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文章1:Leclerc “勒克莱尔” 主战坦克
Leclerc坦克是法国GIAT工业公司(现称Nexter Systems)开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该坦克以二战期间自由法国军队指挥官菲利普·勒克莱尔元帅命名,1989年完成首批原型车,1992年开始量产。Leclerc坦克以其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自动装弹系统和高机动性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
Leclerc坦克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提升对动能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护能力。相比同时期其他西方主战坦克,Leclerc更注重主动防护,以减少整体车辆质量。其复合装甲的设计在对抗动能穿甲弹时具有约400毫米均质装甲(RHA)的防护效果 。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20毫米滑膛炮,由自动装弹系统供弹,使得Leclerc的射速可达每分钟六发。火控系统包括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能够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精确瞄准目标。副武器包括一挺同轴的12.7毫米机枪和一挺遥控操作的7.62毫米机枪 。
Leclerc坦克的开发始于1978年,首批六辆原型车在1986年完成。1990年开始批量生产,最初的生产批次主要用于国外的比较测试。随着项目的发展,不同批次的Leclerc坦克在装甲、防护系统和电子系统方面不断得到改进。例如,第九批次的坦克配备了SAGEM Iris热成像系统,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 。
2003年,希腊陆军曾测试包括Leclerc在内的多款主战坦克。尽管Leclerc在射击测试中表现出色,但最终因为价格因素,希腊选择了豹2A5坦克。尽管如此,Leclerc的性能仍然得到了广泛认可,其射速和续航能力均优于其他测试坦克 。
Leclerc坦克在法国和阿联酋服役,后者购买了436辆Leclerc坦克,这一订单帮助分摊了法国国内生产的成本。阿联酋的Leclerc坦克在也门内战中曾实际投入战斗,展示了其在高温沙漠环境中的可靠性和战斗力 。
近年来,Leclerc坦克经历了多次现代化升级。其中,Leclerc XLR是第四代升级版,增加了模块化装甲、遥控武器站和改进的电子系统,使其具备更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2015年,法国宣布了对200辆Leclerc坦克进行现代化升级的计划,首批两辆XLR原型车在2018年完成,剩余198辆计划在2020年至2028年间逐步完成升级 。
Leclerc坦克的设计和改进历程展示了法国在主战坦克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进步。尽管面临经济压力和国际竞争,Leclerc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保持了其在现代战场上的竞争力和重要性。其轻量化设计、高机动性和先进的火控系统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在多个实际战斗中证明了其可靠性和战斗力 。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文章2:以信息化为核心,增强城市战能力,法国“勒克莱尔”XLR改进型主战坦克有何玄机?好消息,兵工科技2024年9期《2024海军舰艇开放活动》全新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快讯或者扫描文中二维码进行购买!
在2016年欧洲国际防务展上,法国首次展出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最新升级改进型号——“勒克莱尔”XLR,它甫一亮相,便成为本届展会上当仁不让的头号明星。“勒克莱尔”XLR的出现,继俄罗斯推出T-14和美国推出M1A3之后,标志着世界主战坦克技术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和演进。
“勒克莱尔”服役之初,便有“世界最先进主战坦克”的美誉
升级目标:继续服役到2040年
第三代主战坦克中的翘楚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最早研发始于1983年。目前,法国陆军装备有200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另储存有206辆“勒克莱尔”以备用。
“勒克莱尔”服役之初,便有“世界最先进主战坦克”的美誉,这与它积极采用了众多当时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先进技术有关。然而服役多年之后,即便是先进如“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也面临一个难题,这就是主战坦克自身技术状态逐渐老化和军事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当今技术迅猛发展,“勒克莱尔”已经不再是最先进主战坦克的代名词。
为了继续保持主战坦克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延长这种先进主战坦克的服役年限和寿命,节约有限的军费。法国军方决定对“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进。整个项目计划在2018年生产出一批样车并进行相关技术试验。如果研制和试验进度顺利,法国国防部希望能在2020~2028年间,采用“勒克莱尔”XLR改进型方案对现役所有“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进行升级改造,总计划花费3.3亿欧元、同时有可能的话,继续新建造250辆全新的“勒克莱尔”XLR。法国陆军希望改进后的“勒克莱尔”XLR能够一直服役到2040年,成为二十一世纪前半叶法国陆军的核心力量。
“勒克莱尔”X LT耐热型主战坦克,它没有采用X LR升级型所采用的遥控武器站
改进重点之一:以信息化为核心
主战坦克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随着机械化技术达到极致,现代主战坦克在火力、防护和动力系统方面已经达到巅峰,要想在这些领域更进一步,以提升主战坦克的作战能力已十分困难,法国陆军和奈科斯特公司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战斗力倍增的希望放在“信息化”技术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使“勒克莱尔”XLR成为一辆不折不扣的信息化或网络化坦克,以求获得技术性能的进一步突破。
我们知道,主战坦克作为一种一线攻坚兵器,其作战主要是从自身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三大基本性能出发,充分发挥自身武器系统性能特点,以实现对敌方目标的最大毁伤。信息化技术在主战坦克上的加强,主要体现在观瞄、火控系统和通信系统方面,一方面是提高主战坦克的射击精度,另一方面则通过通信协同,实现主战坦克之间和与其他平台的战术配合。
而“勒克莱尔”XLR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思路,奈科斯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将其称作世界上第一款C?ISTAR主战坦克。所谓c?ISTAR,是指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监视、目标跟踪和侦察的统称,也就是说,“勒克莱尔”XLR不仅仅是一种攻坚主战兵器,还是信息化的作战平台和节点,一方面担负着侦察、监视、跟踪、情收集任务,把这些获得的信息通过通信系统传递给其他战场上的作战平台,另一方面,它还是战场上的指挥控制节点,可以通过计算机、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对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指挥和调动周边的各种平台,对本方战场态势进行调整、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它要具备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优势性能力,同时尽可能快和高效地决定和分配执行任务。这样一来,“勒克莱尔”XLR就不单单是一辆主战坦克,它的性能也不再简单受机动性、防护和火力等坦克三大基本性能的限制。通过使用“勒克莱尔”XLR,法国陆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敌人,并以最小的资源摧毁它。
“勒克莱尔”XL R样车,其外观识别特征是采用了新型遥控武器站,且火控系统明显升级
为了达到将“勒克莱尔”XLR从一辆主战坦克改造成C?ISTAR信息化作战平台的目的,奈科斯特公司将会对主战坦克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它将全面安装各种功能的模块化设计的电子软件和硬件系统,在观瞄、通信、火控、车载综合电子系统等系统上全面换装新技术、新系统。具体而言,“勒克莱尔”XLR将安装全新的车载数字无线电电台、多功能彩色显示器、功能更强大的车载计算机终端和全新的数字化导航和地图系统。
改进重点之二:更好的装甲和弹药
从近些年的作战行动表明,主战坦克需要加强在城市环境中的作战能力,因此需要强化各个方面的防护。
兵工科技杂志微信商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店购买
为此,“勒克莱尔”XLR主战坦克将采用全新的可定制模块化防护装甲,对于反坦克导弹和榴弹的防御能力有显著增强。同时“勒克莱尔”XLR专门针对性加强了底盘装甲防护,这是针对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IED的。“勒克莱尔”XLR还在炮塔上安装了一种名为“巴拉加”的无线干扰系统,它可以发出无线电干扰,在一定范围内压制和干扰采用无线控制和起爆方式引爆的IED爆炸装置或地雷,保护坦克和乘员自身的安全。
在武器方面,“勒克莱尔”XLR仍将保留“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120毫米主炮,但将采用一种全新的弹种——M3M可编程高爆弹药,它采用可编程引信技术,可以设定在空气(高于目标高度)中爆炸,凌空对目标进行最大程度的冲击和破坏,也可以采用延迟爆炸技术,待炮弹钻入建筑物内之后再引爆,以最大限度杀伤建筑物内的敌人。由此可见,M3M可编程高爆弹药将加强“勒克莱尔”XLR在城市环境作战中的打击能力,丰富其杀伤手段。
“勒克莱尔”XLR的装甲和弹药更加强大
此外,“勒克莱尔”XLR将把此前“勒克莱尔”炮塔上的人工操控的7.62毫米机枪,升级成为1挺7.62毫米遥控武器站,因为在城市作战中,将身体探出主战坦克炮塔外的机枪手已成为实战中最容易被敌方狙击手冷枪偷袭杀伤的目标,遥控武器站将保护车内乘员安全。
改进重点之三:增强城市战能力、配合“蝎子”战斗群计划
法国陆军为应对未来战争威胁,提出了“蝎子”战斗群计划,具体内容是以“勒克莱尔”XLR主战坦克为核心,配备VBMR“狮鹫”装甲输送车、EBRC“美洲豹”轮式步兵战车,形成相互配合的装甲作战集群。
具体而言,“蝎子”战斗群计划的核心是“联合战术群”GTIA,GTIA以团为编组单位,集合了步兵、机械化部队、炮兵和工兵等合成兵种单元组织而成。而所有的兵种,都是乘坐装甲车辆平台来进行作战。例如机械化部队使用“勒克莱尔”XLR主战坦克、步兵则乘坐VBMR“狮鹫”装甲输送车、炮兵乘坐以EBRC“美洲豹”轮式步兵战车为底盘的自行突击炮和榴弹炮变型车,工兵则乘坐轮式步兵战车底盘改装的工程车、维修车等变型车。再加上“凯撒”自行榴弹炮、武装直升机等配合,新的GTIA联合战术群,将是全车辆化、全机械化平台的战斗集群,这一集群,将是未来法国陆军的主要编组作战形式。
“勒克莱尔”XLR新型遥控武器站特写
从GTIA作战集群的组成来看,除了“勒克莱尔”XLR外,其他车辆是清一色的轮式战车,特别适合和针对城市作战环境和公路机动方式。而“勒克莱尔”XLR也是一款增强了城市战能力的主战坦克。可以看出,法国陆军已经将未来作战的重心转向了城市环境作战。总的来说,“勒克莱尔”XLR主战坦克,将是未来法国陆军发展计划的核心武器装备,它和“蝎子”战斗群,将取代和补充目前法国陆军的VBL机动集群项目,成为未来二三十年法国陆军的“顶梁柱”。
结语
主战坦克将向何处去?法国人给出了“勒克莱尔”XLR这一答案,它与T-14、“豹”-2改进型和M1A3等下一代主战坦克的碰撞和争鸣,将打破主战坦克发展史上的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勒克莱尔”XLR的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主战坦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流派,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文章3:法兰西的钢铁龙骑兵——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写在前面的话——
写完《第三代主战坦克巡礼》之后,坦克我的私信就多了很多,基本都是说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巡礼》系列文章漏掉了法国的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希望我能补上对这个“法兰西的钢铁龙骑兵”的解析。本原本我对在二战时把“胳肢窝都晒黑了”的法军没什么好印象(怕忍不住“乳髪”),但是读者老爷想看什么,我就努力写什么!今天就作一个《第三代主战坦克巡礼》的“补番”:法兰西的钢铁龙骑兵——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法国军队少有的“高光时刻”——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龙骑兵冲锋
至于原定的《游戏中的冷门坦克》系列嘛......这段时间游戏手感太菜了,几乎天天被花式虐菜(テ_デ)为了不勾起心中的剧痛,就先放一放,以后更新就随缘了。
圣女贞德式的设计风格——圣女贞德是法国的民族英雄——瘦小却能扭转乾坤、孤傲却充满悲情!但是在他国看来却是一个“异端”!这很好的体现了至戴高乐将军二次掌权以后法系坦克设计风格:轻量化、高机动、火力优先;但却又不融入北约或华约主流,自成一系!
法国勒克莱尔的原型车,其设计风格与北约和华约都有不同
勒克莱尔的作战对象——法国是西欧国家,地理位置在德国背后;所以不少军事和“砖家”都想当然的认为:勒克莱尔的作战对象是华约的一众T系坦克;其实这种看法是及其错误的,作为历来保持自己独立性和独特性的法国而言,在军事上一直都实行的是“全向防御”政策,所以勒克莱尔的作战对象是——除了法国坦克之外,在欧洲所有的坦克!也包括了北约的一众坦克!
甭管华约还是北约,只要不是法国坦克,都是勒克莱尔的潜在作战对象
集各种“黑科技”与一身——?勒克莱尔黑科技之:战场信息管理系统
圣女贞德是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扭转了乾坤,拯救了法兰西。作为圣女贞德的继承者,AMX-56勒克莱尔也要用自己那轻巧的车身担负起在关键时刻拯救法国的重任。所以勒克莱尔在设计时就特别注重先进性,以先进性碾压一众欧洲坦克;所以在AMX-56上集中了当时能在坦克上应用的几乎全部“黑科技”。
战场信息管理系统BMS
勒克莱尔是最早应用战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主战坦克;在车长和炮长处分别有两块综合显示器,可以显示战术地图、本车位置、友车位置、目标位置,也可以同步显示营、连级战术信息和战术目标(注意上图右边显示器上的那个蓝色的箭头和红圈,蓝色的箭头是进攻方向,红圈里的是目标)。这套战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说是第一套坦克的信息化作战系统,成倍的提高了勒克莱尔的战术灵活性,使勒克莱尔具备了以寡敌众的能力。所以说勒克莱尔堪称世界上第一型信息化主战坦克!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炮塔尾舱自动装填机
勒克莱尔的炮塔尾舱自动装填机
勒克莱尔是第一型装备自动装填机的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是由AMX-155自行榴弹炮上的自动装填机发展而来;安装在炮塔尾舱当中,自动装填机中有22发待发弹(另外24发炮弹放在驾驶员的右侧,不过需要人工装到自动装填机中),勒克莱尔的自动装填机有个特点:在把弹药装进自动装填机时不需要把特定的弹药装在特定的位置,可以随机混装,自动装填机依靠设别炮弹上的条形码(这个条形码还可以确定弹药的批次和装药量,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来确定弹药种类和位置。由于每次装填时都需要识别条形码,所以其装弹速度只有15发每分钟;在不识别条形码的“爆发速射”状态下,装弹速度可以达到20发每分钟。
勒克莱尔的自动装填机,其装填窗口很小,安全性较高
自动装填机使得勒克莱尔减少了一位乘员,从而减小了坦克的体积和重量(54吨的AMX-56是西方坦克中最轻的);而且自动装填机可以在颠簸的道路上稳定的装填炮弹(人工装填无法做到)。唯一的缺点是——这玩意容易坏!装填个40多发就会出点故障!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独立涡轮增压器
UDV8X-1500“超高压”柴油发动机
AMX-56勒克莱尔装备的是一台UDV8X-1500“超高压”柴油发动机,仅用8个气缸就达到了1500马力的输出功率!其秘诀就在于发动机上的那个TM-307B涡轮增压器,这东西实际上就是一台小型燃气轮机,其增压效果是普通废气引射涡轮增压器的1.3倍;而且TM-307B涡轮增压器还可以独立运作,在发动机停机时为坦克供电,也可以在寒冷环境中对发动机进行“热车”,相当于一个辅助动力系统。不过这台超高压发动机的缺点也很明显——可靠性差且油耗高。
这就是TM-307B涡轮增压器(红圈里)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ESM-500型自动变速箱,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最大公路时速71公里、最大越野时速50公里,唯一的亮点就是0至32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5.5秒,另外最大倒车速度可以达到38公里/小时(方便逃跑)。
勒克莱尔的倒车速度很快,方便撅着屁股逃跑(对不起,我又忍不住乳髪了)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不可调液气悬挂
勒克莱尔的机动性展示
按道理来说,早在1981年采用不可调液气悬挂的英国挑战者1 就已经服役,不可调的液气悬挂应该算不上什么“黑科技”。的确,不可调液气悬挂虽然减震性好、承载能力强,但是由于其不可以调节底盘高度,无法给坦克带来战术上的优势。
但是战斗全重只有54吨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以28马力/吨的高推重比配合上减震极好的液气悬挂,使其获得了极强的高速行驶能力:公路平均时速可达60公里、越野平均时速可达40公里!虽然克莱尔的极速与其他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差不多,都是71至72公里/每小时,但是豹2A6的公路平均时速只有48公里、M1A2的公路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以机动性见长的T-80其公路平均时速只有56公里!相较之下勒克莱尔的机动性无疑到达了欧洲三代坦克的顶尖。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长身管滑膛炮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采用的是一门52倍口径的长身管滑膛炮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主炮是一门GIAT公司研制的CN120-26型120毫米口径滑膛炮,身管长度52倍口径(6.25米),在90年代初期勒克莱尔的主炮是西方坦克中唯一超过6米的大口径滑膛炮(RH120 L55要等到99年才开始服役)。根据GIAT公司的宣传:其在发射OFL120F2型贫铀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为1750米/秒;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750毫米的垂直钢装甲。
勒克莱尔所使用的弹药
CN120-26型120毫米口径滑膛炮为了追求更好的内弹道,特意取消了火炮抽烟装置;改用一个空气压缩机来自动吹除射击时产生的有毒废气。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先进火控系统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详解
勒克莱尔那1000万美元的制造成本中至少有35%是用在了电子设备中;其中占最大的两头一个是上文说过的BMS系统,另一个就是火控系统。勒克莱尔的火控系统十分精密且复杂,整套火控系统用了7台计算机和差不多30个军用微处理器来控制。
勒克莱尔的观瞄系统
勒克莱尔的观瞄系统由车长HL-70独立热成像收索/瞄准仪和HL-60 SAVAN20炮长三合一(瞄准/夜视/测距)瞄准仪组成,车长独立热成像收索/瞄准仪,除收索功能之外也具备瞄准/夜视和测距功能;也就是说勒克莱尔的火控系统是“双射手”火控系统(也就是“猎手-猎手”火控系统)。从主炮到观瞄系统全部都有各自独立的双向稳定仪,精度极高;在2000米距离上“动对动”射击的首发命中率超过了90%,“静对静”射击的首发命中率接近100%!
整套火控系统完全实现了数字化,是世界上第一套全数字化火控系统;所有的子系统(观瞄/操炮/大气传感)都用高速军用有线网络接入火控计算机,且火控计算机也接入了BMS(战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火控与车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合并。
?勒克莱尔黑科技之: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
拆除附加装甲后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是最早应用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的主战坦克(挑战者2的服役时间比它晚了一年),不过由于法国一直没有突破硼化钛陶瓷的生产技术,勒克莱尔仍旧采用的是老式的氧化铝陶瓷材料。
勒克莱尔黑的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推测)
其复合装甲的基本结构是:将氧化铝陶瓷材料装入一个韧性和强度极高的特种合金钢套中,制作成扁平的条状装甲块,在将这些装甲块紧密的焊接在母板上,在将母板依照一定的次序固定在装甲箱中,每一层母板之间用耐火聚酰胺纤维材料填充,作为缓冲层。复合装甲仅仅只覆盖了炮塔正面和车体正面,其余部位为了减轻重量仅用间隙装甲和附加装甲保护。
勒克莱尔的附加间隙装甲也兼储物箱,被网友们戏称为“矿泉水装甲”
根据估算其炮塔正面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大致相当于650至700毫米厚度的钢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致相当于850至1000毫米厚度的钢装甲;车体正面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大致相当于600至650毫米厚度的钢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致相当于750至900毫米厚度的钢装甲。但其余部位防护能力较弱,仅具备对抗轻型反坦克武器的能力。
总的来说,勒克莱尔的装甲防护能力并不算突出;但是也算对得起它54吨的苗条身材。
总评勒克莱尔——AMX-56“勒克莱尔”的定型时间是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最晚的(1991年定型,仅比日本90式早了4个月),所以后发优势也是同时期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最强的;但是勒克莱尔整体来看却显得十分“中庸”——火力比不上德国的豹2A6、防护能力比不上挑战者2、信息化能力比不上M1A2;除了机动性之外并无特别出彩之处,而且由于采用了大量未经严格验证的新技术,其整体的可靠性令法军整整头痛了10年。
但是除机动性外其余性能均显平庸的勒克莱尔整,制造成本却高达1000万美元(不是采购价),和世界最贵的日本90式有得一拼!再加上法系坦克既不能融入北约体系也不能融入华约体系,造成其出口及其困难。
所以,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这型法国潜心20年研制的先进第三代主战坦克,更多的只是用来满足法兰西那颗孤傲的虚荣心!
勒克莱尔四视图
题外话——法国坦克技术的法国在冷战时期一直游走于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之间,在戴高乐将军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国家利益,而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外交指导思想下,法国无论是和北约还是华约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其坦克技术也算是集东西方之大成——火炮身管制造工艺于苏联(苏联向法国转让了有关电渣重溶的专利,其中还包括一台完整的P951型电渣炉);陶瓷装甲技术于英国(其氧化铝陶瓷技术就是直接引进的“乔巴姆”装甲的氧化铝陶瓷相关技术)。
下期预告下期将开一个新的系列:《世界坦克大PK》,每一期我都会提供三个选题供大家投票,票数最多的成为下期的选题。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文章4:法德两国的未来主战坦克构想,将是有人加无人的三车
“法德地面主战系统”(MGCS)项目,是两国最近提出的新一代装甲战车计划,设想在2040年前取代“豹”2和“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它采用了独特的多平台概念,由三辆战车组成,其中两辆有人战车分别配备火炮、超高速导弹,一辆无人战车配备额外的传感器和曲射火力。
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因为新式战车要求单车重量小于50吨,乘员较少,并且具备很好的扩展能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多平台概念。三种战车会采用相同的底盘,以尽可能具备相同的机动性、外观(出于隐蔽性考虑)和维护特性。
MGCS项目的下一个重要步骤,是在2025年秋签订研发合同。泰雷兹、德国KNDS、法国KNDS、莱茵金属公司,以及法、德两国国防部长,参加了项目公司的成立会议。MGCS项目公司将设在德国科隆,四家公司分别持有25%股份,工作份额由德国和法国平均分配。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文章5:2024萨托利防务展 之 “勒克莱尔进化”主战坦克
俄乌冲突再次证明了主战坦克不可替代的突击和火力价值,也暴露出其综合防护能力尚无法满足未来需要。2024年欧洲国际防务展(EUROSATORY)上法国Nexter与德国KMW合资组建的KNDS防务集团,在其展区推出了“勒克莱尔进化”(Leclerc Evolution)、“豹”3、EMBT-ADT,共3种新型坦克方案,另一个新方案则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KF-51U。
这四型坦克一方面作为“未来地面作战系统”(MGCS)服役前的过渡,另一方面也面向国际市场寻求潜在用户。我们先细品“勒克莱尔进化”。
下图是前身为Nexter的KNDS法国公司在经典的“勒克莱尔”系列主战坦克基础上,推出了名为“勒克莱尔进化”的新型四人制多口径主战坦克,整体架构是在原“勒克莱尔”底盘大改基础上,安装了一座于2022年推出的第二代EMBT炮塔。
大改后的新底盘在车体左前方驾驶员右侧,增加一名副车长。这虽然与二战期间坦克前部右侧的无线电操作员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这一副车长设计显然是为了满足日趋复杂的多任务车载传感器和多用途武器系统的使用需要。下图可以看到,“勒克莱尔进化”的炮塔顶部右侧安装有一座由副车长操控的遥控武器站,配备1门ARX30型30毫米机关炮和“海王星”光电传感器,可借助传感器的激光测距仪和昼夜观瞄系统,以及带有近炸引信的30毫米弹药,打击包括无人机、巡飞弹和工事等各类目标。
“勒克莱尔进化”的尾部动力舱则用1 500马力的MT883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搭配HSWL 295传动系统组成的全新一代欧洲动力包组合取代了原有的V8X-1500增压发动机搭配ESM-500传动系统的组合。车身首上安装了新的反应装甲模块,首下反应装甲延长到了底盘下方,车体侧面还安装了AZUR反应装甲侧裙板,车体正面防护能力显著增强。
“勒克莱尔进化”型全重62吨,车体离地间隙475毫米,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8千米/小时,续航里程470千米。炮塔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但尾舱加长30厘米以兼容更长的140毫米坦克炮。内部左侧为车长,右侧为炮长,使用ASCALON(自动装填及可扩展高性能火炮)双口径火力系统取代了原有的52倍径CN120-26 F1型坦克炮。
其中120毫米版的ASCALON滑膛炮身管为58倍口径,可兼容目前北约标准的120×570毫米弹药,使用22发备弹的尾舱装弹机。换装48倍口径的140毫米主炮时,经过适当软硬件修改的装弹机容弹量会下降到18发。两款坦克炮都安装了有隐身设计的热护套,并在左侧并列有一挺备弹680发的12.7毫米同轴机枪。
本次展会上同时展出了为其配套的120毫米SHARD Mk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M3M编程高爆榴弹。炮塔顶部左侧是一挺由车长控制的,与非穿透式设计的赛峰PASEO模块化瞄准系统并列安装的7.62毫米遥控机枪。下图能看到在炮塔中后方安装有一个由副车长控制的三联装巡飞弹发射箱,能够提供超视距目标打击能力。
在坦克的观瞄系统上,炮长采用了赛峰公司的SAVAN-25型多通道观瞄系统,可集成昼间/微光CCD、第三代热成像仪和人眼安全激光测距仪等组件。车长的PASEO系统内部集成有昼间CCD、红外传感器、第三代热成像仪和人眼安全激光测距仪等组件,具备双向稳定和“猎-歼”能力。
“勒克莱尔进化”型着重增强了防御和整车态势感知能力,搭载了欧洲战利品集团的“战利品”VPS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炮塔四面安装了ELM-2133“风之守护”相控阵雷达,侧面布置有主动防御系统发射器、MEFP(多爆炸成型弹丸)自动装填机,大大增强了对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防御能力。
除传统车载观瞄光电设备外,还在炮塔四面雷达边各安装了一个由KNDS光电公司(原Optsys)开发的光电告警器和360°局部态势感知系统(LSA),能够在为车组提供全向态势感知能力的同时,与炮塔侧面安装的拉克鲁瓦公司的经典Galix多用途烟雾弹发射器结合,为车辆提供及时的战场隐蔽。
在副车长遥控武器站后方还安装了下图所示的法国Metravib的Pilar V车载声学定位传感器,通过布置于特定位置的传感器,通过到达时间差原理,判断不同火力属性和其大致发射位置,为车组成员提供可靠的无源侦测手段。该系统能够结合车载定位系统,在350、1 000、1 650和2 400米外,对7.62和5.56毫米步枪,12.7毫米机枪/反器材步枪,20/30/40毫米机关炮,105毫米以上口径坦克炮等武器,实现垂直2°、水平3°的角度范围和±10%的距离定位,在向车组成员提供声源类型和GPS坐标定位的同时联动车载自卫系统进行自卫。
据KNDS代表透露,目前正在开发中的“勒克莱尔进化”型是一款介于“勒克莱尔”与“未来地面作战系统”之间的解决方案。相对原有“勒克莱尔”,重点增强了除传统动能弹以外,针对反坦克导弹、巡飞弹、自杀式无人机等目标的防御能力。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推荐搜索词:
1.勒克莱尔式主战
2.勒克莱尔战车
3.勒克莱尔主炮
本文标题: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