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文章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建“三阶课程”体系 开百余门校本课程
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在“数据可视化”校本课程上,小学生收集爸爸的身高、体重、腰围等数据,并做成“雷达图”,孩子们利用可视化图进行分析,交出一份爸爸的健康研究告。这是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示课上的情景。近日,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第三届“和美论坛”,展示学校课程改革成果。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燕华说:“小学课程也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新事物相联系,比如面对未来的智能化时代,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数字化意识、智能意识,数据可视化校本课程就是具体举措之一。”
通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三阶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基础课程、发展课程、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设100多门校本课程。
陈燕华介绍,学校希望开发并实施更多的特色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兴趣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增强他们的“内驱力”。
学校的基础课程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的基础课程打破各学科界限,建构基础课程群。学校的发展课程包含四大领域:益智与科学、语言与交际、品格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在益智与科学方面,学校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其主要包括:魔方、编程、围棋、象棋等10多门课程。在语言与交际课程中,要求学生能体验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其课程包括辩论、朗诵、配音、主持人等。学校的品格与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10多个项目。在审美与艺术方面,学校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增长技能,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其主要包括:琵琶、扬琴、漫画、陶艺等20多门艺术类课程。
学校还以社团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期初,学生自主名,选择本人感兴趣的社团课程。每个社团由一到两名老师负责,社团规模不超过20人。做到每学期课时不少于24课时。
学校特色课程包括:“研学课程”“三礼课程”“学科文化节”等。“三礼”课程内容包括入学礼、成童礼、毕业礼等各个环节。学校还注重开启“社会大课堂”,把教育延伸到校外,采用“学科+生活”的模式构建特色课程,助推学生在回归儿童本真生活中,掌握科学知识。
:熊杰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文章2: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学童穿汉服“划龙舟”
孩子们开心参加活动。(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供图)
近日,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别样童年,与‘粽’不同”主题活动,老师和孩子们穿着不同风格的汉服走进学校欢庆六一、端午。
旱地龙舟、投壶、滚铁圈、跳房子、踩高跷、翻花绳等民间游戏,让孩子们尽情玩乐。全校师生分年级进行了“唐诗童韵”快闪秀,孩子们还参观了由师生共同创作的美术作品展。
(厦门日记者 薛尧 张玉榕 实习生 潘文婧)
:厦门日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文章3:厦门:学者、专家助力小学成立“少年科学院”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31日电 (张明峰)“厦门大学物理学科与技术学院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暨博雅少年科学院启动仪式”30日在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举行。
活动得到厦门大学、厦门市科技馆、厦门市航模协会、厦门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的专业助阵,并一次性特聘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系副主任吴志明教授在内的8位专家担任科学顾问,成立7座教学基地。
活动现场,由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等七个单位共同构建的“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正式启动,七个单位将打通教学资源,共同助力成员校的科学教育事业。
前埔南区小学的“博雅少年科学院”同步揭牌。少年科学院分别由院长、副院长、小院士、专家顾问、导师团队组成。其中院长由校长郑海燕、科学副校长赖贵珍担任。少年科学院成立后,学校的智慧系统上,也增设了“少年科学院”晋级评价系统,实时收集学生在科技上的成果,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可视化。
聘任仪式。
为了给科学院提供更多的学术指导与技术支持,学校特聘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系副主任吴志明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同担任“博雅少年科学院”专家顾问。
前埔南区小学校长郑海燕表示,成立“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和“博雅少年科学院”,旨在通过跨学段、跨领域的深度合作,打破教育资源壁垒,为学生提供从小学到大学连贯的科学探索与实践平台,激发其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未来科技领域的博雅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科技节展位现场,同学们不仅可以看到学校传统优势项目——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这里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机器人、物联网、无人机项目体验。刚从厦门市第七届创客大赛获奖的四年级学生赖宣烨,与好搭档杨家睿一起搭了展台,展示刚刚获奖的“智能鞋盒”和一批智能家居作品。
展示现场。
除本校外,教育基地其他成员校,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厦门市莲前小学等学校,也纷纷携代表作前来参展。其中,来自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展位,同时展出科技感十足的“水下机器人”和会跳舞的人形机器人,吸引大量人气。
厦门市模型协会的展位颇为吸人眼球,从大型直升机模型,到国家热门军舰模型,吸引了无数小“军迷”的目光。厦门市科技馆的展位则利用“角动能”和“电磁感应”等原理制作的实验器材,让同学们流连忘返。世纪海航科技所带来的轮式机器人与编程体验,则让小学生们见识了不一样的数字世界。(完)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文章4:秋季开办4所小学和初中,多个片区小升初派位拟调整
昨天
思明区教育局一口气公布
4个听证会公告
涉及
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划片
小升初第1、4、5、11片区派位方案调整
几个要点
01
之所以小升初片区要调整,是因为片区内有新的小学或者初中(含校区)开办。
从目前看,初中增加,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小升初高峰——2023年,小学入学达到高峰。
02
今年秋季,思明区将开办三所初中(校区)和一所小学(校区)——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厦门一中图强校区(厦门市图强中学)、厦门十一中滨北校区和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
03
今年秋季,思明区三所过渡学校也将迎来新主人——厦门十一中滨北校区、槟榔中学和湖明小学新校区。
点击回顾→思明区三所过渡学校将迎来新主人!会影响划片和派位吗?
从昨天听证会公告看,只有厦门十一中滨北校区要听证,这说明槟榔中学和湖明小学新校区的招生划片沿用过去。
顺便说下,厦门十一中、槟榔中学和湖明小学原来的校区继续办学。
04
思明区小升初主打“多校划片”,即多所小学对应多所初中。
总体来说,教育更加均衡优质。
我们为大家依次解读
PART.01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拟招生划片方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位于思明区莲前街道,洪莲中路与洪莲路交叉口东北侧。
学校总用地面积20851.572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8班,2025年9月开办。目前尚不知道开设几个年级。
拟划定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招生范围,具体如下:
洪莲路以东、洪莲中路以北(含前埔中路以北)的洪文社区住宅路段蔡岭路以南的万景社区住宅路段(即:洪莲路258-318双号)(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更清晰)
文件在这↓
PART.02
小升初第1片区派位方案拟调整
第1片区小升初派位拟调整是因为厦门一中图强校区(厦门市图强中学)今秋要开办,以及这个片区的深田小学今年将有六年级毕业生。
厦门一中图强校区效果图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图强校区(即厦门市图强中学)位于厦禾路以南、将军祠路以东、塔厝路西北侧,设计规模为36个初中教学班,将于2025年秋季开办。
拟调整厦门岛内初中招生第1片区划片方案,具体如下:
厦门市深田小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图强校区纳入厦门岛内初中招生第1片区,相关初中划片方案见下表。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更清晰)
文件在这↓
PART.03
小升初第4、5片区派位方案拟调整
第4、5片区小升初派位方案拟调整,是因为厦门十一中滨北校区开办。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滨北校区位于思明区体育路与育秀东路交叉口东南侧,将于 2025年秋季开办。
拟调整厦门岛内初中招生第4片区和第5片区划片方案,具体如下: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滨北校区纳入厦门岛内初中招生第4片区和第5片区。参加厦门岛内初中招生第4片区、第5片区派位的毕业生应填志愿,相关初中划片方案见下表。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更清晰)
解读
填志愿是什么意思?
就是小升初名时,这个片区可以填志愿,这是因为片区相对比较大,填志愿的好处是,如果能把身边的学校填在第一个,学校相对冷门的话,会增加被派位可能性,当然,如果大家都集中填某所学校,那么派位的几率也会降低。
文件在这↓
PART.04
小升初第11片区派位方案拟调整
这个片区小升初派位方案之所以要调整,是因为厦门一中思明分校秋季要开办。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效果图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效果图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思明分校位于思明区洪莲北路1906号,总用地面积 25003.48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8班,2025年9月开办。
拟调整厦门岛内初中招生派位第11片区招生范围,具体如下:
在厦门市瑞景小学毕业生直升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分校毕业生直升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基础上,统筹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和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两校的学位,与厦门市大同中学前埔校区、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思明分校组成第 11 片区,实行多校派位,接收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万景校区、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厦门市会展南小学、厦门市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的毕业生,及厦门市何厝小学部分毕业生。参加本片区派位的毕业生应填志愿,相关初中划片方案见下表。
解读
昨天家长都在问,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和双十思明分校在招收小学直升生后,有多少名额留给第11片区?
可以肯定的是,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双十思明分校已经启动扩建项目,将从现在的30个班级增加到48个班,扩建项目将于2026年秋季投用。
双十思明分校扩建项目
与此同时,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也将扩建。
此外,何厝小学原本是派观音山音乐学校,此次“何厝小学部分毕业生”也被纳入这个片区招生,厦门日的消息说,这是因为新的何厝小学秋季也要开办,办学规模将增加,观音山音乐学校初中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那么,怎么“部分法”?其实也是沿用其他片区的办法,例如第11片区给何厝小学多少名额,学生可以选,如果超过招生人数,电脑随机抽取,剩余的返回原片区派位。
文件在这↓
更多教育资讯
请密切关注厦门招考
(:厦门招考综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官网、厦门思明教育等)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文章5:思明区成立首批三个教育共同体!2所学校今年9月就将投用
外附小要建洪文校区?莲前小学要成为市二实小分校?
权威消息来了!↓↓↓
思明区成立首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
思明区教育局官网昨天傍晚发布消息,思明区首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集体亮相。首批有三个教育共同体。
什么叫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应该类似大家熟知的“教育集团”,即几所不同类型学校组成协同发展模式。
从思明区成立的首批教育共同体看,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
一所核心校+一个(两个)校区+一所伙伴校
为什么要成立教育共同体?
思明区教育局说,此举是“十四五”期间思明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的关键举措之一,也是区教育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突破,将以由点及面的形式逐步推行。
首批教育共同体包括哪些学校?
昨天下午,思明区教育局举行思明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仪式,首批3个共同体被正式授牌,分别是: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教育共同体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教育共同体组成: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核心校)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洪文校区(暂定名)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同安校区(暂定名)
◆厦门市禾祥小学
厦外附小
厦外附小
禾祥小学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共同体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共同体组成: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核心校)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
◆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
厦门二实小展城校区
莲前小学
厦门市大同小学教育共同体
厦门市大同小学教育共同体组成:
◆厦门市大同小学(核心校)
◆厦门市大同小学岭兜校区
◆厦门市开禾小学
大同小学岭兜校区
开禾小学
教育共同体要怎么做?
思明区教育局对外发布消息说,根据相关实施方案,共同体将通过推动干部、教师双向流动,共享共建教育资源,同步教育教学管理等方式,携手实现“文化共融、课程共创、教研共促、资源共享、质量共进”。
为保证规范化运作,各共同体将设置由各校教师共同构成的共同体综合科、教学研究中心、质量评价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这“一科三中心”将合力提升共同体育人质量、优化学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仪式上,共同体的核心校分别与各个成员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接下来,各共同体将率先启动业务交流、共同教研、分享教育教学资源、同构大型主题活动等方面的工作,逐步推动共同体纵深融合。
解读
#1 两所学校是在建项目
在这十所学校中,禾祥小学、大同小学岭兜校区是在建项目,计划今年9月份投用。
目前没有小学划片消息,更不用说小升初划片。
? 关于禾祥小学
此前思明区政府发布消息,同意开办厦门市禾祥小学,纳入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教育共同体,加挂“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禾祥分校”校牌。
厦门市禾祥小学就是此前道的“禾祥东小学”, 位于后滨东路以东,厦禾路以北,禾祥西路以南,原古龙厂房、特房办公楼、安居集团办公楼。
禾祥小学今年9月份要投用,30个班规模。
《厦门日》获得消息是,“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禾祥分校”和“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是两个法人代表。
? 关于大同小学岭兜校区
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就是之前道的岭兜小学,位于岭兜何厝片区旧村改造配套民生项目。
这所小学建设规模30个班,已经开建,预计今年秋季开办。
厦门市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和厦门市大同小学,是一个法人。
#2 两所小学是筹建
教育共同体中的2所消息——外附小洪文、同安两大校区正在筹建中。
思明区教育局昨天也首次曝光筹建中的厦门外国语附学校属小学洪文校区,用地面积超过2万平米,预计于2025年投用,建成后可增加48个班级的小学学位。
从方位看,外附小洪文校区位于洪文,但是,教育局没有指出具体方位。
#3 这意味着什么?
从思明区首批教育共同体布局看,思明区应该是为了扶持东部教育——因为历史原因,思明区教育呈现“西部热、东部冷”局面,这是因为西部都是老城区。
简而言之,思明区成立教育共同体,应该是为了东西部教育均衡。
当然,在上次思明区政府对外公布要开办禾祥小学和大同小学岭兜校区时,有人评论说:是不是以后所有厦门学校都是某某名校的校区或分校?
应该说,类似“教育集团”,不仅思明区在做,其它区也在做,不仅厦门在做,其它城市也在做,都是几所不同类型学校组成协同发展模式,最终是为了带动新校或者伙伴校快速成长。
当然,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每所学校的生源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理论上,要根据这些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道路,但是,现在都把学校归类于教育集团或者共同体下,可能形成千篇一律的学校,这到底利大于弊,还是相反,都有待于时间检验。
还是重复我们之所说的:好的合作最终是为了“分开”——通过合作,新校或者伙伴校翅膀硬了,它们可以单发,走出自己的特色。
至于有人说,这种教育集团和共同体是为了房价,我们也只能说:
做人要善良——不扶持普通学校,大家说教育不均衡,要组成集团或者共同体,帮助新校或者普通校在短时间内有提升,又有人说,这是为了房价。其实,房价这个问题,也得看家长要不要跟风,务必相信一点:在小学和初中,好的学校取决于你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教育。
(厦门日记者:佘峥 综合厦门思明教育)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推荐搜索词:
1.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分校
2.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3.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分校车祸事件
本文标题: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