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正州


  在湖南衡阳县界牌镇,一部分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谋生。12岁女童小雯(化名)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几天前,小雯在放学路上,将自己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小林(均系化名),二人喝下后中毒身亡。(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A18版)


  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事件刚刚平息,这又发生了湖南衡阳12岁女童用鼠药杀友案。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这些尚未成年孩子的所作所为,都令人惊诧莫名。从毕节自杀者中最大的孩子张启刚遗言“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到衡阳女孩小雯镇定自若地实施杀友计划,都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心病”治不好,难以预料的悲剧或不可避免。


  小雯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早已离家出走,由于复杂的家庭原因,爷爷奶奶并不太疼爱她。贫困、差生、家庭缺陷,让这个女孩的心理世界有些封闭,即使其班主任试图通过聊天的方式来开导她,也非常艰难。


  其实,留守儿童的这类特征,在毕节自杀的4个孩子身上同样突出地体现出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情感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内心封闭、抑郁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同时,因为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的心理又比较敏感,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也对他们伤害很大。她跟小霞、小林姐妹俩本是同病相怜的朋友,却仅仅缘于小霞屡屡告自己的状,竟由怨恨而产生杀机。


  如何化解留守儿童中存在中的这种不良情感动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抚慰他们的情感,正是现实提出的新课题。一方面,外出父母要尽量尽到关爱孩子心理健康的责任,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尽可能与孩子沟通交流,对其暴露出的不良苗头要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通过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关爱,也是值得借鉴的办法。


  不过,留守儿童的问题,本质是家庭不完整造成的问题。如果这些孩子的家庭完整,出现问题的机会恐怕会减少。只有真正打破户籍坚冰,孩子总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悲剧就会减少。同时,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青壮劳动力在本地就业,让每个农村家庭都圆满起来,让孩子尽享天伦之乐,对于化解留守儿童问题,同样重要。


本文标题:留守儿童自杀和杀人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