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学华裔教授失联
美大学华裔教授失联推荐文章1华裔顶级专家遭FBI突袭,失联数周妻子怒斥:奉献26年却被当罪犯前言
在没有任何通知消息的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袭闯入知名顶级华裔教授王晓峰的家中,不仅带走了常用电脑还有大量的学术资料,此后,王晓峰陷入失联状态。
突袭事件发生在3月28日,距今已经有两周有余,目前,该教授行踪依旧是谜团。他到底犯了什么罪被“抄家”,如今又承受怎样的待遇?
面对这个噩耗,王晓峰妻子4月14日怒斥FBI,他作为华裔教授在美国奉献了26年,到头来却被当成罪犯处置。
FBI为何对此事三缄其口,不肯透露抓捕该教授的真正原因?失联半月的王晓峰又有哪些秘密,他到底犯了什么罪?
毫无预兆的“学术抓捕”3月28日清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处社区突然被警笛声打破安静氛围。十几辆FBI和国土安全部的车辆将王晓峰的两处住所围得水泄不通。
随后FBI声称拿到了美国法院的许可证,以此为由闯入了王晓峰的家中,但对于调查原因,FBI称这是机密拒绝透露。
从早上八点到晚上,FBI和国安部人员对王晓峰家中进行了细致的搜查,孩子的作业被当成涉密文件带走,门口的垃圾桶翻了又翻,进进出出将近二十多个箱子被搬走。
王晓峰的邻居后来透露,当年的搜查持续了很久,门口围了很多警车。
王晓峰是美国印第安大学伯明顿分校的教授,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知名顶级专家,他在该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于世界首位。
他26岁赴美,从实验室打杂熬成终身教授,带出上百名学生,研发的技术被五角大楼列为机密。从2004年就在该校担任教师一职,妻子马念丽是该学校的图书馆首席系统分析师兼程序员。
王晓峰在美国的二十多年,可以说贡献颇深。这位手握2300万美元科研经费、头顶“计算机安全领域世界第一人”光环的顶尖专家,就此失联。
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卸磨杀驴?
就在王晓峰失联当天,校方火速删光了他的官网信息,连办公室门禁都直接注销。同事卡尔·温伯格教授气得拍桌子为王晓峰鸣不平,解雇终身教授必须提前10天通知,还要开听证会,这是写进校规的。
但校方只甩出一句冷冰冰的回复,去问FBI。26年的科研贡献,换来的竟是一键删除的格式化待遇。美国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寒心。
4月14日,美国一场公开活动上,华裔科学家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声泪俱下控诉,为美国奉献二十多年,却被当成罪犯对待。此时,她的丈夫已被FBI带走失联数周。
这样一位人才非但不好好保护,反而封锁了他的一切消息,诡异的是校方火速删除信息的动作更为真相蒙上一层迷雾,王晓峰到底是因为什么被抓?他犯了什么大罪要被如此对待?
疑似一项中国资助引发2017年的一纸合同,王晓峰团队接受了一笔与中国相关的研究资助。这在学术界本是常规操作,美国高校每年接收的海外科研资金数以亿计。但到了2024年3月初,这笔旧账突然被翻出,校方以“审查拨款申请”为由,禁止他踏入办公室。
他们连键盘都不让我摸,好像我碰一下电脑就会泄密!王晓峰曾向好友吐槽。
而FBI的突袭,恰好发生在他提交新项目申请书的三周后。
另一位学校的教授透露,在FBI突袭前些天,王晓峰收到了校方没有任何原因的解雇邮件。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人不由得怀疑,美国是因为王晓峰作为顶级人才会泄密导致的没有任何根据的抓捕。
中美科技博弈之下,美国对此草木皆兵,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时,曾提出过一项关于“中国行动计划”,以此作为理由对华裔人才进行指控和调查。
王晓峰曾在此名单中,到今年特朗普再上任,于是曾经的指控成了导火索。
有罪推论之下,王晓峰失联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目前,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正在计划进行筹款,后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反击,直到今天,美国方面依旧没有明说关于抓捕的真正原因。
《自然》杂志3月27日的数据狠狠打脸:75%的华裔科学家因歧视政策考虑离开美国。王晓峰事件像颗炸弹,把“中国行动计划”的幽灵重新炸回台面,当年特朗普用这招逼走1400多名华裔学者,如今被质疑换汤不换药。
王晓峰研究的计算机安全,恰恰涉及美国军方的核心机密。但问题在于如果真怀疑他泄密,为何等25年才动手?更蹊跷的是,校方宁可违反程序也要火速切割,摆明是想甩锅自保。
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认为,这就是场政治秀。抓个华裔顶流既能讨好反华派,又能恐吓其他学者。如此来看,如果目的未能达成,抓捕还会继续出现,这样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下一个“王晓峰”会是谁?
事件发酵后,美国学界炸了锅。MIT教授集体联名抗议,斯坦福学生举着“科学无国界”的牌子游行。当顶尖学者都要遭遇如此待遇,美国还剩下多少竞争力?还有多少学者愿意为此付出。
美国引以为傲的学术自由,如今成了困住人才的枷锁。真自由还是假自由,王晓峰事件就能看出,美国很恐慌,作为全球前沿的人才吸纳国家,从全球七十亿人口筛选人才,现在美国将这个优势亲手粉碎。
当美国忙着把科学家当间谍时,中国正敞开大门招揽全球人才。上海张江实验室给外籍专家开百万年薪,深圳给海归博士分房落户等等。
真正的科技人才筛选,从来不是靠关押科学家得来的。
参考资料:
美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失联数周,妻子首度发声:为这国奉献,却被当罪犯
2025-04-16 10:47 观察者网
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遭FBI突袭 已失联两周?
2025-04-03 09:20·金羊网
推荐文章2华裔教授失联19天未找到,FBI突袭,秒被学校解雇,妻子发声3月28日这天,美知名华裔教授的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袭,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并搬走多箱所谓“证物”。接着,他本人也突然被校方解雇然后失联,至今下落不明,目前已失联19天!
这不是什么电影情节,而是发生在近期的真实事件!
4月14日,美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首度发声,她控诉到:
我们信任并为之奉献了这么久的国家,现在却把我们当做罪犯对待,令人心碎。
要知道,马念丽的丈夫不是一般华裔科学家,而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学者,在有关移动通信、云计算、计算机安全方向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
他还是美印第安纳大学任职终身教授。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FBI突袭那天,美印第安纳大学连夜删光王晓峰教授的所有信息,并且被校方无端解雇,连声招呼都不打,仿佛这个人从未出现过。
要知道,王晓峰是国际顶尖的密码学学者,目前排名世界第一。
他的简历优秀的可怕。
王晓峰于1993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硕士学位;
2004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2004年起,加入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任教至今。
从他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到,他的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是在国内念的,并且都是顶尖名校,是国内教育的培养,给王晓峰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他后面选择到美国读博士,然后留在美国,都是他的个人选择。
他的妻子马念丽在14日的线上论坛说,26年前,他和王晓峰为追求美国梦来到美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王晓峰在印第安纳大学担任教授,妻子马念丽在该校图书馆担任系统分析师。
两人都在高校任职,不管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很高。
然而,3月28日这天,夫妻俩梦碎。
不但一同失联了很多天,而且同时被任职了20多年的大学解雇,甚至没有一声说明。
要知道,王晓峰是该校终身教授。根据学校规定,王晓峰有权提前10天获得通知,并在教师评审委员会面前进行听证。
但显然,该大学剥夺了王晓峰的这些权利。
于是,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才愤愤不平的说,为之奋斗了20多年的国家,却被当罪犯。
有专业人士透露,此案涉及在2017年王晓峰接受的一笔与中国有关的研究资助。
但这也不是理由。
有问题调查就行,不能什么结果都没出来,就让人失踪,甚至直接解雇。
这是什么做法?
据说,马念丽正在筹款,准备通过法律手段做出反击。
最后想说,天早都变了。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这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王晓峰夫妻俩当时选择留在国内,为国奉献,也许结局会大大不同。
不论如何,希望王晓峰教授早日被找到,期待他平安归来。
推荐文章3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3月28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遭FBI突袭,一时间舆论哗然。事发数天,尽管FBI至今对行动缘由三缄其口,但随着美国学界和媒体界人士纷纷发声,有关该事件的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质疑和担忧之潮愈发汹涌。
有大学教授称,他听说王晓峰失联已有两周之久;但另一名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则称,就在FBI采取行动的当天早些时候,王晓峰还给自己发了邮件,称接到了校方未说明原因的解雇邮件,而校方针对他的行动,其实早在3月初就开始了。有媒体人士分析认为,考虑到中美竞争的大背景和王晓峰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他的失联可能与所谓“间谍活动”指控有关——这正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发起“中国行动计划”所打的幌子。
截至发稿,王晓峰夫妇仍处于失联状态。校方尚未回应观察者网请其置评的邮件。
前白宫官员:仿佛美剧情节
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知名学者之一,同时也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ACM SIGSAC)主席。个人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方向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
王晓峰 社交媒体
当地时间3月28日,FBI突击搜查了王晓峰及其妻子马念丽位于伯明顿和卡梅尔的两处住所,并搬走多箱“证物”。美国《连线》杂志(Wired)透露,在联邦法院案卷中并未找到任何与王晓峰夫妇或此次搜查行动有关的文件。
教职工组织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印第安纳大学分会称,该校在FBI搜查当天将王晓峰开除。校方还从官网删除了王晓峰的个人资料。至于在该校图书馆担任系统分析员与程序员的其妻马念丽,她的记录也一并被清除。
事情的发生其实早有预兆。印第安纳大学法学教授兼工会分会主席的亚历克斯·坦福德(Alex Tanford)31日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透露,3月初,王晓峰曾经主动联系他,提到校方正在审查他的一份拨款申请。王晓峰随即被限制进入办公室和使用校内电脑。
上周五,也就是3月28日,王晓峰通过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告知坦福德:“我被解雇了。”坦福德表示,校方发给王晓峰的解雇信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不久后,FBI特工就出现在王晓峰的住所。
网页存档显示,王晓峰自2004年起进入印第安纳大学任职,遭解雇前是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系统安全和数据隐私,特别是有关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类基因组的安全问题。在该校任职期间,他主导的研究项目获得近2300万美元资金,他还担任该校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主管。马念丽则是该校图书馆首席系统分析师兼程序员。
然而,FBI和校方均未对搜查、解雇给出正当理由。
FBI特工突击搜查王晓峰住宅 视频截图
印第安纳大学把媒体提问“踢”给了FBI。虽说FBI发言人克里斯·巴文德(Chris Bavender)通过短信证实,FBI执行了“法院授权的执法行动”,可也没有透露更多信息,没有说明为何要搜查王晓峰夫妇的住所。
FBI拒绝回答王晓峰夫妇是否被拘捕,以及是否有地方法院签发了逮捕令,二人目前情况不明。美国司法部没有回应寻求相同信息的电子邮件。
截至发稿,印第安纳大学卢迪学院未回应观察者网请其置评的邮件。
前美国白宫首席信息官、网络安全公司Fortalice Solutions创始人特里萨·佩顿(Theresa Payton)4月1日在X平台上说,王晓峰到底在哪儿?这堪称一部真正的科技惊悚片,仿佛美剧《黑镜》和《犯罪现场调查》的结合体:网络大师消失,FBI突袭,大学却在装傻……
“一切都不正常”
尽管校方和FBI三缄其口,但从学界到媒体,质疑之潮正变得汹涌澎湃。
“知名计算机科学家与外界失联,一切都不正常!”美国知名科技博客媒体Ars Technica指出,王晓峰20年间发表了诸多有关密码学、隐私和网络安全的学术论文,可现在却失去了联系,他的教授资料、电子邮件帐户和电话号码被他的雇主印第安纳大学“悄悄”删除,他的住所还遭到FBI搜查,没有人知道原因。
而且到目前为止,所有与王晓峰夫妇联系的尝试都失败了。
“这一切都不正常。”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马修·格林(Matthew Green)在社交平台Mastodon上写道 。他急切地求助:“有人联系过他吗?我听说他已经失踪两周了,他的学生也联系不上他。为什么两周都没人注意到这件事??”
在同一帖文中,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法律系麦克德维特教授马特·布雷兹(Matt Blaze)质疑 :“很难想象大学为什么要删除其网站资料,仿佛他从未在那里工作过一样。虽然有删除终身教职人员的程序,但要花上不止一个下午的时间。”
就在3月31日,美国大学教授学会致信印第安纳大学表达不满。他们要求校方恢复王晓峰的职务,并指责学校撤销王晓峰职务的做法未经“最高级别审查程序”。
学会在信中写道:“我们了解到有新闻道称王晓峰教授正在接受执法部门的调查。虽然这些调查的结果最终可能会影响王晓峰教授是否能继续在印第安纳大学任职,但仅仅因为调查或未判决的指控,并不能成为校方不遵守大学政策的正当理由。在被证明有罪之前,个人应被假定无罪,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在当前情况下,保护正当程序对于保护学术自由至关重要。”信件要求校方撤销对王晓峰的解聘决定,依照程序要求发出通知并举行听证会,否则“沉默会加剧猜疑和不信任,并使共同治理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大学教授学会信件
“发生在王晓峰身上的事情非常奇怪,有许多危险的信号,但大多时候都缺乏相关信息。”美国独立政治新闻网站TPM创始人兼主编乔什·马歇尔(Josh Marshall)形容,虽然印第安纳大学没有证实解雇王晓峰一事,也没有发表公开评论,但这封信本身是外界目前掌握的、能证明王教授确实被学校解雇的最有力证据。
马歇尔推测,人们对王晓峰失联一事知之甚少,但从中美关系和学术背景来看,此事似乎与所谓的“间谍活动”扯上了关联。因为王晓峰处于计算机科学、密码学、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位置,这些技术对高端产业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行动计划”卷土重来?
马歇尔指出,虽然人们不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但学校针对王晓峰的行动可能是3月14日开始的,学校的做法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他们撤下了网站上王晓峰的资料,而且显然在FBI搜查王晓峰住宅时就解雇了他。更有可能的是,学校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因为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学校不想做任何可能会被认为是在与特朗普政府对抗的事情。
他说,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执政后期,联邦政府对华裔美国科学家和中国公民的审查力度大幅加强。“我们不知道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特朗普政府更大规模打击行动的一部分,还是如果在哈里斯政府执政下也会发生的事情。”
王晓峰夫妇遭受此番无妄之灾,令舆论担心特朗普首个任期发起的“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称,一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任职的华裔生物学家匿名表示,王晓峰的遭遇令许多美国华裔科学家感到心惊胆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也说,虽然王晓峰的案件可能只是孤立事件,但将对华裔科学家,甚至是其他移民到美国的科学家产生重大影响。他预测,未来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甚至涉足生物和医学领域的人都可能成为调查目标。
“中国行动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特朗普政府当时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美情机构亦以该计划为由凭空捏造“中国学术间谍”,大兴冤案。
2022年2月23日,拜登政府宣布终止特朗普政府期间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但该行动导致的寒蝉效应犹在。
“中国行动计划”并未揭露任何一名所谓的“间谍”,但许多接受调查的研究人员却因此丢了工作,生活也被彻底颠覆。
其中就包括陶丰,他是根据该计划被起诉的首个华裔学者,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结案的涉案人。2024年7月,因证据不充分,他被指控的10项重罪得以全部撤销或推翻。
英国《独立》今年1月称,陶丰对事发时自己就职的堪萨斯大学提起诉讼,指控该校“积极”配合时任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猎巫计划”,向FBI进行不当举,其“恶劣行为”导致陶丰的生活、工作、声誉以及财务都陷入混乱。
早在去年美国大选之际,遭受“中国行动计划”迫害的华裔科学家就担忧:无论美国新总统是谁,伤害仍会持续。而为了阻止胜选的特朗普重启“中国行动计划”,彭博社一度“苦口婆心”地劝告称,该计划此前不仅已经失败,且若重新恢复将“正中中国下怀”,此举不但会破坏美国的创新,还会让中国在科技竞赛中占据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打压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在美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任职,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涌现一股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加盟潮”,其中不仅有中国出生的华裔学者,也不乏外国学术专家。
3月27日,美国《自然》杂志公布民调结果称,在超1600名受访科研人员中,超75%正考虑离开美国。
此前离开西方前往中国的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去年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这些科学家除了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他们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他同时指出,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会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
本文标题:美大学华裔教授失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