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属于大西北吗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文章1:西宁原属甘肃,为何成为青海省会?
青海省会是西宁,不过青海省1928年才成立,清朝时西宁还属甘肃,却已经掌管青海的事务,这是怎么回事呢?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东西长1240.6千米,南北宽844.5千米,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居我国第四位。
青海地貌复杂多样,西部为高原和盆地,东部多山,分布冰川、戈壁、沙漠、草地、水域、林地、耕地等。
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自北往南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等横亘,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最高峰是西部昆仑山脉的布喀达坂峰,海拔约6860米。
青海省会西宁市,古称鄯州、西平郡、青唐城,北靠达坂山,西依日月山,南抵拉脊山,顶在河西走廊的“腰眼”上。西宁西通西域,东接秦、陇,北护甘、凉,南交川、藏,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湟水及其三条支流的交汇处。
河湟地区主要有三大河谷,从北往南包括大通河、湟水、黄河的河谷地区。河湟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之处,也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更是中原与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
河湟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2400米之间,山河交错,形成高山、峡谷、盆地共同构成的高原河谷。三条河当中,大通河与黄河两侧陡峭,河谷很窄,适合游牧的地方很少。湟水河谷较宽,而且东西有三百多千米,两侧有大片牧场,由于地处三河中间位置,湟水流域又称湟中地区。
以湟中地区的西宁为例,海拔在2200米-2400米之间,由于有大片河谷平原,人口达到青海省的一半。再加上湟水上的海东、民和等地,湟水流域人口占到青海的七成,整个河湟地区人口占到青海的八成。
西宁市区四周群山环抱,呈东西条带状,海拔约2261米,黄河支流湟水自西向东横城而过,市中心纬度是北纬36°37′01″。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旱气候,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
西汉武帝时,霍去病率军沿湟水谷地向西,打败羌人,修建西平亭,以彰其功,西平就是西宁最早的地名。
205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年),分金城郡西部设西平郡,首府就在今西宁市区。三国时期,西平郡属曹魏。
五胡十六国时,甘凉地区征伐不断,先后出现了五个凉国,凡是在河西立国图王者,都要争夺西宁。
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三月,帝从京城出巡,四月大猎于陇西,至狄道(今甘肃临洮),出临津关(今甘肃永靖)至西平(今青海西宁),陈兵讲武,进攻吐谷浑。
隋军在覆袁川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率数十骑西奔党项,其地皆空,今青海大部、新疆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皆为隋有。
唐朝时,西宁称鄯城,鄯州治所在湟水县。
北宋初,西宁称青唐城,吐蕃首领唃厮啰在今青海北部建立了王国,臣服北宋,1033年把都城迁到青唐城,分为二城,西是王城,东是商城。
1104年(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宋军收复河湟地区,改鄯州为西宁州,取西部安宁之意,为西宁之名始。元朝沿袭,明朝改称西宁卫。
清朝时期,雍正皇帝打败罗卜藏丹津,青藏地区面积太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将青、藏分开管理。
1724年(清世宗雍正二年),置青海办事大臣,驻地青海湖东南岸的察罕托洛亥,虽然还不是省,地位已经差不多。青海办事大臣主要管理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宜,代表朝廷对青海进行管理。
察罕托洛亥只是个小镇,衙门驻地迁至西宁府。西宁府当时则归甘肃管辖。当时青海人口少,青海办事大臣事务比较少,驻地放在外省,也没太大影响。青海办事大臣长时间驻西宁府,青海和西宁就脱不开关系了。
1928年,成立青海省后,人口和规模越来越大,在甘肃西宁处理青海的事务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于是西宁地区划归青海,成为青海的省会,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文章2:西宁成中国西北五省区空气质量最好城市
图为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司文轩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罗云鹏 摄
图为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司文轩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罗云鹏 摄
中新网西宁1月16日电 (孙睿)16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司文轩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青海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主要城市西宁优良天数比例为89%,位列中国西北五省区首位。
西宁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省会城市,常住人口突破237万。该市气候高寒干旱、植被稀疏脆弱,从2008年起开始受雾霾和大气污染“困扰”。为了让市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西宁市不断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建设行动。
司文轩介绍,2019年,青海省各市州青海各市州持续强化“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各项治理措施,在抑尘方面,狠抓建筑施工、道路和裸露地扬尘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地“6个100控尘措施、道略保洁作业标准和裸露地遮盖绿化;在西宁市等重点区域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体系,建成投运84台/套微型空气自动站、100台/套建筑工地智慧化监测监管系统,实现实时监测监控。
同时,在减煤方面,因地制宜实施煤烟型污染治理,结合供热供气管网覆盖实际制定燃煤小锅炉淘汏计划,并采取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专项资金鼓励淘汰等方式,年内完成燃煤小锅炉淘汏1285蒸吨;在重点区域加强火电企业、煤炭集中市场和二级销售网点煤质监管,对经营不合格的市场和网点实行退出机制,杜绝劣质煤流入市场。
此外,在治企方面,强化工业大气污染源全面达标监管,分类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主要城市西宁海东两市优良天数比例89%,排名均列于西北五省区首位。(完)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文章3:我们常说的“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包括哪些地区?
万事万物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的视角,同样道理,对于区域来说,也有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区域,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区域相互嵌套,形成一个体系。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我们通常会把一个大尺度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中小尺度的区域来进行研究,比如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我们通常会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等部分来研究。
关于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面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都十分巨大,在中国地理研究的时候,我们通常也会把我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来进行研究,当然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那么,我们常说的“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地区呢?
中国四大地区分布图
“西部地区”这个说法源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这是国家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来进行划分的,在比较早的时期我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区,后来由于东北地区的情况相对独立,具有特殊性,因此就划分为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这四大地区。这四大地区并不是按照面积进行均匀划分的,从面积来看,西部地区的面积比其他三个地区相加都要大,总面积达68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5%。
我国西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从地理方位来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包括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多高大山地分布,还有深居内陆的干旱地区,很多地区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过,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等。西部地区总共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和重庆市。
西部地区分布图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先后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调配工程,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从而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西北地区”的说法有两个出处,一个是根据方位对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
西北地区分布图
在这个划分体系中,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方向,主要包括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五个省区。西北地区的第二个出处来自自然地理划分,是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简称,在自然地理上我国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地表自然带以草原和荒漠自然带为主,气候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河西走廊等地形区,多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从省区来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绝大部分地区,也包括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少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西北地区分布图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文章4:西宁蝉联中国西北五省(区)空气质量最好省会城市
2019年,1月至5月31日,西宁市共收获“蓝天”137天,优良率达90.7%,持续位居中国西北五省(区)“第一” 钟欣 摄
2019年,1月至5月31日,西宁市共收获“蓝天”137天,优良率达90.7%,持续位居中国西北五省(区)“第一” 钟欣 摄
中新网西宁6月3日电 (孙睿)西宁市生态环境局3日对外公布了《西宁市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公》(以下简称“公”),公显示,2018年,西宁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从2015年至今年5月31日,西宁市也持续蝉联中国西北五省省会环境空气质量最好城市。
西宁市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和国家生态屏障,它以1%的地理空间承载着青海全省近50%的人口,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作为生态脆弱重点地区,该市从2008年起开始受雾霾和大气污染“困扰”,且2013年、2014年霾天气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
据官方统计,西宁2013年的“蓝天”只有221天,而2018年的“蓝天”在通过持续几年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后已增加到282天,优良率达83.4%,持续蝉联中国西北五省(区)空气质量最好省会城市。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董小宁说,近年来,通过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项目,以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行动,使西宁市环境治理和空气质量成效明显显现。
西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刘得守介绍,作为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城市,近年来,西宁市通过“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等措施,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对该市100多项水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使湟水流域(西宁段)地表水水质状况为“良好”;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加之城市绿化率不断提高,使西宁市的空气质量总体趋好。
“目前,西宁市已率先在中国北方城市的主城区实现“煤改气”“清零”工作,且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监督力度,重拳打击环境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刘得守说,2019年至今,该市严厉惩治了一批偷排漏排、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
另据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显示,2019年,1月至5月31日,西宁市共收获“蓝天”137天,优良率达90.7%,持续位居中国西北五省(区)“第一”。(完)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文章5:西北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西宁:节水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提
图为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处湿地。(资料图) 张添福 摄
中新网西宁11月19日电(张添福 贾克文)占全省2%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青海省会西宁市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
“十四五”时期,西宁市如何面对水资源保障难题?
据悉,西宁市深居内陆,干旱少雨,水资源禀赋较差,西宁市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以占全省2%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关专家表示,西宁市水资源开源工作任重而道远,节水是西宁市未来三十年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必要前提。
中新网记者19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日前,《西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印发实施。
上述《规划》全面分析新形势,提出了“十四五”西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西宁市将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新风尚,持续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西宁市创建节水型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湟中区、大通县、湟源县等已达标县巩固深化节水成效,推动达标建设提质增效,并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评估工作。
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方面,《规划》提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与水资源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方向和规模。对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规划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规划以及各类开发区规划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通过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管控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
同时,《规划》提出,将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五区两县,并探索分解落实到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将万元 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用水效率指标分解到市区、湟中区、大通县、湟源县。
对于农业,西宁将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体系,加固改造或衬砌干支渠道。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微灌、管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针对企业和园区,西宁将引导工业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工业园区实行企业间串联用水、梯级用水、循环用水,促进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对已建成的节水型企业组织开展抽查和复评。
此外,西宁还提出,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抓紧补齐供水管网短板;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供水管网;扩大海绵城市建设范围,提高利用水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
青海属于大西北吗推荐搜索词:
1.青海属于大西北吗还是大西
2.青海属于大西北三省吗
3.青海属不属于西北
本文标题:青海属于大西北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