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的作者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文章1:汉代很有名的一首诗,写出了相思之苦,读后动人心弦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描写男女相思之情为内容的作品。其多为文人模仿思妇的口吻,抒写女性对远行丈夫或情人的相思之苦。而究其原因,主要和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和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战争、徭役、交通等有关。总之,思妇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主要人物,抒写相思之苦也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主要情感。
其实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样的诗句,直抒胸臆地抒写了相思之苦。而在众多抒写相思之苦的诗歌作品中,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可以说是比较有名的一首。顾名思义,它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牵牛和织女有关。据曹植《九咏》载: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们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可以说将天上和人间的男女相思之苦表现到了极致。因此《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可谓是古代相思诗中的一首经典。尤其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将一个饱含相思之苦的思妇形象表达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出了牵牛星与织女星隔银河远远相对的情形,突出了两人的见面之难,以此来从侧面反映出相思之苦。它的字面意思,即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明亮而遥远的织女星隔银河相对。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
紧接着的四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则是从织女的角度突显她心里的相思之苦。即织女摆动着她那柔长洁白的双手,在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但因为相思一整天也没有织成布,反而泪水如雨。因为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自然催生了浓厚的相思之情,且日益增长,到最后也就势必会影响本来好好的生活。其实这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体现。
然后,诗的结尾四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以说是对牵牛与织女这一故事的慨叹。它的意思是说,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明明很清浅,两者相距也并不远,她们却只能在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倘若从画面来看,这几句显然是从地面仰望星空的真实画面。
当然,眼中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实际上相隔了十余光年,且也不存在七月七日就会见面的事实。但是从诗歌艺术来看,借牵牛织女的故事来来比喻人间的思妇对远去的丈夫的相思之苦,无疑是形象而深刻的。毕竟在古代,有时男女之间的横沟比银河还要难以跨越。到最后也只能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限的相思之苦了。
纵观汉代这首很有名的《迢迢牵牛星》,它用语婉丽,想象丰富,所抒写的人间思妇对远去丈夫的相思之苦,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因为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是永恒的存在,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所以说《迢迢牵牛星》写出了相思之苦,读后动人心弦人。当然,古代诗歌中抒写相思之苦的作品有很多,你觉得哪一首最能打动你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文章2:迢迢牵牛星
□李建峰
天上星,地下灯。有些星星,你啥时候看,它都在那个位置,孤单明灭,比如牛郎星和织女星。能和你同看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人,在你的生命中总有独特的位置,比如我的文友俊方和红发。三十年前我们曾共度七夕夜,当时俊方在洛阳某公司做宣传工作,专事写作。我在故乡的村中小学教书。红发僻居乡村埋头苦写。
三十年前的那个七夕夜,俊方约我同去看红发。我俩先来到村小里寻他,因为他常来村小玩。学校里的几个老师,一说起他,大伙都满脸带笑,有说他说话结巴,听他说句话能急死人;有说他三十多了,娶个媳妇过不下去跑了;有说他想当作家,见啥写啥就是从没发表过……
村小里找不着,我们就去家里寻。秋夜里,远山卧如伏牛,唯余一个黑乎乎的轮廓。我和俊方过一条河,穿一个村,又上一座岭。时见村灯三四点,偶闻犬吠一两声。到了红发家里,已是初更时分。
他父母兄弟住个独院,一家五口,烧三把火。所居之处乃一高阜,距山近,离村远。要没一条黄狗守夜,住在这还真有些孤虚。一进门,就见红发正系着布围裙,吭哧——吭哧——在案板上擀面。见了我俩,他一脸惊诧,招呼我们先坐。俊方问,你这吃的是哪顿饭?红发笑笑,一个人吃饭呒时候,一天两顿,早一顿,晚一顿。我们坐在院里,看他烧火做饭,烟熏火燎的,忙活半天,终于炊香饭熟。
吃罢了饭,这才正经说话。问他,你还年轻着,咋不赶紧再找个媳妇?他笑笑,就咱这两下,手不能拿,肩不能挑,养活自己都紧张,谁能看上咱这光景?又问他,那你想媳妇不想?答言:咋不想?想也白想。
七夕夜听他讲这些,我心中隐隐作痛。可不是吗?天上银河,地下黄河。横陈在人间的,有无数条河。有的人,一下就跨过去了。有的人,一辈子也过不去那条“河”。这红发,莫不就像天河边上的牛郎?他又该去哪儿寻他的织女呢?
看他一句话说半天,我们听着也费劲,就直奔主题,问他还写东西不写?他叹一声,有空也写上几句,都是歪瓜裂枣,拿不出手,怕人笑话。俊方说,做饭的不笑烧火的,自己人怕啥,拿出来看看。红发就开了抽屉,小心拿出一沓稿纸。揭开外头包的油纸,递了过来,原来是个剧本,名叫《桃树坪》,少说也得两三万字。
俊方入门早见识广,他当时还写现代诗。我不太能看懂。俊方就一句句给我解说:“比如这句——我听见,家具开裂的声音。这是预示婚姻出现问题。”我才明白,这是隐喻。当时的我只能算是个文学青年,好附庸风雅,订了《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之类的杂志。俊方还给我寄过一套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潮》《年轻的风》。书封面上的狗尾草,直到如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曳。其中有首《热爱生命》一时风靡:“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时我最大的梦想,是在《豫西》上发个文章,偷偷地给它投寄了多篇稿件,有诗也有文。
送的乡邮员,一身绿制服,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远远望去,像一阵绿风,穿行在乡间小道上,很神气。每周二或周三,我在村小里听见丁零一声,就知道乡邮员来了。我就赶紧迎出去,急着翻看纸,次次都是扫兴而返……
那个七夕夜在红发家,昏黄灯火下,我和俊方认真地看红发写的《桃树坪》,俊方看一页,递我看一页。稿子写得情节简单叙事拖沓,写到的人和事,与现实不甚合拍,像那稿纸带着一股霉味。可这毕竟是红发一两年的心血,也不好直言批评,怕伤了人家自尊。我们看完一页,红发就赶紧取了,噗噗吹上两口,仔细整理放好。最后,仍用油纸包好。看那架势,这稿子就是他的媳妇,甚至比媳妇还要金贵。那时在乡下,这样的文学青年可不少啊,他们都指望这个,将来出人头地呢。末了,我和俊方斟酌言词,很小心地谈了自己对稿件的看法。俊方拍着红发的肩膀,说:“你想看啥书,我给你寄。”
夜已深,我和俊方要走了。红发家地势高敞,又兼四周漆黑,才出了院落,抬眼就见繁星点点,银汉灿灿,俯视着人间。俊方说,如此良夜不可无诗,我们念诵些古人诗句,应个景吧。他随口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想起了元代诗人白朴的诗句:“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红发应声接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人真怪呀,怎么念起诗来,一点都不结巴?
山河入眠,夜凉如水。惟这乡间文友,似疯似癫,与星月与共。他仰望着夜空,久久无言。我想,他若是天河边的牛郎,怕早已经寻到他的织女了——那就是他痴迷的文学。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文章3:六年级下册古诗《迢迢牵牛星》文本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心思想】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注释】
选自《古诗十九首》。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俗称“牛郎星”。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 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伸出。
素:白皙。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象声词。
弄:摆弄。
机杼:即织机。 杼:即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花纹。
涕:眼泪。
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 去:离。
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清澈的样子。
一水:指银河。
间:在……中间,空间。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参考译文】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迢迢牵牛星》古诗带拼音版图片如下:(可打印图片进行学习)
《迢迢牵牛星》古诗带练字版图片如下:(可打印图片进行练字)
原创图片,可以自己下载学习,但严禁商用、转载。
需要学习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保存到手机或电脑,打印图片进行学习。
关注我,了解更多。谢谢观看!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文章4: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文章5:「正道推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史上场面最宏大的爱情故事
:丁启阵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所谓《古诗十九首》,是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及其门客编辑的《文选》一书中以“古诗”为标题收入的十九首内容、风格都相近的五言诗。诗歌没有题目,一般都取首句代名。例如这一首,习惯上称之为《迢迢牵牛星》。
诗歌以无名氏作品形式出现,未署姓名。这给学术界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因此众说纷纭。刘勰说“或称枚乘”,钟嵘说“陆机所拟”,朱彝尊认为是“《文选》楼中诸学士”,李善则认为“不知姓名”。现在一般认为是东汉末年文人所作。
至于诗歌的具体写作年代,梁启超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不避西汉皇帝讳、写洛阳城繁盛、诗歌创作等情况,推测写作年代为公元120至170的五十年间,比建安(196—220)、黄初(220—226)略早(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2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是文学史的一股清流。在此之前,汉代的主流文学样式是赋。赋者,铺也。汉大赋以铺排写景为能事,篇幅长大,辞藻堆砌,劝百讽一,思想感情被淹没在文句词语的浩瀚海洋里,难以为读者所了解。清人袁枚因此讽刺其为字典。而《古诗十九首》,一改铺排堆砌的特点,走抒情小诗的路子。表现感情直接明白,遣词造句通俗朴素。顺着时间先后,阅读诗歌,读到“古诗十九首”,仿佛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3
牵牛星,天鹰星座主星,俗称扁担星,在银河之南;河汉女,指织女星,天琴星座主星,在银河之北。
织女星、牵牛星,原来在诗歌里都被用来指徒有其名的事物:织女星不会纺织,牵牛星不会拉车。《诗·小雅·谷风·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织女星从早到晚也织不出一点儿布匹。牵牛星也不能用来拉车。这种情况,当然并不限于织女星和牵牛星,南方的箕星(箕宿)和北方的斗星也有这种遭遇,“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南边的箕星,不能用来簸稻谷米麦;北方的斗星,不能用来舀酒水饮料)
这首诗把织女星不会纺织的特点,更加形象化了。“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因为不会纺织,所以难过至于啼哭。梨花带雨,一个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4
正如梁启超所说,《古诗十九首》的第一特色是善用比兴。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实际上都是借用其他事物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的语言艺术。
这首诗利用星宿的织女、牵牛之名,把它们比喻为相爱相隔无法相会的一对男女。织女隔着银河遥望、思念牵牛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游子相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仰望星空,引出人间思念之苦,这是兴的手法。
把整个银河星系星空当作爱情悲剧发生的场景,把星宿比作爱情的男女主角,把银河说成“盈盈一水间”,把分处银河两岸的星宿说成“脉脉不得语”,这是多么宏大的爱情场面!想象力之强大,空前绝后。
5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音节声调跟音乐的关系,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平仄格律的规则还没有形成。但是,这首诗有一个明显的艺术特点:利用六个叠音词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造成了婉转的音韵风格。
6
这首诗的好处,前人有中肯的揭示与评价。例如:
观其结体散文,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
古诗,其源出于国风……文婉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上》)
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王世贞《艺苑卮言》)
如此美好的一组古诗,在东汉末期奇迹一般突然出现。若不是《昭明文选》收录,很可能就湮灭无闻了。但是,既然保存了十九首,得陇望蜀,合理想象,一组如此成熟、内容风格相近的抒情诗歌,历史上应该不限于这十九首,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个说法,《昭明文选》最初编成的时候,篇幅多至千卷,而存世的却只有区区三十卷。相应地,“古诗”原本很可能远远不止十九首。十九首是为了压缩篇幅,一再精选的结果。要是能多保存一些下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迢迢牵牛星的推荐搜索词:
1.迢迢牵牛星的是谁
2.迢迢牵牛星的为什么不详
3.迢迢牵牛星的是佚名吗
本文标题:迢迢牵牛星的作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