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是我最好的户外出游搭子
宠物是我最好的户外出游搭子推荐文章1:
在浙江千岛湖畔,一只金毛犬正驮着登山包与主人徒步;上海滨江骑行道上,柯基犬坐在专属车筐里感受江风;北京门头沟露营地里,布偶猫蹲坐在帐篷前好奇张望......这不是童话场景,而是正在发生的旅行革命。当"宠物友好"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标签,越来越多人发现:最好的户外搭子,或许早就在我们身边。
一、沉默的旅伴:那些无法替代的温暖时刻
凌晨五点的武功山观景台,萨摩耶"雪球"用湿漉漉的鼻子蹭醒主人,成功守候到云海翻涌的瞬间;暴雨突降的川藏线上,橘猫"大福"钻进冲锋衣里传递的体温,让骑行者重拾勇气。这些被镜头记录的真实故事,正在重新定义户外体验。
《2023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报告》显示,61%的养宠人群选择带宠物出游,较三年前增长230%。不同于人类旅伴的社交压力,宠物带来的陪伴具有独特的治愈力:它们不会抱怨路线规划,却会在你疲惫时主动贴近;不需要刻意找话题,一个眼神就能心意相通。
二、人宠同游的硬核指南
适配法则:
- 运动达人选边牧、哈士奇等中大型犬,解锁徒步、骑行、滑雪等硬核玩法
- 佛系玩家带猫咪、小型犬,适合露营、野餐、房车旅行等轻量化出游
- 冷门选择同样精彩:鹦鹉停驻肩头观鸟,垂耳兔在草坪蹦跳,守宫在保温箱里看星空
装备革命:
宠物户外市场正以每年45%的增速爆发,从GPS定位项圈到恒温宠物包,从折叠饮水碗到宠物急救毯,专业装备让冒险更安全。某户外品牌推出的宠物冲锋衣,双十一期间卖出7.6万件。
安全边界:
1. 出发前完成驱虫疫苗,携带宠物电子身份证
2. 海拔2000米以上谨慎带短鼻犬种出行
3. 野外环境全程牵引,配备防丢预警装置
4. 准备宠物专用急救包,学习心肺复苏技巧
三、当旅行成为双向疗愈
成都"带狗上班"咖啡馆主理人林曦分享道:"每次进山,其实是狗狗在带我重新认识世界。"动物对自然的敏锐感知,能唤醒人类钝化的感官:它们会突然驻足观察蚂蚁行军,对山涧水流表现出好奇,这些细微处的惊喜构成独特的旅行记忆。
北京动物行为专家指出,适度户外活动能显著改善宠物焦虑症状,而抚摸宠物时人体分泌的后叶催产素,可使压力激素皮质醇下降58%。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让每次出发都成为治愈之旅。
在钢筋森林里压抑的天性,总会在山野间苏醒。当95后开始带着宠物征服四姑娘山,当银发族与爱犬完成环海南岛骑行,这些温暖画面印证着:最好的风景,永远是与生命共频的感动。或许正如一位驴友在鳌太线留下的感慨:"我们以为在带宠物看世界,其实是它们在教我们如何活着。"
冲奶粉烫伤认定工伤推荐文章1:
上班了,冲个奶粉喝喝,增强体质,结果一不小心自己烫伤了……上班、烫伤,这个能报个工伤不?
果然,人社局认定为工伤。然而,单位不服!认为其工作时间吃早餐违规,且是其自己玻璃杯质量问题。为此,双方对簿公堂!
事件回顾
刘某与上海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自2017年12月18日至2020年12月17日在财务部门担任会计。
2017年12月26日,上班时间刘某冲泡奶粉时,由于玻璃杯炸裂,导致下肢被开水烫伤,经医院诊断为左下肢Ⅱ度烫伤。
2018年2月1日,刘某向浦东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浦东人社局调查后,认定刘某符合工伤认定范围,于2018年4月4日作出浦东人社认(2018)字第1110号《认定工伤决定书》,并送达刘某和公司。
公司不服,认为:
刘某工作时间内吃早餐,属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刘某在开水注入过程中,玻璃杯底部突然炸裂脱落,导致被烫伤,是其自行购买的玻璃杯质量有问题。
刘某为吃早餐冲泡奶粉并不属于工作过程中的正常活动,也并非是为保证工作继续所必须的生理需求,也不属于岗位职责,其受到事故伤害也非因工作原因导致,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不应认定为工伤。
浦东人社局称,刘某在工作期间冲泡奶粉喝的行为,并未超出职工在工作中为满足生理需要所进行活动的合理范畴,应当视为工作的合理组成部分。她因玻璃杯爆裂受伤,虽直接原因在玻璃杯质量问题,但此情形并不能构成排除工伤的法定情形,因此其受伤仍属工伤范畴。
随后,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撤销浦东人社局所作认定工伤决定。
法院判决:
上班泡奶粉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属于间接工作原因
一审
本案争议在于刘某所受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在上班时冲泡奶粉的行为并未超出工作中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的范畴,可以视为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的情形。浦东人社局依据调查的事实作出被诉工伤决定并无不当。综上,公司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难以支持。
据此,判决如下: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
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
本案争议焦点为,刘某在工作期间冲泡奶粉受伤是否属于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是否超出了职工正常生理需求的合理范围。
法院审理认为,劳动者在其劳动过程中满足其必要的、合理的生理需求的行为,是从事劳动工作的前提条件,属于劳动权的一部分,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因工作原因”包括直接工作原因和间接工作原因,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出于正常生理需要而进行的饮食,只要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可视为工作的组成部分。
奶粉系冲饮性质的即食性饮品,不需花费多大的人力和时间,冲泡奶粉一般不会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刘某在上班时冲泡奶粉的行为并未超出工作中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的范畴,虽不属于直接履行工作职责,但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属于间接的工作原因。因此,刘某在上班期间冲泡奶粉时被开水烫伤属于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
浦东人社局对其作出认定工伤的结论,并无不当。公司认为职工上班期间,除饮水之外的饮食行为导致伤害均不属于工伤的观点过于狭隘,且与实际工作、生活的需求和状况不符,其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一审判决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正确,应予维持。公司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据此,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那么,
到底工伤如何认定?
需要达到哪些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范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来源:申工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冲浪被海狮咬屁股推荐文章1:
马尔代夫一直是旅游度假胜地
部分岛屿推出了
跟海洋生物互动的游玩项目
纳斯佳·维托诺娃 (Nastya Vitonova) ,是一位俄罗斯女歌手兼网红,拥有近100万的粉丝。
据当地时间2月6日的消息称,维托诺娃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在马尔代夫的天堂岛附近旅游时拍摄的视频,进而引发了热议。
视频中,维托诺娃一只手流血不止,她颤抖询问:“我不会死于血液感染吗?”据悉,维托诺娃在海中遭到了鲨鱼的攻击。
“我被鲨鱼咬了,”维托诺娃抽泣着说道,旁边船员一边用清水为她处理伤口,一边安抚她的情绪。坐在其身旁的另一位俄罗斯网红伊莎贝尔·扎格法罗娃 (Isabelle Zagfarova) ,则是较为平静地表示:“没有被咬掉手指,已经够幸运的了。”
随后,维托诺娃被送往最近的岛屿,接受了治疗。
事后,维托诺娃向78万多名粉丝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说,鲨鱼咬住她的手两三秒钟,之后,最糟糕的场景开始在她脑海中闪现。
维托诺娃在一位导游的带领下,参加了一个由12名游客组成的旅行,她参加了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即“与鲨鱼共游”。项目让游客和鲨鱼群进行亲密接触。
维托诺娃自述她的手就是在导游鼓励她更进一步与鲨鱼接触时被咬的。维托诺娃这样回忆说道,“鲨鱼咬到了我手指的骨头,现在缝合的地方有一个小肿块,好在它正在愈合。”
有消息称,维托诺娃不是第一次参与这个项目而被鲨鱼咬了的俄罗斯人,44岁的埃琳娜·博伊科 (Elena Boyko) 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相较于年轻的维托诺娃,博伊科却更为沉稳。
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称,“这位女士自称当时并不慌张,只是冷静地包扎了手指,她不想吓到其他的游客。”
被安排与游客们进行互动的鲨鱼,是铰口鲨,也被称为护士鲨。据称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但可能为了旅游项目,也不得不“白天营业”了。这种鲨鱼主要以鱼、黄魟类、软体动物(章鱼、鱿鱼和蛤蜊)和甲壳类为食。
有中国游客
在马尔代夫被鲨鱼咬伤
2024年11月,一条凶猛的虎鲨从一名潜水者的后方冲过来,一口咬住了潜水者的头。
事情发生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附近的胡鲁马累人工岛,幸运的是,这名游客保住了性命。据马尔代夫当地媒体报道,11月15日曾经有一名中国女游客报告说自己被一条虎鲨袭击,从描述和地点来看,视频中的潜水者正是这名中国游客。
视频中显示,虎鲨咬住潜水者的头后,还晃动了一下。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如同奇迹一般,这名潜水者从虎鲨的口中逃脱,头部看起来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不过很显然,这名游客受到了惊吓,挥舞着双手拼命游走了。幸运的是,虎鲨似乎也放弃了进食的打算,从潜水者身边游走了。
据报道,这名游客在被袭击后被送往医院,需要缝几针。据悉,这群游客是乘坐快艇抵达该岛的,可能还使用了诱饵来吸引鲨鱼,这种行为在马尔代夫并不合法。
12月1日,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工作人员证实,被鲨鱼咬伤的游客被送往医院缝针治疗,并表示大使馆曾派人前去医院看望此游客,该游客现已回国。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马尔代夫首次发生鲨鱼伤人事件,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曾多次发出安全提醒。2023年7月,该使馆发文提醒赴马中国游客增强安全意识,“四月初至今,已有3名中国公民在马进行涉水活动时不幸溺亡,另有1人失踪、1人被鲨鱼严重咬伤”。今年2月和10月,该使馆发布的提醒中均警示中国游客小心鲨鱼,避免咬伤。
历史资料显示,鲨鱼袭击在马尔代夫很少见,但是一旦鲨鱼开始攻击游客,造成的后果都比较严重。
另有消息称,袭击人的鲨鱼为虎鲨。虎鲨被认为是鲨鱼种类中除了大白鲨外,另外一种最有可能攻击人类的鲨鱼。它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600公斤。虎鲨会持续攻击人类而不是攻击完就离开。所以此次女子能够“鲨口逃生”,已经很不容易。
哪些鲨鱼最危险?
就鲨鱼的品种而言,攻击人类的鲨鱼以大白鲨、公牛鲨和虎鲨为主。以近几年鲨鱼攻击人类的新闻为例,这几种鲨鱼也是榜上常客。
202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东南部的一处海滩,一男子在游泳时因遭到鲨鱼攻击而死亡。这是悉尼近60年来的首次鲨鱼袭人致死事件。当地警方称“罪魁祸首”是一条4米多长的大白鲨。
2023年6月,俄罗斯一名叫波波夫的23岁男子遭到虎鲨攻击并被咬死。事发时,男子还大声叫喊在岸边的父亲。目击者称,当这名漂浮着的男子被拖入水下时,身边出现了巨大的水花和骚动,而惊恐的旁观者尖叫着求救。当时大家试图去救助他,但无济于事,男子“被鲨鱼吃掉了”。
2023年,一名资深冲浪者在夏威夷遭遇鲨鱼袭击,右脚被咬掉。工作人员后来透露,这条巨鲨应该是一条8英尺长的虎鲨。
今年7月,一名男子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处海滩附近冲浪时遭鲨鱼袭击。他奋力挣扎,趁着一股大海浪卷来,逃到岸上,但一条腿被鲨鱼咬断。急救人员随后将他空运到医院救治。据推测,袭击他的很可能是一条体长3米的大白鲨。
鲨鱼为何咬人?
关于鲨鱼袭击人类事件,一种观点认为,这种事情极为罕见。此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观点认为,虽然电影中的鲨鱼形象凶恶,但它们实际上“对人类并不危险”。在300多种鲨鱼中,只有大约12种攻击过人类。
来自国际鲨鱼攻击档案的报告称,2023年全球发生了69起鲨鱼无端咬人事件和22起因被激怒而咬人事件。 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鲨鱼研究项目主管加文·内勒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在正常的鲨鱼咬人事件数量范围内,但今年的致死人数有点令人不安。”报道称,当年的大多数鲨鱼伤人事件发生在美国,有36起,其中2起致人死亡;澳大利亚有15起,其中4起致人死亡。仅今年6月,美国佛罗里达州水域共发生了3起鲨鱼伤人事件。
还有研究团队发现,鲨鱼几乎分辨不出游泳的人类、趴在冲浪板上划水的人类与游动的海豹和海狮之间的区别,这也是为何冲浪和潜水者受鲨鱼袭击比例较高的原因。
还有观点认为,即便是凶名在外的大白鲨,其实也并不爱吃人,因为它们喜欢有厚实皮下脂肪的海洋哺乳类,如海豹、海狮、鲸豚之类,或者是金枪鱼、旗鱼等大型鱼类,人肉对于它们来说可能“太柴了”。
遇到鲨鱼攻击怎么办?
如果在冲浪或潜水时,不幸被鲨鱼袭击怎么办?美国弗吉尼亚州海洋科学研究所的海洋科学教授罗伯特·拉图尔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冷静,保护自己。与鲨鱼保持眼神接触,用硬物或双手去戳鲨鱼的鼻子、腮和眼睛。如果你在被攻击前看到了鲨鱼,调整位置,避免被咬到颈部或面部。争取尽快离开水域,但不要背对鲨鱼游走。”
来源:新闻晨报综合红星新闻、译言、橙柿新闻、南方都市报、上游新闻、科学辟谣平台
本文标题:宠物是我最好的户外出游搭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