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文章1:中国面积最大的十个州市排名,个个大到超乎想象,你知道哪几个?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其中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面积4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三大的国家。在这广阔的领土中,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地级市。你知道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有哪些吗?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面积最大的十个市,一起来看下吧。


第十名 和田

  和田地区隶属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州相接,西部与喀什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57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是中国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和田历史悠久,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和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特殊、物产丰富。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和瓜果之乡。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以盛产老三宝艾德莱斯丝绸、手工羊毛地毯、和田玉和新三宝维吾尔医药、大芸、阿胶而闻名。


第九名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为邻,北和西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西南部与蒙古国交界。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呼伦贝尔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总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8个国家级一类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呼伦贝尔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始且古老的自然风貌,以及中俄、中蒙边境异域风情,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中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


第八名 玉树

  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辖自治州,藏语意为遗址,是青海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西藏相邻,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


  玉树东西长738公里,南北宽406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玉树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佛教寺院,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州有供旅游观光的景点40余处,这里有规模盛大的玉树赛马节。


第七名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所辖,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处呼包银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东与巴彦淖尔、乌海、鄂尔多斯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4.6公里,东西长831公里,南北宽598公里,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总面积的22.8%。


  阿拉善奇异的大漠风光、秀美的贺兰山、神秘的西夏古韵、雄浑的戈壁奇观、古老的居延文化、豪放的蒙古风情、悠远的丝绸文明,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七道桥胡杨林、梭梭林保护区等集中了自然景观的精华;还有闻名世界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境内的东风航天城威名远扬,神舟1号、2号、3号飞船均在此成功发射。


第六名 海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属青海省辖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因居青海湖以西故名海西,海西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 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45%。


  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著名的旅游景点有茶卡盐湖、可鲁克湖湿地、阿拉尔草原、昆仑山地质公园、察尔汗盐湖、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格尔木昆仑旅游区等。


第五名 阿里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辖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土地面积33.7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全区山脉纵横,雪峰林立,北部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中部冈底斯山脉斜贯全境;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绵亘于中印、中尼边境。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通外道路山口近60条,形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四名 伊犁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地处中国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内邻克拉玛依、阿克苏、巴州、昌吉和石河子,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


  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远在汉代,伊犁就载入汉书,清代正式定名伊犁。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这里有着著名的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有草原明珠赛里木湖,有伊犁第一景之称的果子沟等。


第三名 那曲

  那曲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东西长约1156千米,南北宽约760千米,东连昌都,西接阿里,南与拉萨、林芝为邻,北同新疆及青海接壤,山地连续分布,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占西藏面积的三分之一,那曲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那曲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面积6.32亿亩。天然饮用水资源、清洁能源、藏医药、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景点有古象雄遗址、羊卓雍措、冈仁波齐峰、雅砻风景区等。那曲融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藏北沟通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第二名 巴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中国新疆下辖自治州,位于新疆东南部,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相连。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为800余公里,面积达47.1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省面积之和。


  巴州地貌分属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地貌区,境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全国三大气田之一的塔里木天然气田,还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第一名 三沙市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是中国领土最南端、总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是中国海南省下辖地级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距今7000年前,居住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凭借船只在南海获取生存资源。3000年前的中国渔民最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先秦时期南海诸岛已属中原王朝,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朝代更替,南海诸岛始终纳入中华之版图。


  1959年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由海南管辖,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三沙市,辖区包括260多个岛礁,东西900公里,南北1800公里,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海岛景观及丰富的渔业、矿产、能源等资源。三沙市作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和权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提升了海南省的战略地位。


  以上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十个市,这些地方你都听说过吗,你都去过哪几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吧。


  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文章2:20个人口最多的普通地级市:三城超千万,苏州临沂居前二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普通地级市人口规模有何特点?这10年来人口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常住人口前十名的普通地级市分别是苏州、临沂、东莞、南阳、温州、佛山、邯郸、潍坊、保定和徐州。其中,苏州、临沂和东莞三城超过了1000万大关。周口、赣州、菏泽、泉州、济宁、阜阳、商丘、南通、唐山和无锡居第11至20位。从这20个城市的人均GDP来看,无锡、苏州、南通位居前三。


  三城超千万


  数据显示,在普通地级市中,共有3个城市人口超过了千万大关,分别是苏州、临沂和东莞。其中,苏州十年增长228.8万人,总量达到1274.8万人,十年增幅达到21.8%,跃居各大普通地级市首位。


  2020年苏州GDP为20170.5亿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六。在6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中,苏州是唯一的普通地级市。2020年苏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数、认定数、净增数和有效数创历史新高,当年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772家,逼近1万家,继续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产业升级加快,也使得苏州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这些人才收入水平较高,往往在苏州落户置业,家人小孩都在身边,这样一来人口增加幅度更大。


  苏州之后,临沂市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101.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达10.85%,人口总量继续位居山东第一。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临沂市常住人口增加了97.9万人,占全省比重提高了0.37个百分点。


  临沂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分布在下辖的县域。不过,近几年,临沂中心城区也在做大做强。临沂市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人口区域分布看,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区流动,市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2020年市辖区常住人口达365.2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06.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33.14%,比201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0年,东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


  在东莞晋级的同时,河南的人口大市南阳常住人口减少了54.99万人,下降至971.31万人,退出了千万人口大市行列。数据显示,2010年时,南阳以1026万人口数量排在河南省内第一,到2020年七普数据发布,省会郑州市人口达到1260万人,超过南阳跃居第一,南阳降至河南第二。


  作为人口大市,南阳下辖县数量多,其中更不乏唐河和邓州(县级市)这样的百万人口大县。不过,中心城区不突出,产业集聚度不够,不少人口往省会郑州和沿海地区转移。


  佛山苏州东莞增长多


  处于900万人口梯队的共有8个普通地级市,包括南阳、温州、佛山、邯郸、潍坊、保定、徐州和周口;赣州、菏泽、泉州、济宁和阜阳5个城市处于800万人口梯队;此外,商丘、南通、唐山和无锡均超过了700万。


  从区域分布看,20个城市中,位于沿海地区的共有15个,中部地区有5个。分省份来看,江苏和山东最多,各有4个。江苏的4个地市分别是苏州、徐州、南通和无锡,山东的4个城市分别是临沂、潍坊、菏泽和济宁。这两个省份作为经济大省,人口较多。同时由于区域内平原多,人口分布相对均衡,人口大市也比较多。


  苏鲁之外,河北、河南各有3个城市进入普通地级市人口20强行列。其中,河北是邯郸、保定和唐山3个城市;河南是南阳、周口和商丘3个城市。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有东莞和佛山2市进入普通地级市人口前20名。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各有1个,分别是温州、泉州、赣州和阜阳。


  从大的区域分布看,黄淮海平原和长三角最为集中。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好,耕地单位产出很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比较多。所以这一地区人口大市特别多。


  从这20个城市近十年来的人口变化看,除了南阳,其余19个城市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共有4个城市增量超过了100万人,分别是佛山、苏州、东莞和无锡。前三个城市的增量都超过了220万人:佛山以230.46万的增量位居普通地级市第一;苏州和东莞以微弱的差距位居增量榜第二、第三。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三个城市不仅自身制造业十分发达,而且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靠近一线城市。近年来一线城市的资金、技术、产业等外溢到周边城市,毗邻一线城市的制造业大市受益很大。苏州、东莞和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也不断加快。


  以东莞为例,从区域分布看,位居东莞南部的临深板块增长非常快。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由于深圳面积较小,功能外溢多。过去,东莞环深圳一带比较兴旺,产业发达、人口多,深圳人过来居住多。近几年,在华为带动下,松山湖产业园崛起,带动周边区域人口大增。


  相比之下,部分人口大市增长较少。除南阳之外,周口、唐山、邯郸、保定、济宁的人口增长都少于30万人。


  以七普人口数据计算各地的人均GDP(由于七普数据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数据,与2020年平均人口数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这里推算出来的人均GDP数据,会与最终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20个城市中,无锡、苏州、南通、泉州和佛山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有6个城市人均GDP低于4万元,阜阳人均GDP仅有3.4万元,周口只有3.6万元,商丘为3.74万元。


  丁长发说,沿海的泉州、温州等地虽然中心城区仍有待做大做强,但也不差,而且由于下辖的县域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十分突出,因此集聚的人口多。而像阜阳、周口、南阳等地,不仅中心城区不够突出,下辖县域以农业为主,县域经济较为落后,大量人口流向了省会和沿海地区。


  丁长发认为,黄淮海平原的这些人口大市,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十分突出,未来应该大力改善软硬件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错位发展,加速当地的工业和城镇化进程。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第一财经


  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文章3:20个人口最多的普通地级市:三城超千万,苏州临沂居前二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普通地级市人口规模有何特点?这10年来人口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常住人口前十名的普通地级市分别是苏州、临沂、东莞、南阳、温州、佛山、邯郸、潍坊、保定和徐州。其中,苏州、临沂和东莞三城超过了1000万大关。周口、赣州、菏泽、泉州、济宁、阜阳、商丘、南通、唐山和无锡居第11至20位。从这20个城市的人均GDP来看,无锡、苏州、南通位居前三。


  三城超千万


  数据显示,在普通地级市中,共有3个城市人口超过了千万大关,分别是苏州、临沂和东莞。其中,苏州十年增长228.8万人,总量达到1274.8万人,十年增幅达到21.8%,跃居各大普通地级市首位。


  2020年苏州GDP为20170.5亿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六。在6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中,苏州是唯一的普通地级市。2020年苏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数、认定数、净增数和有效数创历史新高,当年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772家,逼近1万家,继续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产业升级加快,也使得苏州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这些人才收入水平较高,往往在苏州落户置业,家人小孩都在身边,这样一来人口增加幅度更大。


  苏州之后,临沂市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101.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达10.85%,人口总量继续位居山东第一。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临沂市常住人口增加了97.9万人,占全省比重提高了0.37个百分点。


  临沂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分布在下辖的县域。不过,近几年,临沂中心城区也在做大做强。临沂市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人口区域分布看,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区流动,市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2020年市辖区常住人口达365.2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06.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33.14%,比201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0年,东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


  在东莞晋级的同时,河南的人口大市南阳常住人口减少了54.99万人,下降至971.31万人,退出了千万人口大市行列。数据显示,2010年时,南阳以1026万人口数量排在河南省内第一,到2020年七普数据发布,省会郑州市人口达到1260万人,超过南阳跃居第一,南阳降至河南第二。


  作为人口大市,南阳下辖县数量多,其中更不乏唐河和邓州(县级市)这样的百万人口大县。不过,中心城区不突出,产业集聚度不够,不少人口往省会郑州和沿海地区转移。


  佛山苏州东莞增长多


  处于900万人口梯队的共有8个普通地级市,包括南阳、温州、佛山、邯郸、潍坊、保定、徐州和周口;赣州、菏泽、泉州、济宁和阜阳5个城市处于800万人口梯队;此外,商丘、南通、唐山和无锡均超过了700万。


  从区域分布看,20个城市中,位于沿海地区的共有15个,中部地区有5个。分省份来看,江苏和山东最多,各有4个。江苏的4个地市分别是苏州、徐州、南通和无锡,山东的4个城市分别是临沂、潍坊、菏泽和济宁。这两个省份作为经济大省,人口较多。同时由于区域内平原多,人口分布相对均衡,人口大市也比较多。


  苏鲁之外,河北、河南各有3个城市进入普通地级市人口20强行列。其中,河北是邯郸、保定和唐山3个城市;河南是南阳、周口和商丘3个城市。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有东莞和佛山2市进入普通地级市人口前20名。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各有1个,分别是温州、泉州、赣州和阜阳。


  从大的区域分布看,黄淮海平原和长三角最为集中。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好,耕地单位产出很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比较多。所以这一地区人口大市特别多。


  从这20个城市近十年来的人口变化看,除了南阳,其余19个城市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共有4个城市增量超过了100万人,分别是佛山、苏州、东莞和无锡。前三个城市的增量都超过了220万人:佛山以230.46万的增量位居普通地级市第一;苏州和东莞以微弱的差距位居增量榜第二、第三。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三个城市不仅自身制造业十分发达,而且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靠近一线城市。近年来一线城市的资金、技术、产业等外溢到周边城市,毗邻一线城市的制造业大市受益很大。苏州、东莞和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也不断加快。


  以东莞为例,从区域分布看,位居东莞南部的临深板块增长非常快。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由于深圳面积较小,功能外溢多。过去,东莞环深圳一带比较兴旺,产业发达、人口多,深圳人过来居住多。近几年,在华为带动下,松山湖产业园崛起,带动周边区域人口大增。


  相比之下,部分人口大市增长较少。除南阳之外,周口、唐山、邯郸、保定、济宁的人口增长都少于30万人。


  以七普人口数据计算各地的人均GDP(由于七普数据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数据,与2020年平均人口数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这里推算出来的人均GDP数据,会与最终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20个城市中,无锡、苏州、南通、泉州和佛山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有6个城市人均GDP低于4万元,阜阳人均GDP仅有3.4万元,周口只有3.6万元,商丘为3.74万元。


  丁长发说,沿海的泉州、温州等地虽然中心城区仍有待做大做强,但也不差,而且由于下辖的县域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十分突出,因此集聚的人口多。而像阜阳、周口、南阳等地,不仅中心城区不够突出,下辖县域以农业为主,县域经济较为落后,大量人口流向了省会和沿海地区。


  丁长发认为,黄淮海平原的这些人口大市,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十分突出,未来应该大力改善软硬件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错位发展,加速当地的工业和城镇化进程。 制图/蒋皓明


  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文章4:

  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文章5:十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苏州总数第一,东莞密度最高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有哪些普通地级市人口总量比较多呢?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10个普通地级市的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比上一年少1个,其中苏州、临沂和东莞超过1000万人,温州超越南阳升至第四,潍坊超过邯郸上升至第七;从区域分布来看,这10个城市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黄淮海大平原。


  三城超千万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21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地级市分别是苏州、临沂、东莞、温州、南阳、佛山、潍坊、邯郸、保定和徐州,这10个城市常住人口均超过900万人。


  其中,苏州以1284.78万人位居榜首,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列第十。与人口相对应的是,苏州也是唯一一个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前十名的普通地级市。


  苏州2021年GDP达到了22718亿元,比地级市第二名无锡多了8000多亿,在地级市中遥遥领先,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列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苏州也被称为“最牛地级市”。


  在收入方面,2021年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8万元,紧追广深两大一线城市,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五。


  人口净流入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就说明该城市人口处于净流入,反之则为净流出。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显示,目前苏州的净流入人口高达522.67万人,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七位。


  苏州之后,山东的临沂市2021年常住人口是1101.95万人,城镇化率是55.97%。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南邻苏北。公开资料显示,临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是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


  “世界工厂”东莞以1053.68万人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东莞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面积仅2474平方公里的东莞,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量人口流入,目前东莞的净流入人口高达775万人。


  民营经济大市温州2021年常住人口超越南阳,上升至地级市第四位。日前,《温州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显示到2025年,温州常住人口将力争达到100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引入高校毕业生6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同时,人口分布更趋合理,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到2030年,“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地位更加巩固。到2035年,“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优势更加凸显。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要达到1000万的人口目标,对温州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当前即使是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人口增长也有大幅的放缓和调整。所以未来温州人口增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汤海孺说,温州未来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更多发挥其在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未来温州中心城市的能级和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个提升不光是在温州范围内,而且要突破行政边界。


  温州之外,前十名中,另一个常住人口名次上升的地级市是潍坊,虽然去年潍坊人口只增加了1万多人,但总量超越了邯郸,升至地级市第七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潍坊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35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了4位。潍坊拥有潍柴、晨鸣、歌尔等众多上市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山东遴选出的37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潍坊拥有57家,位列山东16个地市的第一名。


  黄淮海平原集中


  从区域分布来看,这10个城市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黄淮海大平原。其中来自黄淮海地区的城市最多,包括南阳、邯郸、保定、徐州、潍坊和临沂。


  此外,前10名之外的一些人口大市,也来自这一区域。比如河南的周口,虽然去年常住人口跌破了900万,但仍有885.3万人。菏泽、济宁、阜阳也都是常住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市。其中,位于皖北地区的阜阳有817.1万人,邻近的地级市亳州2000年正式脱离阜阳成立地级市,两地常住人口合计超过了1500万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黄淮海地区平原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度比较大,一些地方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超过1000人,而且地级市又下辖很多县,这样就更容易形成人口大市。


  例如,目前南阳有2个市辖区、10个县和1个县级市;邯郸有6个区、11个县、1个县级市;周口下辖2个区、7个县和1个县级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口大市中,有不少城市的常住人口明显减少。比如2021年南阳常住人口减少8.6万人,邯郸常住人口减少4.8万人,保定减少了5.1万人,徐州减少了5.54万人。位居地级市人口第11名的周口,2021年常住人口跌破了900万大关,减少了16.6万人。


  不过,牛凤瑞认为,这些城市的人口减少,只是作为建制市概念即行政区划内的人口减少,并不等于市区人口在减少。这些城市往往下辖的农村地带较大,农村人口比较多,人口外流的主要是下辖的农村地带,这些人口有一部分向东南沿海发达地级以及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等地转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要就近城镇化,流入到所在地级市的市区,因此未来这些人口大市市区人口规模上升的空间仍比较大。


  牛凤瑞说,一般来说,中心城市、大城市以服务业为主,相比之下,制造业需要较多的土地,人口大市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比较丰富,因此这些城市应该要立足于制造业,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等优势,发展一些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加快就近城镇化进程。


  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推荐搜索词:

  

  1.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是哪一个

  

  2.中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份

  

  3.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排名

  

本文标题:地级市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