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1:肾俞穴—补肾强腰壮阳调经之要穴

  肾俞穴,是肾脏经气输注的部位,主治肾之病症,有温肾祛寒作用,是治疗肾虚的常用穴位。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有第2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1、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2、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4、消渴。


  配伍:1、肾俞配志室、关元、心俞,补肾宁心,适用于失眠、多梦;2、肾俞配太溪、委中、环跳,补肾通络止痛,适用于肾虚性的腰腿疼痛;3、肾俞配翳风、翳明、中渚,补肾开窍,适用于肾亏性耳鸣;4、肾俞配太溪、百会,补肾活络止痛,适用于肾亏性的头脑空痛;5、肾俞配三阴交、太阳,补肾清热开窍,适用于肾亏性的眩晕症;6、肾俞配肝俞、睛明、养老,补肾养肝明目,适用于眼睛昏暗;7、肾俞配大肠俞、委中,适用于肾亏腰痛;8、肾俞配三阴交、肓俞,艾灸关元,补肾壮阳,适用于阳痿;9、肾俞配带脉、关元,补肾调补冲任,适用于白带过多症;10、肾俞配三阴交、血海、中极、次髎,补肝肾,调冲任,适用于肝肾亏损性的经脉失调。


  注意:肾俞穴深部为肾脏,针刺时应根据患者体质肥瘦,严格掌握针刺深度0.8~1.2寸。


  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2: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固精止带摄尿类 心俞—肾俞

  【单穴功用】


  心俞,又名心之俞、背俞、伍焦之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心气转输、输注的处所,又是治心疾之要穴,故名心俞。本穴具有疏通心络、调理气血、养心安神、宁心定志之功。用于治疗惊悸、健忘、心胸烦闷、脏躁、癫狂、痫证、咳嗽、吐血、梦遗。


  肾俞,又名高盖。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穴居第2腰椎下两旁各1.5寸处,是肾气转输、输注的地方,又是治肾之重要腧穴,故名肾俞。本穴具有益水壮火、滋补脑髓、明目聪耳、强健腰膝、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用于治疗遗精、阳痿、尿频、尿闭、月经不调、带下、腰酸腰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洞泄、食不消化、肚腹胀满。


  【伍用功能】


  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心气转输、输注于背部的处所,有疏通心络,调理气血,养心安神,清心定志之功;


  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肾气转输、输注于背部的特定部位,有滋补肾阴,强健脑髓,益水壮火,明目聪耳,促气化、利水湿、强腰脊,改善肾之功能之效。


  盖心属阳,位于上、主火、藏神;肾属阴,位于下、主水、藏精。心俞以清心火为主;肾俞以滋肾阴为要。二穴伍用,一清一滋,一补一泻,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平衡阴阳之功益彰。


  【主治】


  1.梦遗、早泄,证属心肾不交者。


  2.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等症,证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者。


  【操作法】


  心俞:俯伏,于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穴旁开1.5寸处取穴。直刺0.3~0.5寸,斜向脊柱方向刺1~1.2寸。


  肾俞:俯卧,先取与脐孔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穴旁开1.5寸处取穴。直刺1~1.5寸。


  【经验】


  心俞—肾俞伍用,出自《玉龙赋》:"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


  早泄案例


  吕老于1969年冬月,尝治一男性青年,因少年无知,犯有手淫恶习,婚后1年余,即见举而不坚,见色精液自泄,伴有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纳谷不香,身倦乏力,记忆力减退,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脉症合参,多因少年手淫伤肾,阴精亏损,婚后不知节欲,又损其阳,以致阴阳俱损,封藏失司,早泄,阳痿则现。治宜温肾固本,养心安神,交通心肾。处方:心俞、肾俞、神门、三阴交。治疗经过:每日针治1次,连针7天后,患者失眠,多梦症减。纳谷已香,体力有增,原方去神门,加气海,又针5次,遗精未作,遵效不更方之旨,前后治疗月余,病情基本愈可,为巩固疗效,每周再治疗1~2次。并嘱3个月内不能同床。1年后随访,一切恢复正常。


  精神疑虑案例


  1998年4月诊治一花甲之男性,病者数月前因忧虑而自杀未遂,至此精神极度恐惧不安,彻夜不眠,神情恍惚,做事疑虑不定,心悸、健忘、纳差、咽干。诊见神志清楚,形瘦憔悴,下肢浮肿,舌质红少津,脉细数。脉症合参,只是心脾两虚,神魂不宁。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法。处方:主取心俞、肾俞,配以神门、三阴交。常规操作,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针治7次,忧愁缓解,夜寐安稳,继依上法针刺20次,诸症消失而获愈。


  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3:肾俞穴:腰上的补肾开关,这样按一按,肾不虚、腰不疼!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之一,出自《黄帝内经灵柩背俞》。《扁鹊心书》中提到:“肾俞儿穴,……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


  肾,肾脏;俞,通输,指输送。穴位内应于肾脏,为肾经经气转输之处,故名。


  肾俞穴为肾的背俞穴,具有培补肾元的作用。肾主藏精,精血是生命的根本,刺激肾俞穴,能够促进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强肾护肾的目的。


  取穴位置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人体肚脐眼(神阙穴)正对着的后腰的穴位是命门穴,命门穴左右两边各两根手指的宽度处即是此穴。


  按揉肾俞,护肾之补药


  肾喜阳怕寒,在人体中主水液,是先天之本。在人体各脏器中,只有肾是需要一直补的。由此可见,稳固肾气在养生中是非常重要的。


  肾俞穴可直接滋补肾阳,按摩肾俞穴,可在短时间内生发阳气,鼓动肾气,改善肾虚。


  具体方法如下:找准穴位,双手握空拳贴于该穴上,拳不动而身体上下抖动并使双脚随身体微微踮起。在此抖动过程中,双拳将反复摩擦穴位。


  捶打肾俞,快速消除疲劳


  快节奏的生活会使现代人疏于锻炼,长期静坐不动容易阴气过盛,而阳气不足。因此,容易产生疲劳、乏力、失眠等症。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在疲劳时,按摩肾俞穴,可快速补足肾气,改善疲劳症 状。


  具体方法为:取站位或坐位,双手握空拳,双拳交替捶打两侧的肾俞穴约5分钟,直至有酸胀感。


  去腰痛,为中老年养生良穴


  “人老腿先衰”,肾脏与腰腿痛有直接关联。腰腿痛是肾气开始慢慢衰虚的表现。按摩肾俞穴可温补肾阳,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中老年人经常按揉此穴,自然可以补足肾气,也就不必担心腰腿疼痛了,此法胜于吃药。


  因此,肾俞穴是中老年人必知的养生良穴。


  具体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双手中指按于两侧肾俞穴,用力按揉30~50次。


  操作方法


  按摩肾俞穴可用双手中指按于两侧肾俞穴,用力按揉 30 ~ 50 次;或握空拳揉擦 30 ~ 50 次,至局部有热感为佳。


  双手擦肾俞也是很好的方法。先把自己的双手手心搓热,使掌心发烫,然后迅速将掌心贴在肾俞穴处(要注意不要隔着衣服),手掌纵轴与脊椎垂直自脊椎两旁向臀部之间方向快速擦动,约呈 45 度角,频率保持在 80 ~ 100 次 / 分钟,坚持3 ~ 5 分钟。


  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4:有效缓解疲劳的穴位——强壮腰肾肾俞穴

  小编导读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易致身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引起乏力、疲劳、健忘以及睡眠不佳等症状。这类人不妨每天按摩肾俞穴几分钟,可以有效缓解疲劳。


肾俞穴

  “人老腿先老”,中老年人多见腰腿痛,其实是肾气衰微的表现。坚持按摩或击打肾俞穴,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有直接补肾的功效。肾气足了,自然就腰背不弯,腰腿不疼了。


  腧穴定位


  在腰部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温暖肾阳】


  肾俞穴为肾的背俞穴。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则会感觉腰部酸软怕冷。用热水袋热敷或用艾条灸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肾,指肾脏;俞同输。因肾俞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输注之处,为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肾俞。


  【特别注意】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疾病本身不宜按压,抑或是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按摩肾俞穴。


按摩手法

  手法技巧


  按揉法: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为止。


  摩擦法:双掌摩擦至发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上,上下来回摩擦 50~60 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或者每日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两手摩擦双侧肾俞穴,每次 10~15 分钟。


  【功效解析】


  中医学认为,按摩肾俞穴能补益脑髓、强壮腰肾、调节内分泌,适用于缓解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阳痿遗精、肾不纳气、月经不调等病。刺激肾俞穴能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肾脏排泄,保护肾功能。


  其他功用:捏脊治腰肌劳损


  捏脊常用来治疗和调理小儿疾病。其实,对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背部疾病,如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肌劳损,效果就很好。捏脊治疗腰肌劳损的要点是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须着重刺激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等背俞穴。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捏脊,疗效较好。具体操作为先让患者趴在床上露出背部,身体放平,尽量让肌肉放松。然后施术者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再用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往前推,一松一紧,慢慢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每次从下往上捏 6 遍,每日 2 次,7 日为 1 个疗程。对成人行捏脊力度可稍大。


好书推荐

  《神奇的无极保养灸》


  内容介绍


  本书从实用、易于掌握的原则入手,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筛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基础知识”,介绍灸疗的基本理论、方法、适应证及无极保养灸疗法;下篇“常见病症治疗”,介绍常见病症的灸疗方法,包括辨证分型、灸疗部位、操作方法等。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生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所有。如有,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5:【中西合璧健康谈】小小穴位,强腰补肾

  肾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为泌尿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肾不好会影响身体健康,除了食补和药补外,按摩穴位也可以达到补肾的效果。以下穴位,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可通过艾灸或拍打来达到疏通补肾的效果。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神阙


  位于腹中部,脐中央。神阙穴宜揉脐,悬灸,不宜拍打。


  气海


  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一般在春季灸气海,《内经》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此时灸之,应其春生之时序,以助升发之气,逐陈阴,奠下元之基,以适夏令之长也。此穴位对阴虚者及孕妇禁用。


  关元


  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肾俞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肚脐平行。宜艾灸,搓,不宜拍打。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足对称。


  另外,搓腰亦可健肾。腰为肾府,刺激肾俞穴和命门穴可壮腰健肾。将两手搓热,捂于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再以命门穴(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肾俞穴为中心,左右或上下搓腰。


  肾病内分泌科简介


  肾病内分泌科现有医、护、技人员65人(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0名,护士46名,专职技师2名)。


  科室主攻慢性肾衰、IgA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尿路感染、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开展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技术及肾穿刺活检、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连续血液净化(CRRT)、腹膜透析等技术。同时开展了各种血管通路制作及并发症处理,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包括带隧道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及临时导管)。


  科室还运用中药灌肠、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封包、埋针治疗、火龙罐等中医治疗技术,治疗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以及亚急性甲状腺炎。


  医生简介


  梁焜,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山东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基层学委。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内科学肾病方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尿路感染,以及阳痿早泄等。


  肾俞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搜索词:

  

  1.肾俞的准确位置图定位

  

  2.肾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主治作用

  

  3.肾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本文标题:肾俞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