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文章1:每天一个成语故事——箪食壶浆

  箪食壶浆 【dān shí hú jiāng】


  原义是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在句子中可充当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成语出处

  战国·孟轲、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13年,燕王哙退位让贤,把燕国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子被、太子平等不服,发动叛乱,想要杀掉子之。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齐国军队趁着这一有利时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


  齐宣王非常得意,想借这个机会完全吞并燕国,于是他去请教孟子:“有人劝说寡人不要占领燕国,但也有人劝说寡人占领燕国。齐国是万乘之国,燕国也是万乘之国,如今我们以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仅仅五十天我们攻占了燕国,人力绝不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这恐怕是天意吧,看来,天意要让我们占领燕国,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灾祸惩罚我们。所以寡人很想就此彻底占领燕国,先生认为怎么样啊?”


  孟子听后答道:“大王是否占领燕国,要由民心向背决定。如果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那就可以占领燕国。古人之中也曾有人这样做过,武王灭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却不欢迎我们,那就不能占领燕国。古人之中也曾有人这样做过,文王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不攻灭商朝,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大王以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而燕国老百姓用竹箪盛着饭,用壶装着水,夹道欢迎大王军队的到来,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水深火热的艰难生活罢了。如果大王占领燕国之后,使得水势更深,火势更热,那么燕国百姓就会再次逃避这种艰难的生活,他们将会渴盼其他救兵的到来,所以即使大王占领了燕国,也是不会长久的。”


成语寓意

  孟子把是否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作为占领燕国的衡量标准,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政权的生存之基。正所谓“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必失天下。”一个国家倘若是人心所向,即便是发生外敌入侵,也会牢不可破。反之,统治暴虑,人心涣散,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甚至出现百姓揭竿而起的局面,这样的国家政权就好比是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鸟巢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文章2: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龙首柄提梁铜壶

  :【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龙首柄提梁铜壶


  兴义万屯出土的这件龙首柄提梁铜壶,造型优美。万屯汉墓群的年代为东汉和帝至灵帝期间,此铜壶作为随葬品出土,反映了当时的丧葬文化和礼仪制度。同时,它也是研究东汉时期兴义地区青铜冶炼、铸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


  铜壶是古代容酒或水的器皿。《诗·大雅·韩奕》有云:“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有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贯耳形和蒜头形等。


  你喜欢的早安文物,都在这里↓


  摄影:王珺璐


  编辑:曾璐 | 责编:孔薇 | 编审:李铁流转载请注明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文章3:再次品读成语“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不得不服古人智慧

   战国时,齐国趁燕国内乱将其打得大败,齐宣王想吞并燕国,但又拿不定主意,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回答,如果吞并它而燕国人民高兴,就吞并它,武王灭商即是如此。吞并它而燕国人民不高兴,就不要吞并它,文王伐商即是如此。一个大国攻打另外一个大国,老百姓如果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即携着饭筐和酒壶来迎接您的军队,难道有什么别的用意吗?不过是想逃避那种水深火热的处境啊!如果吞并燕国后,老百姓的灾难并未减轻,那他们只好远避(”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远而已矣“)。


   俄乌冲突发展到今天,双方僵持不下,世界各大国纷纷卷入,一场局部冲突越演越烈,难以收场,如果出兵前俄罗斯的智库中有人读过以上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并予以体会的话,一定会慎之又慎地劝谏决策者。


   现在在乌克兰不仅没有喜迎王师的盛景,而且遇到顽强抵抗,俄军牺牲巨大,2000多年前我们先辈已看穿事物本质,不得不服中国古老的政治智慧。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文章4:成语故事180:箪食壶浆丨齐国趁乱攻打燕国,燕国军民夹道欢迎

  箪食壶浆(dān shí hú jiāng),原意是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收到热烈欢迎的情景。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民以为将拯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伐交频频,燕国与齐国作为邻国,亦时常爆发摩擦,野心勃勃的齐宣王,更是试图趁着燕国内乱,一举吞并燕国。


  燕易王四年(前316年),崇信儒家禅让学说,又因年老不愿理政的燕王哙,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将国君之位禅让给了国相子之,自己反而北面称臣,出居别宫。为了让子之巩固权力,他更是将三百石以上官印全部收回,以便子之重新任命各级官员。


  子之即位以后任人唯亲,苏代、鹿毛寿皆位列上卿,这让将军市被等旧贵族心中颇为不忿,而太子姬平对于父亲的禅位更是大为不满,燕国内部暗流涌动。


  燕易王七年(前314年),执掌朝政三年的子之,搞得燕国混乱不堪,百姓人心惶惶,太子姬平和将军市被遂密谋,准备起兵攻打子之。


  齐宣王得知消息,则打算借机促成燕国内乱,为齐国出兵制造机会,为此他派使者对太子姬平说,“寡人听说太子要主持正义,整饬君臣之义,明确父子之位。我齐国虽然不大,但也愿意听从太子你的号令。”


  太子姬平遂聚集兵士,以市被为将率兵攻打子之,市被围攻王宫良久,却始终无法攻破。子之则以太子姬平谋反为由,号召全国官民和军队平叛勤王。


  市被迟迟无法攻破王宫,又见各地军队、百姓纷纷起兵勤王,心生恐惧之下,竟然也临阵倒戈,跟随百姓们反攻太子姬平。一场激战之后,将军市被兵败被擒,姬平将其斩杀示众,而太子姬平也随后被平叛大军击败,被迫化妆成百姓逃往无终山,其庶弟公子姬职则流亡韩国。


  燕国内乱持续数月,混战之中军民伤亡数万人,燕国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得知消息,立即以“讨伐子之、匡扶正义”为名,命令匡章率兵攻打燕国。


  燕国臣民认为燕国内乱,皆因子之篡位引发,因此对于齐国军队不仅不抵抗,反而城门大开夹道欢迎,以致齐军用时不到五十天,便攻克了燕国都城,最终燕王哙自尽而死,子之则被押解到齐国处以醢刑(即剁成肉酱),太子姬平亦死于乱军。


  与此同时,中山国也趁机攻占燕国城池数十座,以致燕国差点亡国。


  时孟子恰在齐国,齐宣王得知前线取胜,有意趁机吞并燕国,于是请教孟子说,“有人劝说寡人不要占领燕国,也有人劝说寡人占领燕国。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不到五十天便取胜,非人力所能及,这恐怕是天意吧。若是不占领燕国,恐怕上天要降下灾祸,若是要占领燕国,先生认为应该怎么做?”


  孟子虽然也支持出兵燕国,但他认为应该是替燕国保国安民,而非掠夺财富土地,闻言便说道,“若是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那么便可取之,古人之中曾有人如此做过,武王灭商便是如此。反之,若是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不悦,那么便不可取之,古人之中也有人这么做过,文王已得天下三分之二,却不攻灭商朝便是如此。


  如今大王以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而燕国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大王的军队,并非其他什么原因,只是想尽快结束此前水深火热的生活罢了。如果大王占领燕国之后,使得水更深、火更热,那么即使占领燕国,也必然不会长久。”


  正如孟子所料,齐军虽然攻破燕国,但因齐军军纪败坏,在燕国纵兵劫掠,又拆毁宗庙,迁其重器,导致燕国臣民十分不满,最终引发燕人叛乱。


  与此同时,齐国公然吞并他国的做法, 也引发了其他诸侯国的谴责,赵武灵王更是准备联合楚魏“伐齐存燕”,并派大臣乐池护送公子姬职从韩国返回燕国。面对重重压力,齐宣王被迫从燕国撤军,公子姬职随之即位,是为燕昭王。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文章5:成语故事之旅 | 水深火热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水深火热。 典故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战国时,燕国爆发内战,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进攻燕国。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力抵抗齐军,出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面,有些地方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了燕国国都。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无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这时又有不少燕人纷纷起来反抗。这时,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问道:“有人劝我吞并燕国,有人劝我不要这么做。我认为,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这是天意)。如果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老天的惩罚。那么,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而很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也有先例,周文王便是。”这是指周武王的父亲文王,当初虽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认为商王朝还没有丧尽人心,仍臣服于商朝,不急于灭掉它。孟子举了这两个例子后指出:“当初齐军攻入燕国,燕人送饭递水表示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而今如果齐国吞并燕国,让他们过得更加痛苦,那他们必然会转而寻求其他出路啊!”齐宣王对孟子的这番忠告并不重视,一心要吞并燕国,结果不但引起燕国百姓的反抗,其他国家也纷纷表示要救助燕国,进攻齐国。齐宣王无奈,被迫从燕国撤军。 释义 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发稿:烦烦


  审稿:吕佳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推荐搜索词:

  

  1.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什么意思

  

  2.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读音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本文标题:箪食壶浆以迎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