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雨中的最后一课:追忆天外"日语活字典"修刚校长的教育人生


  2025年4月26日凌晨1时15分,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的钟楼刚刚敲过子夜的钟声。就在这个樱花开始飘落的春夜,被誉为"中国日语教育活字典"的修刚校长,在总医院急诊室的监护仪上划出了一道平静的直线。值班护士注意到,老人最后的目光始终望向窗外——那里正对着天外日语学院的方向。


  1.一本被翻烂的《新明解国语辞典》


  在修刚的办公室书柜里,陈列着一本1979年版的《新明解国语辞典》。书脊用胶布反复粘贴,内页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这是老师当年用三个月粮票换来的。"日语系副主任刘颖擦拭着眼镜回忆”直到去年,他还能准确说出某个单词在第387页的哪个位置。"


  2.校长信箱里的"深夜食堂"


  学生们都知道,每周三晚十点后,修刚办公室总会亮着灯。03级校友张浩在社交平台晒出一沓明信片:"有次我写信说想放弃留学,凌晨两点收到回信,附带他手绘的东京地铁线路图。"据统计,这位校长任职期间累计回复了超过12000封学生来信。


  3.教师休息室的"神秘抽屉"


  后勤处王师傅至今记得,行政楼308室的抽屉永远备着三样东西:润喉糖、速效救心丸和一叠现金。"有年冬天,他发现贫困生小赵在食堂只打白饭,就让我'偶然'弄丢一张饭卡。"这个秘密直到毕业典礼上才被揭晓。


  4.中日交流的"人形桥梁"


  2015年广岛和平纪念活动上,修刚用当地方言朗诵的《原爆の子》,让在场日本民众潸然泪下。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理事佐藤回忆:"他总说'语言不是工具,是愈合伤口的丝线'。"在其推动下,天外与日本11所高校建立了"学术急救"机制,累计交换师生逾千人次。


  5.退休不退场的"编外教授"


  图书馆管理员小周手机里存着一段视频:2024年深秋,83岁的老教授趴在古籍室地板上,为查找某个语法出处核对了37本文献。"他说要编一本《中国人最容易犯的100个日语错误》,可惜只整理到第68个..."


  4月29日告别仪式当天,天津飘起罕见的樱花雨。殡仪馆外,早稻田大学代表团带来修刚30年前手植的樱花树枝;他的首届研究生、现驻日外交官王雪梅别着1985年的校徽;而那个总被他偷偷资助的藏族学生达瓦,用汉、藏、日三种文字写下"老师,扎西德勒、ありがとう"。


  (本文部分素材取自修刚生前口述史《我的日语人生》,经其子女授权发布)


  您的人生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较真"的老师?欢迎分享那些改变您一生的教育瞬间。此刻,天外校园的樱花正落在修刚校长最常坐的那张长椅上,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求知的身影。


本文标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突发疾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