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你以为的大寨,早就变了

  山西昔阳的大寨,以前穷得叮当响,现在呢?妥妥的亿元村。这中间发生了啥?别只盯着“三个不减”的老黄历了,时代早就变了,大寨也变了。领头人郭凤莲,她可不是只会喊口号,人家是玩真格的。


  1963年那场大暴雨,把大寨冲得稀里哗啦。陈永贵的“三个不减”,听着是挺提气,但这不能当饭吃啊。后来的郭凤莲,才是真正把大寨从土里刨出来的狠角色。她17岁就当上了“铁姑娘”队长,带着一群姑娘干活,那劲头,男的都比不了。后来又当了党支部书记,这担子,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从“铁姑娘”到亿万富翁导师?

  你以为郭凤莲只会种地?那就大错特错了。改革开放的风一吹,她就嗅到了商机。先是搞毛纺厂,再是水泥厂,后来又和希望集团合作搞饲料厂。这哪是什么“铁姑娘”,分明是商业奇才啊!大寨的产业,在她手里玩得风生水起,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


  有人说,大寨靠的是政策扶持。得了吧,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是没郭凤莲这股子闯劲和眼光,给你再多的政策,你也折腾不出个名堂来。她可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的主儿,人家是把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


大寨精神:不是口号,是活法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大寨精神过时了。说句不好听的,那是你们没理解透。以前的大寨精神是“战天斗地”,现在的大寨精神是“与时俱进”。本质上,都是一个字:干!只不过,干的方式变了。


  以前是抡锄头,现在是开公司;以前是修梯田,现在是搞旅游。时代变了,玩法变了,但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一点没变。郭凤莲带着大寨人,把“大寨精神”这块招牌擦得锃亮,成了全国的榜样。


  大寨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有苦有甜,有笑有泪。但不变的是,大寨人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前进。这才是真正的大寨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标题:大寨精神真的不行了?郭凤莲直言:陈永贵老书记不在了,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