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斋日能吃鸡蛋吗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文章1:汉传佛教素食制度始于梁武帝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黄强
这年头,有些人推崇素食,长期吃素。素斋有两种,一是普通饭店的素斋,如南京有绿柳居素菜馆,二是寺院素斋馆,如南京鸡鸣寺百味斋、栖霞寺千佛斋。其素斋各具特色。
【图1,南京鸡鸣寺(黄强摄)】
笔者出版有多本佛教方面的著作,也曾在佛学院执教,这里就说说寺院素食与三净肉的来历。
【图2,鸡鸣寺百味斋素菜】
素食制度实则是汉传佛教特有的禁食肉类的制度,比丘戒律中本无此规定。大小乘戒律规定僧人不准吃荤,只禁食气味浓烈、刺激的食物,如大葱、大蒜之类,并不禁止肉食。藏传佛教如蒙、藏族喇嘛都吃肉,中国傣族和南方国家僧人,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斥肉食。
【图3,玄奘负笈铜像(黄强摄)】
最初在印度,以及佛教刚传入中原时,僧人是可以食肉的,有所谓三净肉之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记述玄奘到达龟兹国,其时国王设宴招待玄奘。“明日,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而食有三净,法师不受,王深怪。法师:‘此渐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受余别食。”
【图4,黄强著《玄奘》,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佛教《十诵律》曰:“我听瞰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不能夺畜生命。”也就是说只要是没有看见的,没有听到的,不是专为自己杀食的这三种肉,僧人是允许吃的。食三净肉在小乘佛教中是允许的。
【图5,南京栖霞寺】
佛教传入中国,僧人通行小乘戒(特别是《十诵律》),允许吃肉。汉传佛教的僧人,食素始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期。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其中影响大的《大般涅槃经》、《楞伽经》,这几部佛经都主张禁止食一切肉,《大般涅槃经·四相品》说:“从今日开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图65,栖霞寺僧人过堂(黄强摄)】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重视戒律,他在即位第十八年亲到无碍殿受佛律,法名冠达。他敕令法超为全国佛教的主教僧正,还提出要撰写《出要律仪》,分发境内,通令执行。他在位时几次舍身寺庙,由大臣出钱赎回。梁武帝在位时,佛教盛行,寺院林立。
【图7,梁武帝】
梁武帝依据《大般涅槃经·四相品》等大乘经文,作《断酒肉文》,强调断禁肉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要求僧人断食肉食,并监督执行。梁武帝禁僧人肉食,与佛教的善恶果、生死轮回教义以至成佛论结合起来,说饮酒食肉将遭遇苦,“皆断佛种”。禁肉戒律的推行,改变了汉代以来僧徒可以食三净肉的习俗,对后世佛教徒的生活影响甚大。一直到现在,汉传佛教的寺院、僧人都是普遍实行,不准食肉,佛教信徒在斋日也都遵守戒律,严禁食肉。但是佛学专家任继愈先生在《中国佛教史》中则认为,梁武帝“提倡慈爱‘去杀’也可以用于缓和各种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当时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图8,百味斋素食】
由禁吃肉食,食素,扩大到举凡有生命的,可能杀生的食品、衣物都是禁止的。例如对鸡蛋的食用与禁食,各地寺院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广东等南方,比较宽松,可以食品,江苏基本不用,北方原则上不用。如何区别?有生命胚胎的草鸡蛋,如南京六合的活珠子(终止发育的鸡蛋胚胎)是不准食用的。工厂规模化生产的,不能孕育生命的洋鸡蛋,是可以食用的。因为无法辨别哪些鸡蛋是有胚胎的,哪些鸡蛋是无胚胎的,有的寺庙干脆不吃鸡蛋。
【图9,素食】
但是对于禁止肉食,佛典并无严格规定,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按照古印度的佛教,僧人乞食,广结善缘,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不允许挑食,也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按照台湾圣严法师的说法:“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衣钵着而杀,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我们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因此,南传佛教地区的国家乃至出家僧人,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不食素,但是不亲自杀生。
【图10,禅宗六祖惠能法师】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到弘忍传法后,离开黄梅五祖寺,被神秀一派追杀,隐藏于打猎人队伍之中,吃饭时,打猎人吃肉,他吃肉边菜,而避开菜边肉。不吃肉是为了坚守戒律,吃肉边菜是为了生存,保持生命。后来,惠能主持宝林寺,开创禅学南宗,禅宗从此绵绵不绝。试想如果当初惠能大师墨守成规,以戒律为重,不采取变通方法,食肉边菜,岂不是白白丢掉性命?那里会有后来的禅宗繁荣。这就是说,食素在特定情况下,也是可以变通的。
【图11,素斋】
说到僧人不能沾荤腥,读者会联想到酒肉之类,其实汉传佛教讲荤腥并不专指肉食。佛教中的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道的蔬菜,如大蒜、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熟食助淫。比丘戒律里也规定:吃了荤菜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不能干扰他人。所谓腥菜,指肉类,辣椒、胡椒、五香、八角、茴香、桂皮算是香料,调味品,不是荤菜,不在戒律限制范围。
【图12,素斋(素三文鱼)】
由僧人可以吃三净肉,到汉传佛教僧人禁食肉类,只准吃素,丛林戒律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梁武帝后,汉传佛教开始素食制度,然而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有感少林十三棍僧辅助打天下,敕令少林武僧可以喝酒、吃肉,属于一个特例,不过现代的少林僧人依然坚持素食制度。再如,过去僧人受戒需要烧戒疤,历代发生过不少僧人燃顶死亡的事件,建国初期,僧人依然要烧戒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明令禁止僧人受戒烧戒疤这种自残身体,革除了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陋习,因此,现代人出家受戒已经不再有这条戒律了。
【图13,素斋(素虾、素肉,都是形式、口味相似,都是素食)】
更多佛教知识,请读拙著《走进佛门》。
【图14,黄强著《走进佛门》,凤凰出版社出版】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十多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强著《古代军戎服饰》《古代服饰与时尚》,商务印书馆出版。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文章2:寺院素食与三净肉的来历
本文黄强
这年头,有些人推崇素食,长期吃素。素斋有两种,一是普通饭店的素斋,如南京有绿柳居素菜馆,二是寺院素斋馆,如南京鸡鸣寺百味斋、栖霞寺千佛斋。其素斋各具特色。
【图1,南京鸡鸣寺(黄强摄)】
笔者出版有多本佛教方面的著作,也曾在佛学院执教,这里就说说寺院素食与三净肉的来历。
【图2,鸡鸣寺百味斋素菜】
素食制度实则是汉传佛教特有的禁食肉类的制度,比丘戒律中本无此规定。大小乘戒律规定僧人不准吃荤,只禁食气味浓烈、刺激的食物,如大葱、大蒜之类,并不禁止肉食。藏传佛教如蒙、藏族喇嘛都吃肉,中国傣族和南方国家僧人,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斥肉食。
【图3,玄奘负笈铜像(黄强摄)】
最初在印度,以及佛教刚传入中原时,僧人是可以食肉的,有所谓三净肉之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记述玄奘到达龟兹国,其时国王设宴招待玄奘。“明日,王请过宫备陈供养,而食有三净,法师不受,王深怪。法师:‘此渐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受余别食。”
【图4,黄强著《玄奘》,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佛教《十诵律》曰:“我听瞰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不能夺畜生命。”也就是说只要是没有看见的,没有听到的,不是专为自己杀食的这三种肉,僧人是允许吃的。食三净肉在小乘佛教中是允许的。
【图5,南京栖霞寺】
佛教传入中国,僧人通行小乘戒(特别是《十诵律》),允许吃肉。汉传佛教的僧人,食素始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期。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其中影响大的《大般涅槃经》、《楞伽经》,这几部佛经都主张禁止食一切肉,《大般涅槃经·四相品》说:“从今日开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图65,栖霞寺僧人过堂(黄强摄)】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重视戒律,他在即位第十八年亲到无碍殿受佛律,法名冠达。他敕令法超为全国佛教的主教僧正,还提出要撰写《出要律仪》,分发境内,通令执行。他在位时几次舍身寺庙,由大臣出钱赎回。梁武帝在位时,佛教盛行,寺院林立。
【图7,梁武帝】
梁武帝依据《大般涅槃经·四相品》等大乘经文,作《断酒肉文》,强调断禁肉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要求僧人断食肉食,并监督执行。梁武帝禁僧人肉食,与佛教的善恶果、生死轮回教义以至成佛论结合起来,说饮酒食肉将遭遇苦,“皆断佛种”。禁肉戒律的推行,改变了汉代以来僧徒可以食三净肉的习俗,对后世佛教徒的生活影响甚大。一直到现在,汉传佛教的寺院、僧人都是普遍实行,不准食肉,佛教信徒在斋日也都遵守戒律,严禁食肉。但是佛学专家任继愈先生在《中国佛教史》中则认为,梁武帝“提倡慈爱‘去杀’也可以用于缓和各种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当时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图8,百味斋素食】
由禁吃肉食,食素,扩大到举凡有生命的,可能杀生的食品、衣物都是禁止的。例如对鸡蛋的食用与禁食,各地寺院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广东等南方,比较宽松,可以食品,江苏基本不用,北方原则上不用。如何区别?有生命胚胎的草鸡蛋,如南京六合的活珠子(终止发育的鸡蛋胚胎)是不准食用的。工厂规模化生产的,不能孕育生命的洋鸡蛋,是可以食用的。因为无法辨别哪些鸡蛋是有胚胎的,哪些鸡蛋是无胚胎的,有的寺庙干脆不吃鸡蛋。
【图9,素食】
但是对于禁止肉食,佛典并无严格规定,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按照古印度的佛教,僧人乞食,广结善缘,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不允许挑食,也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按照台湾圣严法师的说法:“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衣钵着而杀,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我们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因此,南传佛教地区的国家乃至出家僧人,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不食素,但是不亲自杀生。
【图10,禅宗六祖惠能法师】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到弘忍传法后,离开黄梅五祖寺,被神秀一派追杀,隐藏于打猎人队伍之中,吃饭时,打猎人吃肉,他吃肉边菜,而避开菜边肉。不吃肉是为了坚守戒律,吃肉边菜是为了生存,保持生命。后来,惠能主持宝林寺,开创禅学南宗,禅宗从此绵绵不绝。试想如果当初惠能大师墨守成规,以戒律为重,不采取变通方法,食肉边菜,岂不是白白丢掉性命?那里会有后来的禅宗繁荣。这就是说,食素在特定情况下,也是可以变通的。
【图11,素斋】
说到僧人不能沾荤腥,读者会联想到酒肉之类,其实汉传佛教讲荤腥并不专指肉食。佛教中的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道的蔬菜,如大蒜、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熟食助淫。比丘戒律里也规定:吃了荤菜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不能干扰他人。所谓腥菜,指肉类,辣椒、胡椒、五香、八角、茴香、桂皮算是香料,调味品,不是荤菜,不在戒律限制范围。
【图12,素斋(素三文鱼)】
由僧人可以吃三净肉,到汉传佛教僧人禁食肉类,只准吃素,丛林戒律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梁武帝后,汉传佛教开始素食制度,然而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有感少林十三棍僧辅助打天下,敕令少林武僧可以喝酒、吃肉,属于一个特例,不过现代的少林僧人依然坚持素食制度。再如,过去僧人受戒需要烧戒疤,历代发生过不少僧人燃顶死亡的事件,建国初期,僧人依然要烧戒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明令禁止僧人受戒烧戒疤这种自残身体,革除了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陋习,因此,现代人出家受戒已经不再有这条戒律了。
【图13,素斋(素虾、素肉,都是形式、口味相似,都是素食)】
更多佛教知识,请读拙著《走进佛门》。
【图14,黄强著《走进佛门》,凤凰出版社出版】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十多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强著《古代军戎服饰》《古代服饰与时尚》,商务印书馆出版。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文章3:不是迷信,大年初二,记得:1不吃、2不送、3不空,遵循老传统
“金蛇舞动迎新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间已经是大年初二了。今天是2025乙巳蛇年的第二天,也是老传统里回娘家的日子,被称为“归宁日”。出嫁的女子会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和娘家的兄弟姐妹们团聚,这个习俗背后是中国人对于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除了回娘家外,大年初二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吃开年饭: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在我国民间有吃斋的习俗,寓意“吃灾迎福”,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个斋日,因此人们通常会吃得素一些,到了大年初二,餐桌上又会变得丰盛一些,这桌饭被称为“开年饭”,象征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彩头。
祭财神:“正月初二,人家市肆,咸祭财神,或食混沌,谓之元宝。远近鞭炮之声,胜于除夕”,这段文字出自民俗古籍《京都风俗志》。我国民间会在这一天举办祭财神活动,摆上常见的“五大供”,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得到财神爷的眷顾,财源滚滚好运来。
吃面条:“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大年初一吃饺子,到了大年初二就要吃面条了。煮面条时,要选用细细长长的面条,并且不要刻意去夹断,有福气绵绵、好运不断的寓意,新的一年就跟碗中的面条一样顺顺利利。
俗话道“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正月的头几天,每一天都有相应的民俗讲究和忌讳,比如大年初二,老人们就常说“1不吃、2不送、3不空”,这和迷信无关,遵循老传统,为新年开个好头!
1不吃大年初二的第一个忌讳是不吃狗肉。在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女娲为大地之母,相传她在大年初二用泥巴捏出了狗,所以这一天被人们称为“犬日”。
狗不仅仅是动物里的一种,更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古时候人们会养狗看家、保护主人,因此狗在人们心中意义自然不一般。
在老传统看来,大年初二是“犬日”,在吃的方面尤其要忌讳吃狗肉,不然会有冒犯女娲之意。从情感角度出发,这也是人们敬畏生命、爱护小动物的表现。
2不送旧时候,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大年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要等到大年初二才能带着家人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相聚。
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和明代皇帝朱元璋有关,和他推崇的“先尽媳妇之责,再行子女之礼”思想有关。
回娘家时,按规定要送年礼,并且要给娘家的晚辈们发压岁钱红包。一般来说,人们会准备双数礼物,比如两样、四样、六样、八样等,象征好事成双,和和美美,切不可送单数礼,以免引来娘家人反感。
3不空在我们这有个习俗,大年初二回娘家,娘家人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款待,一般要在中午12点前到娘家,吃过午饭后还要一起聊天玩耍,然后要在天黑之前回去,很少会在娘家过夜,除非距离比较远,不方便当日来回。
这里有个忌讳,回娘家会带上一些礼物,娘家人不能全部收下,而是要从中取出一小部分,让女儿再带回去,不能让女儿空手从娘家回去。我有问过长辈这个风俗的由来,据老一辈说,这代表有来有往,情谊不断。对此,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在过年的仪式感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风俗背后都寄托着人们最真诚的情感,希望日子顺遂,家人安康,值得我们尊重。大年初二,记得:1不吃、2不送、3不空,祝您蛇年大吉,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文章4:三月初一传统美食
农历三月初一在中国传统中并非全国性的重大节日,但不同地区或民间习俗中会有一些特定的饮食习俗,以下是一些可能与这一天相关的传统美食及背景。
·一、清明前后的时令食物。三月初一通常接近清明节,许多地区会提前准备清明相关美食。青团艾糍用艾草汁或鼠蛆草混合糯米制成,包入豆沙、芝麻等馅料,是江南地区的经典时令小吃。馓子、油炸面食,北方部分地区在寒食节期间食用,寓意纪念介子推。清明果,福建、浙江等地用野菜制作的咸甜果品。
·二、地域性习俗。北方三月三预备食物,部分地区将三月初一视为三月三的筹备期,会提前制作荠菜煮鸡蛋、花馍等。春饼、润饼,华北、闽南等地有咬春习俗,用薄饼卷时令蔬菜,祈求健康。
·三、宗教或祭祀相关素斋。若恰逢佛教斋日或地方庙会,信徒可能食素,如豆腐、香菇等清淡菜肴。糯米糕部分南方地区用于祭祖,象征团圆丰收。
·四、应季养生饮食。此时春回大地,民间讲究尝鲜,野菜、香椿、荠菜、马兰头等凉拌或入馅,寓意祛湿解毒。春笋将这一代常以油焖笋、腌肚鲜等菜肴迎接春季。现代生活中许多人也会借此机会品尝春季时令食材,感受自然节律。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文章5:吃素吃斋是一回事吗? “吃素” 八问,全答对的没几个
01
问:学佛者是需要日日吃素还是在特定的日子吃素?爱人需要陪同吃素吗?
答:在家信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来选择吃素的日期,能日日吃素最好,做不到,在六斋日、十斋日,或者初一、十五等这些特定的日子也可以,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爱人愿意陪你一起吃素,是最好的,如果不情愿,也不要勉强,不要因为吃素的问题让家庭产生矛盾。
02
问:很想吃长素,但是身体不好,可不可以只初一、十五吃素?
答:当然可以,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等以后身体养好了,家人也不反对了再吃长素。
03
问:佛教徒吃素是否也是一种感恩方式,感恩什么?
答:吃素即“不食荤腥,不食众生肉”,有感恩的内涵,但其目的不仅仅是感恩,而是为了长养悲心,作为导向解脱和觉悟的途径。
慈悲心的养成,第一个是不杀生,第二个是救生,第三个就是要吃素。
04
问:想要吃素,但家里要请客,准备的全是肉菜,怎么办?
答:可以吃肉边菜,或者准备一些素菜,素菜请客也是很适合的,根据自己情况就好。最重要是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以及善巧的智慧。
05
问:小孩生长发育可以吃素吗?
答:可以吃素,但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充足。
06
问:吃鸡蛋算不算杀生?
至于蛋类,应该是属于腥类,因为它可以孵成为雏,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素清净的人,最好不吃。
虽然现在养鸡场所产的鸡蛋,是无性的,在消费市场所买到的都是属于无生命的;但它很显然地并非植物,若从杀生的立场,吃无性卵,不算犯戒,也无损于慈悲,若以素食的习惯而言,便应当避免了。
07
问: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答:佛法讲不杀生,主要讲的是对有情众生,也就是那些有思想的、有我执的众生,这些众生被杀害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嗔心,因果业力也会很强。
相对的那些无情的众生,也就是植物一类的,是没有情识活动的。
但在原始佛教中佛却说过,出家人也是不可以伤害花草树木的,一切花草树木本无命体,属于无情众生,为什么也不可以伤害呢,因为一切花草树木被称为“鬼神村”,意思就是说,所有的非人和鬼神都是依附于花草树木的,那么花草树木就是他们的家,如果你破坏了他们的家,也是有违慈悲之心的。
在原始佛教中,出家人都是托钵乞食,也不用种地,也不需要修建寺院,所以不存在挖地除草。
由于地理环境等种种因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重大改革,僧人可以修建寺院了,也可以耕地了,和世俗人不同的是此为农禅并重,意义不一样。
佛制不杀生戒,目的是为了对治修行人的烦恼,长养慈悲心。
08
问: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答:在佛教中,吃素指不吃荤腥。一般“荤”是指五荤,大蒜、葱、荞头(小蒜)、韭菜、兴渠。“腥”,就是指各种肉类。
吃斋则是过午不食,指正午过后到第二天日出之前不吃任何食物,包括有颜色的饮料水。
两者不能等同,吃素的人不一定吃斋,吃斋的人在当天是吃全素,如受持八关斋戒的人。
?
十斋日能吃鸡蛋吗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十斋日能吃鸡蛋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