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生,是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计划奋斗的一生!
人民领袖毛主席
一、什么是共同富裕?
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状态。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千古向往。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80%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此不懈奋斗,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毛主席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批判继承,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积极探索。
共同富裕宣传画
三、全民共同富裕计划: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一生。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中的积极探索。
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实施期间,毛主席就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坚定主张“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全体农民富裕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光明大道”,牢牢把握住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1955年7月,毛泽东在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就指出,要“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同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思想。他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富裕,这个强,是共同的强”。他还着重指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
毛主席不断进行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如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化三改”道路等等,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基础、实现条件、具体途径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探索努力。如农村的“人七三劳”政策的实施,保证了生产资料的差别不大的合理分配,有力地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在毛主席看来,富裕和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毛泽东把改造私有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为迅速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从此,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就有了根本的制度性保障。
伟大领袖毛主席
四、因此人们所倡导的共同富裕:
应该理解是全民共富: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是全面共富,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享有,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养懒人;是逐步共富,循序渐进,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因差别太大造成的两极分化严重的少数人富裕。
五、毛泽东文化是先进的文化:
实践证明,毛泽东文化的载体是幸福航母,幸福航母中的全民共富计划,可以度人民到达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的彼岸。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制度完善,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改革不合理的因素;需要脚踏实地,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学习毛泽东文化之十四
本文标题:毛主席的一生,是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计划奋斗的一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