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触摸屏分离推荐文章1:超低温液晶分离神器诞生了!制冷行业专利首创

  制冷行业创新技术不断涌现,针对目前火热的液晶屏市场,业内一家公司创新的利用超低温冷冻法,研发出了低温液晶分离神器,可以广泛使用在液晶屏幕的维修市场,这在国内首创,而且已经申请了诸多专利。


  这家企业就是深圳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2016年冷博会市场行,带您探访创新的魅力。


  

  强华董事长李义强与富达总经理倪邦火合影


  据总经理倪邦火介绍,富达公司生产低温冰箱已有八年之久,现创新研发的低温液晶分离机的温度可做到-180度。专为水胶难拆,爆屏、碎屏难拆而量身定做。


  富达研发的低温液晶分离器,是市场上最快、最牛的返修手机屏、触摸屏、电脑屏、学习机屏等分离设备。


  它利用低温冷冻法可以分解苹果5代、iphone 5S 5C、苹果4代、iphone 4S、三星、HTC、LG等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屏及平板电脑的触摸屏等的不良返工、On-cell盖板剥离、In-cell盖板分离、触摸屏翻新、手机屏维修、平板电脑屏幕返修、G+G返工、G+P返修、G+FF翻工、OGS返工、LCD回收、冷冻拆屏、电容触摸屏返工、TP返工、触摸屏翻工、平板显示屏翻新、OCA剥离、CTP返修、TSP返工、触摸屏贴合不良分解、电容屏冷冻分离、冷冻拆解拆分TP、手机屏冷冻拆开屏等等。


  其中-180度冷冻液晶分离机,开机只需要22分钟迅速降至零下140度,32分钟迅速降至零下155度,40-50分钟降到-180度,适合工厂、维修店、家庭工作室使用。


  据了解,冷冻液晶分离机体积小,重量轻,有带4个滑动轮子,方便移动。220V电压,拆解屏幕效率快,良率达99%。


  倪邦火也介绍冷冻分离机制冷原理为:压缩机制冷,无需添加任何物品,使用安全,温度稳定,使用寿命长久,质量保证。


  该产品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大尺寸触摸屏分离推荐文章2:全球首个拆解 Apple Watch 完美复原(下篇)

  摘要: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做东半球最好、全球第二好的拆表评测!我们还要做全球第一个复原!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已从 Apple Watch成功拆卸出电池、显示屏两个重要部件,欣赏完一番 Apple Watch 内部设计和构造后,接着继续往下拆。


  Apple Watch 表带安装位置隐藏有一块带小孔的金属片,这块金属片采用磁力吸附在手表机身上。


  

  卸下方框内的两个螺丝,让我们看看 Apple Watch 隐藏着什么。


  

  卸下螺丝后,可以看到一片包含 6 个电极检测点的线路板。绝大多数设计师会在智能硬件设备上预留物理接口,当设备出现软件故障时,无需采用拆机或拆零件等步骤,可以通过预留接口进行快速修复。Apple Watch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物理上并不象 iPhone 那样通过 Lightning 接口进行软件故障维修,因此,可以推断这组电极应为 Apple Watch 故障检测、写入初始化信息及固件的预留接口。在 Apple Watch 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可以揭开表带下的金属片,从这组检测点接口上读取故障代码,如果不是硬件故障,不需要专门拆开 Apple Watch 就可以进行维修。


  

  

  

  线框中是 Apple Watch 按键内部结构。


  

  从拆下的按键上可以看到按键安装有防水垫圈。


  

  采用上、下两层结构的按键。下层使用螺丝将防水垫圈紧固在手表框架上起到防水使用,而按键的顶层则是可以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按压舒适度。


  

  

  下层按键中间设计一根活动顶针,按压上层按键时,按键行程通过顶针传递给手表内部轻触开关。


  

  上、下层按键之间安装有两个小弹簧,下图的黑线为一根头发,弹簧采用的金属丝材料跟发丝直径差不多。


  

  按键下是安装在薄膜 PCB 上的轻触开关。


  

  

  框内为 Apple Watch 蓝牙天线。


  

  虽然这是一台乞丐版的 Apple Watch,但苹果丝毫没有对它偷工减料,Apple Watch 内部的很多连接线座和接口采用了镀金工艺,蓝牙天线也是使用黄金镀在支架上构成接收天线。


  

  

  薄膜 PCB 粘贴在马达震子上,而混入黄金的粘胶材料构成一个屏蔽层,可防止震子动作时产生的电磁脉冲信号干扰到薄膜 PCB 线路。


  

  触摸屏线路插座底下安装有 Apple Watch 的麦克风。


  

  麦克风同样有防水垫圈。


  

  

  苹果为 Apple Watch 引入了一个新的输入部件 - Digital Crown (数码表冠),从内部结构看,数码表冠可能是采用光电编码技术。


  

  

  还有 5 个螺丝由于工具的原因没有办法进行拆卸,而我们不想跟 iFixit 一样对 Apple Watch 进行破坏性拆解,我们的拆解也到此为止,等待有更小巧的工具出来,下图为分拆出来的零件。


  

  已拆下的 11 棵螺丝有 6 种规格,最小的螺丝只有几根头发直径大小。


  

  拆解过程中不小心扯断的触摸屏线,在回装时重新进行了驳接。


  

  

  回装后的 Apple Watch 正常工作,触摸屏功能正常。


  

  从拆解的情况看,Apple Watch 在使用一两年后如果内部电池老化,或者是发生显示屏破损等情况,只要有工具,动手能力强的用户完全可以自已更换这些零件。拆解这台 Apple Watch 后总结拆解经验的步骤如下:


  1. 用热吹风筒对显示屏周围加热,让内部双面胶软化,从显示屏的顶边或底边用美工刀小心撬起显示屏;


  2. 用塑料硬卡片继续撬起余下部分;


  3. 显示屏线卡扣较难拆开,而触摸屏线易扯断,最好先拆开触摸屏线。用工具撬起电池,分离电池线座。过程中注意别拉扯到触摸屏线;


  4. 拧下触摸屏线座固定螺丝,分离触摸屏线座。


  5. 拆开显示屏线座卡扣,分离线座,至此可完全拆下整片显示屏模块。卡扣比较小,最好采用两把摄子操作;


  回装过程执行 5,4,3 步骤。


  结束语:


  Apple Watch 内部设计可以说是尽到极致,充分利用极小的空间装配一整套智能手机零部件,零件极为精细,组装工艺非常好。从卸下电池、显示屏模块等步骤环节看,Apple Watch 并不象 iFixit 所说那样苹果没有考虑产品维修环节,只要受过培训,拆卸时比较小心,完全可以更换电池和显示屏模块。Apple Watch 具有防水功能,但从拆解的情况分析,其防水功能比较弱,不适合带进游泳池或长时间泡在水中。Apple Watch 为我们带来良好体验和更多新功能的同时,精心设计的内部结构也为质量带来保证。


  原创:雷科技


  本文版权归雷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仅代表的看法,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大尺寸触摸屏分离推荐文章3:信利光电取得显示模组集成光感触摸屏结构专利,使触摸屏与光感元件无需分开装配结构更简洁

  金融界2025年3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显示模组的集成光感触摸屏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636624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专利摘要显示,一种显示模组的集成光感触摸屏结构,包括:盖板、触控FPC、触控玻璃传感器和光感FPC;所述盖板正面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光感孔,所述盖板背部的底部与所述触控FPC连接在一起,所述盖板中央显示区的背部设置有触控玻璃传感器;所述盖板正面背部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光感孔的背部设置有双面粘,所述双面粘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贴合有PI补强,所述PI补强的背部设置有光感FPC,所述光感FPC背部的底部与所述触控玻璃传感器的顶部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光感FPC的背部上设置有光感元件。通过将光感元件直接与光感FPC相互焊接在一起能达到使触摸屏与光感元件不需要分开装配,让其结构更为简洁,使得整机结构设计上更加灵活的目的。


  天眼查资料显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汕尾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6876.9402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32个。


  本文源自金融界


  大尺寸触摸屏分离推荐文章4:驰为Hi8全球首拆! —— 499元双系统平板引爆价格战!

  大尺寸触摸屏分离推荐文章5:自己动手更换 SONY 索尼 XL39H 手机屏幕自己动手更换 SONY 索尼 XL39H 手机屏幕

  这部手机购买于2013年年底,具有6.44寸超大屏幕和超薄机身,骁龙800处理器及IP58级防水功能。超大的屏幕尺寸和超薄机身的搭配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这是在当时是任何其他手机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即使是在智能手机越来越白菜价的今天,面对被儿子摔坏的屏幕,我仍然不愿意放弃他,而是选择了自己维修。


  坏掉之前媳妇也几次跟我说要不换掉吧,毕竟这款机器虽然在我看来好用,但是由于最近新升级后的索尼官方安卓5.02系统出现了待机时间的直线下降和严重的发热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在root后通过加装后台管理软件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待机时间也回到了正常状态,正在窃喜这部手机又焕发了第二春的时候没想到被儿子当作玩具一下拍在了地上。


  换手机还是换屏幕的问题并没有困扰我太久,如果换手机的话,用惯了XL39H很难再使用现如今主流尺寸的手机,我也曾考虑过最近上市的华为P8max,但是想想6.44寸的XL39H就已经让我在便携方面很是头疼,是否要继续入坑屏幕更大的华为P8max,最终还是决定先换个屏幕,再等等看有没有更合适的机型以后再做换手机的打算。屏幕的选购过程不再赘述,虽然作为小众机型但是某宝上仍然可以买到他的配件,具体购买的过程不再多说,直接开启看图说话模式吧。


  首先看一下这部手机的外观:


  

  整体造型方方正正,由于采用虚拟控制键的设置,机身下放并没有设置安卓的三个基本功能键。整体造型除了正面的SONY LOGO和前置摄像头外,并没有做其他装饰。


  

  机身的厚度控制的非常到位,当时应该说算是手机中的佼佼者。


  

  侧面的设计同样非常简洁,中间部位布局了一个带有浓烈SONY风格的圆形电源键用来控制开关机及锁定、电量屏幕。除此之外电源键下方设计了两个很低调的音量调节键。


  

  机身听筒和底部的送话孔采用了相同的设计。


  

  另一侧的中段则设计成磁吸式充电器的接口。请忽略顶部的USB防水塞丢失的问题,这次在选购屏幕的时候我同时也购买了一个防水塞,只是因为一会要拆机,所以并没有在拍照时安装上。


  

  来看一下屏幕的裂痕吧,典型的触摸碎显示不碎。无奈没有屏幕分离专用机器的我,不得不选购屏幕总成,而不能直接更换触摸。这也就意味着我将要牺牲原装显示效果,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我已做好准备,但更换之后对于新屏幕的显示效果我还是有些失望。


  

  再来看一下吧,通体裂伤。


  

  机身背部延续了正面的简约风格,除了简单的LOGO和摄像头外并没有其他的装饰,没有复杂的工艺或纹饰,只有纯净的黑色。


  为了更大家对这款手机的屏幕有更为直观的印象,我下面用小米4做一个简单对比。


  

  不用怀疑,左侧是小米4,黑色版。


  

  

  厚度方面XL39H同样占尽了优势。


  

  下面就要开工了,先看看我购买的屏幕和需要用到的工具。各位值友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自行在淘宝搜索关键字 XL39H 屏幕就可以搜到许多了,一般分为带框屏幕和不带框屏幕两种,带框的屏幕略贵一些,不带框的屏幕价格一般在不到400块一块。如果原有框体没有损坏的话,建议购买不带框的,一方面是价格更便宜,另一方面是根本没必要买带框的,因为无论是否带框都需要粘胶,不会像其他手机那样直接拧开螺丝再拧上就可以了。


  

  购买时送了前后胶贴和一张地摊贴膜。工具却只送了一直简易螺丝刀,并没有送镊子、撬棒和翘片。


  

  实际我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螺丝刀、镊子、刀片、翘片(用一张塑料卡片代替)和吹风机。


  

  首先撕开新到的屏幕贴膜检查一下屏幕有无破损和瑕疵。


  

  

  

  经检查新到的屏幕并无明显瑕疵,那么下面我就要开工拆机了。


  

  由于是一体化机身而且是防水设计,整机都是靠胶粘来固定屏幕和背壳的,所以拆机之前需要先用吹风机加热。


  

  吹风机的温度建议选择最高温度,风速选择低速。


  

  首先要拆开背壳。先用吹风机沿着轮廓加热,手感有些发烫的时候停止加热,然后将刀片轻轻插入一侧的缝隙。刀片的选择尽量选用长一点的刀片增加受力面积,由于背壳采用的也是一种类似于玻璃的材质,如果用尖锐的部分撬动会直接损害背壳。


  

  刀片插入之后继续给局部加温,加温到刀片可以松动的程度将刀片横着插入内部,注意不要插的太深,以免伤到内部电路。


  

  插入刀片之后继续给其他未开启的部位加温,同时用刀片轻轻沿着边缘豁开。由于已经豁开的地方胶黏还有一定温度,所以及时把已经撬开的部分插入塑料卡片,以防收缩。


  

  背壳的开启并不难,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五分钟。


  

  打开外壳之后检查开启过程有无伤到内部电路,经检查没有伤到内部电路,但是防水胶塞的一个密封条由于是和粘胶粘在一体的所以开启的过程被破坏了。而且并没有替代品,所以恐怕防水功能不需要考虑了。


  

  检查一下底部在开启过程并无破损或不可恢复的部件。评价一下SONY的做工还是不错的,内部结构很规整,而且所有连接排线都被罩在屏蔽罩内。


  

  下面继续拆解屏幕,拆解屏幕的操作并不是先去撬开屏幕,而是首先接触屏幕连接线。图上屏蔽罩两侧有两颗螺丝,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拆下这两颗螺丝。


  

  螺丝被拆下后不要急于拆下屏蔽罩,首先应该取出这个黑色的塑料盖板。塑料盖板下的排线连接的是送话筒。开启屏蔽罩之前建议首先翘下这个送话筒,防止排线损伤。


  

  之后就可以拆下屏蔽罩了,图上由于我当时并没有注意送话筒的问题,所以并没有先拆下送话筒,所以在翘屏蔽罩的时候有些费劲,后来在安装时我在找到安全的翘下话筒的方法。


  

  开启屏蔽罩之后就可以开启触摸排线,值得注意的是,显示排线和触摸排线是分开的。


  

  然后拆下一个排线支架,至此拆屏幕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到此为止了。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拆下屏幕。


  

  同样是首先加热,然后插入刀片。


  

  边加热边豁开屏幕,并及时插入垫片。不必在意开启过程中边角的破碎,破碎部分是触摸屏,而不是显示屏,所以即使你想回收显示屏也不成问题。


  

  屏幕撬开之后需要注意屏幕与框体间的连接排线需要从底部的孔洞穿过,所以开启的时候要小心。


  

  同样检查一下开启过程有无损伤零部件,顶部同样发现了一些不可恢复的防水屏蔽层,再次证明自行开启后防水功能不可恢复。


  

  底部结构很简单,而且没有损伤。


  

  下面把拆下来的屏幕做一个对比。新旧屏幕整体感觉差距不大,但是我隐约感到新屏幕可能不是原厂配件。


  

  看一下正面,同样没什么差别。下面就要清理残胶了,这项工作真的是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


  

  清理残胶我选用镊子作为工具来清理,首先用镊子夹住一段残胶,然后开始卷起残胶,随着残胶的卷起基本可以清理框体上的残胶,需要的只是耐心,并没有难度。切忌不要尝试用清洗剂去擦除残胶,因为那样会弄巧成拙,只需要用镊子一点一点的卷起就可以了。

本文标题:大尺寸触摸屏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