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文章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七月的流行色,一定是中国红。


  7月1日上午9时许,熟悉的旋律在最高人民法院五层大法庭响起。


  “《我和我的祖国》!”坐在第一排的老同志们脱口而出。


  他们是光荣在党的老党员,党龄均已长达50年。为他们颁奖,是最高人民法院“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的第一项议程。


  伴随着激昂澎湃的旋律,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为老党员张爱群、景建勇、刘新魁、徐万田、杨润时、李辉、王继平、孙际泉、邢军、刘德权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每位老党员亲切交流、合影留念。


  

  张军院长为光荣在党满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张军院长1974年入党,今年也已光荣在党50年。院机关新转正的年轻党员丁一走上台,为张军院长佩戴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天我们迎来了党103岁生日的伟大时刻,又是我们在党50周年纪念日,在这隆重的庆祝活动中,再次重温了入党誓言,让我倍感荣耀和自豪,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我们今天佩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感到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为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党对我们的忠诚和付出没有忘记。心情十分激动。”


  活动结束后,亲临现场的老党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含热泪表达着他们激动的心情。


  103载风雨兼程,103载沧桑巨变,人民司法事业与党的脚步紧紧相依。


  今天亲临现场的老党员,有些在法院工作30余年,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审判员,一路成长攀登。他们始终保持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逐步提高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回顾入党五十年来个人的历程,我从一个插队知青,到工人,到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在各地、各单位的党组织,特别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织的关怀、教育下,在许多老领导、老同志的帮助、指点下一点点成长起来。”老党员刘德权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十分感慨。


  “我1979年进入最高法院,一直从事刑事审判监督工作。亲历了我国法律体系从初建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尤其是根据司法实践需要,多次修订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刑事法官司法办案提供了更科学、更严谨的依据。”老党员李辉激动地说:“法治建设日新月异,我们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整个法官队伍变化很大,过去专业化程度不高,现在以硕士、博士为主。过去专门的审判场所很缺乏,时常就在操场上、工厂里判案子,现在有专门的审判法庭,彰显法律威严。”老党员孙际泉曾在基层法院工作,后来到了最高法院,亲历了时代的变迁、法治的进步。


  50年初心如磐,50年信仰坚定,老党员们退休不褪色,对党忠诚、依法办事始终如一。


  “有亲戚朋友找我,我依然要依法办事,不干扰案件,这是我们老党员、老法官对法治建设应该作的贡献,应该坚守的底线。”


  “我们经常关注审判工作和发展情况,和年轻法官们交流的时候,我总对他们说,既然从事审判工作,就要依法办事,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要守得住底线。”


  “退休了还有许多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地方。什么时候都要严格依法行事,开车要守规矩,甚至带孙辈也要注意依法带娃……”


  老党员张爱群、孙际泉,以及因病未能亲临现场的老党员朱滨用他们的言行诠释退休不褪色的坚守和忠诚。


  “张军院长及十余位前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聆听他们的教诲,学习他们的精神,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青年党员丁一表示他将以老党员们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在所从事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及国际商事法庭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


  薪火相传百年路,法治中国建设的征程上,一代代法院人接续奋斗、薪火相传,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在本次大会的表彰环节,73名党员、23名党务工和9个基层党组织分别被授予“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共产党员”“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党务工”“最高人民法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老党员们向年轻人表达着他们的衷心希望:进一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强化恪尽职守,勇于创先争优,为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年轻的法官,司法事业的未来已交到你们手里,加油吧!


  离别时刻,老党员们抚摸着办公楼前那棵古老的皂角树,它依旧枝繁叶茂;回望“最高人民法院”的巨幅牌匾,它沧桑厚重,毫无褪色。


  返程路上,回响在他们耳边的,还是那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


  :人民法院


  记者:王丽丽


  编辑:杨书培 张悦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文章2: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他们是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生命定格在青春年华


  许多人甚至没留下一张清晰的照片


  我们运用手工修复和深度学习技术


  让斑驳的老照片清晰明亮


  让模糊的面容生动起来


  由此走进先烈们跳动的青春


  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国家富强 人民安康


  信仰不灭 青春永恒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李大钊


  1927年牺牲,时年38岁


  他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百年后,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范鸿劼


  1927年与李大钊共赴刑场,年仅30岁


  他说:“你们不是要抓共产党,要杀共产党员吗?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宣传部长范鸿劼!”


  百年后,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张太雷


  1927年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年仅29岁


  他说:“我们须给青年学生明白我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是什么,使不致无所适从。”


  百年后,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赵世炎


  1927年在上海英勇就义,年仅26岁


  他说:“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最后必将取得胜利!”


  百年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邓恩铭


  1931年在济南英勇就义,年仅30岁


  他说:“中国的社会一定是要改造的,但是我们去改造非脚踏实地从事不可。”


  百年后,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上可九天揽月,下可入海寻蛟,一系列国之重器让世界惊叹。


  邓中夏


  1933年在南京英勇就义,时年39岁


  他说:“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


  百年后,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赵子俊


  1926年在南昌牺牲,时年37岁


  他说:“学习军事学,并受革命军纪之训练,将来为党的主义奋斗!”


  百年后,我们党从最初的58名党员,发展成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李启汉


  1927年在广州被反动派杀害,年仅29岁


  他说:“努力吧,我们在此潮信当中,我们须凭自己的能力,一刻不能放过,一天不能放过,道路不远了。”


  百年后,我们大步走在中国道路上,奔向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何孟雄(夫)


  1931年在上海英勇就义,时年33岁


  缪伯英(妻)


  1929年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年仅30岁


  他说:“一个革命战士,要像暴风雨中的海燕,经得起斗争的考验。”


  她说:“顺着人类进化的趋势,大家努力,向光明的路上走。”


  百年后,我们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所有高清修复的照片


  都会精致装裱


  赠与先烈后人


  和故居纪念馆


  百年风云翻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点击图片进入H5


  为先烈拍张笑脸照


  ▼


  出品:长江日可视化实验室


  统筹:谌达军 张凡


  首席创意官:贾代腾飞


  视觉督导:李春 万心言 查锴


  H5制作:陈昌 张颖 胡欣 张莉 王语哲


  设计:朱佳琪


  文字整理:陈智


  校对:胡蝶 毛欣


  【编辑:丁翾】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文章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解放军 :刘立根


  4年前,我在空降兵某师任政委。那年11月,我带机关的同志专程到南京看望我们师首任师长兼政委向守志。老将军热情接待我们,并深情为我们讲述老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勉励我们传承老部队的光荣传统,再创辉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向老,他不顾96岁高龄,正在研读党的十八大告。他在讲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时那种坚定、自豪的神情至今记忆犹新。以后每次见面,向老或讲他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或讲他向组织写思想汇的体会,或为我们伟大的党点赞,其情其景犹在眼前。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支撑向老从红军长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走到今天,是什么给他带来健康幸福的晚年?


  百岁高龄的向老,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将。他16岁参加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先后担任过旅长、师长、军长、导弹学院院长、南京军区司令员等重要领导职务,是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去年,向老已99岁高龄,听说我们来访,他早早就在客厅等待。一见面,他便起身相迎,热情地打招呼。客厅不大,陈设简单质朴,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籍和他的书法习作,窗棂中间贴着毛主席像。他虽已满头银发,但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言谈中抚今追昔,透露着慈祥与豁达。我问老前辈健康长寿的秘诀。老将军淡然笑答:信仰和胸怀。


  老将军说,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高原寒,炊断粮,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了,举目四处望,荒原漫无边。正是心中有信仰,所以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草充饥志越坚。他接着说,抗美援朝,我们为什么能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与对手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一口气把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上甘岭战役这一经典战例告诉我们,原因就是“气多”,“气”就是意志,就是信仰。


  是啊,老将军从没有放弃信仰。文化大革命中,他蒙冤被下放到河南农场养猪、种菜、挑粪,但心中坚信一点:乌云遮不住太阳,总有云开日出的一天。1974年11月,当叶剑英同志代表军委告诉向老,准备给他恢复工作时,向老考虑到自己8年没有参加军队工作,提出当个副职协助主官做好工作。在这种事关个人地位荣誉的关键时候,他更看重的是事业和责任。前些年,体检时发现他肺部有阴影,大家都很着急,他却淡淡地说,战争年代的领导都走了,战友大都不在了,部属也走了很多,我现在是“超期服役”了。死没什么可怕的,打仗时我们叫“光荣”了,哈哈……


  向老说过,“只有退休的将军,没有退休的共产党员。”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担任南京市慈善协会顾问后,多次组织为灾区群众、生活困难老战士捐款捐物。担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德育顾问,经常给学生写信,讲授革命传统。他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坚持看书看,上网浏览新闻,不时与身边工作人员交流思想。每年他都会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谈他研读党的创新理论的感受,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心。


  因工作关系,我今年不能到南京看望老首长,遂打电话给南京服务处的同志,了解向老的身体状况,并请他们代向老将军问好。得知老将军心境怡然、身体健康,心里特别高兴,联想近年来几次拜访老首长一幕幕情景,耳边仿佛响起那经典的歌声,“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永远挺立在山巅……”


  (系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文章4: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文章5: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在新闻直播中,网友纷纷为平均年龄已达53岁的3名航天员点赞,“年轻”“帅气”等留言不断刷屏。这也让我们想起聂海胜出征时的誓言:“如今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的生动体现。回望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心态常青、活力常青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品质。红军长征时期,57岁的徐特立,“拽着马尾巴”坚持跟随队伍爬雪山过草地;杨善洲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人们赞扬他是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一生奉献给核潜艇事业的黄旭华,年过花甲仍坚持亲自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留下了“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豪迈诗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一位位共产党人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永远年轻”的深刻印象?就在于他们在拼搏中投入了情感的力量,在奋斗里保持着激情的状态,由此激荡起源源不断的干劲,蓄积了舍我其谁的豪情。 青春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年轻心态。年龄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心态上的年轻却能够永远保持。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但心态决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气,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永葆青春状态,才能始终拼搏奋斗。那些在关键时候顶得上、靠得住的干部,必然是心态阳光、敢于担当的干部。那些不计毁誉、坚持改革的干部,也定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干部。年轻心态犹如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斗志丧失,方堕暮年。革命前辈年岁已大,但始终坚持在党为党,斗志满满、朝气蓬勃,长期为党的事业作贡献。反观个别官兵,明明青春年少,却显得暮气沉沉,在学习上吃老本,工作上走老路,不思进取、蹉跎岁月。如此“身手未显志先衰”的状态,怎能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今天,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军正聚焦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走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的第一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朝气蓬勃的状态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趁青春,勇敢地挺身奋斗,百折不挠地执着奋斗,锲而不舍地埋头奋斗,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哪怕到了耄耋之年,也会因为之前的奋斗、仍然坚持的奋斗,而自豪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邓小平同志历经“三起三落”,73岁高龄却没有一丝迟暮之气,以锐意进取的眼光开创和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来。1988年,基辛格在面对84岁的邓小平时感慨,我知道你是中国年龄最大的政治家,但我不知道中国还有谁比你更年轻。行大道,常维新,是共产党人一贯的追求;永葆干事创业的激情,永不停歇奋斗和奉献的脚步,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姿态。心不老,事业才会像那松柏一样冬夏常青。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推荐搜索词:

  

  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词

  

  2.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电视剧

  

  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曲原唱

  

本文标题: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