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蒋介石出卖琉球、钓鱼岛的真实原因
1965年美国联合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发动了对越南的入侵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以美军为主,本以为很轻松能拿下越南,没想到遭到越南人民的顽强抵抗,美国从此陷入了越战泥潭。拿不下就继续派兵,到1968年,侵越美军兵力达到了54万余人。
同时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大批年轻学生面临被征召上战场的可能,美国各大校园不断地有示威抗议的活动。
1970年4月19日两千多越战退伍军人在华盛顿纪念碑扎营示威,八百多退伍军人,在电视机上把他们的勋章及退伍证丢向国会台阶表示抗议。4月24日,全国各地五十万人齐聚华府举行反战游行。年5月,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学生在校园里举行反战示威。州长下令出动国民兵进驻校园,反战的学生和国民警卫队发生剧烈冲突。演变成对示威学生开枪的事件,导致学生四人死亡,九人受伤,全美哗然。
反战示威活动页导致美国国内极不稳定,刚上台不久的尼克松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结束战争,体面地从越南撤军。于是推出了战争越南化政策,即通过军事援助将战争任务逐步转移给越南南部傀儡政权的军队,以使美军从越南战场脱身。
几年的越南战争让美国的财政非常紧张,再想通过军事援助来帮助南越傀儡军队显得捉襟见肘。看着美国陷入困境,日本心中暗喜,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战略伙伴,日本在美国的积极扶持下,迅速从战争破坏中复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经济一旦快速复兴,日本又露出了要对外扩充的野心,于是借着美国受困于越战,需要日本支持之际,同时看准美国不愿意琉球独立但是又不能无限期占领下去的尴尬局面,便向美国索取琉球。
面对日本开出的价码美国无法拒绝,于是违背《开罗宣言》准备在1972年把琉球交给日本管理。可是贪婪的日本并不满足于一个琉球,它又把目光盯向了钓鱼岛,日本特别指定要把钓鱼岛当作琉球的一部分,随同琉球交给日本。
日本虽然是经济大国,却是资源小国,它最缺少的就是石油。六七十年代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石油地质理论,靠近大陆的近海大陆架下很可能蕴藏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而当时的科技已经发达到足以开采大陆架下的海底资源。根据1960年海洋公约法的规定,大陛架的资源属于与这个大陆架自然相连的陆地国家与大陆架上的岛屿国家所拥有。东亚太平洋大陆架的主要拥有者自然是中国,日本与这个大陆架并不自然相连,如果日本想要拥有亚洲一太平洋大陆架的开探权利,至少就得占有大陆架上的一个岛屿。日本只要拥有钓鱼岛,它就可以拥有大陆架下矿产资源的部分主权,就可以开采这里的海底石油。
美国对于日本的这个无理要求竟然也默许了。于是日本开始制造舆论,大肆宣传钓鱼列岛是日本领土。1970年夏季日本海警就开始在钓鱼岛巡逻,驱赶台湾渔民。此事引起了台湾媒体的关注和道,于是岛内上下人人皆知美国把琉球和钓鱼岛交给了日本。蒋介石闻知也非常愤怒,因为当时台湾的中国石油公司与美国四家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准备合作勘探钓鱼岛等海域海底石油。
蒋介石在1970年8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尖阁岛主权问题,我国不仅没有放弃,即琉球主权问题,在历史上任何政府亦未有承认其为日本的,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时,已明确承认其所有外岛皆已放弃之事实,以我国政府为和邻敦睦之宗旨,故从未提及主权问题(为此一小岛之争执)而已,但中国政府与四百年之历史,并未认此为日本主权,亦从未见有条约之规定也。”
随后蒋介石便派人向美方交涉。但到了9月1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对琉球、钓鱼岛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尖阁群岛与大陆礁层问题,先解决礁层为我所有,而岛的主权问题暂不提及,但对美国,应声明琉球问题,中国不同意,其未经中美协议而归还日本,我保留发言权。”对钓鱼岛的主权“暂不提及”,对琉球“保留发言权”。
这种前后转变的态度主要是美国给蒋介石许下了一个承诺,既美国保证并支持台湾在联合国保持二十年的席位。1970年代中国大陆在联合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纷纷和台湾当局断交,转而和大陆建交。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艰难,几乎是没了存在感。中国大陆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时中苏关系交恶,美国看到中苏关系的破裂,认为这是牵制苏联的机会,也有意向我国示好。可以说台湾当局是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局面。
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得不安抚蒋介石,答应台湾在联合国保持二十年的席位。这样就给蒋介石吃了一颗定心丸,作为交换他也不得不放弃争取琉球的管辖权以及钓鱼岛的主权“暂不提及”,和日本联合开发钓鱼岛附近海域的石油资源。不但不提还打压岛内外的“保钓运动”,对岛内保钓的游行示威进行镇压,不允许岛内媒体道有关钓鱼岛的各种事情。
1970年12月3日,北京新华社发表题为《美日反动派阴谋掠夺中朝海底资源》的文章,指责“日本军国主义勾结蒋朴集团,准备‘合作开发’中国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周围海域和其他邻近中国和朝鲜的浅海海域的海底石油资源,并妄图把钓鱼岛等属于中国的一些岛屿划入日本版图”。
1970年11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台湾留学生率先打破沉默,集会讨论钓鱼岛主权问题。他们发表声明,谴责美、日日相互勾结,图谋侵占中国领土钓鱼岛。1971年1月29日美国的华人与留学生(主要是港台留学生,当时美国还没有大陆的留学生)在纽约、华盛顿、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六个城市举行了第一次保钓游行示威。
台湾留学生在美国保钓运动的爆发让蒋介石非常震怒,也非常害怕。他担心这些学生的举动会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悦,于是派人到美国对这些学生进行规劝,甚至给与压力和恐吓,但他很难把这么多留学生都打为阴谋分子,或是被阴谋分子所利用。
蒋介石派来的代表甚至向留学生代表哀求问:“政府要怎么做,你们才会放心?”一再强调政府的苦衷,“由于国际局势艰难,台湾必须依赖盟友邦交,中美数十年的盟友关系,使得美国在联合国支持台湾二十年,得以保持席位。”意思很明白,放弃琉球、钓鱼岛能使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继续保持二十年的席位。这是一种政治交换,拿领土换取在联合国的席位。
尽管这样哀求也没能打动留学生的保钓热情,在美国各地保钓游行依然在继续。美国对蒋介石也没有食言,1971年8月,美国政府搞出了一个“双重代表权”的提议,主张“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代表权,一个国家2张票,这显然是要分裂中国。美国此举遭到我国政府的严词拒绝,发表声明说:“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1971年10月25日,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台湾当局代表也被驱逐出了联合国。
在这场投票中有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其中美国和日本投了反对票。随着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和日本联合开发钓鱼岛附近海域的石油资源的计划也破产了。1972年5月美国正式把琉球的施政权移交给日本,蒋介石受骗后态度再次强硬起来,发表声明宣称:“……至于钓鱼台列屿,系属中华民国领土之一部分。此项领土主权主张,无论自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历史渊源、长期继续使用以及法理各方面理由而言,均不容置疑。现美国将该列屿之行政权与琉球一并“交还”日本,中华民国政府坚决反对。中国民国政府本其维护领土之神圣职责,在任何情形下,绝不能放弃对钓鱼台列屿之领土主权。”
这个声明是经过蒋介石几次审核才发布的,并担心此项声明发表时间,如过早,恐对内产生渲染作用,对外刺激日本;如过迟 ,则又恐中共抢先一步。会议经讨论,认为发表此项声明“其主要作用在安定海内外国人心理,而声明之内容,亦不宜超过以往所表示之范围,乃系重申立场,措辞简要,似不致使日本有新的刺激。最后这个声明只是偷偷地发表在纸的头版非头条部位。
本文标题:1970年蒋介石出卖琉球、钓鱼岛的真实原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