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是什么意思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格桑花,到底是什么花?
有一种花,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它就是“格桑花”。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家院子里,每年都长着几棵格桑花,高高的杆儿,稀疏的叶子,简简单单的几片花瓣儿,每一枝都顶着好几朵开盛的花儿。有风时,随风摇曳,无风时,向阳而生,电闪雷鸣来了,无惧风吹雨打,永远是细细的杆颈,薄薄的花片,倔强地生长着,盛开着,一朵朵成片的绽放,增添着大自然的美好。
“格桑花”又称八瓣梅,别称秋英、波斯菊、秋樱、苕帚梅、扫帚梅、大春菊等,但是它还有一个藏民赋予的名字“张大人花”。格桑花的颜色有粉色的,混色的,玫红色的,白色的,绿色的,紫红色的,真的堪称是五颜六色,光彩夺目!
我喜欢“格桑花”,喜欢她的清丽,喜欢她的傲然,喜欢她的简单,普通但矜贵,永远向上生长,高高的直立在自己小小的一方沃土上,不挑剔,不低头,不卑微,更不会孤芳自赏,总是你带着我,我拉着你,伴着自己的兄弟姐妹成片的生长,哪怕只有几株,也要开成花海,即便平凡也努力绽放,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格桑花的花语是“怜取眼前人”。它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属翠菊科的格桑花,它的故乡是西藏、青海、川西、滇西北无边的大草原,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同样它也寄托着人们期盼幸福的美好情感!
格桑花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藏族人民中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名叫格桑的姑娘,美丽善良,她深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为了守护家园,她化作了一朵花,盛开在高原的每一个角落,用她的美丽和芬芳,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希望。从此,这种花被命名为“格桑花”,成为了高原的象征。
高僧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藏族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人们一批批地死去,当地的部落首领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解决。直到有一天,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活佛途经这里,利用当地的一种植物治愈了大家。但为了给百姓医病,这位高僧积劳成疾,不幸仙逝了。由于语言不通,人们对活佛的唯一印象就是他嘴里常说到的“格桑”——用来治病的植物。于是人们就把这位活佛称为“格桑活佛”。此后一切象征希望和幸福的美好事物也被称作“格桑”。从此,草原上最美丽的花则被称为“格桑花”。
天神传说
“格桑”本来是藏族诸神中掌管人间疾苦和幸福的天神。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肆意滥杀草原上的生灵,激怒了上天,于是上天就派“格桑”天神来人间惩罚人类。“格桑”到人间以后却发现,长期的战争已经使这片大地没有了生机,到处瘟疫肆虐。于是,天神违背了天命,帮助人类战胜瘟疫,给人类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人类为了纪念那位拯救他们的天神,便用人间最美丽、最幸福的事物,也就是格桑花来纪念他。
在西藏,格桑花在人们的心里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比喻洁净的爱,是一种很圣洁的花。西藏佛教文化跟格桑花有很深的联系。如果莲花是代表佛教的花,那么格桑花就是用来传达佛教的一种信物。
格桑花,这朵高原上的坚韧与美丽的花朵,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传递了高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我们一起欣赏格桑花的美丽,感受它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和文化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像格桑花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光彩。
本文属科普文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格桑花
飞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甘南,有两只碗必须描述。天空像一个倒扣下来的碗,碗里盛满了天空的蓝与流动的白云。飞鸟,像碗里的一粒稻米。大地,像另一个碗,它盛满了青草、格桑花与明镜一般的湖水,在甘南,没有一片大地缺少格桑花的渲染。
我无数次冲动,要去一次西藏,可是走到甘南,便觉得有了西藏的样子,天空高远辽阔,大地上平缓的山坡,让我想起一句古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归向何处?或许,不知道,一个人站立在开满格桑花的大地上,一定会带有精神的愉悦。
一个人觉得累了,就去西藏吧。
一个人觉得精神上的光泽快要消散了,就去西藏看一看吧。
其实,去西藏看什么?无非是山高些,人少些,但是这两样就足够了。一个人,路上没有打扰,才会思考与天空的关系,与大地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地辽阔中的一个符号。
只有站在西藏的土地上,我们才能彻底卸下自己的身份,名字,像格桑花一样,我们站在格桑花中,治愈着自己哲学上的旧伤,救赎着自己流不尽的孤独。
有格桑花的地方,一定会有青草的世界,白羊散布着温暖,那个牧羊人,用最原始的腔调唱着关于大地的歌谣。
羊群,像大地上流动的另一片白云。
在这里,有两种白云。一种在天空高远处,它们飞过高山,飞过你的头顶;另一种在大地上,它们一直嵌入大地的孤独里。
大地孤独却并不孤单,陪它一起抵达六月的,是成片的格桑花,远处的钟声,敲响了青草的童年,在这里,寺院和格桑花一样多。
格桑花,本来就是掌管人间疾苦和人间幸福的花,在美好时光里,我们从格桑花的微笑里读出了善,人心处的麻木,死水微澜的心思,在格桑花的盛开里全都不见了。
在西藏,生理与心灵,一直都会缓缓张开,我们遇见格桑花,遇见一条流向远方的河流,我们内心就会蓄满山的真诚。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一旦少了真诚,就犹如一个背负着灵魂行走的木偶。
在这里,我们的瞳孔里装满了格桑花的幸福,它们自由自在,像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许,来一次西藏,就是让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去看天,看山谷,看雪山。
飞鸟衔来的,是一粒种子,来年就会在西藏的某一个地方,开出格桑花幸福的笑脸。
必须描述关于夏天的生活,它吹来的清凉,一定带着格桑花的欢喜。我在这一片大地上,看到自己追赶灵魂的影子。
一个人,从陕北,经过西安、成都、青海。当我抵达的时候,才觉得人间还有另一副模样,少了匆忙的压抑,多了一种全身舒悦的清凉,我们必须在一朵格桑花里打开自己,在一声钟声里打开自己。
飞鸟在高处,看着我的来处,或许我还会回到那个地方,但是我回去的时候,轻松无比,卸掉了一切芜杂的心情。
(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作家班学员)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那处处盛开的格桑花
:光明网-《光明日》
【记者手记】
光明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光明日见习记者 李春剑
怀着对山宗水源的崇敬之心,我们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去往可可西里、曲麻莱、治多、杂多、玛多……
一路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不知道翻过了多少个。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让我们目不暇接,忍不住赞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可感可知。
在三江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黑头发的人要依赖于黑毛的牦牛,黑毛的牦牛要依赖于金色的草原”。在他们看来,牛肥马壮羊健康是草原的恩赐,保护草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行动自觉。
在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还未设立之前,三江源的很多牧民就完全自愿地承担起生态管护的任务,他们历来有崇山敬水、保护环境的文化传统。正是基于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世代寄居于此的农牧民群众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
29年前,杰桑·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就以他的名字命名;29年后,超过1.7万名牧民放下手中的牧鞭,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保护者,守护世世代代生活的美好家园。
23岁的才仁洛松从小便听着索南达杰的英雄故事长大。2023年6月,他正式成为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的一名生态管护员,负责照顾被救护的小藏羚羊,“索南达杰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要接好这个接力棒,保护好这些‘高原精灵’”。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黄河的重要支流洮河从这里发源。前不久,我们在采访那达慕盛会时惊喜发现,在集会结束后身着各色马甲的环保志愿者们,自发地将草原上的垃圾拾捡起来,其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从国家公园内,到国家公园外,生态保护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走进三江源时,正值最美的季节,碧绿的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这些都是什么花啊?”我们向当地牧民打听。
“这些都是格桑花。”一位牧民说。原来,在藏语里,格桑花是幸福花的意思,可以代指青藏高原上的各色花卉,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党的二十大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一路行进,透过车窗向外看去,湖面平静如镜子,映射着湛蓝的天空和苍茫群山。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格桑花不止绽放在草原上,也盛开在三江源各族群众的心中。
《光明日》(2023年08月31日 05版)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在雪域天路播种奋斗的格桑花
:人民网-辽宁频道
格桑花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岩爆监测团队在隧道合影,左起:金兆通、王杰、何本国、胡磊、马涛、付洪源
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年平均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5%,紫外线辐射量超过内地平均值的8倍……在青藏高原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教授领衔的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大铁路岩爆小组,长期驻守重大铁路施工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解决一线工程岩爆防控难题,用奋斗在雪域天路上播种下美丽的格桑花。
冯夏庭院士(右)一线指导
实干——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随着铁路隧道的开挖,原本致密的岩石被挖走,一侧凌空,另一侧仍连接着原本的岩体。积蓄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岩块呈片状,四处飞溅,如同爆炸,这就是“岩爆”。岩爆是大埋深硬岩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直接威胁人员、设备的安全,拖慢工程进度,严重的会直接造成设备废。重大铁路岩爆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工程现场进行安全监测与现场试验研究,负责岩爆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为该工程装上团队自主研发的岩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用科技支撑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何本国教授说:“岩爆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工期延误,制约重大铁路安全建设。在冯夏庭院士的带领下,我们攻坚克难,聚焦岩爆力学机制、智能监测预警和防控,能有机会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倍感荣幸。”
洞内岩爆监测中心
岩爆小组中2021级博士生马涛在来到重大铁路项目之前,已经有过两次长时间驻扎项目现场进行科研的经历。“与之前相比,这次重大铁路项目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岩爆发生概率高,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大。”
何本国教授现场优化施工
很多刚去西藏的人,都会有高原反应。“会有缺氧的感觉,第一次来的时候,先吸氧了半天”“工作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当被问到初上高原的第一感受,重大铁路岩爆小组的研究生们这样回答。
每天早上不到8点,天刚蒙蒙亮,小组成员们就进入隧道,经常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结束在隧道内的工作,继续到隧道外进行数据监控和分析。隧道内工作与科研条件异常艰苦,为收集岩爆的详细地质、施工及发生过程信息,成员经常需要在海拔三四千米、岩爆风险极高的洞内工作8个小时以上。隧道内温度最高可达到36-38℃,还常常有淋雨状出水,刚进入隧道一会儿,就已全身湿透。过高的气温和湿度,让隧道内成为了“桑拿房”,再加上缺氧的隧道环境和高分贝的噪音,使他们有时工作十几分钟,就要休息半个多小时来恢复体力和精力。隧道外冬天的温度在0℃以下,内外40多摄氏度的温差,让被汗水浸湿全身的师生们出隧道的时候极易患上感冒。
博士生马涛现场布置传感器
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东北大学重大铁路岩爆小组发扬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实验室搬到项目施工现场。隧道工作面进尺较深,每次进出洞耗时较长,为了不影响对现场监测的连续性、即时性,他们经常顾不及吃早饭便早早动身进入隧道,饿的时候“狼吞虎咽”几口随身带的面包、鸡蛋,再喝点水就继续投入工作。
初入隧道时,岩爆微震监测数据处理效率很低,而且不同人员数据处理的标准差异很大,预警准确率受到很大影响。项目组的师生在冯夏庭院士的悉心指导下,借助人工智能建立了微震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方法,搭建了岩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统一了数据处理标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预警及时性与准确性得到提升。
传承——精诚团结,薪火相传
2022级博士生付洪源初入高原,除了身体上面临缺氧的考验外,心理上还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的研究内容主题为煤矿,之前曾到过数个煤矿工地进行科研,而现在研究方向却变成了铁路隧道项目。能否在一个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中,快速实现研究领域的转换,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得知付洪源的困难后,导师何本国教授便经常与付洪源取得联系,及时了解付洪源的生活状况和科研情况,对他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纾解心理压力。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付洪源的经历,是重大铁路岩爆小组“传帮带”传统的一个缩影。每天小组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早晚两次汇与讨论。早间主要是安全方面,晚上则对明天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同时老师们对学生当日的科研情况进行指导。如果当天遇到特殊岩爆,小组则会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积极探索与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对当天的岩爆的特征与机理开展研究,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现场移动监测箱,左一为博士生付洪源
青年教师胡磊说:“冯夏庭老师要求我们青年教师从工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成果应用于现场,从应用中找出不足,再优化再实践再提高。”青年教师张伟表示:“冯夏庭老师要求我们将建立的方法、设备以及机理认知在工程现场进行应用,保证安全施工。同时,科研也要源自于工程一线,围绕工程实际问题与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念的传承下,重大铁路岩爆小组特别注重与项目施工方的配合。他们时常与施工方工作人员交流:施工过程中有没有异常声响?有没有其它的围岩下沉?……2021级硕士金兆通说:“施工方的实战经验比较丰富,我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多。与现场工作人员经常性的交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岩爆监测预警工作,更好地为隧道装上岩爆‘听诊器’”。
胡磊现场安装传感器
随着小组的岩爆预警结果不断被验证,项目施工方与监理方每天都会与小组交流岩爆情况,根据监测预警结果确定施工方案。他们这样评价岩爆小组的成员:东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不怕吃苦、不怕累,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本领过硬,提出了很多岩爆防控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为现场避免或降低岩爆风险提供了科学指导,我们安心、放心!
尽责——恪尽职守,为国担当
“冯院士也特别关心我们,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同时在工作中要扛起责任,一丝不苟地搞好岩爆监测。”2021级硕士生王杰说。“责任”,是重大铁路岩爆小组的师生谈到最多的一个词。
硕士生王杰现场布置监测线路
当张伟老师刚得知要参与重大铁路项目时,感到压力很大:“隧道地质复杂,岩爆风险极高,我们的岩爆监测预警是工程安全施工的‘眼睛’,不过,一想到这个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期盼的重大工程,我更感觉责任重大、万分荣幸。有了这份责任感,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张伟老师现场观察围岩岩样
金兆通在加入小组之前,本科时期的研究方向是地表地质灾害。刚刚结束研一年级课程的他,就来到了重大铁路项目。“来到项目之前,老师曾问我这里条件艰苦,是否可以坚持下来。”金兆通心里并非没有过犹豫,一个从未去过高原的人,要在高原驻扎到何时,生活能否适应?是否能吃得了这份苦?但是一想到这是备受瞩目的“世纪工程”,他斩钉截铁地回复老师:“没问题!”
硕士生金兆通处理数据
马涛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同时也是小组里现场经验最丰富的同学,除了做好日常现场工作及任务,他还承担着现场大家生活日常身体、心理及行为安全的责任,在学习上他是师弟们的“小老师”,在生活中他是“老大哥”。“师弟们都远离家乡,这里生活工作条件都比较艰苦,我之前经常驻扎在项目工地上,所以我很懂他们现在的心情。”王杰表示:“师兄在学业和生活上都很照顾我们,这让我们在远离家人的地方也不会孤独。”
春节期间,为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课题组每年都安排骨干成员,坚持驻守工程现场,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工程持续安全施工、工程进度不因岩爆而延误、工程建设成本降到最低。当前,岩爆平均预警准确率已达到85%以上,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谈到今后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冯夏庭院士说:“未来,我们将继续迎难而上,敢为人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向着解决岩爆时间预警这一世界难题前进,争取实现更短时间范围的岩爆时间预警,为重大铁路早日建成通车贡献东大力量。”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你真的了解格桑花吗?
艳丽格桑漫田野,风抚繁花映日斜。
千般韵致随风散,静守流年岁月安。
—月影凡花
春天赏花,不能错过的一定是格桑花,在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但你一定不知道,其实格桑花指的并不是哪一种特定的花,在藏民的眼中所有颜色鲜艳、美丽的花都可以被称为格桑花。在藏族,格桑花被视为吉祥圣洁的象征。被认为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
而波斯菊可以说是最常被选为格桑花的植物,但波斯菊原产地在美洲墨西哥,所以从物种引入中国的时间上来说,波斯菊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桑花。其实它出现在雪域高原上并传播的历史是非常短暂,因此把它与格桑花这个带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名称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一点牵强。
但波斯菊的确生命力顽强,色彩鲜艳啊,波斯菊学名为秋英(Cosmos bipinnatus Cav),属于菊科、秋英属,也叫大波斯菊。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舌状花,有鲜艳的紫红色、娇嫩的粉红色,还有特别耀眼的橙黄色、圣洁吉祥的纯白色,特别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波斯菊花海,真的美到让你无法抵御。在藏语中,“格桑”完整的词是“格巴桑布”,其中“格巴”意味着时代,“桑布”则表示昌盛,合起来便是“盛世之花”的意思。那么你心目中的格桑花是哪种呢?
关于格桑花,藏族人民有许多的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那片广袤无垠的藏族地区,原本宁静祥和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打破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如同黑暗的阴影,迅速在部落中蔓延开来。那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疾病,患病的人们浑身无力,高热不退,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又一个的人便在病痛的折磨下一批批地死去。整个部落都被死亡的阴霾所笼罩,哭声、叹息声此起彼伏,那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变得死气沉沉。
当地的部落首领心急如焚,他四处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召集了部落里所有有经验的长者,翻遍了古老的典籍,尝试了各种传统的仪式和草药,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都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挡瘟疫的肆虐。
直到有一天,远方出现了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活佛,他一路风尘仆仆,似乎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当他途经这个被瘟疫笼罩的地方时,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慈悲。他看到百姓们遭受的苦难,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决定留下来帮助大家。
活佛仔细地查看了患病者的症状,凭借着自己高深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他发现了一种当地特有的植物或许能够治愈这种可怕的疾病。这种植物就生长在草原的角落里,它的花朵色彩斑斓,花瓣娇嫩欲滴。活佛亲自采集这种植物,运用独特的配方将其制成药汤,分发给患病的百姓。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开始康复,部落里渐渐有了生机。
可是,为了给众多的百姓医病,这位高僧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他已经将自己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救治病人的事业,不顾自己的身体疲惫不堪。在持续不断地忙碌了许久之后,他终究因为积劳成疾,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不幸仙逝了。
由于当地的人们与活佛来自不同的地方,语言不通,他们在日常的观察中,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活佛嘴里常常念叨着的“格桑”。这个词就像是一种神奇的符号,总是伴随着活佛拯救百姓的每一个瞬间。于是,在人们对活佛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下,就把这位活佛称为“格桑活佛”。
自那以后,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一切象征希望和幸福的美好事物都被赋予了这个充满力量的名字——“格桑”。而在这片肥沃的草原上,那最美丽、最娇艳的花朵,被视为“格桑”在人间的化身。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那位伟大“格桑活佛”的无尽思念。每到花开时节,草原上那大片大片的格桑花随风摇曳,仿佛是格桑活佛慈悲的笑容从未消失,永远庇佑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格桑花的花语有怜取眼前人、幸福、顽强、长寿等含义。在藏族文化中,格桑花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眼前的人,因为幸福就像格桑花一样美好而短暂,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和把握。
格桑花被视为象征幸福的圣洁之花。它生命力顽强,能够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这种在困境中展现出的美好寓意着幸福可以降临到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身上,无论生活环境多么恶劣,人们都有追求和拥有幸福的权利。
格桑花适应强烈的日照、较大的温差、稀薄的空气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它在风中摇曳却不易折断,花朵凋谢后又会结出种子等待来年重新生长,这种坚韧不拔的生长特性使它成为顽强的象征。
格桑花盛开时繁花似锦,而且花期较长。在一些文化解读中,它也寓意着长寿,如同它的花期一样长久,表达了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祈愿。
#我的宝藏兴趣#
格桑花是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藏语格桑花是什么意思
2.你是我的格桑花是什么意思
3.天路格桑花是什么意思
本文标题:格桑花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