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文章1:心系学生话成长 关爱入微共情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深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深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学生社团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通信2302班“学风领航,诚信迎考”主题班会上,吴敏认真旁听了班会内容,他强调,同学们要深刻领悟“崇德明志,求实求新”的学风内涵,充分认识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学校即将全面开启“智慧教育3.0”时代,希望同学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安信工智慧教育的到来。互动环节中,吴敏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大学生活和学业规划,解答疑问,鼓励珍惜学习机会,提升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在电子科技协会备赛实验室里,吴敏观摩了同学们现场对参赛智能车的调试和改进过程,听取了指导老师关于智能车竞赛的介绍以及实验室在备赛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收获的成果,并对学院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智能车竞赛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希望电子科技协会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继续创新思路,通过举办讲座、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智能车竞赛的魅力。
此次校领导走访调研,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打通了师生心灵同频共振的渠道,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从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生们一定会牢记教诲,立足新起点,勤奋刻苦,不负期盼嘱托,早日成才,回学校,回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必将在教育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书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磅礴力量,而师生们也将带着这份关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共同铸就校园的辉煌未来。(通讯员:王龙虎)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文章2:省教育厅赴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调研 9月23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到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调研。赵振华参观了学校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汽车钣喷实训基地、汽车综合实践中心、音像电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媒体影像摄制实训基地、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现场听取了学校办学历史、在校生规模、专业设置与建设等有关情况的介绍;详细询问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效以及校企联合面向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师资和技术培训、1+X证书培训考评试点等有关情况。赵振华还现场看望了正在参加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训和教学实习实训的师生,了解学生在校学习与实训情况。
赵振华对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定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肯定,对学校联合优势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特色做法表示赞赏。赵振华希望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所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为统领,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办好社会、家长、学生三方满意的职业教育,让每一位选择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学生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厅职成处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文章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3700余名新生开启未来征程
秋光为序催奋进,青春扬帆正当时。9月19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3700余名新生齐聚安信工,满怀美好憧憬,参加庄严仪式,聆听师长寄语,扬起青春风帆,开启未来征程。
学校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各学院执行院长、分管学工副院长、学工秘书、2024级全体新生、2024级全体辅导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学校副校长孙辉主持。
开学典礼从国歌中的“思政课”开始,全体师生凝神注目、高唱国歌,燃起了满满的爱国热情和时代使命感。
学校校长吴敏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并以“学知育德,创新筑梦,领航未来”为题,寄语新生要在安信工这所拥有先进的科技基因和创新活力的校园里扎实打好人生奋进的基础。一是要与时俱进,学会学习,成为知识的探求者,二是要涵养品德,以德为先,成为道德的践行者,三是要志存高远,心系家国,成为梦想的追逐者,四是要锐意创新,追求卓越,成为创新的领航者。安信工是一所年轻的现代化大学校园,育人成效明显,将为大家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宽广的实践平台以及最强大的创新支持。吴敏希望每一位新生来到安信工后,要快速适应知识传授方式的改变、知识获取方式的改变、知识内涵结构的改变,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找到喜欢的赛道、人生的方向,从而跑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教师代表、艺术设计学院李广栋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勉励同学们在新学期的征程中带上理想和目标、自信和坚强、勤奋和努力,进而探索世界、实现梦想。
老生代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2104班桂思思同学从自己的大学经历和个人成长说起,鼓励新生们在大学时光中认识自己,做好规划,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参与实践,创造价值。
管理工程学院2024级工商管理专业王紫玉同学代表新生发言。他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并号召大家以课堂为基,以实践为径,以创新为钥,书写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绚丽篇章。
与会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生为自己佩戴上这枚象征着学校精神、学生身份的徽章,正式成为安信工的一员。学校徽章在每个人的胸口熠熠生辉,信工精神从此烙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学生代表朗诵《信工人,我想对你说》,表达了对信工的憧憬、对青春的向往、对家国的梦想,描绘了一代一代信工人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的动人模样。慷慨激昂的语调、饱满真挚的情感、踔厉奋发的宏愿,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开学典礼最后,伴随着《歌唱祖国》的音乐声响起,两面长12米、宽8米的巨幅国旗和校旗在人群中缓缓传递,全体师生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体育场上翻滚起红色巨浪,场面震撼人心。嘹亮的歌声与飘扬的红旗交织,蓬勃的朝气与爱国的激情汇聚,共同谱写了一曲激扬奋进的爱国青春乐章,信工师生用最朴素而热烈的方式致敬祖国、礼赞新时代。2024级新生也将在此情此景的激励下,以奋楫扬帆、劈波斩浪、创新超越、务实担当的青春姿态,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通讯员:张磊 咸友健 胡迪)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文章4: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概况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芜湖市。学校现有文津校区和新芜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00亩,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学校设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大学生创意与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竞争力促进中心等七院四中心,设置包含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含人工智能方向)等24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256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1.2万种,以及包括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学校现有7个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72个实验室,43个教学机房,113个多媒体教室。同时建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华东高校中最大的体验式拓展训练基地,校外教学实习基地70余家。
学校以“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为办学愿景,践行“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办学理念,秉承“立志、诚毅、创新”校训精神,紧密对接人才市场和产业需求, 依托讯飞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借鉴欧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实施“面向市场、聚焦应用、创新驱动”系列改革举措,致力于打造特色一流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文章5:安徽电子工程学校获全国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安徽省教育厅_职业教育】
近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子设备装接工赛项圆满落幕。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汝俊吉老师荣获电子设备装接工(LED显示屏装调与维修)项目职工组一等奖,尚浩龙同学荣获学生组第8名的好成绩,充分体现了学院在该领域的教学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本次赛事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二类职业技能竞赛,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吸引了全国众多专业技能人员参赛,经过预赛选拔,最终来自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4名选手进入决赛。
长期以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技、以赛促改,有效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活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与专业技能水平。未来,该校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符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汝俊吉 特约通讯员:董兰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所有,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推荐搜索词:
1.安徽电子工程学校简介
2.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是大专吗
3.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地址
本文标题: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