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张铁生:女友等他15年,41岁出狱后,创下亿万身家
1973年一名浓眉黑发的青年坐在闷热的教室里皱眉沉思,他提着笔直勾勾地盯着试卷,却始终没有下笔。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定决心般,把卷子翻过面,然后挥笔埋头书写,窗外得知了叫声吵闹,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只见他洋洋洒洒写了一满页然后停笔交卷。
这个青年是张铁生,这时候的他只是凭着一股莫名的精神气,用文字发泄着自己心中的抑郁,只是没想到这份特殊的答卷,也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里来的男知青张铁生出生于1950年辽宁省兴城市,家中小有资产,年少时过得还算幸福。后来中学毕业后,18岁的张铁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乡下插队。
他被分配到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生性乐观热情的男孩很快就与村民熟悉了起来。
他刚来时,对干农活一窍不通,就跟在别人旁边学,虽然第一次干,但是做出来的还是有模有样的。
而且他从不偷懒,做事很认真,加上他有着高中学历,懂得很多,经常热心地帮助同伴,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不久后,处处表现优秀的张铁生就被社员推举为了第四生产队的队长。张铁生自信满满地接受重任,并宣称绝不辜负大家的希望,会继续努力做榜样。
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中共铁岭农学院核心小组的副组长和院党委副书记,以自身的学识推动着农村的发展。
1973年,张铁生已经在枣山大队待了5年,这几年里他积极为生产队做着贡献,初来时略带青涩稚气的面孔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成熟的青年模样。
不久后县里出了工农兵学员指标,领导首先就想到了他。
同年6月,张铁生来到了考场,做语文和数学试卷的时候,他还是正常答题,到了最后一场理化考试时,张铁生认真写下了他仅会的三道选择题后停了下来。
对于这次考试他有很多的话想说,想了一会儿后,他还是决定顺从自己的心意,在卷子背面写下《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
文中内容写出他名参与考试时期正是公社繁忙的时候,他每天花费近18个小时的时间劳动,他不愿抛下生产而不顾,因此没有时间去认真复习。
这在他心里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因此,他只在考前翻看了一遍数学教材。
而关于最后一场的考试他只能干瞪眼,但又不想胡乱填写,只好把写不出来的空出来。张铁生还说,对于这仅有几个小时的笔试,可能会让他失去自小效祖国的理想。
让他十分苦闷,并且他表示哪怕自己只有两天的学习时间都会把试卷完整地答出,但是他不愿意那么做。
几百大字的信写完,张铁生就走出了考场,烈日炎炎,他的内心出现短暂的迷茫。随后又快步向前走,回到公社继续做着繁重的农活。
不久后,成绩出来了,他的语文成绩是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张铁生并没有交白卷,每张卷子都认真写了。
这个成绩也在张铁生的意料之中,他叹了口气,知道自己上学无望,只好埋头干活。
可没想到1973年7月19日,他写在卷子后面的那封信,被社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内容登上了纸,他由此成了“白卷英雄”。
随着时代的浪潮,这封信引起了热议,也让他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入学后的张铁山瞬间成了学校的名人,他开始参加各类活动,多次发表演讲。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风光无限,他有时感到迷茫,但无从多想,只让历史的巨轮推着他往前走。
后来历史回归正轨,推动他站在时代风口的团体解散,张铁山也随之成为众矢之的。
张铁生也因为之前的不当行为受到处罚,从1983年开始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剥夺政治权利3年。
这些年也让张铁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满脸沧桑的中年人,他不再意气风发,也不愿见任何人。
等待15年的恋人1991年,张铁生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张铁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的身体是自由了,但灵魂依旧被禁锢,他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对未来的人生生不出一丝想法。
大口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后,张铁生来到招待所,等着家人来找他。
敲门声响起,张铁生打开门,眼中是熟悉又陌生的家人,然后又往旁边看了一下,一种愉悦感从脑中深处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除了他的家人还有一个女人,她看着张铁生冲他笑了一下说:“走吧,咱们回家。”这句话也成为了张铁生往后生活中无穷无尽的动力。
这个女人是董礼平,她和张铁生是同班同学,在学校时就一直仰慕着张铁生,但是因为张铁生的风采太盛,一直不敢表明心意,只能以朋友之名陪在他身边。
张铁生被捕时,她站到人群的后方远远地看着,在心里乞求张铁生能够平安。
毕业后,同学们都奔赴各自的前程,只有董礼平留在了学校任教,她要在这个与张铁生唯一有交集的地方等着,而这一等就是15年。
董礼平
她的面容随着时间移动不再年轻,只剩下一颗心依旧充满活力地跳动着。
在张铁生回到社会的两个多月后,就与董礼平在辽宁省兴城县结了婚,婚宴虽然简单,却包含了两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婚后的张铁生虽然充满喜悦,但是毕竟与外界脱离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他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也需要融入社会。
张铁生在初步了解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后,决定要开始工作,可除了家人,他几乎没有朋友,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这时董礼平怀孕了,张铁生高兴之余又有些忧愁,他的工作还没着落,想凭借自己曾在监狱给人看病的经验开个诊所,但是没有专业职称,又办不了营业执照,他迷茫的不知所措。
妻子看他苦恼,给他引荐了自己的学生金卫东。金卫东毕业后在正大康地有限公司做畜牧饲料销售,在1992年被北京康地公司派到东北当区域经理。
此时东北地区的业务刚刚展开,急需招聘人员扩大规模,金卫东便邀请张铁生来公司做业务员,张铁生起先还有些兴趣,当知道这是外国人开的公司后连连摆手,果断拒绝了。
他的思想停留在十五年前,觉得外国人就是洋鬼子,中国人应该把力量贡献到自己的国家上。
金卫东见他态度强硬便没有再劝,另外把他介绍到了鞍山市辽河饲料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是当时规模很大的一家私人企业,金卫东跟公司的老板打过招呼后,张铁生第二天就去了公司。
在领导的安排下,张铁生成为了辽河饲料公司办公室的一名小职员,平时就干干杂活,跑跑腿。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张铁生干得很认真,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不久后,公司准备在沈阳创建办事处,就派张铁生前去担任办事处主任。张铁生很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把全部的时间放在工作上,努力地开发着沈阳地区的业务。
毕竟他已经很久没有与外人打过交道,他胆怯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别人,也担心别人讨论自己的过往。
但是在谈业务的过程中,他慢慢克服了这一个障碍,在这里也有了第一套自己的名片,并且把名字“张铁生”三个字印到上面,递给别人后再大大方方介绍公司的业务。
他年轻时候的状态又回来了,可以自信坦然地面对别人。
为了能更好地开发业务,张铁生还买了营销方面的书,开始自学起来了营销理念,并把文字和实际相结合,然后融会贯通。
几个月后,沈阳办事处的销售额就增长到了几十万吨。
然而“树秀于林风必摧之”,公司总部觉得沈阳公司的业绩增长过快,张铁生与他的团队长期下去恐怕会对公司不利,因此就从本部派出一个经理接管张铁生的职位。
张铁生面对公司的调动直接辞职,觉得这明显是公司不信任他,没有必要再待下去。
这段时间忙于工作,他很少陪妻子,也正好在失业的这段时间好好照顾妻子。
1992年11月,董礼平生下一个8.8斤的女娃娃,张铁生抱着小小的孩子高兴不已,下决心要给孩子打造更好的生活。
亿万富豪创业史经过之前结局不好的工作体验,张铁生已经没有了找工作的心思,他准备自己创业。而相比较其他行业,饲料就是他最熟悉的。
但是他只会销售,不会研发,并找来了康地公司的金卫东和丁云峰,以及上家公司的同事汪洋,一起讨论开饲料公司的事情。
几人也都有着创业的意向,于是在1993年4月天地饲料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金卫东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张铁生和汪洋负责销售,丁云峰负责饲料的配方。
四人各司其职,一同为着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张铁生在销售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产品有很多不了解,他觉得自己既然从事这一行了,就不能只会卖东西,要对自己的产品了解透彻。
为了搞明白饲料的配方功能,张铁生一有时间就会来到金卫东和丁云峰的面前讨教学习,他面色坦荡,虚心求教。
还会专门拿出纸笔做记录,金卫东和丁云峰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全告诉他。
凭着一股好学的劲头,张铁生不仅把饲料配方搞明白了,连现代化的电脑也能熟练操作了。张铁生很好地诠释了年龄不是拒绝进步的理由,懒惰才是。
他从一开始面对新环境的自卑胆怯,到现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新知识,时代曾在他之外迅速发展,两年后,他又追上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铺垫,天地饲料公司正要逐渐进入正轨,张铁生也准备想办法把公司名声打出去。
但是北京康地公司联系到了金卫东和丁云峰,并承诺给他们提供高薪职位,两人虽对张铁生感到抱歉,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还是退出了公司。
这时公司只剩下了张铁生和汪洋两个人,他们公司刚启动不久,没什么业务量,在金卫东和丁云峰撤资走后,他们资金又严重不足。
为了维持公司能够运营,张铁生开始四处求款,天不遂人愿,张铁生处处碰壁,愁得整宿睡不着。
这时有一个张铁生从前的老客户汪老板找来,拿出十万元要购买一批十分紧缺的鸡饲料。
张铁生虽然十分想做这一笔生意,但因为一时弄不到饲料就如实把情况告诉了汪老板,然后就准备把钱再打回去。
汪老板听到后直接说:“货款就先存在你那里吧,什么时候有货了,你就什么时候给我发货。”
拿着这笔救急钱,张铁生购买齐了材料,然后开始按照之前学的知识尝试配料,因为担心操作有误,他专门跑到北京向丁云峰请教,确保万无一失。不久后,饲料研发成功,开始进入市场销售。
公司也逐渐增加了客源,逐渐发展了起来。可惜好事多磨,一批饲料就检测出不合格,里面的氟含量超标,购买者家的小鸡吃了饲料不仅没有长大,反而瘫痪了。
他们找到公司要个说法,张铁生付给受损者相应的赔偿后,立刻关闭了生产线。之后的一星期张铁生就待在配料室里,自己摸索着对饲料进行改良。
由于出现过一次意外,他的饲料非常不好卖,而且这时候已经有台湾大成牌饲料进入沈阳饲料,那么他的饲料销售将会更加艰难。
张铁生在市场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大成饲料名气高,售价相对较高,他决定把自己的饲料开到大成的旁边,但是售价要低50元。
这样的方式让张铁生打开了销路,他的天地饲料品牌很快占据了沈阳的大部分饲料市场。
企业上市,身价上亿张铁生的事业越来越顺,慢慢也积攒了一笔钱,1995年他之前的合作伙伴金卫东等人,在沈阳注册了禾丰牧业有限公司。
同年8月,张铁生的天地饲料正式并入禾丰牧业,并以股权人的身份担任公司商政总监和监事会主席之位。
2014年7月,禾丰牧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张铁生以3224万股持股,成为集团的第六大股东,按照禾丰牧业的发行价来算,他的身价达到了1.89亿元。
创业的这几十年里,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仿佛又回来,他心里始终有着那个时代的精神气,在自己能够拼搏的年龄坚持奋斗。
现在张铁生早已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而关于他的财产,张铁生也早就做好了规划。
他打算把一部分留给自己唯一的女儿,另一部分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会,用来回馈社会。但这也只是他的私事,并没有进行宣传。
不过近年来关于他的一份减持说明被投资圈广泛流传。
说明里面称,将用减持所得用于偿还个人疾病、买房装修累积的贷款费用;改善他个人兄弟姐妹的生活;开展社会公益项目三个方面。
退休后的张铁生除了每年公司的分红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他想要通过减持来满足以上生活需求,只是没想到会被人发布在网上,引起众人的讨论和猜测。
关于媒体的采访,一位张铁生身边的近人称:“这是未经同意擅自发的。希望媒体让张铁生先生过一个平静的晚年,给他一个平静的生活,这是他想要的。”
张铁生一生起起落落,曾站在高处也跌落于深渊,如今也算是一个好结局吧。
参考资料[1]《新京》,2017年1月4日,《“白卷英雄”张铁生大手笔减持,套现可达亿元》
[2]《晚文萃》,2014年11月14日,《“白卷英雄”张铁生:从阶下囚到亿万富翁》
本文标题:“白卷英雄”张铁生:女友等他15年,41岁出狱后,创下亿万身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