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盗汗是脾胃不好
睡觉盗汗是脾胃不好推荐文章1晚上睡觉,浑身盗汗不止?李医生提醒,这可能是阳气不足了
晚上下班回家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可有些人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盗汗,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汗液,其实是反映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特征。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并且睡醒了之后还会有浑身乏力、不想吃东西、后背经常感觉到发凉、小便短少等症状出现,伸出来舌头一看,舌苔滑腻,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这多见是我们中医上所说的阳气不足引起的盗汗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小便短少这一症状。站在我们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小便是我们排泄汗液的主要通道,既然是小便短少了,那就意味着是这条通道出现问题了。后背经常感觉到发凉,说明是身体内的阳气不足了,我们中医上说阳虚则畏寒,也正是这个意思。阳气呢?阳气又有蒸腾气化水液的作用,大家可以想一下,水液在体内的代谢,是不是离不开阳气的这个动力?一旦离开阳气的动力,是不是就容易怕冷了?因此我们说,阳气不足的人,他的小便往往是短少的。我们再看这类人的舌苔,是不是滑腻的?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浑身乏力、不想吃东西的症状?其实这些症状正是在阳气不足这个局面下出现的,也恰恰正是脾胃湿困的表现。
我们的身体内本来就有水湿,再加上我们吃进机体内的水谷精微得不到运化进而也会形成水湿,这么多的水湿,通过小便排不出去,那是不是就化成汗液,在睡觉时我们体表的卫气虚弱了,是不是就通过流汗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是不是就形成盗汗了?我们经过这么一系列的考究,是不是可以知道,盗汗的源头在于阳气不足、水湿内困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是要把小便这条路给打开,让体内的水湿、津液进行正常的代谢,这样盗汗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了。那该怎么办呢?李医生认为用桂枝、牡蛎、夜交藤、白术、茯苓、泽泻、龙骨、五味子这几味中药来应对。由于牡蛎、龙骨、五味子帮助我们收敛止汗;茯苓、白术、泽泻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湿通过小便给排出体外;桂枝可以通阳气,它能够帮助我们温阳行气,还可以增强行水之能;夜交藤则能够使我们晚上安心睡个好觉。由此晚上盗汗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调理了,就可以告别盗汗了。
强调下,此法虽好,但是要注意找中医辨证用药,有什么想说的想了解的中医知识,可以给我评论留言,我会一一为你解答,喜欢的朋友请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我是中医李梦阳
推荐文章2睡到半夜总出汗!这是阴阳失和,千年经方轻松化解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聊一个晚上睡觉老出汗的问题。
夜间睡觉出汗,中医叫盗汗,是全身都出汗,醒了就不出汗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医案,这个人是半边身子出汗,奇不奇怪?
中医面对这种情况怎么治呢?我来给大家讲讲。
1.症状表现
有一个50岁的男子,这个人前不久感冒了。
一般的感冒症状,很快就消失大半。但是从那以后,他就多了一个毛病,就是每天晚上的11点到2点就会出汗。而且,是右半身出汗,左半身不出汗。
这个怪毛病,期初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后来,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影响到睡眠,他这才重视起来。
经过反复思虑,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2.用药及结果
刻诊,见患者苔白,舌淡红,脉虚弦。细问得知,除了半夜半身出汗以外,常常感觉乏力、心烦、不爱吃饭。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柴胡、黄芩、半夏各9,党参18,炙甘草6,生牡蛎30,生姜4片,大枣5枚。上药水煎服,共4剂。
4剂用完,患者诸证大大减轻。半夜出汗的事儿几乎消失。嘱患者原方不变,再投3剂,半夜出汗完全消失,食欲增加。但是,患者依然感觉到全身乏力。
这个时候,医家嘱咐可以停药,但是往后需要服用补中益气丸来善后。
3.辩证思路
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半夜出汗。而且,是专门在11点到后半夜2点之间出汗。
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同时也是阴气渐衰,阳气渐升的时候。说白了,就是阴阳转化的时候。身体里的阴阳二气,也在这个时间完成转化和承接。
人体体表的卫气,属阳。体内的津液,属阴。正常情况下,阳卫之气固摄营阴,使之不外泄。现在,患者却偏偏在阴阳交接之时异常出汗。说明他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转化,无法密切协作。
中医讲,这是阴阳失和、不调。
这个患者为啥阴阳失和、不调?
因为患者最初曾经感冒了。虽然一般症状很快好转,但是他存在一个可能,就是邪气往身体里面深入进去了,到了少阳经。少阳经,处于半表半里。它就好比一扇门的转轴、门枢。阴阳二气的出入转化,都要经过半表半里处的这个“中轴”。“中轴”不利,自然转化和承接失调。
总体来说,患者的问题属于感冒之后,邪犯少阳经,导致一身枢机不利,阴阳二气无法顺承衔接。人体的阳卫之气和营阴之气难以和谐,故而出现了半夜多汗。半夜子时,恰恰是天地自然之中枢。人体中枢不利的现象,肯定要出现在天地中枢转化之时。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患者为啥半身出汗呢?因为人体,半身为阴,半身为阳。既然阴阳失交,带来的结果,也可能是阴阳左右两半的不对称、不和谐。故而患者身体一半出汗,一半不出汗。
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把深入少阳经的外邪解决掉。外邪被解决,少阳经恢复正常,人体气机的承接和转化,才会正常。
4.用药分析
再看这个方子: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牡蛎、生姜、大枣。
其中生牡蛎有收摄止汗的功效,它是用于治标。
再看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和大枣。
这是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基本构成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和解功,人参半夏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小柴胡汤,主要功效就是和解少阳。治的就是伤寒以后,邪入少阳。
表现为忽冷忽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欲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忽冷忽热,中医也叫做寒热往来。那是邪入半表半里,与阴阳交争之象。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那是肝胆经之气不畅所致。肝胆不和,脾胃受累,所以不爱吃饭、欲呕。
医案里这个患者,伴随食欲不振、心烦、脉虚弦等现象,也都基本符伤寒少阳证的特点。所以这个患者,就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除掉其半表半里的邪气。
其中的柴胡和黄芩,负责解决少阳之邪。柴胡负责向外疏透,黄芩负责清热驱邪。生姜大枣补益脾胃之气,生气血,促进阳卫和营阴的生化。人参(常用党参替换)健脾益气,扶正驱邪,半夏则降逆止呕。
如此,小柴胡汤,就能把半表半里之邪去除掉,令少阳枢机通利。
这样一来,患者的阴阳二气,在半夜时分就能顺利交接转化,卫气和营阴恢复到密切协作之态,他就不会在半夜子时出汗了。
5.小结
用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出现的毛病,是中医十分讨巧的一招,比如小柴胡汤治半夜出汗、半夜咳嗽等。总之,半夜子时,阴阳交接,如果枢机不利,说不定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能搞清楚这里是怎么回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摸到头绪了。
也不是说所有夜里睡觉时出汗,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夜里出汗,即所谓盗汗,原因有很多种。坦率讲,夜晚睡眠出汗,还是以阴虚内热为主。
所以有类似症状想试用此方的朋友,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照方拿药。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
推荐文章3孩子睡觉有这4种表现,家长可别大意,可能是脾胃的“求救信号”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们真的就是多了一个“甜蜜的负担”了,不过,所有的家长都是欣喜的,即使孩子“难带”,每位家长也会觉得非常甜蜜,时时刻刻都想这孩子能快点长大,身体健健康康的,发育也好。
但是最近表姐有了一个“烦恼”,起因就是一张照片,那天孩子睡着之后,表姐看着小侄子睡觉姿势很好玩,心血来潮,咔咔给孩子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下面很多亲戚朋友都在评论:“孩子好可爱呀”、“睡姿满分!”等等。
但是姨妈却在孩子的睡姿中看出了问题,其实,宝宝的“奇葩”睡姿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很多宝妈都不易唯一,殊不知,可能家长在睡姿中看到的可爱、逗趣的睡姿,很可能是孩子脾胃的“求救信号”,家长还是不要大意的好。
孩子睡觉有这4种表现,家长可别大意,可能是脾胃的“求救信号”
表现一:蹬被子,趴着睡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睡觉这件事还是非常头疼的,明明是在哄宝宝睡觉,但是自己都快睡着了,孩子就是不睡,即使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了,孩子还得频繁的翻身,蹬被子,还喜欢抱着肚子,撅着小屁股趴在床上睡,这可能是孩子脾虚积食的表现,让孩子不舒服呢。
表现二:睡觉盗汗,脑袋像“水库”
孩子睡觉的时候,刚睡觉没一会,就开始出汗,满脑袋都是汗,跟“水库”一样,但是再摸摸孩子的后颈、小手,还是冰冰凉凉的,这就是孩子睡觉“盗汗”,也是孩子脾胃不和的表现。
表现三:半睁眼,睡觉磨牙
有些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安稳,总是皱着眉头,嘴里哼哼唧唧的,等睡熟了,还可能会磨牙,说梦话,就算是睡着了,眼睛好像也是半睁着,老人说是“肚子里有虫子了”,其实就是孩子脾胃不好了,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的话,时间久了可能就会破坏孩子的体质,耽误身体的发育。
表现四:流口水,有口臭
孩子从三岁之后,睡觉应该是不会再流口水了,如果你家孩子现在睡觉还流口水,刷完牙之后,还会有明显的口臭,十有八九就是孩子脾虚积食了,家长得多注意。
都说“孩子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宝宝还小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发育尚未完全,脾胃也是十分娇嫩的,吃的不对,就很容易脾虚积食,降低孩子的睡眠质量,耽误孩子的身体发育。
家长想要孩子体质好,要给孩子养护好脾胃,隔三差五给孩子喝点金棘水,调节脾胃,增强孩子的消化功能,孩子的脾胃好了,不积食,睡眠也会越来越好,孩子发育也会好。
平时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做做按摩,捏脊、摩腹等都是可以的,辅助强健脾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标题:睡觉盗汗是脾胃不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