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菩萨是关公吗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文章1:佛教寺庙的守护神,为何称为“伽蓝神”?“伽蓝”是啥?
佛教寺庙的守护神,为何称为“伽蓝神”?“伽蓝”是啥?古代寺庙本来有“十八伽蓝神”,后来为何被关羽一人顶替了?
寺庙是佛教徒修行之地,虽然佛法无边,但是,寺庙需要有神灵守护,而守护寺庙的大神,就是“伽(qié)蓝神”。寺庙的守护神,为何称为“伽蓝神”?这就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伽蓝”。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āma ”,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僧伽”指僧团;“阿蓝摩”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伽蓝神”就是守护寺院之神。
“伽蓝神”一般都被供奉于伽蓝殿。伽蓝神,又作伽蓝十八善神、护伽蓝神、守伽蓝神、寺神。《法苑珠林》卷五二载:“护法伽蓝神斯有十八神,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叹妙,五名叹美,六名摩妙,七名雷音,八名师子,九名妙叹,十名梵响,十一名摩妙,十二名佛听,十三名叹德,十四名广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视。”此谓之为“十八伽蓝神”。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本土神仙有时也被佛教化为自己有,比如,中国佛教界就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关羽之所以被佛教尊奉为伽蓝神,是源自一位佛教大师的机缘。
传说隋代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曾在荆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见关帝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经过智者大师的度化之后,关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为正式的佛弟子。由于关羽的加入,佛教香火愈加旺盛。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投靠佛教,乃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神。
伽蓝神虽然为佛家所景仰,但是,来到中国后,还曾受到过中国皇帝的发配与流放,真是丢尽了面子。那个敢于流放伽蓝神的皇帝,就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元朝末年,生活无着的朱元璋,曾在皇觉寺当小行童扫地时,被伽蓝神绊了一下,就打了伽蓝神几扫帚。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从这个传说中,人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难怪他能逆袭称帝。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文章2:关公儒家称武圣,佛家称伽蓝尊菩萨,道家称关帝武财神?
关公是儒释道三教共同敬奉的神明。
儒家称武圣、道家称关帝、佛家为伽蓝菩萨、商家尊财神。
农历五月十三,民俗传说是武财神关公(又称关圣帝君)的降临日、关帝磨刀日。
关公,即三国大将关羽,道教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佛家尊为伽蓝菩萨、盖天古佛,儒家尊关公为文衡帝君、五文昌之一、武圣人与文圣孔子齐名!
「山东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
关帝因德乃刚乃正乃忠乃义,由将而侯而王而帝圣。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倍受海内外炎黄子孙顶礼膜拜。
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
《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云:“(关帝)掌儒释道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丰。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罪过夺命里籍。考察诸神、诸佛,监制群仙群职”。
民俗认为,关公除了“治病除灾,驱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的职能,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民间奉之为武财神。
商人尊关公为武财神,原因有三:
一是传说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所以奉为商业神;
二是因商人谈生意作买卖,最重义气和诚信,关公信义俱全,故尊奉之;
三是传说关公逝后,真神常回助战,取得胜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关公一样,能够东山再起,找到事业的第二抛物线,争取最后成功。
关公是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随着山西商人(晋商)的发展,老家山西的关羽也被奉为看宅护院、保佑平安的守护神!
《关公擒贼图》
这种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业所接受,对其顶礼膜拜尤盛。
近代江湖上的哥老会、青红帮特别敬祀关帝,看港剧,不管是铜锣湾的古惑仔,还是CIB的大警司都有拜关二爷的习惯。
《三国演义》里的关公忠义仁勇,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后,忠心不二。
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
曹操爱才,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
关羽的忠孝仁义万世景仰。
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警察和黑道,以及团队拜关公结义的原因。
忠孝仁义的优秀品质使得关老爷成为中华民族最受欢迎和敬仰的人神之一。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文章3:从三国猛将到伽蓝菩萨 一代武圣关羽皈依佛门始末
▲ 点击关注 中国最有影响力、公信力的佛教媒体
运城常平关公像(图片:资料图)
《三国演义》称,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江湖。其实,当时所杀之人乃解州盐池税吏,由于关羽将所贩私盐藏于竹杠之中,被税吏用木棍敲击时发现,税吏借机勒索,关羽不从,斗殴中失手将税吏杀死。从此,民间有了把获取不义之财称为“敲竹杠”的说法。东汉末年,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起义兵,争雄天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偏将军。后曹操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银珠宝、高官、美女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将。曹操得知大怒,与司马懿设计,联合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吕蒙之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这样叙述:
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尘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以上是小说中的描述,那么关羽成为佛教护法菩萨以及武财神,事实经过如何呢?
据《佛祖统纪-智者传》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颇(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智者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
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道德人物化身,又化身为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同是佛教大护法,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洛阳佛教》)
另据民国初年佛门高僧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赞叹曰:“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弘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今尚有未了……关帝之本,光何能测度评论哉。”
“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殁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见《关帝全书》及《玉泉寺志》)。故天下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增广正编卷四·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
由此可见,佛教著作的记载以及高僧的印证才是关羽成为佛教护法伽蓝菩萨的真实经过,当然,印祖是谦言,他老人家怎能不知关帝本迹!只是我等凡夫不具法眼,妄起分别,甚至心生轻慢,造诸恶业。还望读此文者倍生敬信,广为传颂,获福无涯。
关圣帝君自皈依智者大师誓愿护法以来,常与护法韦驮尊天菩萨相伴, 维护正法久住,伽蓝安宁。同时又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又为真正佛子,驱除障碍,助以往生西方。其大慈大悲,恩威并济之功德,堪为世代人民所共仰。
以下是两则关圣帝君慈悲护佑众生的记载,以飨读者:
教诲僧人
清顺治丁亥年(1647年),尧峰有一行脚僧,夜里去偷韦驮菩萨像前的灯油,口里还说下流话:“莫管他娘。”第二天,他突然自己反缚着,跪在韦驮像前说:“你前天去玄墓偷吃一盘面,我都饶你;现在又偷我灯油,并且口出下流话,罪该死,不能饶恕。”全寺僧众惊恐跪下代为忏悔。他又说道:“如果不是关圣帝君劝解,立刻杵死你,现在罚跪一柱香。”香快燃完,众人扶他上禅床。又骂道:“还有两寸香在灰里!”他又照旧反绑,跪在床上。众人看灰里果真还有两寸香,等香烧完才松了绑。从这段公案不难看出,关帝与韦驮菩萨对佛门不肖之徒的惩治是非常严厉的,同时也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释门法戒录》)
助人生西
台湾林清江是一位虔诚的佛家弟子,为人乐善好施,精通医术,无偿治疗众人疾苦。邻里、乡党、亲戚朋友都称赞他是“第一善人”。
在佛门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座下听经、念佛, 受菩萨戒,朝暮二课从不间断。不但自己精进,对子女教育也十分认真,建成佛化家庭。
在他七十九岁那年,身体老衰,四大不调,医药罔效,虽重病亦坚定念佛求生西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半,他的孙子林耀堂在他身边闭目念佛,忽然看见一群人要闯入大门来,可是大门左边站立伽蓝关圣菩萨,手拿青龙偃月大刀;右边站着韦驮尊天菩萨,手拿降魔杵。此二尊菩萨分别用大刀与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挡住,赶走。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来,亦都被他们赶走。一连三次,皆是如此。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来找他祖父算帐,被护法菩萨挡住退去。
清早,林居士向众人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后来出现了许多殊胜的瑞相,果然承阿弥陀佛接引,顺利圆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又进一步说明关帝帮助真修善士往生成佛的大慈悲心。《念佛感应见闻记》
关帝的慈悲与神威是不可用生灭心去测度的。其浩气充塞天地,耿耿赤心与日月齐光,护持佛法,忠贞不渝。非但护持正法道场及大士乘愿弘法者,就连普通真修居士亦慈悲呵护。以上事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试想若无关帝,韦驮二位菩萨的神威阻挡。那三伙冤家债主拥进门来,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不为金银财宝所动,被佛、道、儒三教所崇信,乃古今唯一。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不但在佛教界担任了警卫局局长,位居伽蓝殿之尊,历代商贾们更是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把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奉为武财神。
只是,当今世人,只知一味敬拜武财神关公以求招财进宝,却偏偏无视关公忠正、信义的美德,为求财富不择手段,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如此岂能得到伽蓝菩萨的真正护佑,实在可悲可叹。
▼欢迎订阅【凤凰佛教】中国佛教界最具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性的媒体品牌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文章4:关羽生前信奉道教,为何死后被称为伽蓝菩萨?
关羽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是一位勇猛无敌的名将。最后,他会出现在寺庙里,化身为伽玛蓝菩萨,成为佛教寺庙的两个守护者之一。这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有一个奇怪的故事。
关羽
关羽围困襄樊,擒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欲迁都避之不及。这是关羽最伟大的时刻。后来,曹操派徐晃去帮助他,东吴吕蒙攻打荆州。关羽大败而死。关羽的头被孙权送给曹操,葬在洛阳,他的尸体被孙权葬在当阳。因此,关羽也被称为“头在洛阳,身在当阳,魂在故乡”。
关羽
关羽以忠诚著称,他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他的死而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相传,隋朝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正在冥想,突然,南方天空出现了一片乌云。乌云里有个骑着枣红的马,拿着青龙偃月刀的无头人。他边走边说:“我的头在哪里,我的头在哪里?
伽蓝菩萨
智者大师一看是关羽在找他的头,就对关羽说:“云长,你杀了那么多人,一生过了五关,杀了六个将军,人家都要你的头。关羽听了,低着头不说话。后来,智者大师给他讲了很多佛法,劝他出家,成佛。关羽听后欣然接受,并立誓成为伽蓝菩萨,为佛法护法神,并与韦陀菩萨一同被封为佛寺两大护法神。
以上关羽化身为伽蓝菩萨,更多的是一个传说,而关羽成为佛法护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尊重他的忠诚,将他神化,将他视为正义的化身和守护者。佛教顺应舆论,尊他为“伽蓝菩萨”。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文章5:关公如何化身伽蓝菩萨成为佛教大护法?
关羽不仅是道教的武财神、三界伏魔大帝。也是佛教的护法珈蓝菩萨
关羽,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逝后被历代帝王褒封,倍受民间推崇,成为儒释道三教并尊、百姓膜拜的万能之神。由关公崇拜衍化而来的关公文化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在中国,但为何在寺院里会看到中国本土神明关公,化身伽蓝菩萨受到供奉,成为佛教大护法?
一、何谓伽蓝菩萨
“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道场的通称。伽蓝神就狭义而说,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讲,则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于印度。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褊视,统称“伽蓝圣众菩萨”。《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马非,恐招现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区区只有十八神能全部守护?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印度佛教里,一般伽蓝菩萨是古代护持佛法的伟大国王,如阿育王等。佛教传入中国后,比较普遍的是用关公形象作为伽蓝菩萨的代表,中国民间称伽蓝菩萨为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圣诞。
二、三国猛将
关公(公元160-219年)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叱)人。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忠肝义胆,骁勇善战,桃园三结义,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败走麦城,宁死不屈,被东吴孙权杀害,最终为刘备“断首捐躯”,表现出他坚贞不二的忠君思想,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
由于关公的品行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契合,广大民众在精神上迫切需要他,所以同时被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接纳。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罗贯中更是极力神化关公,塑造出了一个“浩然之气塞天地,忠义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样。神化后的关公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地位显赫,集忠、义、仁、勇等优秀质量于一身,成为万世道德楷模。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关公以他的美德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百姓的敬仰,被后世奉为“仁义礼智信”的化身,逐步走上神坛,成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唯一之人。历史上先后有16位帝王为关羽谕旨加封,随着封建帝王从侯至圣的加封,朝廷达官,黎民百姓,无不以神灵膜拜,景仰日深,把关公奉为神,形成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公崇拜存在的现象,民间为关公建庙,称为关庙、武庙,遍布世界各地,关公成为最受崇拜的神灵。
三、从三国猛将到伽蓝菩萨成为佛教大护法?
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渐渐趋于融合,逐步演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在南北朝时逐渐进入兴盛阶段,普及至民间,它融合中国本土多种信仰,形成了浸透着中国文化的中国佛教。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中这样叙述:
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尘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马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佛祖统纪》也有关于关公皈依佛教的记载。据《佛祖统纪?智者传》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颇,“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智者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 关帝皈依佛门。
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成为了佛教的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监察是是非非。古楹联正好说明:“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他说:“寺院一根草,劝君莫来讨;昼夜三分利,子孙还不了。”
佛教寺院每日的早晚课,都会念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剎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今天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圣诞。祈愿伽蓝菩萨慈光遍照,大众善愿皆成,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祈愿世界和平,正法久住!南无护法伽蓝圣众菩萨!
伽蓝菩萨是关公吗推荐搜索词:
1.南无伽蓝菩萨是关公吗
2.伽蓝菩萨和关公的区别
3.女人不拜伽蓝菩萨的原因
本文标题:伽蓝菩萨是关公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