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名校解读!除了石室初中,四十九中进步也非常神速!
这些年,成华区教育资源一直备受大家争议,无外乎都觉得成华区没什么好学校,其实不然,在成华区,像石室初中、双庆中学等学校都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还有这几年异军突起的49中!
说到49中,原本默默无闻,近几年却突然异军突起,中考重点率连年位居成华区前二,成为成华区家长小升初热门择校学校之一。
学校质量建设突飞猛进,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次新跨越。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进步最快学校;连续四年作为唯一一所中学被成华区委、区政府授予高、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都49中人骨子里的“实文化”因子,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着学校走向成都教育的前列,成为成都教育的新标杆。
2018年,成都49中成功晋升为“省二”校,和美校区完成搬迁,学校华丽升级!2019年,校本部枫林校区原址扩建的一期新校园落成启用。如今,学校高初中是并驾齐驱、同步高位发展,两个校区也是比翼齐飞、并肩优质发展。“创造奇迹的学校”,“49中速度”,“49中现象”,正成为成都教育圈漂亮的教育事件。
回望四十九中的40年,一位教育专家说:四十九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钢铁的炼成史”。
49中的前世,东郊娃儿的家门口学校鱼塘坝,农田边,在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的那一年,成都市东郊二仙桥一带一座成华区属学校创建,这所学校名为“圣灯中学”,也就是成都49中的前身。
当时,圣灯中学占地仅有19.5亩,教师只有65名,学校在艰难中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岁月;却从不缺名师,早期的钟禄元、谢桃坊和林文询从建校之初就来到圣灯中学任教,直到199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市49中学,学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和美校区东南门
就在49中走过自己35岁的关口,2012年迎来了自身转型升级提档加速的关键时机,那一年,原列五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唐文勇执掌成都49中。
△校长唐文勇
2015年树德中学领办四十九中,目前是树德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挂牌“成都树德成华中学”。
49中的今生,硬核实力蝶变2016年,成华区投入3.1亿重点打造49中本部并新建东校区。3年后,49中一校两区格局形成,2018年和美校区投入使用,2019年枫林校区开校迎接学生们。
现在的49中,颜值和硬核成为坐落在城东的一颗闪亮的星。
49中现有教职工210余人,其中省市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区学科带头7人,有高级教师33人。市区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等共130余人。
硬核一:新校园、新起点、新期待
目前,49中两个校区共占地118亩,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在原校的基础上扩大了6倍。
来到建设北路的49中枫林校区,路上的行人感叹:“这个学校,简直变化大哦,真没有认出来,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个啥子楼盘,原来是49中”!
△学生食堂
整个枫林校区一栋主楼,其他楼宇全部相连,躬行楼、知行楼、尚学楼、博学楼、厚学楼…
每个名字,都有其背后匠心的命名来由:躬行楼,是学校行政团队老师们工作的办公场所,而“躬行”两字取其“事必躬亲,踏实做事”之意,为学校和老师、学生的教学服务。
△初中器乐社团训练
而知行楼,是老师们的办公室,立意“知行合一”;尚学、博学、厚学都是给49中娃娃们的寄语,当然就是孩子们的教学楼。楼宇的外观、风格等点滴细节,都有49中领航人的教育初心。
除此以外,多功能厅、体育馆、食堂、学生公寓等,应有尽有。
△校史馆
目前,已经有住校生700多人,校长和领导干部,每天都会轮流值守,观察住校生住宿情况,保障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
△校史馆全息投影展台
教学楼、综合楼和实验楼的各类型教学功能教室一应俱全:108间教室,29间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等功能用房;14间信息技术中心的计算机室和微格教室;23间理、化、生和通用技术实验(实践)室。
新校园,新校舍,“五一”之后,49中又有个场馆开门迎新了。它是49中新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史馆。
△成都四十九中校史馆
融合历史、科技、发展元素为一体的校史馆,历史感和科技感并存,建设49中人的历届名家,普通师生,还有全息影像技术跟参观者进行影像互动,校史馆里的点点滴滴,都是记录着49中艰苦肇造、砥砺前行、继往开来的一幕一幕历史场景,这里包含了49中人40多年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记忆。
跟校史馆不同,49中还有一个新场馆,值得所有49中学生和要来49中的娃娃们的期待-生命绿岛。
“生命绿岛”,一切都关注青少年孩子们成长的生命元素,成为课堂外的“第二课堂”。
这里有现在超流行的剧场体验馆,阅读区、视听体验区、心理测验区、心理发泄室等地体验和感受、认识自我、宣泄情绪的有趣有爱的生命绿岛。
硬核二:“五朵金花”竞相开放,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等你来
49中的硬件提升,硬核实力凸显不仅仅在颜值,还在内在的价值。
教育培养缺少不了发展的眼光和时代的要求,49中未来更多培养目标在于早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点开创“一三五”工程,即“一个校园、三个中心、五朵金花”。
这“一三五”的内核是啥?未来会怎样影响49中走出来的娃娃?
先来看看“五朵金花”的创新课堂,如何为学生打开了兴趣的潘多拉宝盒?
49中着手打造的“五朵金花”是五个创新实验室,包括纳米新材料实验室、数学创新实验室、地理信息实验室、数据与编程实验室和STEM教育实验室。
纳米技术就像微观世界的魔术,让人类得以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物质的分子与原子层面。
49中新建的纳米新材料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实验仪器,引导学生在纳米技术应用和石墨烯材料的世界中不断探索,以情景式、项目式、科研式和工匠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切的深入其中,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
数学是理解万物之源,在数学创新实验室,充分拓展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思维,培养创新的精神与能力。实验室配备了丰富的模型工具,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创意组装,即擦即写的整墙白板,再多的数学公式也不怕写不下。
走进地理信息实验室,教室中央摆放着超大号的数字星球系统,地球外的宇宙,正在等待着学生来亲自探索。教室周围摆放着多种地形模型,地质景观再也不是教科书上图片,也不是学生脑海中的想象,在地理信息实验室,学生可以换多个角度看世界。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搞定互联网,就可能拥有未来。49中看重未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将数据与编程实验室纳入课程规划中,挖掘对编程和数据有深厚兴趣与天赋的青少年英才。数据与编程实验室还将对接全国著名大学的大数据与编程语言专业,引领培养更多的互联网人才!
STEM是国外非常注重的教育方法,集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他们如同4条彩线,融合在一起才会编织出炫丽的画卷。49中引进STEM 的理念与课程,创建STEM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逻辑性的思考,通过实际动手实践,掌握更多的技能。
硬核三:未来可期:书香校园和“三个中心”
49中的“五朵金花”竞相盛开之际,“三个中心”也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增进文化修养的重要领域。“三个中心”涵盖了文化涵养教育中心、艺术陶冶教育中心、科技创新教育中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中心,49中融合了经典藏书与阅览室、学校校史馆、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校园电视台和学校历史文博馆藏等功能于一体,在充满文化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与传承。
你以为在艺术中心,只是简单的唱个歌、跳个舞?
49中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艺术数字资源相融合,重构了音乐、美术实验(专用)室,成为艺术教育实验(专用)室集群空间和综合艺术教育活动空间,艺术体验在中学也可以如此高大上!
△成都四十九中和美校区音乐厅
科创中心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学生能在此体验机器人、无人机、编程、3D 创意设计与打印等课程内容,构建适合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与STEM 教育的科技创新教育空间和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引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为什么要多读书?很多人都知道答案,却不一定会有行动。49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书香校园”。
在49中,学生可随时随地阅览书籍。通过“校园处处有图书,校园处处可读书”的规划设计,让图书在学生身边,让阅读成为一种奠基终生学习的习惯。
这几年,成都教育有一种现象,叫“成都49中很热”。有位49中毕业的网友,在知乎上留言,“不上四七九,就上四十九!”49中进入“现象级”,是成都高中界的“网红事件”。
硬核四:看生源,几年时间,招生分数线从普高线飙升至超重点线34分.
从近五年的招生分数线来看,成都49中完成了“最强逆袭”:2014年—2016年,学校招生分数线从普高线踩线招生到超普高线8分,再到超普高线27分;2017年,由于办学成绩突出,成都49中进入第二批次招生,分数线超重点线14分;2018年成功晋升为“省二”校,分数线超重点线21分,招生分数线超过部分“省一”校。2019年统招分数线就直接超重点线34分。
因为近年来优质的办学品质,成都49中在招生上实现了大步提升,进步飞快。成功超越了众多“省一”校,进入了成都高中竞争的“快跑道”,引领出成都教育的“新风景”。“49中速度”正震惊着成都教育圈,连续创造教育奇迹的成都49中。
回到小升初,其实,成华区的好学校还是有许多的,除了石室初中、双庆等,四十九中也非常值得你选择!
本文标题:成华区名校解读!除了石室初中,四十九中进步也非常神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