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因指导员打小报告愤然转业,一气之下转业命运彻底改变。
"wc,你小子搞什么鬼名堂?背着我告状,想整我是吧?"我一把揪住刚从指导员办公室出来的李建军的衣领,怒火中烧地质问道。这小子平日里看着憨厚老实,没想到居然是个两面三刀的主儿。
那年我23岁,刚当上连长没多久,血气方刚,脾气火爆。我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光明磊落。可这个李建军,倒好,一边跟我称兄道弟,一边在背后捅刀子,这叫我如何不恼火?
我死死盯着李建军那张写满惊慌的脸,心里暗暗发誓:这事儿没完,我非得跟他好好算算这笔账不可。
李建军结结巴巴地解释道:"孙连长,你听我说,我真不是有意要告状的,是指导员问起来,我就..."
"闭嘴!"我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小子少给我耍花招。今天这事儿没完,你给我等着!"
我这人向来倔得很,认准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即就找到指导员,把这事儿闹了个底朝天。没想到指导员不但不帮我主持公道,反倒把我一顿臭骂,说我不懂得团结同志,不配当连长。
这下可把我给惹毛了。我二话不说,当场就提出要转业。指导员一听,脸都绿了,连忙劝我冷静冷静。可我这倔脾气上来了,谁劝都不好使。
回到宿舍,我一个人生闷气。想起自己当初是多么向往军旅生活,多么渴望建功立业。可现在呢?就因为这么点破事儿,就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正当我纠结的时候,我最好的战友王德发走了进来。他一看我的脸色就知道出事了,二话不说就坐到我旁边,拍了拍我的肩膀。
"老孙,别憋在心里,说出来让哥们儿给你参谋参谋。"
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心里的郁闷总算是倒出来一些。王德发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老孙,你别冲动。咱们当兵的,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命令。你这么做,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我知道王德发是为我好,可心里这口气就是咽不下去。我没有告诉他,其实我早就有了转业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这次正好借着这个由头罢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找团长递交了转业申请。团长大吃一惊,连声问我是不是想不开。我咬着牙说:"团长,我心意已决,请您成全。"
团长叹了口气,说:"孙连长啊,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一转业,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我心一横,说道:"团长,我想得很清楚。就是因为想得清楚,才决定转业的。"
就这样,我的转业手续很快就办下来了。临走那天,战友们都来送我。王德发红着眼圈,拍着我的肩膀说:"老孙,保重啊。有什么困难就说一声,兄弟们都跟你站在一起。"
我强忍着泪水,笑着说:"放心吧,我孙国庆什么时候怕过困难?等我在外面闯出一番天地,再请你们喝酒。"
说是这么说,可真正回到地方上,我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家在农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全指望我能有个稳定工作。这一转业,可把他们给愁坏了。
我爹气得直拍大腿:"你个臭小子,好好的铁饭碗不端,非要回来吃苦。你说你图什么?"
我娘倒是心疼我,一个劲儿地问我是不是在部队受委屈了。我嘴上说没有,心里却难过得要命。我知道,我不能让父母失望,必须得闯出一番事业来。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来了。我在镇上碰到了以前的一个老乡,他在省城开了家建筑公司,正缺人手。一听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二话不说就让我去他公司上班。
我一听有了着落,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可没想到,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而已。真正的机遇,还在后面等着我。
在建筑公司干了没多久,我就被派去一个偏远山区的工地。那地方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可我在部队里什么苦没吃过?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工地的生活确实艰苦,但我却乐在其中。那种能够亲眼看着一栋栋房子从地里长出来的感觉,让我找到了当年在部队里的那种成就感。我干得起劲,很快就在工人们中间树立了威信。
有一天,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来到工地视察。我正忙着指挥工人干活,没怎么在意。谁知道这人居然是省里主管建设的副厅长,专门来视察我们的项目。
副厅长看了我们的工作后,很是赞赏。他对我们公司的老板说:"你们这个项目负责人不错啊,年轻有为,干劲十足。"
老板赶紧把我叫过去,我这才知道眼前这位是个大官。副厅长问了我不少问题,我就把自己在部队里学到的那套东西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没想到副厅长听得连连点头,还说我们军转干部就是有水平。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被提拔成了项目经理。这一下,我可算是尝到了甜头。我心里暗暗感激当初那个"坑"我的指导员,要不是他,我可能还在部队里当个小连长呢。
我越干越起劲,很快就在建筑行业闯出了名声。不少老板都想挖我过去,但我始终记得老乡当初对我的提携之恩,坚持留在了原来的公司。
三年后,我成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再过两年,我就开始筹划自己的公司了。这期间,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战友们。每逢过节,我都会给他们寄些土特产。王德发还专门休假来看过我,看到我混得不错,高兴得差点喝多了。
就在我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乱了我的生活。是我们连队的老班长,说李建军出了车祸,情况很危急。
我心里一惊,虽然当年跟李建军有过节,但毕竟是一起当过兵的战友。我二话不说,立马订了最近的一趟飞机票赶了过去。
到了医院,我才知道李建军伤得有多重。他家里条件不好,医药费都成问题。我二话不说,把住院费全都垫上了。
李建军醒来看到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孙国庆,我...我对不起你啊..."
我摆摆手,说:"别提那些了,咱们是战友,有难一起扛。"
就这样,我一直陪在李建军身边,直到他康复出院。这期间,我才知道当年的事情另有隐情。原来是指导员误会了李建军的一句无心之话,才导致了那场风波。
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内心却始终有一个结解不开。现在,这个结终于解开了。
康复后的李建军一直想答我,我说什么都不肯要。最后,我提出了一个要求:"你还记得咱们当年在连队时的誓言吗?为祖国做贡献。咱们现在是富起来了,但不能忘了那些还在艰苦奋斗的战友们啊。"
就这样,我和李建军一起成立了一个退伍军人互助基金,专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兵。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企业和个人都主动加入进来,为基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着基金帮助的退伍军人越来越多,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突然明白,这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人生意义。
有一天,我再次收到了王德发的电话。他告诉我,我们当年的指导员退休了,身体一直不太好。我二话不说,立马订了机票,带上一些补品就赶了过去。
见到指导员的那一刻,我心里百感交集。他老了很多,但看到我时,眼睛里还是有光。
"小孙啊,"他拉着我的手说,"当年是我考虑不周,耽误了你的前程啊。"
我摇摇头,说:"指导员,您别这么说。要不是当年那件事,我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应该感谢您呢。"
指导员听了,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我们聊了很久,回忆起当年在部队的日子,都觉得恍如昨日。
临走时,指导员拉着我的手说:"小孙啊,你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你现在做的事情,比在部队里贡献更大。我为你骄傲。"
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阵温暖。我突然明白,当年那个冲动的决定,竟然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它让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却依然在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回去的路上,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感慨。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愤然转业的热血青年,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人生啊,还真是充满了意外和惊喜。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那些看似是挫折的经历,说不定正是上天给我们安排的转机呢?
本文标题:连长因指导员打小报告愤然转业,一气之下转业命运彻底改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