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由红四方面军主力组成的西路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渡过黄河,开始了西征。这支由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组成的西路军,是红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此行的目的,在于打通国际交通线,和苏联方面取得联络。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西路军这一去,却成为了红军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不过这个时候的西路军将士们,他们明显没有意识到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甚至他们对于西征充满着必胜的决心,他们似乎都看到了成功之后,源源不断的苏联物资将从这条国际交通线运输而来,以此支援中国革命。


  就这样,斗志昂扬的西路军踏上了征途,他们甚至提出了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的口号。很显然,这个时候的西路军将士们,包括西路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们,他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便是低估了盘踞西北的马家军。而西路军的将士们一度认为,西北较为落后,因此守卫这里的马家军装备差,战斗素养更是差,他们根本不会是身经百战的红军的对手。


  正是在这种乐观情绪下,西路军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都没有基层党组织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而在他们真正来到这里后才发现,马家军对这里的统治有多么根深蒂固,少数民族的排外情绪有多么严重,甚至杀手锏土改工作,在这里都难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日后西路军悲剧的原因。


  实际上渡过黄河之后,西路军虽然缺衣少食,并且时不时的和围追堵截的马家军交火,但这个时候的西路军并没有吃多少亏,甚至在徐向前的指挥下,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英勇的西路军战士们就消灭了马家军六千多人,而真正让西路军损兵折将的,还是在河西走廊。


  众所周知,西路军命运的转折点,便是在历经古浪、高台和倪家营子等地的血战后,这些轮番血战,让西路军将士们身心疲惫,对于西路军将士来说,没有后援都是小事情,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士兵都没有了弹药,医疗物资更是缺乏,尤其一些负伤严重的士兵为了节约子弹,他们甚至会选择自己用刀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减轻队友的负担。


  而在这些大战过后,直到1937年3月,此时的西路军能够战斗的人员仅仅不到三千人,在这种情况下,由陈昌浩主持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会议,在石窝举行。此次会议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便是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离开部队,返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情况。而仅存的红军队伍,则分散开来,留在河西走廊打游击。


  面对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总指挥徐向前在这个时候却不同意,他提出了反对意见,徐向前认为自己不能离开队伍,主将和士兵更是不能分离,他愿意和所有人生死与共。但就在这个时候,对西路军有最后决定权的陈昌浩拍板道: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就这样,徐向前离开了部队,最终他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方才回到了陕北。


  实际上徐向前元帅是一个组织观念很强的人,在西路军失利时,他根本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打算,要和大家同生死。可正是因为徐向前有着很强的组织观念,所以他服从了组织的决心,而这个决定,也让徐向前抱憾终身,直到他晚年之际,每每回想起西路军的那些事情,都是泪流满面,认为自己抛弃了他们,愧疚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而徐向前回来之后,毛主席亲自去看望他,并且安慰徐向前说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鸡就有蛋”。最终徐向前也重新振作了起来,在抗战开始后,他便担任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29师副师长,继续做着自己的贡献。


本文标题:西路军失利,徐向前拒绝回陕北,陈昌浩下命令:个人必须服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