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的前首富,如今谁还记得他?
文|雕爷
16年前,再次蝉联首富的黄光裕,在饭局上兴奋地对复星郭广昌说,他很喜欢“赌”的感觉,自己炒股时,只要看到股票图形,感觉就上来了,股票是涨是跌都能预见得到。
黄光裕还说,自己平时出门,从不相信司机给的路线,而是喜欢在脑海里设计条新路线,让司机跟着自己的想法走。
郭广昌听罢,笑吟吟地回到,在这一点上他恰恰相反,只要有人帮忙看路,自己就懒得动脑了。
原本只是酒桌上的无心之语,没想到却一语成谶。两年后,黄光裕呼啸而去,因非法经营、非法交易等罪入狱14年,正值巅峰的国美也迎来了跌落期。
回首黄光裕的崛起和跌落,似乎都离不开“赌”,国美的结局也在冥冥之中被写好了……
1986年,一贫如洗的黄光裕,为了改变命运,辍学离开了校园,拿着家里东拼西凑的几千块,和哥哥一起投入了商海。这一年,黄光裕只有17岁,在他心里,潮汕同乡李嘉诚便是奋斗的目标。
在北京站稳脚跟后,他盘下了一家小店,起名国美电器,主营进口家电,靠着潮汕同乡的资源和灵活的经商头脑,黄光裕迅速打开了市场。
青年时期的黄光裕
凭借敏锐的嗅觉,黄光裕发现了纸上的商机,由于当时娱乐条件有限,纸是家家户户的“每日必看”。
于是,在对手还懵懂之时,黄光裕用800块低价,包下了当地纸的中缝,用“买电器,到国美”的口号,和极具竞争力的低价打出了名气,等对手反应过来时,黄光裕早已靠着精准客源挣得盆满钵满了。
随着生意的蒸蒸日上,黄光裕的野心也逐渐显现,他不满足于当下规模,便开始不断地扩大商业版图,资金不够便去银行贷款,一来二去揭示了银行工作的美女杜鹃,并将其娶进了家门。
彼时,年仅26岁的黄光裕,不仅抱得美人归,还拥有十余家电器连锁店,以及亿万身家,随后,他成立了北京鹏润房地产公司,准备进军房地产,放眼望去,此时的黄光裕尽是春风得意。
1999年,一直把李嘉诚当偶像的他,决定奉行李的“商者无域”理念,豪掷五十亿成立了北京鹏润投资公司,走上了资本运作之路。
自此之后,有了资本做后盾的黄光裕,开启了他的“价格屠夫”之路。
由于当时彩电市场火爆,很多本土厂商都加入了生产彩电之列,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黄光裕察觉到这是一个时机,可以趁此进一步压低彩电价格,从而稳固自己的低价之路。然而,不断被压价的厂商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联合起来给彩电行业做出了“最低限价”标准,来反击国美的低价策略。
见厂商来势汹汹,黄光裕并没有慌,而是公开喊话挑战所有厂商:
我们要做第一个降价的,最后一个涨价的!
为了打破厂家的联盟,黄光裕找到了濒临破产的熊猫彩电,以低于“限价”几百的价格疯狂甩卖,不但解决了熊猫彩电的海量库存,还让其瞬间成名。
不但如此,为了给厂商联盟致命一击,财大气粗的黄光裕直接向熊猫彩电汇款五百万,把其资金链拉活,让它成为了价格战的得力助手。
不久后,相关部门出面宣布,各厂商的做法违反了《价格法》。就这样,在和厂商的价格战中,黄光裕大获全胜。自此之后,靠着低价营销的手法,他无往不胜,国美的门店也不断飙升,遍布全国,员工多达几十万人,坐上了家电行业的头把交椅。
2004年,年仅35岁的黄光裕,以105亿身家登上了内地首富的宝座,整整高出第二名17亿。
成为首富后,黄光裕并没有满足,而是利用资本的加持,再次扩大了国美规模。仅用一年时间,便收购了黑天鹅、易好家、金太阳等公司,运用资本手段,将身家飙升到了140亿,成功蝉联首富宝座。
2005年,黄光裕沉寂了8年之久的房地产事业,也再次启程,他开始疯狂拿地,仅一年时间,便买下了1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相较于之前的商人身份,此时黄光裕身上更多了些“赌”性。
很快,他便因涉嫌违规贷款,被相关部门调查了,但这场风波很快便被艺高人胆大的黄光裕摆平了。随后,他再次开启了收购之路,永乐、三联、大中都被他纳入囊中,没过几年,黄光裕身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0亿。
财大气粗的黄光裕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调,经过一系列的资本手段,他豪掷180亿,买下了中关村72%的股份,并公开喊话自己要“像做家电一样搞房地产”。
然而,就在他野心蓬勃之际,黄光裕遭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滑铁卢:因涉嫌纵股价被立案侦查,经过为期两年的调查后,他因非法经营、行贿、非法交易等罪获刑14年,罚款6个亿,没收财产2亿元。
这一次的豪赌,让一路狂奔的黄光裕狠狠地闪了腰,正值巅峰期的国美,也因他的入狱而逐渐没落,慢慢被老二苏宁追上,“国美时代”正式结束。
在黄光裕入狱的12年间,苏宁开启了追逐之路,国美的家电市场被不断蚕食,线上购物平台的应运而生、新兴平台的逐渐壮大,让仅剩4.9%市场份额的国美只能勉强支撑。
2020年,黄光裕出狱了,消息一出,国美当天的股价暴涨17.39%,对于国美的和投资者来说,黄光裕如同一剂定心丸,他们都期待黄光裕能创造奇迹,把国美带回巅峰,成为第二个褚时健。
在众人的期待声中,黄光裕再次执掌国美,并立下“力争18个月让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军令状”。
为了完成目标,黄光裕先后通过配股融资、物业租金转让、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共融资了两百多亿。从资金准备上来看,黄光裕可谓做足了准备,就这样,黄光裕开启了他的复兴之路。
为了适应当下市场,黄光裕将国美app改名真快乐app,想将其打造成一个“娱乐化零售平台”,并在各平台进行大规模投放,可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各路电商极度饱和的情况下,新人阶段的国美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无奈之下,靠着“价格战”起家的黄光裕,决定再次使出杀手锏,以“全网最低价格”为武器向各平台宣战。然而今日不同往昔,黄光裕的这次邀约,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连昔日的“老朋友”苏宁都没有迎战之意,想借“价格战”重现辉煌的想法,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扼杀在了摇篮。
为了获取用户,黄光裕先后在真快乐上投入大量资金,模仿直播和赛事等热门手法,吸引用户,然而方法用尽,“真快乐”并没有国美真的快乐。大手笔的资金投入,却只换来了捉襟见肘的用户量,这个结果让给黄光裕力不从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没有流量就意味着没有市场。
虽然黄光裕对它给予了厚望,把它当做国美转型的代表,可看似有新特色的真快乐, 其实,本质上还是电商巨头们的老玩法。
作为黄光裕重回国美后的主抓项目,真快乐的失败,无疑是当头一棒,意味着他的第二次豪赌再次失败。
虽然,年过半百的黄光裕仍和当年一样,有着拼命三郎的精神,事必躬亲的他,99%的日子都在公司加班,工作到凌晨3、4点是常态,为了让管理层适应黄光裕的节奏,国美直接在办公楼里为大家安排了住宿。
可即便如此努力,黄光裕执掌的国美依旧没有起色、入不敷出,负债更是居高不下,18个月重回巅峰的目标,最终只沦落为了一句口号。
2022年8月,黄光裕向公司全体员工发了《致国美朋友们的一封信》,信中,他正式承认了“18个月重回巅峰计划”的失败,至于失败原因,他总结为是“对执行困难的预料不足”。
此时的国美,已然经历了CEO人选的3次变更,高达12次的高层出走,以及无法兑现的员工薪资和裁员,让大家的信心逐渐被消磨殆尽。
虽然危机重重,但黄光裕依旧坚守着复兴国美的信念,对于未来,他再次许诺下了新的“三年之约”:
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鉴于国美现状,这个目标似乎依旧带有一定的“赌”性,和一年前的盛状相比,这一次,大家开始都黄光裕持有了怀疑态度。
信件发出一个月后,港交所先后两次传出,黄光裕和杜鹃减持国美股票的消息,合计约28万余股,5亿多港元,消息一出,国美股票瞬间暴跌20%。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减持自家股票,据统计,自黄光裕回归以来,他和杜鹃曾先后进行了高达十几次的减持行为,累计减持80亿股,套现了20多亿港元。
一边是远大的复兴之约,一边是对自家股票的套现,还有一边是员工的讨薪……黄光裕究竟想干什么?国美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没人能给出答案。
赌局仍在,可江湖却不再是曾经的样子了,时代的洪流,一次次冲击着黄光裕的命运,那个曾属于他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从黄光裕出狱的那刻起,飙升的股价、瞬间的繁荣,看似是对他的欢迎,仿佛国美和他的时代依旧坚挺。但实际上,是将黄光裕一次次带入深渊,为他出狱后的激进埋下了伏笔,沉浸在过去辉煌中的黄光裕,终究还是被现实打败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 (2022). 黄光裕,还能否“英雄救美”?
[2] 证券日网. (2022). 黄光裕援驰救火 后续资金能否跟上? 国美称“大股东没有明确表态”
[3] 三联生活周刊. (2020). 黄光裕出狱:昔日中国首富的资本征战史
本文标题:17年前,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的前首富,如今谁还记得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