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代表作:《沁园春·雪》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点评:


  这首词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并借古论今,抒发了词人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当代英雄的赞美。全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代表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人物性格体现:


  这首词体现了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和豪放性格。他敢于挑战历史英雄,以超越前人的气魄,展现出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当代英雄的坚定信念和赞美。同时,通过描绘北国雪景,也展现了毛主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周总理代表作:《大江歌罢掉头东》

  原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点评:


  这首诗是周恩来总理在青年时期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东渡日本前所写。诗中充满了激昂的革命斗志和豪情壮志,展现了周恩来总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牺牲精神。他立志要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用来改造中国社会,解救民众的疾苦。同时,他也表达了即使不能实现革命理想,也要英勇斗争,不惜牺牲的决心。


  人物性格体现:


  这首诗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性格特点。他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的精神风貌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陈毅元帅代表作:《梅岭三章》

  原文: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点评:


  《梅岭三章》这组诗感情真挚、寓意深长、形象鲜明、声韵铿锵。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展开,分别从“追怀往昔”“审视当下”“展望未来”三个角度来回答,表现了陈毅元帅慷慨就义、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坚强决心,以及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组诗不饰雕琢,一气呵成,是一组革命乐观主义的抒情诗,又是一曲气壮山河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人物性格体现:


  这组诗体现了陈毅元帅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忠诚担当、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即使身处绝境,他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


朱德总司令代表作:《出太行》

  原文: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点评:


  《出太行》是朱德总司令在1940年5月,受命离开八路军总部,从太行山返回延安,中途经洛阳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壮观,以及黄河的奔腾不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抗战的紧急形势和内战的困扰。


  首句“群峰壁立太行头”,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画出了太行山群峰耸立的景象,给人以凝重、庄严和大气磅礴之感。


  次句“天险黄河一望收”,则展现了站在太行山之巅,举目远眺黄河的豪情壮志。


  第三句“两岸烽烟红似火”,以无比豪迈的笔调,描绘了根据地军民为抗击日寇而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抗日游击战争。


  最后一句“此行当可慰同仇”,则表达了对与国民党谈判所满怀的信心,以及对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凝炼生动,充满了战斗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反映时代精神、抒发革命情怀的壮丽诗篇。


  人物性格体现:


  《出太行》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朱德总司令的坚定信念、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面对艰难复杂的抗战形势,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不畏强敌,敢于胜利。


  同时,他也具有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些性格特点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光辉形象。


李大钊代表作:《口占一绝》

  原文: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点评:


  李大钊的《口占一绝》是一首忧时伤民、壮志豪情的诗篇。诗中,以壮别的豪情壮志开篇,将个人的离愁别恨尽付东流,展现了他超越个人情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的崇高情怀。后两句则借用岳飞痛饮黄龙府的典故,表达了消灭窃国大盗袁世凯、欢庆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以及高筑神州风雨楼、纪念革命成功的宏伟志向。


  这首诗立意深邃,感情激越,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坚定的革命信念、豪迈的英雄气概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他敢于直面黑暗腐败的中国政局,愤激不满,矢志奋斗,为重建神州而不断努力。同时,他也以诗为媒,相互勉励,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展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的光辉形象。


  人物性格体现:


  《口占一绝》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李大钊坚定的革命信念、豪迈的英雄气概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他具有深邃的思想、激昂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同时,他也善于以诗抒怀,以情感人,激励人们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团结奋斗。


陈独秀代表作:《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原文: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点评:


  陈独秀的《题西乡南洲游猎图》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与壮志豪情的诗篇。诗中,陈独秀以西乡隆盛的事迹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他以“勤王革命”为开篇,表达了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同时以“有逆吾心罔不鸣”展现了自己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英勇气概。


  诗中“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等句,更是展现了陈独秀对于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和对于个人自由的珍视。他敢于直面荆棘,勇往直前,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挫折。最后两句“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则表达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胜利与失败的超然态度。


  人物性格体现: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陈独秀坚定、独立、勇敢和豪迈的性格特点。他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对于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和执着。


  同时,他也是一个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不畏强权,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他的英勇无畏和豪迈气概,使得他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


瞿秋白代表作:《江南第一燕》

  原文: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点评:


  瞿秋白的《江南第一燕》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抒情诗。诗中,瞿秋白以“江南第一燕”自喻,描绘了燕子在万绿丛中筑巢、斗寒潮的生动场景,以此象征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舍我其谁的革命精神。同时,燕子“为衔春色上云梢”的意象,也表达了瞿秋白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壮美,充分展现了瞿秋白作为革命家和诗人的双重才华。他以燕子自喻,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也展现了其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鼓舞。


  人物性格体现: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瞿秋白坚定、勇敢、乐观和富有远见的性格特点。他对于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同时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他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兹以为7首革命伟人诗词代表作:毛主席、陈独秀、瞿秋白当仁不让前三

本文标题:7首革命伟人诗词代表作:毛主席、陈独秀、瞿秋白当仁不让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