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英文名
头脑特工队英文名推荐文章1:为了吸粉中国观众,好莱坞大片居然想出这一招
1905电影网专稿从3月开始,我们每周都能在电影院看到一部来自好莱坞的大片,从《黑豹》《古墓丽影》,到《环太平洋2》《头号玩家》,每一部都令人期待。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宣传上费劲心思。单从海来说,不少电影都推出了中国特别版的艺术海。而这个习惯从很早就有,近两年越来越流行,几部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都会推出中国风的海。
就让小电君带你一起去看看这些别出心裁的海设计吧!
浓墨重彩中国风
即将于3月16日在内地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今日发布了一张水墨画风的海,该海由中国插画家鹿菏所做。海正中的画面采用的是影片经典的水底情深一场戏,在保留英文片名的前提下,以毛笔书法写下了中文片名。
画面上,莎莉·霍金斯饰演的哑女艾丽莎与道格·琼斯饰演的人鱼生物一同跳入水下。人鱼身形以淡墨色点缀,而艾丽莎则着一身红色衣裙,发丝飘荡。鹿荷在这幅画上所用到的颜料有花青、石绿染成水底的样貌,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近期上映的电影《黑豹》也发布了一款中国风海,同样是水墨作画,勾勒出作战状态下的黑豹,身形偏向写意,但是锋利的爪子以及头和脖子佩戴的战服利器清晰可见,在中国画中透露出别样的金属质感。
早在2013年上映的《金刚狼2》与《黑豹》手法相似,它也是利用渐变的水墨画出了一个金刚狼的图像,我们能看到金刚狼的狼爪,健硕的肌肉,生动气韵之下,展现了狼叔的力与美。
本月将要上映的另一部电影《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利用了中国水墨的画风展现出了机甲和怪兽大战的场景,周围用乱石覆盖,复仇流浪者与超级怪兽深陷战斗之中。
去年年底上映的《帕丁顿熊2》也没放过水墨风海,影片宣传不仅利用了水墨重彩的效果绘出了独特的萌熊,还利用了“雪中送炭”、“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四个中国的典故让冬日里增添了一丝温暖。
《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则利用水墨画风让四大神龟来到了中国的武侠江湖。拉斐尔、多纳泰罗、莱昂纳多、米开朗基罗恰与《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一脉相承,展现出侠客的世界。
在内地上映的好莱坞动画通常也都会制作中国风的海,《海洋奇缘》所采用的就是水墨体。三张画还原了莫阿娜与毛伊乘风破浪、莫阿娜独自扬帆前行、岩浆怪烈焰环绕的场景。
《生化危机:终章》虽然没有官方发布水墨版的海,但是有粉丝制作了此风格的海,被官方拿来发布了。
可以说,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中国画里的水墨技法。其实除了水墨,还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等形式。、
《神奇动物在哪里》进行内地宣传时,就曾发布一套工笔技艺的海,利用中国传统团扇式样,加上白描勾线加多次晕染设色体现质感以及阴影的方式呈现了嗅嗅、护树罗锅、隐形兽、雷鸟、鸟蛇、蜷翼魔六种罗琳笔下的神奇魔法动物。
玩转中国汉字
《帕丁顿熊2》的系列中国风海将水墨融入了古代典故,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电影在利用中国画的风格时融入了其他内容。中国汉字就是最典型的一种。
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异形:契约》在内地上映时,发布了一款中国风的海,利用水墨笔触写就的一个“形”字和画成的一个异形宝宝相结合,直击主题。这张海的设计就是雷导在进行中国宣传时亲自选中的一款。雷导认为这才最能代表他心中的中国风。
《头脑特工队》的中国风海就将乐乐、忧忧、怕怕、厌厌与怒怒五个小人与中国汉字相结合,一目了然的除了字,每个小人的神态情绪也都栩栩如生。
《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有一款海同样利用了汉字“龟”,只不过我们在海上看到的“龟”并非我们常见的简体字,而是于小篆体“龜”字。
组成这个汉字的正是四只神龟的武器“双插、双节棍、长棍、双刀”以及神龟的眼罩,而汉字的颜色更是采用了宣纸渲染后的靛蓝色。
精通中国民俗文化
其实除了我们最常见的水墨工笔中国风海,好莱坞大片宣传时还会利用中国传统的元素进行设计。年初上映的《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就是成功的例子。
《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的这组海里,运用到了活字印刷术、安徽宏村窗棂、西夏铜官印、古典竹简、祥云墙雕、宋代哥窑瓷盘、传统绣锦、中秋月饼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造成一座座神秘的迷宫。更有意思的一点是,主人公托马斯被缩小了体积,穿越在中国古老久远的历史文化之中。
去年上映的《王牌特工:黄金圈》与《金刚:骷髅岛》同样运用到了中国文化元素。《王牌特工2》的九大主演海运用了老上海画中常见的边框与色调,让每位特工本人以及自己的专有装备摆在画框里。
《金刚:骷髅岛》的这组海可以说是脑洞大开了。它让金刚与齐天大圣、哪吒、葫芦娃三个神话形象同框出现,我们能够看到孙悟空赤手空拳与金刚四目相对,哪吒以其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的经典形象出现,葫芦娃中的四娃火娃在云彩之中出现,又是一出中西合璧的手法。
宣传期间最爱发中国风海的《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当然不会错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的机会。《忍者神龟2》的中国特别版海中,将四只神龟与中国传统神话西游记、“四大金刚”、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国有代表性的仕女图工笔画相结合,确是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说到中国的文化元素,麻将不可不提。《王牌特工2》有一组粉丝自制海就利用了麻将棋牌特色,绘制了“特工清一色,救世一条龙”的图景,这组海还被官方拿来做了发布。
走遍中国地标
如今的许多电影里都会出现中国的地标,更何况宣传海了。去年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一口气发布了40张印有中国各大城市地标的海,从北京长城到四川大熊猫繁育基地,从香港油麻地到台北101大楼,从杭州西湖到吉林雾凇岛,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小蜘蛛也以不同的姿态躺在神州大地之上,这组海也被外媒拿来争相道。
随着巨石强森的《狂暴巨兽》定档4月13日,4月份的好莱坞电影也纷纷开始了宣传。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未来还会有什么样极具创意的中国风海出现吧!
头脑特工队英文名推荐文章2:
头脑特工队英文名推荐文章3:破了再破!吒儿凭什么
:央视新闻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3月15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海外及预售)超150.19亿元,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
?
从上映后单日票房6.1亿元,到8天5小时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从成功“出海”,到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位,《哪吒2》带给观众太多惊喜,一起回顾“吒儿”的高光时刻↓
01
“必须倾其所有,实现最好的效果”
作为2019年现象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上映后迅速打破多项票房纪录,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2015年,导演饺子受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启发,正式投入到《哪吒1》的创作。哪吒的形象设计,饺子和团队前前后后设计了将近一百版,最后才诞生了这个眼圈黑黑、鼻子小小,穿着红衣马甲的哪吒。
2019年,《哪吒1》票房破50亿元,成为当年票房冠军。那年夏天,《哪吒1》路演结束,饺子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他坦言,起初预计时间是3年,但做到后面“刹不住车”了,因为“必须倾尽所有,实现最好的效果,要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
伴随着《哪吒2》票房持续创造纪录,导演饺子“十年磨一剑”的故事也为更多人所知晓。2月5日(大年初八),《哪吒2》以50.36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前作《哪吒1》总票房,官方账号当天写道:“从2015到2025年,十年来时路,一直有你在!”
02
吒儿“高开疯走”
举中国动画全行业之力
托起国漫未来
据电影主创团队提供的数据:《哪吒1》全片1864个镜头,特效镜头1400个;《哪吒2》镜头数达到2427个,特效镜头1948个。对任何一家动画公司,这都是“做不完,根本做不完”的体量。好在,《哪吒2》本没有打算由一家公司做完。
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出现在《哪吒2》的片尾字幕里,其中既有传统影视巨头,也有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
在一场恢宏激烈的战斗中,百万铁链在空中飘动如发丝般流畅,铁链在高速甩动下交错缠绕,却未曾穿透角色身体,展现出极高的特效精度。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质感的表现重新优化了,还优化一些细节表现,比如皮肤、毛发、布料,还有一些盔甲的质感。”来自西安数字怪兽团队的陈一彪听完导演饺子“像素级”的要求,就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历史。“绑海底妖兽的铁链,在画面里是特别细小的元素,每根铁链可能只有两三个像素,但是导演还是要求我们把铁链做出对比度来。”
导演饺子透露,在制作特效时,曾尝试寻求国际团队的帮助,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即使是一个顶级的工作室,也可能用三流的人员来完成我们的项目,倒不如收回来,让国内的团队用心打磨兜底。”
△数字怪兽团队制作的海底龙宫画面
就像在《哪吒1》里,整个龙族用自身最坚硬的鳞片为敖丙打造万龙甲一样,在中国动画全行业的共同托举之下,《哪吒2》创造了票房奇迹,更体现出国漫未来的光明前景!
从让人惊喜的单日票房6.1亿元,到单日7亿元+、8亿元+的一路飙升……“吒儿”的票房走势就和影片激燃的剧情一样“高开疯走”。2月6日,电影《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57.76亿元,仅用时8天5小时冲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满江红》《唐人街探案3》《流浪地球》等“前辈”组团发来“贺电”↓↓↓
@电影长津湖:有信念,有决心,就能改变世界。笃行致远的中国电影,一起加油!
@吴京:小哪吒,冲 冲 冲!
@电影你好李焕英: 吒儿加油!妈妈们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中国电影一起越来越好!
@电影流浪地球: 小哪吒,顶呱呱;小破球,撒花花!抬头向前,继续冲!!!!!!!
@电影满江红: 心怀赤忱,山海可平。星火如炬,亦可点亮夜空。中国电影,一起加油!
@唐人街探案: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神!祝福中国电影,一起加油!
03“没有巅峰,只有征途”
随着《哪吒2》的热度持续高涨,“吒儿”也迎来一个个高光时刻:
当地时间2月17日,《哪吒2》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特别放映活动,成为中国首部在联合国公映的动画电影,得到观众一致好评。外国观众看完后纷纷被吒儿圈粉,现场用中文唱起“天雷滚滚我好怕怕”。
2月22日起,《哪吒2》在港澳地区超过60家电影院全面上映,成为中国香港及澳门影史内地电影票房冠军。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为《哪吒2》点赞,称这部电影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2月18日,《哪吒2》累计票房超《头脑特工队2》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名,同时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哪吒2》官方账号写道:“没有巅峰,只有征途。故事因每个你而精彩!”
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2》海外票房已突破2亿元,“吒儿”的成功出海,也为世界送上了一场浪漫奇幻的中国神话大片。据多家外媒道,该片打破了好莱坞长期垄断的票房纪录,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强劲实力。
△春节期间,《哪吒2》的宣传海登陆美国纽约时广场大屏幕。
当地时间2月8日,《哪吒2》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北美首映礼。
在现场,观众齐声高喊“票房第一”。影片结束后,不少海外观众自发鼓掌,还有华人观众感动落泪。多家外媒道称,《哪吒2》在美国上映前,一些影院的部分场次电影票就已售罄,不得不增加深夜场次以满足需求。
2月13日,《哪吒2》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上映;2月14日,在美国、加拿大正式上映。《哪吒2》还在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3月14日,《哪吒2》在英国伦敦开启其“欧洲之旅”,当地多家影院已抢先开启预售,并迅速赢得观众的热烈反响。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国网友在相关视频节目评论区留言,表达对电影上映的期待。
“我等不及要看英文配音版了!!”
“我希望能通过阿拉伯语翻译来看这部电影,它看起来棒极了。”
“希望这部电影能尽快在流媒体上播放,我很想看。来自印度的爱。”
“我期待这部动画片已经很久了,它何时何地会在巴西上映?”
“这是今年截至目前我唯一期待的电影。”
哪吒,这个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少年英雄,正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中国电影,定将是一部爆燃传奇,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开启新的广阔天地。
央视记者/许盼盼
头脑特工队英文名推荐文章4:《头脑特工队》为什么这么牛?“皮克斯编年史”解密第一动画工厂
编者按:
10月6日,被外媒盛赞为年度最佳影片(注意,是“影片”而不是仅局限于“动画片”)的皮克斯动画片《头脑特工队》终于在中国影市姗姗来迟,然而几天过去了,它的票房也没有过亿。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动画片的优秀,人们也为皮克斯动画漂亮的卷土重来而欢呼。我们找到一个88分钟的皮克斯纪录片,从中摘录了一些要点,为您介绍这家天字第一号动画工场的不传之秘。皮克斯的故事不是第一次有人讲了,但是常讲常新。
(一)上半场:1986~2006,漫长的前期准备and一击即中的前二十年
(1)好人才也要有好学校培养,约翰?拉赛特是从加州艺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1975~1979)
约翰?拉赛是皮克斯的灵魂人物,也可以说是首席动画师,他在加州艺术大学学习过动画,这个大学由华特?迪士尼创办,输送了许多动画人才。
(年轻时的约翰,长着一张帅气的脸)
(2)超前的约翰?拉赛特与容不下他的迪士尼(1979~1984)
毕业后在迪士尼工作的约翰发现,通过新兴的电脑技术绘制动画片的背景(当时的动画片不管是角色还是背景都是纯手绘的),可以让动画片中的角色动作更加灵活,细节更加丰富,只是这需要大量的新兴技术,而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迪士尼是一个不断缩减预算的地方。
另外一个时代背景是,当时电脑技术在动画界还是一个被极力排斥的新事物,大部分动画师都害怕会被电脑取代,而忽视了它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的梦想无法实现。在向老板陈述了一个动画短片的简后,他接到了解雇信,离开了这个曾经的梦想之地。
(3)优秀的人才要聚集起来才更优秀(1984)
就在约翰被迪士尼解雇的同时,好莱坞的卢卡斯影业,有一批人也在野心勃勃想要创作动画长片。他们是现在俗称的“IT男”,他们掌握了用电脑技术模拟摄像机,可以自由拉扯景深、切换机位,比受到重力影响的普通摄像机的灵活度要高上一万倍。然而尴尬的是,他们的画画本领都不咋地,于是他们嗷嗷的在等待着一个认同他们的电脑技术的动画师的到来。约翰?拉赛特来了。他们合作无间。慢慢地,他们形成了一种氛围,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皮克斯的slogan:用艺术挑战科技,用科技启发艺术。他们不怕任何新的、不熟悉的场景的挑战,因为他们都会尝试着用电脑技术去解决这些挑战。
(4)只聚焦于做动画,是皮克斯的初心与衷心(1986)
接下来约翰和艾德?卡特穆尔(IT男们的代表)决定从卢卡斯独立出来,专心做动画。但是要制作约翰想做的那种精细的、伟大的角色动画,就需要烧大量的钱,以及一个赏识他们的伯乐。
这个伯乐很快出现了,他是来自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对,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乔布斯。他花1000万美元(在当时是巨款)收购了卢卡斯的电脑动画部,帮助约翰和艾德组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乔布斯说,“我看到约翰他们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只是世人暂时都没发现”……额……这个倒是与乔布斯本人的苹果公司是一致的啊,果然天才想的东西都很超前……
(5)以一个跳跳灯,在国际上闯出名堂(1989)
公司创建后,他们需要向更多的人介绍自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logo,只是对于动画工作室来说,这个logo应该叫做logo动画。比如迪士尼的logo是那个著名的城堡以及劈啪作响的烟花,而皮克斯的logo,是那个调皮的跳跳灯。
跳跳灯动画最原始的样子
这个动画短片旋即获得了来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个叫皮克斯的动画工作室。
(6)赚钱、招人、做前期准备
1989年以后,皮克斯运用自己的动画技术接了不少广告,赚了不少钱,也更加广泛地走到了大众眼中,于是他们迎来了新势力,新的动画师加盟,而且皮克斯没有门槛,他们接纳了两位刚从约翰的母校——加州艺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位,注意——重点来了,就是本文开头,《头脑特工队》的导演彼特?道格特,同时,他也是《飞屋环游记》的导演。对了,《怪物电力公司》(不是《怪兽大学》)是他的第一部独立执导作品。By the way,这位导演还是个小白脸帅哥……有才华的人也能颜值那么高,上天真是不公平。
(7)终于,第一部剧情长片来了,它就是——
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玩具总动员》(1995)
拍摄广告毕竟杯水车薪,乔布斯已经连续赔了五年钱,于是约翰?拉赛特终于要开始做剧情长片了。他想以一个玩具的视角,讲述在玩具堆里发生的故事。这就是皮克斯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玩具总动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是皮克斯与迪士尼的第一次合作,当时迪士尼的新接班人已经意识到过去的老旧思路无以为继,于是他们三次向约翰抛出橄榄枝,他们提供设备和技术条件,供皮克斯创作这一剧情长片。
然而,虽然接受了与迪士尼的合作,但皮克斯显然想得很清楚,一定不会成为第二个迪士尼。迪士尼创作的传统动画片,是很明确的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而他们要做的,是动画电影,是全年龄向的。
其中还有个小趣闻。给《玩具总动员》男主角胡迪配音的是著名男演员汤姆?汉克斯,本来阿汤哥只是带着给动画片配音的普通心情来的,但是皮克斯创作的与众不同的动画让老道的阿汤哥都惊了。
但是,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的。从来没有创作剧本经验的皮克斯团队一开始就栽了个跟头。在最初的故事脚本中,胡迪是一个尖酸刻薄的角色,这时候的皮克斯,只是隐约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重复迪士尼的“公主动画”的老路,但是具体要做什么样的动画,他们也不甚清楚。
好在,皮克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公司。在调整过剧本以及角色设定以后,胡迪变成了一个虽然有缺点但却非常可爱的角色,用阿汤哥的原话说就是“胡迪像个钟摆,他有时很自信,但是在巴斯光年来了以后,他又显得有点害怕”,瞧,这不就是每个真实的人吗?很快,这部预算不多的动画片在票房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凭此,皮克斯还成功地实现了上市,以及与迪士尼利益均分。
(8)打破“第二部作品魔咒”,皮克斯越发坚挺起来
——《虫虫危机》(1998)
所谓的“第二部作品魔咒”,这是乔布斯发明的词儿,大概就是一个一鸣惊人的公司或团队,在做第二部作品的时候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延续辉煌。皮克斯的第二部剧情长片,是《虫虫危机》,野心勃勃的动画师们发现,尽管之前他们已经在这个行业浸淫快十五年了……在遇到新的题材时,所有东西仍然要从头学起。上一部是普通人还算是常见的玩具,这一部就跳跃到了平时很少观察的自然界。
于是皮克斯的能人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们买了一个类似于针孔摄影机之类的东西,绑在一根棍子上,棍子下是乐高的轮子,然后这根棍子就在地上滑行,此举是想实现“从距离地面半英寸的高度来看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虫子就只有半英寸高啊。这个机子,他们美其名曰“虫虫机”,通过这个机子,他们观测到了植物身上细细的绒毛,向日葵面上五花八门的结构,他们发现所有东西都变得很透明。其实,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真是多此一举,反正我们也看不出来这些细小的差别,但是做足功课,是皮克斯一向的宗旨。在上部片子中,编剧还在处心积虑地给原本是死物的玩具带上拟人的性格,使之生动活泼,但这次的虫虫,却是货真价实的有生命的角色。
通过种种努力,皮克斯打破了“第二部作品魔咒”,《虫虫危机》成为1998年获利最高的动画电影。
(9)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打破思维惯性
——《玩具总动员2》(1999)
孩子们看的动画电影,给人的感觉一向是欢乐、闹腾,多数伴有歌舞元素,然而在皮克斯的第三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2》中,他们又一次打破了这样的思维惯性。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孩子是静不下来的,要是有长达三分多钟的无台词以及五分多钟的蒙太奇(比如《飞屋环游记》那著名的前十分钟),五岁的小孩怎么会乖乖坐在椅子上听歌?但事实证明,有时候挑战观众的既有思维并非是坏事。正因为画面的出众表现力,许多孩子都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据笔者亲测,即使是对于孩子来说稍显复杂的《头脑特工队》,观影时也是全场鸦雀无声,这便是好故事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港囧》编剧束焕也受到《飞屋环游记》的蒙太奇手法影响,《港囧》的那一段大学毕业后“时光飞逝二十年”的桥段就是在向《飞屋环游记》致敬哦。
孩子也许是被画面吸引,但成年人却往往在此刻深受感动、潸然泪下。汤姆?汉克斯不仅在一个公开场合说过,他和几个朋友去看《玩具总动员2》,在女牛仔玩具翠西被她的小主人放到捐赠箱里时,当那首悲伤的歌曲《When She Loved Me》,几个四十岁的大男人竟然哭得鼻涕眼泪一起流。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头脑特工队》中,当小女孩莱利的童年玩伴“冰棒”最终被迫消失在记忆长河时,整个电影院全是此起彼伏的啜泣声。人人都有过类似的童年经历,而在我们长大后、浑然忘却时,皮克斯负责把这些童年记忆捡回来。
(10)新的剧情长片,新的导演——
《怪物电力公司》(2001)
导演被认为是皮克斯出品中最重要的中坚力量,而此前这一职位一直是灵魂人物约翰?拉赛特担任,在执导过三部作品中,约翰把担子交到了新人彼特?道格特身上。这体现了皮克斯的另一优点:尊重人才。皮克斯跟世界上绝大多数高效的公司一样,层级少甚至完全没有层级,像彼特?道格特这样,之前从未担任过副导演、联合导演等职位的,只要他有能力并且有新颖的想法,公司允许他独立执导。
关于《怪物电力公司》,剧情方面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毕竟在这方面皮克斯从来没让观众失望。但倒是要说说片中的主角之一,“毛怪”苏利昂,在片中他有着一身蓝紫色相见的、看上去非常舒服的绒毛,这身绒毛可不简单,举个例子,《少年PI的奇幻旅行》中特效人员为了模拟一头老虎的皮毛,选用了三只真?老虎,并且一根一根绘制出总数为三位数的皮毛,并且还根据在海上不同的气候环境,让皮毛做出不一样的颜色变化等等。《怪物电力公司》的毛怪身上的毛,也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前阵子有篇文章说,中国的动画片,人物的头发随风飘动是同时飞的,其实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应该是“乱飞”,所有毛发不应该随着一个方向以同一速率飘动,这不符合空气力学。当一个动画片讲究起空气力学,那是真可怕呀。
毛怪毛发飘动得非常自然
(11)新一阶段,在动画片里加入“伤痕元素”——
《海底总动员》(2003)
下一部剧情长片,是另一位新兴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执导。在这部作品中,除了一向要解决的各种新的技术难题,皮克斯还在片中加入了一些本来只该属于成人世界的“伤痕元素”。片中的主人公尼莫是一个天生有残疾、有一边鱼鳍不能游的小海鱼,创造这一缺陷并不是刻意博取观众的眼泪,而是别有深意。在皮克斯看来,童年虽然是美好的但不是十全十美的,一定会有一些伤痕,才能促进我们成长。
这种独树一帜的看待童年的态度成为皮克斯的招牌武器,尼莫为了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离家出走,在路上遇到了各种风波;信心勃勃的大眼仔(《怪兽大学》)虽然在电力公司里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员工,但是原来他在大学时是一个俗称的“凤凰男”。还有《头脑特工队》中的莱利,原本无忧无虑,但却在11岁时遭遇了“搬家风波”。何况在《海底总动员》中,尼莫受伤的鱼鳍成为他传递感情的一个特别的方式,他和老爸常常在高兴时互相触碰鱼鳍,在互相安慰时也会碰触彼此的鱼鳍。顺便说一句,这部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海底总动员》,在2004年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嗯,这个奖已经被皮克斯垄断多年了。
(12)最难画的是人,然而皮克斯就是爱画人……
——《超人总动员》
在动画界中流传着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就是人难画。许多第一次创作长篇动画的公司为了安全起见,都不会把第一部作品的主角定为“人”,因为人太难了,有太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头发、布料、水下的头发和布料、被风吹动的头发和布料……每一项都是大难题。画人就意味着工时要无限地增加,钱要不断地烧。然而喜欢自纠自省的皮克斯在拍出了四部叫好又叫座的动画长片后深深担忧自己是否太过志得意满而缺乏创造力了(真是一个多余的担心……),此时约翰?拉赛特请来了外援,他大学时的同窗,也是一个动画片导演布拉德?伯德。
意外的是,皮克斯全员都非常欢迎这位编外成员的到来。这位编外成员一来就没带来什么好事,他想拍一个全家都是超人的故事,一听到“人”字,团队里的小伙伴们头都大了,然而约翰?拉赛特却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他不是喜欢超人,他喜欢这是“一家子”的故事,他觉得会有很多温暖感人的片段。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虽然《超人总动员》的口碑并不如前几部那么好,但仍然毫无意外大卖,布拉德?伯德还夺下了当年奥斯卡大奖。
在此之后,约翰?拉赛特重掌导筒,拍出了《赛车总动员》,这一系列“总动员”的片子(还有《美食总动员》也就是《料理鼠王》),虽然在译名上稍显没有创意,但是却恰好地揭示了皮克斯系动画片的内核,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被人忽视的事物,赋予其思想,让玩具、动物、汽车都赋予上了人的思想,为观众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这个世界,大人爱看,小孩也爱看,因为皮克斯说,“我们在创作任何一部动画片时,从来不会想着这是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小孩看的,我们只会想着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净未受污染的地方”,在世俗中给观众提供一抹清凉。
本文介绍的这部皮克斯的纪录片诞生于2007年,但在国内却知者寥寥,每次皮克斯有动画片公映时,这部纪录片总会被拉出来重温一次。你会发现不管什么时候翻看,这个纪录片里讲述的内容都有其“含金量”与现实意义,对于正在制作动画电影的同行,又或者是正在拍电影的团队,都有借鉴意义。
(二)下半场:2006~2015,与迪士尼重新合作,开启新的高峰
2006年,迪士尼宣布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此举令业界哗然。毕竟,在不久以前,两家关系还非常恶劣,因为迪士尼执意要开发《玩具总动员》的一系列周边价值,但却拒绝皮克斯的参与。人们担心皮克斯的文化与创意会被伤害,但事实证明,换了一个CEO的迪士尼,终于呈现出新一派的气象。从此以后,皮克斯擅长创作,迪士尼擅长发行和营销,谁也不干涉谁,两家合作无间。
在此期间,皮克斯同样以稳定的速度出品了不少优秀动画,虽然在刚合作的几年里,“皮克斯×迪士尼”的组合暂时还有点水土不服,出品的几部动画都不尽如人意,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天作之合的最深远意义应该是皮克斯将他们独一无二的工作方式拓展到了迪士尼乃至全世界的动画领域,让所有同行都得以受益,这是皮克斯对世界的奉献。
(1)又一项新的技术“光线跟踪”被运用,赛车手豪情配音你见过么!
——《赛车总动员》(2007)
《赛车总动员》于导演约翰?拉赛特在1999年与家人的一次全国自驾游。对汽车和塞车都同样着迷的约翰便把汽车这一素材运用到了这一部作品中,令人意外的是,平日里只有色彩差别的车子在动画片里全有了拟人的个性,有冒险的想法,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恐惧,迷茫之后又互助……是的,皮克斯就是这一套,尽管有人说这一套已经越来越旧,但是观众还真是很爱这一套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