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020年第5期《红旗文稿》刊发了一组文章,现选编部分篇目,供大家学习参考。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佘双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把疫情防控工作看作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并对这场特殊的战役进行科学安排和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理念、心系人民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指导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决不只是医药卫生的问题,而是涉及全国范围、全体人民、全方位参与的全局性工作,要调动全国各方面力量、各种资源以及全体人民,打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要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加强对疫情工作的统一领导,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加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要保护关心关爱一线奋战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抗疫斗争。要加大科研攻关,科学论证病毒,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要做好社会稳定、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及经济平稳运行等工作,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搞好疫情防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既要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要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心系人民的深厚情怀。从年初一到现在,疫情防控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问题,他时刻跟踪疫情防控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不断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在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他也十分挂记奋战在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专门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情系大众的深厚情怀。


  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近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和多个国家领导人通话或会见。他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表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和坚定信心,表达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公共安全,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这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维护,也倾注了对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切,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形象,体现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使命和担当。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坚定信心,制胜阻击战和攻坚战


  林建华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同时,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正处在最吃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不获全胜决不能轻言成功。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战役,是务必打好打赢、也是一定能打好打赢之战。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确保了防控疫情反应迅速、行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这次疫情防控,一再验证了这一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发出了打赢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号令。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全面启动中央与地方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党,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以冲在一线、站在前沿、勇当先锋、善做表率的姿态,塑造了“大就有大的样子”的群体雕像。党中央是统帅部,武汉是主战场,各医院是主阵地,医护人员是前线战士,党员是突击队,全国各地是大后方。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党员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我们制胜疫情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国联防联控机制迅速开启。全党闻令而动,全军闻令而动,全国人民闻令而动,形成了全国一盘棋,每颗“棋子”都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活力和作用。这次抗疫的组织力、动员力、执行力,世所罕见,史所罕见。14亿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抗疫阻击战的磅礴力量,诠释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向疫逆行、敢于牺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的防疫抗疫精神。“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最大动力和底气。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攻坚战。全国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是一种清醒判断,也是一种郑重告诫。我们依然需要拧紧思想的发条。防疫控疫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更要防止疫情反扑,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一失万无。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对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而言,不获全胜决不能收兵。


  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一个重要节点,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刻思考疫情防控作为总体战的性质、特点和打法。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有着坚实的保障条件,特别是我们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毋庸讳言,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既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又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学会并善于两线作战。但是,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责任担当之勇、又要有科学防控之智,既要有统筹兼顾之谋、又要有组织实施之能,坚决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在阻击战和攻坚战中交出让党中央、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抗疫规模和速度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吴家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高度评价我国的防控工作,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的显著优势。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非举全国之力不能取胜;疫情防控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需迅速推进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保证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国数万医务工毅然逆行驰援武汉和湖北,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火速完工,十多家方舱医院快速建成,基层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抗疫规模史无前例,抗疫速度史无前例。


  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抗击疫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场人民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迅速行动,更加自觉地以主人翁身份投身于抗“疫”战场。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广大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坚守岗位,广大新闻工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形成中华儿女齐上阵的世界奇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奇迹”。


  彰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疫情防控需要源源不断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对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是一个巨大考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制度,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益增强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打赢抗疫战争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驰援武汉和湖北,才能快速恢复并不断扩大抗疫所需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产能,才能快速分离出新冠病毒并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快速研制并不断优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才能在全面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同时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彰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显著优势。抗击疫情的斗争是彰显先进文化优势的伟大实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宁可让床等人,也不要让人等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统筹处理好重点抗疫地区与非重点抗疫地区关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彰显了唯物辩证法“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强大方法论功能。抗击疫情的斗争是展示中国精神力量的大战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爱国主义,“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集体主义,“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不畏艰难、坚定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成为创造抗击疫情的“中国规模”“中国速度”的精神动力,彰显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强大力量。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张 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抓则渐近于成,不抓则事垂于败”,狠抓落实极其重要。


  抓紧,重在具体化、有实绩、见成效。实践证明,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化,必须建立责任制,通过研究具体问题,明确具体责任,把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岗,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推诿扯皮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要始终坚持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摒弃缓一缓、等一等的想法,从当前疫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必须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抓实,重在分析判断要实、部署谋划要实、防控举措要实。“古今事业,须成于实”。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全国一盘棋,系统思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不但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疫情防控难度高的大城市,也要在资源分配、人力配置等方面兼顾中小城市和农村,周密安排各项工作,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要看到不同地区疫情状况的差异化,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坚持实事求是,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准确研判本地区疫情形势,制定疫情防控和经济活动措施,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抓好农业生产,同时管好“米袋子”“菜篮子”,切实保障民生,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抓细,重在梳理排查要细、监督检查要细、暖心举措要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全国各地企业复产复工、人员流动上升,防疫风险急剧上升。疫情防控这个链条上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影响乃至迟滞整个阻击进程,要采取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极尽精微,以防止疫情蔓延。要做好乘客健康监测、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等工作,及时查找返程人员防控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推动防控力量下沉,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织密织牢基层疫情防控网。充分运用大数据和高科技手段,开展关联式筛查甄别全覆盖,确保不落一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履职,找准市场秩序稳定、医疗废物处理、居家隔离等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实施科学、精准、稳慎和有效监督,坚决纠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惩各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确保疫情防控决策落实到位。要关心关爱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加强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及时抚恤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的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等,妥善照顾他们的家属。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曾说过:“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战“疫”还在继续,大考还未结束,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坚持再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危急时刻尤其需要担当精神


  田旭明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生命重于泰山,防控疫情就是当前最大的责任和使命。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齐心协力下,历经多日艰苦奋战,疫情蔓延得到了初步遏制,整个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自上而下、从内到外、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展现出的令人敬佩、感动、欣慰和动容的担当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越是危急时刻,越是需要担当精神。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方针和政策,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赶赴疫情前线,广泛动员群众构筑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按时准确送有关数据,全力保障各项物资供应,安抚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责任和担当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和衷共济,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共同打响防疫攻坚战。各省医疗队对口支援、广大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各地公安干警昼夜坚守不言后退、文艺工积极创作抗疫宣传作品、哲学社会科学工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科技工加紧科研攻关、各类学校延迟开学、许多企业延迟复工、大量服务产业暂停营业、广大民众甘当“宅男宅女”。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岗位、不分地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立足于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神州大地涌现出了一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感人画面。一些党员干部、 医护人员和人民警察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他们用生命和行动展现了尽职尽责和担当奉献精神,彰显了敬畏生命、忠于使命、同甘苦共患难的大义担当品质。正是这种人人尽责的行为和可贵的担当精神,疫情防控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病毒是人类公敌,维护生命安全是全人类共同责任。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果断和全力构筑防控线,采取了世所罕见的措施,尽全力阻止疫情出现全球大范围传播,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的责任担当。


  当前,我们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抗疫工作容不得有丝毫懈怠和侥幸心理。越是在这样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就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各行各业、广大群众继续保持必胜信念和责任之心,继续发扬忠诚坚定、敬业奉献、积极有为、谨慎作为、勇当先锋、敢于挑战、迎难而上、顾全大局的担当精神,守好责任田,把担子紧紧扛在肩上。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疫情出现“倒春寒”,推动后续防控工作快速取得更大成效,从而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


  乌云遮不住太阳,寒冬挡不住暖春。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和担当有为,有全体中华儿女的奉献担当,这场战斗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更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虽然还会面临难以确定和预测的风险及挑战,但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迈不过的坎和越不过的高山。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红旗文稿》2020/05


  制作:张盼


  审核:张利英


  监制:于波


本文标题:《红旗文稿》:科学防控 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