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 普京讲乌克兰须去纳粹化到底指什么?
普京关于乌克兰须去纳粹化到底是指什么?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开展“保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的特别军事行动。他特别指出,军事行动的目标是让乌克兰“非军事化、去纳粹化”。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范围(红色部分)
他说,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8年来一直遭受乌克兰政府“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将对包括俄罗斯公民在内的平民犯下严重罪行的人进行审判”。 他把乌克兰对俄罗斯及俄罗斯民族的仇恨情绪视为“新纳粹主义”。
普京讲话之后,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解释说,所谓的“去纳粹化”就是要让乌克兰摆脱纳粹分子、亲纳粹人士、亲纳粹思想。同时,他指出,“非军事化”指要“消解乌克兰近来因外国积极行动等原因而显著滋长的军事实力”。
2月21日,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当地居民庆祝 视觉中国
2014年敖德萨工会大楼纵火事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文解释了“去纳粹化”背后的原因及指控乌克兰政府犯下的诸项罪行。
2014年2月,乌克兰时任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经议会表决被推翻下台,造成在乌克兰各地新政府支持者与亲俄人士的激烈冲突。同年5月,乌克兰南部重镇敖德萨发生大规模骚乱,当地工会大楼起火致43人死亡。
在与新纳粹分子的街头战斗后,“反迈丹”的抗议者将自己关在当地工会的房子里,反对派在乌克兰新当局的支持下包围了该建筑并使用汽油弹纵火。所谓的“反迈丹运动”(Anti-Maidan)是指乌克兰发生的一系列示威活动,最初的参与者支持亚努科维奇,希望与俄罗斯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后分裂为不同派系。 道称,2014年5月2日敖德萨事件将作为乌克兰最黑暗的一页留在历史中。
5月2日,敖德萨,工会大楼前的亲俄份子的露营地被焚,40多人在工会大楼的火灾中死亡
乌克兰新政府排斥俄罗斯的政策在2014年乌克兰新政府夺权后,俄媒指控乌克兰新政府搜查、拘留记者和抗议者,阻止外国媒体进入乌克兰,侵犯了人民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新闻自由,一些反对派政治家和独立记者也被杀害,许多案件至今悬而未决。有两个著名的例子,分别是2015年乌克兰前议员、反迈丹运动领导者奥列格·卡拉什尼科夫(Oleg Kalashnikov)被枪杀一案,以及次日发生的以亲俄观点闻名的乌克兰记者奥列西·布济纳(Oles Buzyna)遇刺身亡的案件。
乌克兰政府设置了数个“志愿营”,按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描述,通常是由“民族主义者和前罪犯”组成,并由与新政府有关系的乌克兰寡头及商人资助并武装起来。这些志愿营的成员犯下各种罪行,“包括抢劫、杀害平民及强奸”,但是从未被起诉或惩罚。
除了犯下战争罪行、追捕政治对手以外,俄媒还指控乌克兰领导层鼓励国内对俄语及俄罗斯的歧视。乌克兰新政府制定了不少反俄罗斯的歧视政策,诸如呼吁不要购买俄罗斯商品、解雇教授俄 罗斯文学的学者、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拘留讲俄语的旅行者,官方禁止某些俄罗斯产品,在二战和大屠杀受害者的纪念碑上画纳粹标志,以及允许新纳粹游行,呼吁“杀死生活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
新纳粹主义的“亚速营”及其罪行2014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为了对付乌东顿巴斯地区亲俄武装, 5月乌克兰政府宣布招募“东部兵团”,吸收了大量极端种族主义、新纳粹主义的民间武装力量,其中就包括“亚速营”(Azov Battalion)的前身“82教派”。
“亚速营”是一支宣传纳粹思想的极右翼狂热组织,其成员为极端民族主义者,被控具有新纳粹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特征。2014年11月“亚速营”被正式并入乌克兰国民卫队,驻扎在马里乌波尔附近。经历了近8年的发展壮大,亚速营力量增长快,已经具备了旅级的兵力。据道,目前乌克兰境内类似于“亚速营”的军事组织有30多个,其中“亚速营”的规模最大。
“亚速营”的两个标识 。图/“亚速营”官方网站
“亚速营”的标志包含了纳粹德国的“黑太阳”和“狼之钩”元素,成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其诸如纳粹“万字符”等纳粹元素的文身,并不掩饰其对于新纳粹主义、种族主义的“推崇”。
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的调查,2014年至2016年,“亚速营”在乌东地区掠夺当地房屋和平民财产,存在对平民实施非法拘禁、电刑、水刑、性侵等暴行。2014年以来,顿涅茨克州曾多次发现填埋尸体的乱葬坑。据调查,死者是被“亚速营”等新纳粹武装力量枪杀和活埋的平民,其中部分尸体还有被性侵和被活摘器官的痕迹。
“亚速营”通过培训向世界输出暴力分子。“亚速营”成员曾涉足香港反引渡法事件。2021年9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题为《极右翼团体在乌克兰西方军事训练中心安家》的告详细介绍了一个名为“军事秩序百人队”(Military Order Centuria)或简称“百人队”(Centuria)的团体。告称,“百人队”由“亚速营”相关领导人建立,其中数十名成员在乌克兰最有影响力的、有西方背景的军事学院担任教职,为乌克兰培训军官。告还称,“百人队”背后的极右势力,范围包括乌克兰国民警卫队、亚速营和乌克兰的数个极右政治党派。
2019年3月15日,澳大利亚籍白人恐怖分子布兰顿·塔兰特对新西兰基督城的多所清真寺发动了恐怖袭击,造成51人死亡、40人受伤。 “亚速营”承认该恐怖分子曾在该组织接受过“训练”。据美国FBI透露,自2018年以来,数起美国极端主义分子在美国境内发起的恐怖行动,都与“亚速营”有关联。
顿巴斯地区战事中出现纳粹元素旗。图/海外社交网站
西方否认普京对乌克兰新纳粹主义的指控“亚速营”官网称,自2014年至2019年,该组织已有超过150人获得了包括金星勋章、乌克兰英雄称号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700余人获得了部门奖励。3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任命马克西姆·马琴科(Maxim Marchenko)为新任敖德萨州州长。此人曾多年担任乌克兰境内另一个新纳粹军事组织“艾达尔”(Aidar)的指挥官。
但是,西方官方与媒体反对普京对于乌克兰要去纳粹化的说法。
比如,德国之声称,普京的说法就是不断重复的宣传性话语,但也是毫无依据。
第一是指责普京用词不当,指出“去纳粹化”原来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战胜国对纳粹德国实施的政策,让德国摆脱纳粹主义的影响,并将原纳粹官员撤职,但把这个词用在乌克兰是错误的。德国之声引述斯德哥尔摩东欧研究中心专家乌姆兰德的话说,"乌克兰总统是一个讲俄语的犹太人,他在上一次总统选举中以巨大的优势战胜了一个非犹太人的乌克兰候选人。"
乌姆兰德说,虽然乌克兰有极右团体,但与许多欧洲国家相比,他们相对较弱。他补充道:"在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我们有一个由所有极右翼政党组成的统一战线,该一战线当时得到了2.15%的支持。"
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俄罗斯文化和社会学教授施密德指出,在2013至2014年乌克兰举行的独立广场抗议活动中,有个别极右翼团体,但如今它们已无足轻重。"他们还在,但在俄罗斯境内,至少也有和乌克兰一样多的极右翼团体。"
关于亚速营的性质,乌姆兰德说,亚速营是一个由极右翼团体建立的组织,但2014年秋天它被并入内政部的部队,即国民卫队,运动和组织发生了分离。尽管它仍然使用相应的符号,但已不能再被归类为极右主义,在军事人员的培训过程中,不时还会发现极右士兵,但是:"都会得到相应的处理。"
总而言之,西方的意见是,普京的看法站不住脚,是为战争找借口的宣传口号;乌克兰有一些较小的极右团体,但是社会中仅扮演次要角色,并没有理由对整个乌克兰进行"去纳粹化"。
其中值得警惕的是,在2016年12月19日,在联合国反纳粹决议草案表决“禁止美化纳粹主义行为,谴责否认大屠杀的言行”时,只有两个国家投了反对票。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乌克兰。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警惕。
简单分析以下三点第一,在乌克兰是否存在着“纳粹化”的问题,被高度的政治化。俄罗斯主张,乌克兰存在纳粹化的问题,要去纳粹化;西方则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夸大事实,是一种战争的宣传。这个问题的事实真相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在乌克兰等欧洲国家的确存在着一些极右翼的势力,在现实政治生活发挥影响,不容小视。它们宣传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美化纳粹历史,对少数族裔进行迫害打击;在某些国家,极右翼势力还取得了地方的权力。
第三,西方国家极右势力抬头,与西方存在的种族主义的文化与政治影响有很大关系。受到种族偏见的影响,有些人实际主张自由人权的实行要分不同的对象。在美国存在广泛的排斥亚裔、仇恨亚裔的势力,有关犯罪率上升很高,但并没有获得政府、全社会的重视与广泛谴责;在这次乌克兰事件中从乌克兰撤出的有色人种人士受到歧视性的对待;西方的某些道也有不少种族主义的言辞。某些势力通过鼓动反亚裔、反有色人种的仇恨,来转移国内矛盾。
本文标题:解析 - 普京讲乌克兰须去纳粹化到底指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