的纸或布。


  蒋敬号称“神算子”是因为他精通书算,积万累千,丝毫不差。


  七是直接赞扬的:如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韩滔。


  宋江绰号及时雨,是因为他能仗义疏财,济人贫困,象及时落下的雨水。他的另一个绰号是呼保义。一种解释是“呼群保义”,也就是说宋江能号召众英雄维护正义替天行道”,另一种解释是宋江自称为“保义郎”。保义郎,原是宋代对殿中小使臣的称谓,官职卑微。到了后来,人们通常把一些小官吏通称作保义或保义郎。


  黄信绰号镇三山。说明他武功超群,能把青州境内三个草寇的山头镇住。


  韩滔绰号百胜将,自然是说百战百胜了。


  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如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孙立。


  花荣绰号小李广,因为他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抗击凶奴的名将李广相比。李广的箭法很好,唐朝诗人卢纶就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表现将军射箭的力度。


  吕方绰号“小温侯”,是因为他平日爱学吕布,精用方天画戟。吕布本是后汉时期的军阀,杀掉奸臣董卓后被封为温侯。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被人们认为武功很高,使一口方天画戟,射箭的本事也十分了得。他可以一人勇战刘、关、张三人,所以民间有“三国的英雄数吕布”之说。


  郭盛绰号“赛仁贵”,也就是说,他的武功可以和唐朝名将薛仁贵相比,薛仁贵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三箭定天山”的传奇事迹,在民间戏曲中,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孙立绰号病尉迟。水浒中有很多人物的外号都有这个“病”字,如“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这“病”并非疾病的“病”,而是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使什么什么病”,意思是让谁发愁、畏惧,有超过、赛过的意思。病尉迟,就是本事可以超过尉迟。尉迟是个复姓,这里指唐朝名将尉敬德,他一生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在玄武门之变中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敬德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的门神。


  杨雄绰号病关索。传说关索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本明代传奇,写关羽的妻子在娘家生一子,观灯的时候走失,被索员外拾到。后来又被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教给他武艺及兵法,这个孩子长大后回到索家,问明出身,就以三家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关索和母亲认了关羽后,在蜀军中英勇无比,屡见战功。


  古往今来,人们对历史上或传说中的那些大英雄,是非常向往的。


  这些绰号的运用,体现了水浒人物的武功、勇力和能打善战,增加了人物的感染力。


  那么,这些水浒人物绰号,是不是《水浒传》里才有,是不是有过变化呢?水浒人物的绰号,并不是《水浒传》成书的时候才有。在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所涉及的三十六位梁山好汉,就都有绰号了。当然,有些绰号前后有些变化。


  比如,刘唐的绰号,在《水浒传》中叫“赤发鬼“,因为他的脸上有一搭朱砂痣,痣上还有毛发。但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刘唐的绰号却是“尺八腿”,并特意表述为:“将军下短,贵称侯王”。也就是说,刘唐的腿短,只有一尺八长。这也应了民间的那种说法:“腿短身子长,到老坐着享”,一般认为,这样的人有福,与龚开说的贵称王侯相似。


  董平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双枪将,因为他拿双枪。在《三十六人画像赞》中是“一直撞”,表述为:“昔樊将军,鸿门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壮”,看来,“一直撞”这个绰号,就是表现董平的勇猛非常,他就象在鸿门宴上斗酒加彘肩、舞剑护主的汉初名将樊哙。


  晁盖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托塔天王”,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是“铁天王”。“托塔天王”和“铁天王”应当是一个指向,托塔天王大家知道,是唐朝的李靖,人们把他神化后,看作主兵的战神。在神话传说中,他是哪吒太子的父亲,用手中的塔收服了不听话的儿子哪吒。


  杜迁,在《水浒传》中叫“摸着天”,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叫摸着云。这只是小小的差别。细观,感觉还是摸着天更显得高一些。


  张顺的绰号,有两种叫法,一个是“浪里白条”,另一个是浪里白跳。两个绰号差别不大,都说明张顺水性好,出入于大风大浪轻松自如,但,“白条”更注彰显张顺的皮肤白,“白跳”则在白身子以外,增加了闪来闪去的动感,更形象些。


  那么?水浒人物绰号,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水浒人物的绰号,不是可有可无的。绰号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存在依据。


  1、绰号是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古往今来都有。


  名号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语言标记,是人都有名。既然是标记,那就可以这样标记,也可以那样标记。在生活中,除了比较正统的姓名以外,人们往往还再起些其他的名子。这或许是为了打破姓名的单调,或者是为了更好地标明一个人的特点。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人们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有号。比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苏轼,号东坡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人的姓、名、字,都在比较正统的规范中。一般名为长辈所起,字由先生确定,号多自己或朋友选取。号,有人有,有人没有,有起一个的,也有起数个的,就象字画上的闲章,起号者出于自己的考虑,有所标志而已。


  号又有雅号和绰号之分。一般来讲,雅号,文人多为之,多有诗书礼仪之韵。而绰号,则多为士井俗人所称。比如,村庄里给小孩子起的外号:大憨、二狗、三臭、四狗蛋儿。


  讲这些,似乎多了,目的是为了说明,绰号是生活中原本就有的,《水浒传》的人物绰号,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


  2、起绰号之风,以江湖为盛,所以,以写江湖英雄为务的《水浒传》写到人物的绰号,这是很自然的事。


  前面讲到绰号以民间底层为多,起得比较随意,不象文人那样郑重,那样咬文嚼字。有些人专门以给人家起绰号为趣。也有的群体几乎每个成员都有绰号,这些人,通过叫绰号,来一番调侃,得一种愉快,借以打破生活的呆板。据说有个农民到机关找他从小一块长大的伙计办事,在传达室忘记那人的大号,只好说绰号,老传达心知肚明,他装作不知,故意搞恶作剧,带着这位农民在办公楼里走了个遍,逢人就问“你知道孬孩是谁吗”?最后才找到要找的人。如此一来,整个办公室楼上的人都知道这位公务员的绰号了。


  江湖中人,多为粗卤豪侠之辈,他们起浑号当然会更多,有些人恐怕还以浑号为美呢。所以,《水浒传》写梁山英雄的绰号,很符合这些人的身份和特点。不排除有些人物的绰号本来就是从民间听来的。


  3、绰号的使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水浒人物的绰号,虽然廖廖数字,但对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是点睛之笔。说起黑旋风,我们的脑子里马上会浮现出那个皮面黑炭一般抡起板斧呼呼生风的莽汉来。说起豹子头林冲,我们马上会想起林冲的矫健威猛。说起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马上会感受到这两位英雄的迅捷勇武。


  4、绰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扬。比如及时雨这个绰号,表达了对宋江仗义疏财接济弱者行为的定性。玉麒麟这个绰号,表达了对卢俊义高贵俊美的喜爱。智多星,表达了对吴用智慧过人韬略无穷的欣赏。小李广这个绰号,表达了对花荣这个人勇健无比箭法超群的赞叹。


  虽然也有个别绰号并不是赞扬,而是让人感觉有些霸气恶气,如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但这符合起义队伍的实际。参加起义的有些人是流氓无产者,是被边缘化的人物,他们中的某些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霸气匪气,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即使如此,绰号的背后更多透出的还是对英雄人物勇猛身手的欣赏。


  看梁山将绰号,十有八九直接体现的是欣赏和赞扬,这也从一个特有的角度,说明对这部书的主观营造:他就是写的英雄,他就要歌颂这一群人物,他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表达了英雄气概的向往,他绝对不是把这些人当黑帮写。


  :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文章4:

  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文章5:盛志梅 ▏梁山好汉的绰号都是怎么来的?

  《水浒传》人物图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有绰号,有的还不止一个,象宋江就有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三个绰号。


  梁山好汉的这些绰号有的很好懂,如菜园子张青,就是因为张青曾种过菜,管过菜园子。


  但也有一些绰号是有来历的,甚至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就很难明白它的真正涵义。


  下面就来说说这些好汉们的绰号。


  《水浒传》〉人物绰号大多是按照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长或者职业、地位来起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说:


  以身体特征起的绰号,共有二十五个。象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花项虎龚旺,他们的绰号就是根据身上的花绣来的。


  《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写鲁智深吃了一桶酒,在亭子上坐着乘凉,“把皂直缀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


  第十七回鲁智深对杨志说道“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第二回“史太公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花绣,肩膊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花项虎龚旺也是因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颈上吞着虎头”才得了这么个诨名的。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阮小五胸前也刺着“青郁郁一个豹子”,燕青更是刺得一身好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一般。


  绘画 · 《水浒传》人物图(局部)


  所谓的“花绣”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文身,为什么这么多的梁山好汉喜欢文身呢?这是因为文身在古代是一种力和美的象征。


  古代世界各民族都发现有文身的风俗习惯,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更喜欢文身。


  宋元时期,社会上文身风俗盛行,人们把它当成是爱好武术,体现男子汉大丈夫雄风魄力的一种标志。


  学武的人往往要赤身露体地表演,以显示他们体魄的健美,为了增加美感,他们在身体上绣上龙虎豹狮等花纹,霍霍生风的武术动作加上遍体锦绣,会更加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花和尚等人的“花绣”正反映了梁山故事发生时的社会风俗,对花绣的欣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习惯。


  从身体特征上来起绰号的还有“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的林冲,又唤“小张飞”。


  因为《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就是“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九尺余。”在关汉卿的《西蜀梦》杂剧第四折,张飞唱道:“俺哥哥丹凤之具,兄弟虎豹头中他人机彀,死的来不如个虾蟹泥鳅”。即以张飞为“虎豹头”,可见林冲的绰号就是由张飞的豹头而来的。


  不熟悉《三国演义》和元代的水浒戏,就很难知道的这么清楚了。


  “一丈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电线杆”、“大洋马”,说一个人长得人高马大的意思,在《水浒传》中是扈三娘的绰号。


  但在第四十八回扈三娘第一次露面时,我们对她的印象是“雾鬓云鬟娇女将……天然美貌海棠花”,一点也没有“一丈”的意思。


  在六十三回扈三娘跟随宋江打北京城更是‘结束得十分标致:“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煊赫。眼留秋波,万种娇娆堪摘……”。


  这么一位漂亮的女将是怎么得了这么个绰号的呢,这要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来分析了。


  在南北宋之间,关西有一位女英雄绰号叫“一丈青”,是一个“中军统领”。她率军打仗时,总要在认旗上写着“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从此,“一丈青”的名声就在民间传开了,是用来形容女子勇敢、威武、善于战斗,有男子汉般的气概的。


  宋末元初的画家龚开曾作过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赞》,这本书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其中赞燕青的是“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在这里,“一丈青”又成了形容燕青英俊、潇洒的代名词。当写《水浒传》时,他就把这两个意思给捏合到一起,给既漂亮潇洒又勇敢、善于战斗的扈三娘起了这么个绰号,并且也让扈三娘学马夫人的样子,打仗的时候扯出一面大旗,上书“女将一丈青”,显得非常有气势。


  而同为梁山女头领的顾大嫂,就不能在打仗的时候扯上一面“女将母大虫”的大旗,因为她的绰号没有什么来历,只不过是一只母老虎罢了。


  戴敦邦绘 · 一丈青扈三娘


  火眼狻猊是邓飞的外号。因“为他双睛红赤,江湖上人都唤他做‘火眼狻猊’”。狻猊,就是狮子。传说火眼狻猊是狮子的一种,乃万兽之王。


  一头二身二尾八足,头象虎,耳朵和尾巴都象猪。跑得很快,力气也很大,以羊为食物。饿了的时候,嘴里会喷出火焰。火眼狻猊一旦出现,则人世间必定要起战争。


  给邓飞起了这么个绰号,是大有深意的,他利用传说中这种动物的象征意义来暗示梁山好汉们的搅乱乾坤是不可避免的。


  《水浒传》中按人的性格起的绰号也很多,象宋江做押司时经常好施钱财,帮助江湖好汉、贫困百姓,所以得了个“及时雨”的外号。


  吴用足智多谋,被称为“智多星”……这些都好懂,就不多说了。这里要说一下神行太保、毛头星、独火星、黑旋风的涵义。


  神行太保是戴宗的外号。《水浒传》第三十六回写道:“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元代民间是一些巫婆神汉们的自称。因为这些人在祭祀祈祷的时候,往往施展一些巫术,说是神附体了。


  后来就渐渐的通俗化了,人们把一些演杂技、耍把戏的人也称为太保,因为这些人的技巧变化多端,象有道术一般。戴宗能拴上甲马一日走八百里,是个很有道术的人,所以得了个“太保”的外号。


  毛头星、独火星都是封建迷信中的灾星。毛头星就是彗星,民间俗称扫帚星。传说只要这颗星一出现,远则三年,近则一年,必定在东北方向有刀兵出现,国家就不太平了。


  独火星也是一种灾星,民间传说的火神爷爷就是它。不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每年都要祭祀火星,祈祷平安。


  在《水浒传》中“性刚智勇身形”的孔明绰号毛头星,而“性急,好与人厮闹”的孔亮则被人“到处叫他做‘独火星’”。看来这弟兄两个都不是好惹的,真正是“难兄难弟”了。


  卡通人物 · 神行太保戴宗


  梁山上还有一位令大宋皇帝胆战心惊的“爷爷”——黑旋风李逵。李逵杀起人来的威风是谁也比不了的,抡起两把板斧,挨个砍去,哪个不怕!


  李逵的脾气也很急躁,一听说宋江强抢美女,不问青红皂白,气冲冲上山抡起大斧就要去砍宋江。看完《水浒传》的人也许会说“李逵真是个炮筒子脾气!”


  这句话还真把握住了黑旋风的性格特点,就是这个意思,才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的。


  在小说中,写道:“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这不活脱脱是个炮筒子吗?其实,“旋风”就是当时金国的一种大炮名。这种炮的威力很大,打起仗“矢石飞注如雨”。是金人用来对付它的敌人大辽的。


  因为辽国人特别迷信旋风,一见旋风来了,连忙闭上眼睛,用鞭子在空中打四十九下,口里念“神不刻”七声。金人把他们的大炮叫做“旋风”就是要借助旋风的神力,让敌人合眼受死。


  李逵取名黑旋风,当然与宋元民间传说的这种旋风炮的威力有关。柴进外号“小旋风”,也与这个传说有关。


  鼓上蚤时迁因为是个偷鸡摸狗的惯偷出身,飞檐走壁,身轻如燕,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他的绰号是由此得来的,说他身轻得就象鼓上的跳蚤。


  实际上,时迁的这个绰号并不是根据他的特长来起的,而是由他从事“职业”的特点命名的。


  “蚤”,非跳蚤之“蚤”,而是“鑿”的借字,读为“zao”, 是夜里戒严时击的鼓,“上 鑿”,就是上更,意思是开始夜戒了,这时各路巡捕都要注意捉拿盗贼。


  而时迁也正是在夜深人静的“上鑿”时出来活动,偷东盗西的,所以就用“鼓上鑿”作了他的别称,后来说得时间长了,发音不准,就失去了原来的意思,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鼓上蚤”了。


  卡通人物 · 黑旋风李逵


  梁山好汉的绰号的来历,小说中大多都有个交代,惟独玉麒麟卢俊义没有个解释,而且卢俊义一上山,就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比他功劳大的多了,为什么偏偏他的运气这么好?


  原来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卢俊义名叫李进义,是与杨志、孙立等十二制使一起押送花石纲的。十二人结为兄弟,发誓若有灾难,互相救援。


  后来杨志因卖刀杀人犯了罪,其他人在李进义的带领下,杀了防送杨志的军人,救出了杨志,一同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了。


  在《宣和遗事》里列出的宋江等三十六人,宋江不在其中,第一名是“智多星”吴加亮,第二名就是“玉麒麟”李进义。


  “玉麒麟”本是一种石头,《宣和石谱》就有“玉麒麟”,《华阳宫记》曾说“独踞洲中者曰玉麒麟”。可见,玉麒麟是中流砥柱了。


  这与李进义在太行山起义队伍中的领导地位是很相称的;另外,传说麒麟是百兽之首,借以比喻将帅之才。


  明代的官服分九品,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武官第一品的官服就是麒麟。李进义作为起义队伍的二把手,是起义将领的带头人,号为麒麟,当然是恰当的。


  由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太复杂,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小说起义倡导人的名单里,李进义不见了,他已经被“搬到”北京大名府做员外去了,而且改名换姓叫卢俊义。


  但因为民间太熟悉水浒故事了,大家都知道梁山上的二把手是玉麒麟,只能又把他从大名府“搬”上梁山,还让他做二把手。


  但这样以来,卢俊义无功受禄,他觉得不安,众好汉觉得不服气,读者也觉得不得劲。


  “玉麒麟”徒有其名,原来的威望已丧失殆尽了。


  《水浒传》绘画本


  文章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初中生名著导读》,徐中玉主编,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鲁智深绰号的由来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鲁智深绰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