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朝关系,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抗美援朝。


  其实除了这场战争,两国之间还有更长的“同生死、共患难”岁月。


  甚至可以说,朝鲜直接把自己写进了中国革命的成长史里。


  接下来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跨越几十年的“兄弟情”。


一、抗日烽火里的“并肩作战”

  朝鲜早在1910年就被日本吞并,很多朝鲜流亡者为了活路、也为了反抗侵略,跑到东北跟当地百姓组建了联合抗日武装。


  大家伙儿凑在一起,比拼的不只是谁的枪法准,更是看谁能活下去、守住这片土地。


  比如后来成为朝鲜领导人的金日成、崔庸健,当年真的在东北老林子里扛枪,加入抗日联队,同时和中国部队并肩掏火力,真刀真枪地干日本人。


  那是个风雪交加、子弹横飞的时代,但中朝的情谊就此在战壕里结下,缔造了“一根扁担挑两头,彼此生死本相托”的命运共同体。


二、放战争中的“关键助攻”

  抗日战争胜利后,战争的硝烟并没有就此散去,中国这边还要面临内战,急需武器和物资,这时候朝鲜又站了出来。


  先说说那些日军在朝鲜半岛遗留下来的枪支弹药,一批批地被朝方毫不客气地拿出来送到东北解放军手上。


  据说这些武器足以武装10万人,这可是不少数目了。


  金日成还派人凭借从平壤学院传出来的“捞水捞枪”技术,在大同江打捞日军水下狂丢的装备,节省了中国解放军不少军费。


  另外打仗到底需要后勤和战略通道吧,朝鲜也伸出援手,允许中国通过其境内铁路运送物资,为东北的解放事业赢得宝贵的时间。


  金日成甚至公开力挺中国共产党,声称国民党的合法性不咋地,这就叫真朋友,关键时刻不藏着掖着,全力帮忙,就是为了共同胜利。


三、抗美援朝后的“血脉延续”

  到了最让人热血又唏嘘的抗美援朝时期,中国豪气地出兵297万,砸进去100亿军费。


  看似中国是在单方面硬扛,实际上朝鲜对中国的支援也一直没断,再往后战争结束,几百万人回国,朝鲜战争的创伤却远远没有消散。


  中国收留了大批朝鲜难民,安置他们吃穿,朝鲜在自己还一片凋敝的情况下,却坚持对中国出口日用品,用来缓解咱们战时经济的缺口。


  更别提地缘政治的那份紧密联结了,朝鲜半岛紧挨着中国东北,这块战略屏障是“唇亡齿寒”的典型例子。


  大伙儿谁也离不开对方,休戚与共,成了冷战时期东方阵营最坚韧的一堵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标题:抗美援朝我国出兵297万,消耗军费100亿,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