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线会被风吹断吗推荐文章1杭州西湖保俶塔尖倾斜是因为断了线的风筝?

  专家们一阵“望闻问切”,找到保俶塔尖倾斜的“元凶”,没想到——


  断了线的风筝,力道还那么大


  保俶塔的塔顶倾斜,“元凶”终于找到了——风筝拉扯。


  昨天,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发布消息称,经过现场登顶勘查,根据受损痕迹分析,专家一致推断,从塔刹顶部多处遭风筝线缠绕情况判断,风筝拉扯是导致塔刹顶部发生局部倾斜的主要原因。


  46米的脚手架搭好后


  专家上楼“望闻问切”


  保俶塔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建成后,历代多次修建,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现在大家看到的保俶塔,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的实心塔,于1933年集资修葺,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共45.3米,塔身为35米,塔刹10.3米。


  杭州人对保俶塔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修缮,应该是1997年,当时顶上的铸铁塔刹被换了下来,至今还保留在保俶塔的前方空地上。


  去年10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在对保俶塔做遗产监测时,就发现塔刹的顶部有些歪了,准确的说法是保俶塔的塔刹微微弯曲,向东南方向倾斜12度,塔刹离塔尖约85厘米处,有一处破损,上面还有遗留的风筝线。


  经过长达近一年的监测和专家多方论证,“保俶塔保养维护工程”10月21日正式进场施工,保俶塔开始“闭关”。


  如今去看保俶塔,被黄色的脚手架钢管包裹着,底下外围区域,被绿色的围挡包围着不能进入。


  这次搭建脚手架,其实并不容易。


  保俶塔高45.3米,脚手架比保俶塔高了一点点,大概是46米,专业说法是采用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说得简单点,就是搭建的时候要保证不影响塔体。但是,这个塔身,是逐级收缩的,越往上越细,所以搭建的时候,也要下粗上细。而且这个搭建,在底部还好说,搭到最上面,46米高度,没有其他支撑,又不能借力在塔身上,还要考虑风带来的阻力,难度就比较大,也比较费时。考虑到游客的安全和减少对游客的影响,这些脚手架的钢管,都是施工人员一根根背上宝石山的,最重的有四十来斤。


  11月13日脚手架搭建完毕,来自文物保护、石质保护、古建筑保护、园林养护等方面的专家们,就是走脚手架里面设置的螺旋形跑道式爬梯通道上去,为保俶塔“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风筝外力比想象中大


  直接把青铜外壳拉歪了


  上塔之后,专家们发现了什么?


  昨天一大早,记者联系上了上塔的专家之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易。


  “脚手架搭好以后,我们其实上去了好几趟,发现保俶塔的总体情况还行,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结构问题。但风化和裂缝还是有的,比如塔身部分,有砖的裂缝,而且砖缝、砖表面的风化都是有的。”


  大家关心的塔尖倾斜,陈易也做了解释,“塔刹最上面的部分,内部是钢筋混凝土立柱,外围包裹的是一层青铜外壳,属于明代的,外面还有文字刻在那里。其实立柱在最早的时候,应该是木头的,1933年修缮的时候,换成了混凝土结构。我们近距离看,可以看到这个青铜塔尖的中间部分被拉歪了。”


  通过近距离观察,塔刹顶部的材质较为轻薄,粘结材料老化,塔顶的风速又大,风筝拉扯力度之大超乎想象,加之日久年深、日晒雨淋等原因,逐步造成塔刹顶部局部歪斜、破损。


  陈易说,在上塔之前,专家们就推测,塔刹倾斜可能是塔尖风化锈蚀,再加上风筝的外力作用导致。如今,上塔近距离“就诊”以后,明确了这个猜测。


  风筝的外力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陈易说,保俶塔塔尖的风是非常大的,风筝线缠在塔尖,风筝则被风吹得越来越远,就相当于是塔尖在放风筝,这拉扯的力,非常强劲,时间一长,塔尖就被拉歪了。“青铜外壳和立柱之间,是有空隙的,目前被拉歪的,应该是青铜外壳,刚好倾斜的角度是和柱子之间的空隙空间。”


  整体维护保养


  至少要三个月左右


  确定了原因,接下来要怎么做?


  西湖景区管理部门表示,他们将遵循文物保护“最低干预”的原则,联系相关专家修复倾斜的刹顶。


  “接下来会把青铜塔尖部分先取下来,进行修补。当然,也要看看里面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有没有碳化。如果没有,只需要把青铜外壳修好再“归安”即可。”不过,陈易说,青铜外壳的修复比较专业,需要请专门搞青铜修复的专家去取下来再进行修补。


  按照他们的估算,维护保养的时间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不仅仅是顶部青铜的部分,还包括整个塔身的一些裂缝以及砖和砖之间的勾缝、破损等小修小补。比如,有些勾缝上面的灰浆掉了,需要补一下。


  本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龚稷萍 王乘乘/文 江志清/摄


  :钱江晚


推荐文章2放风筝务必守好“安全线”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又到了风筝满天飞的季节


  黄河边、公园内、广场上


  随处可见放风筝的人


  然而


  放风筝虽然愉悦了身心


  但也时常暗藏一些安全隐患


  近日,我市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针对路人和放风筝爱好者发出提醒。路人如遇有人放风筝,一定要小心慢行,不要离风筝太近,切勿从放风筝的人正前方穿行。


  放风筝爱好者务必到人少空旷的地方放风筝,放风筝时最好佩戴手套等护具;有行人或骑车的人路过时,要尽快主动避让并收线;风筝线应及时清理,避免留下隐患;如果落在建筑物或树上,应剪断回收;若落在电力设施上,应拨打电力服务客服热线95598寻求帮助。


  01


  风筝线伤人甚至危及生命


  几年前的春天,市民朱先生骑电动车带着儿子经过金雁黄河大桥时,一根风筝线突现眼前。为了保护儿子,朱先生拼命抓紧风筝线,结果导致其左手小拇指和食指肌腱断裂,左手四个手指共计缝了108针。朱先生当时了警,四处寻找风筝主人,但一直未果。时至今日,朱先生左手食指和小拇指依然无法伸直,对其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无独有偶,依然在金雁黄河大桥,两年前的5月份,市民马先生被一根细细的风筝线伤到眼皮,在医院缝合8针后,终于保住了眼睛,但同样没有找到伤人者。


  采访中,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可介绍说,该院每年都会收治几例被风筝线割伤的市民。风筝线轻者伤及皮肉,重者甚至可造成身体残疾。“风筝线会伤人绝不是危言耸听,绷紧的风筝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亚于一柄锋利的刀砍向人体。”张可说。


  甘肃消防部门近日就风筝线力量做了4个试验,向广大网民展示了风筝线的锋利。消防员戴好手套,握住香蕉一头,斜角度划过风筝线,香蕉瞬间被切成两段。接着是比香蕉更硬的苹果,结果也是一样,苹果瞬间被切成了两半。消防员拿出相对坚硬的胡萝卜,连续砍向风筝线,纤细的风筝线就像菜刀一样,一根胡萝卜被切成了好几段。最后,消防人员将一块猪肉缠绕在风筝线上,通过风筝线的拉扯,猪肉也很快被切成了两半。实验证明,一根绷紧的风筝线,就如悬在空中的一把锐器。紧绷的风筝线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02


  小小风筝一年导致供电公司损失600万元以上


  风筝线会割伤人体,而风筝一旦挂在电力设施上,则会对电力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2020年5月17日18时,一大型电子风筝被风吹起后缠绕到地处百合公园附近的一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上,并将导线、绝缘子及地线连通,造成导线对杆塔放电,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跳闸,中断供电时间达5小时以上。


  2021年7月9日晚,地处南滨河东路一风筝爱好者在放LED电子风筝时,其风筝被风吹挂在附近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上,引起联网的3座变电站失压停电,给城区群众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达300万元以上。


  记者从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了解到,仅2021年,我市因风筝挂线导致高压电力线路突发停电事故达5起之多,造成经济损失600万元以上,放风筝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平均每年仅消除风筝挂线隐患160余次,特别是在放风筝高发期每天要消除3至5次。


  “尤其是电子风筝,只要落到线路上就会立刻引发线路跳闸,并可能对放风筝人员造成触电伤害。”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如果风筝挂在电线上,切不可徒手拽拉风筝,极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士。”


  03


  放风筝不当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放风筝不当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电力设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第三十条规定:“凡违反本条例规定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公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放风筝爱好者,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好城市电力设施和自身安全。


  甘肃金达律师事务所李卫疆律师说,因放风筝导致的风筝线伤人而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属于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如果是未成年人放风筝造成他人损害的,则由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责任。另外,如果是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因放风筝造成他人死亡、重伤的,除承担前述的民事责任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致人重伤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规定,还有可能触及刑罚责任。


  春风徐来,放风筝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让开心变糟心。


  兰州日社全媒体记者:申亮


  :兰州日


  编辑:陈思婧


  责编:许玲芳


  主编:李亚军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视听甘肃】,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文章3随笔|风筝的线缠绕在亲人之间,任凭它飞得再高也斩不断

  文|肖雨晴


  周末,母亲与我陪姥爷到公园散心。我推着轮椅,还未到公园就已经看到广场上飞舞着的各色风筝。


  风很大,吹落了姥爷搭在肩上的毯子,他却好像无知觉一般,抬头凝望着满天的风筝。我和妈妈停在原地,和姥爷一起对着飞远的风筝行注目礼。


  我大约能猜到姥爷在想什么,他生病在家休养多年,年纪一大便不太出门走动,看见漫天自由飞翔的风筝,难免会心生向往。


  我推着轮椅继续向前走,正好看到一位父亲待风筝飞高后,将手里的线递给小女儿。


  姥爷用手指指那对父女,再指一指母亲。照顾姥爷多年的母亲心领神会地俯下身来。


  姥爷因患病讲话有些困难,但仍能听到他努力想说得清晰一些:“你……小时候,我也……也这么给你放风筝,等风筝飞起来,再把线给你。”


  母亲侧耳听着,听姥爷说完最后一个字便忍不住笑,她应和着:“是呢,那会儿我在前面跑,您拿着风筝在后面追。”


  她一边说,一边帮姥爷裹好肩上的毯子。


  我不由得想到,以前是姥爷帮母亲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现在却到了母亲放飞风筝而姥爷跑不动的时候。


  是啊,就像飞起来的风筝一样,年轻时的儿女又如何不想自由驰骋在宽广辽远的天空,盼着父母手里的风筝线越长越好,可是父母年纪大了的时候,这“风筝”便也有了“恋家情结”,自愿从空中降落回父母身边。


  风筝虽然自由,可掌控风筝的人总是担心风筝会不会被风吹跑,会不会飞得太高,会不会被带着寒意的春风压弯身体。而接过老人手中风筝线的子女,也会担心风筝还能否飞翔,风筝的身子骨是否硬朗,风筝线还能攥在自己手里几年……


  姥爷和我们看了半天风筝,苍白的面色因为吹了风而红润了些许。地上有人牵线的风筝可以飞到更高的天空,或许是因为它知道地上有人为它托底。


  我看向那对父女,小女孩正在收着线,风筝长长的尾翼在地上拖行,曾飞翔在九天之上的风筝被她细心地捆好。风筝降落的时候,有人细致妥帖地将它收好,这又何尝不是风筝最好的结局?


  太阳落山,我们爷仨也要回家了。我推着姥爷的轮椅走着,夕阳将三人的背影慢慢拉长。轮椅的后面,多了只小小的风筝。


  我知道,风筝的线就缠绕在我们三人之间,承载着分量沉重的亲情,任凭它飞得再高也斩不断。


  (本文为平邑作协会员)


本文标题:风筝线会被风吹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