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星期二(3日)发文直指网络游戏是产值千亿的“精神鸦片”和新型“毒品”,而且点名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游戏,一文震撼网游股价全线暴跌。


  在香港上市的腾讯股价当天上午一度重挫约11%,市值较小的企业如网易、Bilibili等股价跌势更猛。奇怪的是,四个小时后《经济参考》网站突然撤稿,随后腾讯股价才收复部分失地,收盘下跌6.1%。粗估,当日在港股与大陆A股网游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合计蒸发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一篇文章震掉这么多资本,堪称“很贵”的一篇道。


  话说被撤的“精神鸦片”文当日傍晚改了标题后“还魂”,但“精神鸦片”“毒品”的严厉用词被删除。然而,稍一搜索又可发现,“精神鸦片”文并没有全网下架。可能是怕打击面过大,影响市场情绪吧。


  有人为网游鸣不平,网游企业心动公司董事长黄一孟就在知乎发文反驳,指“精神鸦片”用词伤害很大,具很强侮辱性,让“为祖国文化输出奋斗的从业者感到屈辱”。中国新闻网官微也发声:“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游戏厂商或孩子监护人的任何一方都是不道德的”,可见支持网游的一方和其对立面的公开博弈。《星岛日》昨天则刊文指出,“精神鸦片”道的第一王恒涛是《经济参考》副总编辑,其文在修改文字后“重出江湖”意味着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势在必行。


  事实上,对网游口诛笔伐早已不是第一次,“精神鸦片”“毒品”等用词也不算罕见。只是《经观》或许没意识到,资本市场在见识过今年来中央的连番重手整顿后已如惊弓之鸟,一篇道、官媒的一声叱骂,就足以让投资者们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曾几何时,科企与资本高度介入的行业从志得意满变得愁云惨雾。


  蚂蚁集团上市计划去年11月被突然叫停后。


  涉嫌“抢跑”赴美上市的滴滴出行7月初遭监管部门的网络安全审查。7月底出台的学生作业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更是对近年资本大举介入的校外培训来一个釜底抽薪:一道令下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简言之:不得盈利,严禁资本化运作,不得上市融资,外资也不得进入该行业。


  从公平与效益来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其合理性与必要。首先,垄断型的企业,确实会伤害市场竞争;而且许多有资本支撑的企业,其运营初期所寻求的回不是财务性指标,而是为了形成市场的垄断支配力,即所谓的"烧钱圈地”。当它成功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闭环生态后,决定资源配置就未必是市场供需力量,而是运营方掌握的数据、运营方设定的隐秘算法等,用户等着被“割韭菜”。


  资本的属性就是以逐利为目的,如果缺乏适当监管就会作恶。这股监管风波相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会掌握节奏,避免市场过度震荡。


  资本必须认识到,中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


本文标题:万恶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