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赶海空手而归?日照景区撒蛤蜊免费送!暖心操作赢游客信任!
近日,山东日照某个赶海景区的沙滩上,出现了特别温馨的一幕。工作人员拎着塑料桶,在沙滩上来回穿梭,把成千上万的蛤蜊均匀地撒在浅滩上。游客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弯腰捡拾,孩子们更是兴奋地挥舞着小铲子,发出阵阵尖叫。和那些传统景区“边体验边收费”的老套路不同,这个景区大大方方地表示:“撒的蛤蜊免费送,就是想让大家尽情感受赶海的乐趣,一分钱都不收!”
日照景区撒蛤蜊的“真诚式服务”近日,在山东日照的这个开放式赶海景区里,景区运营方为了解决“游客赶海常常空手而归”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决定人工投放蛤蜊。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声音经过处理)说:“好多第一次来赶海的游客,根本不了解潮汐规律,也不懂挖贝的技巧,忙活了半天,啥都捞不着。我们就想着通过撒蛤蜊这种方式,让大家既能享受赶海的过程,又能带着‘战利品’回家,真真切切地感受赶海的快乐。”
和传统景区那种“先体验,后收费”的模式不一样,这个景区明确规定:游客捡到的蛤蜊可以免费带走,沙滩不设围栏,也不收门票,就连基础的赶海工具,像小铲子、水桶之类的,都提供租赁服务,10元一套,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愿选择。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说:“带着孩子挖了两斤多蛤蜊,回家煮了一锅特别鲜美的汤。景区一分钱都没多收,这种实实在在、不玩套路的做法,真的让人好感爆棚。”
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景区把“提升游客体验”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了“免费普惠”上,用真诚的服务取代了那些消费陷阱,没想到一下子成了五一期间口碑极佳的“黑马”。这种打破常规的操作,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纯粹乐趣的追求,更是重新建立起了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信任桥梁。那么真的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不收费的吗?让我们看看其他案例!
相似事件:当“服务”变成“套路”,景区如何砸了自己的招牌?回想2020年以前的旅游市场,好多景区都掉进了“服务创新就等于变相收费”这个误区。2017年10月,海南有个滨海景区推出了“亲子赶海套餐”,宣传的时候说“有专业向导带领,保证能收获3斤海鲜”。可是游客王某某花了198元参加之后才发现,所谓的“保底收获”,就是向导提前在指定的区域埋了一些小螃蟹和贝壳,而且要是游客想把这些海鲜带走,得按照28元一斤的高价称重付费,可实际上市场价格也就10-15元一斤。后来游客投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经过调查,认定这个景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关于消费者知情权和第二十条明码标价义务的规定,对景区罚了5万块钱。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这类事件其实就是用虚假宣传来掩盖隐性消费。景区利用游客对亲子体验的期待,打着“保底收获”的幌子吸引大家名,却在整个过程中设置各种收费陷阱,最后导致游客对景区的信任彻底崩塌。就像旅游行业的分析师说的那样:“当游客发现所谓的快乐是需要花高价才能买到的时候,再好的体验都会变了味儿。景区也许能在短期内赚点小钱,可从长远来看,却把自己的口碑给搞砸了。”
差异事件:从“套路收费”到“透明消费”,桂林景区如何实现口碑逆袭?同样是滨海体验项目,2019年广西桂林的一个景区,在“漓江渔猎体验”上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办法。这个景区推出了“沉浸式捕鱼”活动,提前就把收费标准公示出来:门票里包含基础体验,游客可以免费带走0.5斤渔获,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多出来的部分按照15元一斤收费,这个价格和当地的市场价是一样的。而且所有的收费项目,在景区入口处都用展板清楚地列了出来。游客李女士回忆说:“向导会提前讲明白,捕到鱼可以免费带走半斤,要是想多带点走,就按市场价买,不想买的话,他们帮忙放生。这种明明白白的规则,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对比海南和桂林这两个案例,差别就在于收费逻辑是不是尊重游客的选择权。海南那个景区利用信息差来设陷阱,而桂林这个景区通过透明化来保障公平,《价格法》第十三条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就是两者的分界线。桂林景区的做法证明了,当收费规则提前明确、透明化之后,游客反而更愿意为额外的体验掏钱。数据显示,这个景区渔猎项目的二次消费率达到了65%,游客的复购率比同类景区高出40%。这就说明,消费者反感的不是收费这件事本身,而是那种被人套路的收费方式。
旅游消费升级下,“真诚”为何成为核心竞争力?文旅部2024年发布的《全国旅游服务质量告》显示,游客对于“透明消费”的关注度在三年里增长了120%,那些宣称“0隐性消费”的景区,复购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5%。某旅游平台做的调研发现,在90后的游客当中,82%的人愿意为明码标价的体验项目多支付10%-20%的费用,前提是他们得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
另一方面,法律监管越来越严格,也在促使这个行业进行转型。2021年《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以后,景区在网上宣传的时候,必须同时公示所有的收费项目,违规的案例同比下降了68%。2023年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表明,“价格透明”的景区投诉量只有那些“套路景区”的五分之一。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一个趋势:旅游市场正在从单纯的“流量收割”,朝着“价值共生”的方向转变。游客愿意为真诚的服务掏钱,但是不愿意为信息差买单。就像一位资深导游张某某说的:“现在的游客越来越精明了,景区与其费尽心思琢磨怎么套路游客,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和游客交心。”
要是您带着家人去赶海,碰到景区有“免费撒海鲜随便捡”和“明码标价按需付费”这两种模式,您更倾向于选哪一种呢?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启发,别忘了点赞关注,咱们下期接着聊旅游那些真诚事儿!
#我的宝藏兴趣#
#景区怕游客不会赶海撒蛤蜊助力#?
本文标题:游客赶海空手而归?日照景区撒蛤蜊免费送!暖心操作赢游客信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