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阶级的观望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需要血的洗礼才能觉醒
从理论上,彼此好好合作,最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问题是在具体操作上,常常存在太多的问题。我们常常会觉得,许多人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当我们处于局中时,我们自然会发现,我们通常也是无法免俗的。
明政权快灭亡时。官员希望崇祯能慷慨的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并且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什么“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政权灭亡了,那那即使拥有钱财千万恐怕也只是给别人准备的。看吧!这些大道理他们都是明白的。
明政权快灭亡时。崇祯皇帝希望官员、贵族们都捐点钱出来。并且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什么“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政权灭亡了,那就是拥有钱财千万恐怕也只是给别人准备的。这些大道理他们也是明白的。问题是:一说要从他自己口袋里掏钱。马上就糊涂的跟傻子了一样了,一说要他们自己口袋里掏钱。马上就都一个劲的哭穷了。
在明政权快灭亡时。与满清、流寇打仗需要花钱,安抚饥饿的百姓需要花钱。于是政府就一个劲的加税。关于这种一再加税的危害。崇祯皇帝早就看出来了,至于那些大臣们更是都也心知肚明。他们都没完没了的说:这是饮鸠止渴的做法!这是恶性循环。这种话、这种观点在明末事实上已泛滥成灾了,所有的人都常借此发表一大通高见。好象他非常有见识一样!问题是,一涉及自己利益时,那一个个又都跟傻子一样了。
现今人看明末历史,也动不动重复这种陈腔滥调。好象自己非常有见识一般。
事实上不涉及自己利益,人们通常都慷慨激昂。仿佛他们最爱国、最爱老百姓了。问题是一涉及他自己的利益。马上就都变得麻木不仁,而且现实到了极点。事实上,不涉及自己利益。谁都聪明的不得了。问题是一涉及自己的利益。马上就跟傻了一样。这也是一种人性,虽然滑稽,但事实上谁不是这样子的呢?社会上的问题不是人们不明白事理,也不是太缺表面上最忧国忧民的人。问题是:一涉及他们的利益。我想他们又马上麻木不仁了。
面对危机,一个权势人物曾说过一句最为经典的话:“敌人进来就抓我?就杀我?凭什么就让我出钱”?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是的,既然利益是大家的,就应该让大家一块出钱、出力;凭什么让我出?在不牵涉自己利益时,大家都是慷慨激昂、忧国忧民,但让自己拿出一毛钱来,恐怕也得哭半天穷!既然如此,他们自然永远也不会达成共识;既然如此,大家自然也都只有硬死也不屈的拼命的挖掘自己认为应得的利益!
一个人的思想,通常总是受自己所处的利益关系决定的。拿明末历史来举例子吧!如果是他是农民,他自然很容易站在农民的利益关系上思考这个社会;如果一个人是地主,他自然会很容易站在地主的利益关系上思考社会;一个人如果官员,他自然会很容易站在自己的利益关系上思考社会。
做为一种理性的观点:(不牵涉自己利益时),贵族、太监、官员、缙绅自然都明白,如果肆意扩张自己的利益。那就会把越来越多的百姓逼入生存边缘之下。问题是:如果牵涉他们的利益时,他们自然都会把这一切抛在脑后的。
既然如此,帝国利益群体之间,只有通过血与火的手段去协商各自的利益了。
本文标题:上层阶级的观望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需要血的洗礼才能觉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